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苏教版一年级计算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2014-08-21周圆亮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14年8期
关键词:口算小棒苏教版

周圆亮

一、教学过程中的困惑

有这样一组口算:

3

14 - 5 =

7

这是学生学习了“十几减6、5、4、3、2”的配套练习。之前,学生学习了“十几减9”“十几减8、7”,即在做这组口算时,学生已经完整地学习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在学生自主练习的过程中,我随机让几个学生说说是怎样算的。奇怪的是,在算14-3时,他们无一例外地采用了“破十法”:先算10-3=7,再算7+4=11。而在算14-5、14-7时,他们却方法不一,有的用“破十法”,有的用“平十法”,还有的是“想加算减”。

虽说学生正确算出了结果,但在算法的选择上不禁让我感到了困惑:学生在算14-3时为什么会“舍近求远”,不辞辛苦地选用“破十法”?口算14-3,不是先算4-3=1,再算10+1=11更方便吗?他们所采用的方法为什么会那样一致?这是什么原因?

二、课后思考

下课之后,我带着这个困惑,重新翻阅了教材,认真地进行了思考,我发现学生之所以会如此“笨拙”地选择算法,其根本原因在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被规避”了。

从运算过程看,这三道口算其实分属于不同的口算类型:14-3是20以内的不退位减法,14-5、14-7是20以内的退位减法。从整个一年级苏教版数学对计算教学内容的具体编排来看,学生根本就没有接触过20以内的不退位减法!苏教版一年级数学教材对20以内诸如“14-3”之类的不退位减法进行了规避。同样,对20以内诸如“11+3”之类的不进位加法苏教版教材也同样进行了规避。

正是基于此,在计算14-3时,无怪乎学生会不约而同地像算20以内退位减法那样算了!“想加算减”显然不行,学生没有20以内不进位加法的知识储备。“平十法”也同样行不通——平不了十。唯有“破十法”可以迁移类推!

按照苏教版教材的编排,要到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学生才有机会接触到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虽说是“100以内”,但从例题和练习的安排来看,学生接触到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同样规避了20以内的计算。

诚然,学生在学习了第四单元的内容后,可以运用在此单元中获得的知识经验:“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减”去计算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但显然此时的“迁移类推”已经滞后于学生的发展需求了。

三、教材编排的建议

课堂上算14-3时,学生之所以会出现用“远水解近渴”的怪事,是教材规避20以内不退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直接后果。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不能回避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苏教版教材需要在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之前安排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内容,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补足这一环。

1.从题目的数量看,不能回避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不管是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还是不进位加法,不管是退位减法还是不退位减法,在日常生活中都是常见的计算。以20以内的减法(减数是一位数)为例(图1),20以内的退位减法有36道试题(图2右上角部分),教材中未出现的不退位减法试题也有36道(图2左下角部分)。至于教材中出现的9道“十几减几”的口算(图2中间灰色部分),也只是不退位减法中的特殊形式罢了。因此,仅从题目的数量上,我们就不能顾此失彼、厚此薄彼,对20以内不进位加法、不退位减法不闻不问、一避了之。

图1

2.从计算的难易程度看,没必要回避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我们知道20以内进位加法、退位减法历来是口算的难点,与其相比较,20以内不进位加法、不退位减法的算理学生容易理解,算法也较容易掌握,在教材中增设这一内容并不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因而没必要回避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在学生认识了20以内数的组成之后,安排了“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的学习。在此基础上,若能再考虑到学生有这样的生活、学习经验:“15根小棒再添上1根是16根,去掉1根是14根……”此时安排20以内不进位加法、不退位减法的学习完全是水到渠成、顺理成章的。因为20以内不进位加法、不退位减法的算理和算法就是依据20以内数的组成。另外,20以内不进位加法、不退位减法题量虽大,可其算理一致,计算难易程度相当,学生完全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理解和掌握。

其实,其他版本数学教材在一年级上册大多有此内容的安排。以人教版和北师大版教材为例,它们均在一年级上册安排了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不退位减法的学习,并均是将这部分内容安排在10加几与相应的减法之后。所不同的在于,有的教材将这部分内容与“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合并为1课时(如人教版教材),而有的则独立为1课时(如北师大版教材)。

3.从学习的后续发展看,不能回避20以内不进位加法、不退位减法

我们知道数学知识常常是环环相扣的,数学学习也必须循序渐进地进行。从学习发展角度看,“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学习能促进学生对“20以内进位加法、退位减法”“100以内不进位加法、不退位减法”的认识、理解和掌握。

一年级的儿童还处于具体运算阶段,他们的运算思维还离不开具体事物的表象,需要以具体表象为支撑,因此他们对算理的理解以及算法的掌握常需要借助于摆小棒、搭积木等方式来实现。如14-3的算理是:14是由1个十和4个一组成的,去掉了3个一,还剩1个一,1个十和1个一合起来是11。借助小棒操作的思考过程如下(图2):

图2

而这样用小棒帮助计算经验的积累有助于学生理解20以内退位减法的算理和算法。如算14-7时:有的学生像上面那样是先去掉右边的4根,发现还不够,就再从10根中去掉3根,剩下7根(图3①);而有的学生则敏锐地发现右边不足7根,所以就直接从10根中去掉7根,剩下3根再跟右边4根合起来(图3②)。

① ②

图3

“如何从14根小棒中去掉3根小棒”与“如何从14根小棒中去掉7根小棒”是一脉相承的,后者是前者的继承与发展,对于学生来说后面的问题并不比前面的问题难多少。从操作过程,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出,第一种操作所指向的算法是“平十法”,第二种操作所指向的算法是“破十法”。小棒操作经验的积累,使得“平十法”和“破十法”这两种算法不再是“空中楼阁”,而是有迹可循了。

另外,在刚开始学习口算14-3时,学生是像上面那样依据数的组成来计算的,用算式表达是:4-3=1,10+1=11。而当学生熟练之后,则会缩减中间的思考过程,他们往往会这样去算:4-3=1,14-3=11。这与后面学习“100以内加法和减法”的算理“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减”是相通的。

4.从主体作用的发挥来看,不应回避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不能替代学生学习,也替代不了。学习永远是学生自己的事,我们在组织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在可能的条件下各种情况都应让学生试一试。虽