APP下载

成功教育的思考

2014-08-21马安利

青年与社会 2014年15期
关键词:成功人士师生关系计划

马安利

常言道: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话有一定道理,但不是绝对的,它有一定的适用范围。试想一下,如果你屡屡失败,从未品尝过成功的甜头,你还有必胜的自信吗?你还相信失败是成功之母吗?成功有倍增效应,你越成功,你就会越自信,自信会使你越容易成功,从这种角度来说,成功是成功之母。我们对学生进行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让受教育者获得成功,所以对学生进行成功教育是个很重要的课题。

一、确定明确的目标

1953年,耶鲁大学对毕业生进行了一次有关人生目标的调查。当被问及是否有清楚明确的目标以及达成的书面计划时,结果只有3%的学生作了肯定的回答。20年后,有关人员又对这些毕业多年的学生进行跟踪调查,结果发现,那些有达成目标书面计划的3%的学生,他们几乎都成了社会各界顶尖的成功人士,他们中不乏白手创业者、行业领袖、社会精英。他们在财务状况上远高于其他97%的学生。

调查者据此得出结论:目标对人生有巨大的导向性作用。成功,在一开始仅仅是一种选择,你选择什么样的目标,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为什么大多数人没有成功?真正能完成自己计划的人只有3%,大多数人不是将自己的目标舍弃,就是沦为缺乏行动的空想。

杰出人士与平庸之辈最根本的差别,并不在于天赋,也不在于机遇,而在于有无人生目标!就像驮着玄奘西天取经的老马和在磨坊里拉磨的驴子,当老马始终如一的向西天前进时,驴子只是围着磨盘打转。尽管驴子一生所跨出的步子与老马相差无几,可因为缺乏目标,它的一生始终走不出那个狭隘的天地。

对于没有目标的人来说,岁月的流逝只意味着年龄的增长,平庸的他们只能日复一日的重复自己。而对于有远大目标的人来说,明确的目标会成为指引他们前行的航标灯,在他们遭遇挫折的时候,给予他们无穷的力量,激发他们无限的潜能。

对学生进行成功教育的第一步是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明确的目标。这个目标不一定要多么远大崇高,可以是他们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他们想要在哪一个领域有所建树,他们想拥有的年薪是多少等等。这个目标也不一定是终极目标,可以是这星期要完成的任务,某一科想达到的成绩,期中考试或期末考试的分数名次等等。这些阶段目标的制定有助于学生将精力集中于一点,全力以赴尽最大努力去完成它。

二、培养坚持的毅力

目标明确之后,就要始终如一的努力朝目标进发,这个过程中坚持很关键。很多人一开始有目标,也在努力去做,可是过了一段时间热情没了,行动迟缓了,最后也就不了了之。古人说: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行百里者半九十。这些都是告诉我们做到坚持很不容易;但从另一个角度去解读,如果我们能坚持的比较好的话,那我们离成功就是最近的。成功,就在于能比别人多坚持一下。

在走向成功的征途中,坚持的过程往往就是积累的过程,一步一步的积累,能使人不断获取成就感,不断得到鼓励与激励,不断获得与困难作斗争的动力,进而坚持不懈地到达成功的彼岸。追求成功是艰难的,需要信念激励,需要意志支撑,需要毅力坚持。

学生处在容易躁动和冲动的青春期,顺利之时冲劲十足,恨不得不吃不睡也要完成任务;遭遇困难萎靡不振,巴不得不吃不睡,忘却一切烦恼。针对学生的这种心理和情绪特点,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就要适时的加以引导。告诉他们:铁,要经过千锤百炼才能成钢;一个普通的人,要经过挫折的磨炼,才能成为成功者和胜利者。一般人们的身上,会有很多与生俱来的缺陷和弱点,带着这些毛病,他不可能成为一个成功者。只有在挫折与失败产生的痛苦中不断磨炼,才能改掉毛病。只有在失败之锤的无情打击下,一个人才能变得更坚强,更有韧性更懂得生活,更懂得人生的价值。

短期阶段目标的制定与坚持毅力的培养具有相辅相成的作用。一个星期的目标明确之后,只要坚持6—7天就会看到成效,学生做起来是很容易的。据此,又可以把一个月分解成4个星期,让学生化整为零,逐步制定月计划、半学期计划、整学期计划和学年计划。计划和目标是学生自己制定的,在完成的过程中他们会更加投入,更加主动积极。班主任可适时在旁边给以建议,并多加鼓励赞美。

三、树立自信的心态

一个人能否成功,就看他的态度了!成功人士与失败人士之间的差别是:成功人士始终用最积极的思考,最乐观的精神和最辉煌的经验支配和控制自己的人生。失败者刚好相反,他们的人生是受过去的种种失败与疑虑所引导和支配的。

有些人总喜欢说,他们现在的境况是别人造成的。环境决定了他们的人生位置。这些人常说他们的情况无法改变。但是我,我们的境况不是周围环境造成的。说到底,如何看待人生,由我们自己决定。纳粹德国某集中营的一位幸存者维克托·弗兰克尔说过:”在任何特定的环境中,人们还有一种最后的自由,就是选择自己的态度。”难怪有人说过,我们的环境——心理的、感情的、精神的——完全由我们的态度来创造。

有了积极的思维并不能保证事事成功。积极思维肯定会改善一个人的日常生活,但并不能保证他凡事心想事成;可是,相反的态度则必败无疑,实行消极思维的人必不能成功。我们从来没见过抱消极态度的人能取得持续的成功。成功的关键在于自信。如果自己都不相信自己,自己都认为自己最糟糕、最差,那么还会有谁相信你呢?我们要时时刻刻警醒自己,自己给自己鼓励,在遇到挑战的时候,大声地说:“我能行!我一定会成功!”

成功教育要贯穿在教育活动的始终,我们不希望看到我们的学生整天被失败围绕,让懊恼包围。不是每一名学生都会考上理想的大学,但我们可以让每一名学生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不管这个成功是大是小、是多是少。知识的构建固然重要,但心灵的构建更加重要。我以为成功的教育是让受教育者自己去追求成功,触摸成功,品味成功,进而取得更大成功的过程。愿我们都能为此而做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参考文献

[1] 孙丽娜.坚持“三多三少”教育理念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三)[C],2009年.

[2] 张秀梅.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促进师生共同发展探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青海卷)[C],2010年.

[3] 郑颖.浅谈新型师生关系[J].商情(科学教育家),2008(03).

[4] 孙仕军.浅谈师生关系与教学效果[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01).endprint

猜你喜欢

成功人士师生关系计划
成功人士的就寝习惯
Learn to Make a Holiday Plan学做假期计划
You’ve got questions, she’s got answers (but you probably won’t like them)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浅谈技校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