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天地,“读”领风骚
2014-08-21陈旼
陈旼
姚鼐说过:“大抵学故文者,必要放声疾读又缓读,久而自悟。”曾国藩在家训中说:“凡作诗最宜讲究声调,须熟读古人佳篇,先之以高声朗读,以倡其气,继之以密咏悟咏,以玩其味。二者并进,使古人之声拂拂然若与我喉舌相习,则下笔必有句调奔赴腕下,诗成自读之,亦自觉琅琅可诵,引出一种兴会来。”足见,朗读是积累语言、增强语感、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手段,是把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的一种创造性活动,是一种出声的阅读方式。
就语文学习而言,朗读是最重要的。故此,《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
然而,反观语文课堂中的各种读,或添字漏字,句读不分;或矫揉造作,悲喜不明。充斥耳畔的是声嘶力竭的盲目呼喊,是为求教师一顾的假装理解。那么如何“救赎”我们的朗读教学,如何让“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不再是一句口号呢?笔者认为,首先应该把目光聚焦到低年段。作为语文学习的起点,小学低年级的朗读训练显得尤为重要。一种正确、流利的朗读技能,一种发乎于心、投乎于情的语言表达方式都将在这段光阴里奠定成语文能力的底色。与此同时,优质朗读能力的形成对中高年级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包括写作能力,都大有裨益。那么,如何在低年级的语文课堂中绽放童年里最本真、最美好的孩子们自己的声音呢?笔者作如下观。
一、 兴趣所致,读你千遍也不厌倦
学习之根本动力在于兴趣,尤其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兴趣”是促使他们注意力高度集中、高速思维的重要途径。然而对于一篇课文、一篇朗读的材料,如何点燃低年段儿童读的欲望是朗读指导的前提。
1.创境酝情
对比抽象的文字,图片、音乐、生活中的具体事件等形象化的事物更容易引发学生的兴趣,那么课前情境的创设,就可以将抽象的文字与具体的图片、事件、体验相联系,文字不再是方块形状,而变成一幅幅美景,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如:苏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中的《东方明珠》一课的教学,笔者课前收集学生参观东方明珠的照片,课堂伊始,出示学生自己的照片,学生讲述参观的感受,老师小结,结合学生的发言,对东方明珠做一个具体的介绍。那么基于对“东方明珠”这一有画面、有感受、有了解的事物的兴趣,孩子们积极投入到对课文的朗读中去,效果显著。 “无翼而飞者,声也;无根而固者,情也。”当情境的创设能够真正触碰学生的心弦,那一定能奏响最美的文字乐章。
2.朗读敬意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当华丽的朗读录音,当老师字正腔圆的一番范读之后,学生心中一定是向往而期待的,带着对优美朗读的崇敬,学生的朗读往往是高效的。如午间休息时,笔者开展诵读比赛,班上有一位同学读了一篇还没有学过的课文《家》,读得准确流利,读得声情并茂。正因为有了同学之前的精彩朗读示范,当课堂上教学这篇课文时,大家都读得饶有兴趣。
因此,在朗读指导之前利用多种形式展示朗读的魅力,让学生对朗读行为心生敬意,更有利于学生全身心投入。
3.激励拔节
教师评价很多时候是孩子成长的风向标。每个学生都特别希望得到老师的赞扬,在学生朗读有进步时,一定要给予他及时的表扬,像“你的朗读越来越出色了”“你读得太美了,老师都被你吸引了”“你真棒,能告诉大家你为什么能把这句读得这么好吗”……这可使学生对朗读产生浓厚的兴趣。如:班级有个孩子由于识字量甚少,读词都很吃力更别谈课文的朗读了。一次教学课文《看菊花》,她很努力地读准了“一点儿”这个词,老师非常认真地对着全班同学表扬了她的努力与儿化音的准确。整堂课,她读得都十分投入与专注。
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每一个孩子都有别人无可比拟的长处,善于捕捉,善于点破,应成为教师看家的本事。而就朗读指导而言,正向的鼓励更能激发学生大胆表达与深入体验。
二、方法点拨,促进语文能力的提高
语文学习更多地讲究内向悟道与氛围感染,很多语文知识在课堂中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然而,对于低年级学生,过多的意会会导致对语言文字的暧昧不清,晦涩不解。国家总督学柳斌认为,教师应当是导演,要为整个学习过程有声有色、卓有成效地进行而精心设计。教师不要包办一切,主持课堂要少讲精讲,贵在点拨。在这里,点是“点石成金”的点,拨是“拨乱反正”的拨,责任不可谓不重大。
对于低年级学生进行朗读指导切不可盲目追求情感的表达与抒发。朗读的情感应该是由内而外,自然而然,一二年级学生对生活的积累与看法都还较稚嫩,朗读伊始就强调代入感情,容易导致学生装腔作势,缺乏真情。笔者以为,指导朗读的第一要素是读准确。所谓“准”,就是要求学生发音准,不念错,不任意添字、丢字。宋代朱熹就说过:“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为了真正做到发音准确,应特别注意给学生提供独立的朗读机会,这样便于教师发现问题,进行个别辅导,及时纠正学生中发音不准的现象。初读时适当放慢速度,反复数次,力争做到“字字咬准”。只有从严要求,持之以恒,才能为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打好基础。
在读准确的基础上,力求眼到口到心到,读流利。学生初读课文后,原先对课文的新鲜感已经没有了。这时,需要教师重新激起学生朗读的欲望。通常,课堂上会采用范读的方式,用抑扬顿挫的语调、生动的表情、恰当的体态语言感染学生。范读可以是老师读,也可以是学生读。教师的范读不宜做作,不能故意拿腔拿调,应从自身的情感出发,以情感人,使学生如临其境,教师的感情和学生的感情引起共鸣。从而激发学生朗读的激情,使他们产生一种跃跃欲试的心态。为了让学生读出个性,还可以多树立几个范本,让学生自己评价,自己取舍。练读之后,同桌互读,相互指点、请教,再指名读,并请大家来评议。对于学生已努力仍读不好的地方(长句、容易读破的句子、有歧义的句子)进行点拨或范读,让学生掌握方法。在互听互评、互读互促中,提高学生语言感知能力。
最后,不可避免地要落实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上,这是纵观整个小学阶段一贯制的最高要求。然而,年段的不同,侧重点和训练点也不同。指导低年级学生朗读出情感,更多的是从自我整体的感受和简单的认识着手。第一步,根据教材特点,引导学生确定朗读重点,或优美句、或哲理句、或对话句、或特点突出句等(也包括相应的自然段);第二步,引导学生主动体会,形成自己的见解,并通过读表现出来;第三步,顺其自然地引导学生确定重点词语进行品析与体会,或结合语境理解,或联系生活思考,或积极启发想象,或对照图像认知,或借助媒体感知,在读中感悟意思,在读中学习朗读方法。朗读要以理解为基础,通过朗读又可促进对文章的感悟品味,它们是相辅相成的,必须有机结合。
三、诵读活动,语文素养提升的“跑马场”
语文既然是一种能力,即语文能力要在学习者听、说、读、写的实践过程中去获得,要在学习者听、说、读、写的实践过程中去提高。多读多诵,体验就在其中;多读多诵,感悟就在其中。因诵成好,因诵成悟,因悟人巧,因巧入神,语文素养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升华的。所以,诵读是语文能力获得的重要基础。
语文老师应当充分地开发、设计出适合学生诵读的时空与活动,让学生的语文能力在一次次形式多样、内容精彩的诵读活动中不断拔节飞跃。第一,在课堂上,留给学生角色朗读和情境表演的时间。在情境表演中,学生完全投入,把自己与文字中的形象融为一体,感情自然流露,十分真实。第二,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可以提高学生朗读的积极性,如在班内开展讲故事比赛,背诵古诗比赛,朗读比赛,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展示自己的才华,提高朗读的能力。第三,改编课文,表演课本剧。这是建立在分角色朗读基础上的,既能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又培养了表演能力,还能最大限度地激起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学《青蛙看海》一课时,我先让大家去记记每个角色说的话,想想每个角色的表情、动作,然后分别选了几组学生进行表演,请其他学生当旁白。演了评,评了又演。学生一次比一次演得精彩、逼真、热烈的掌声久久在教室回荡。通过表演,学生仿佛身临其境,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课文内容,认识了其中的每个角色,学生真正融入了这个童话故事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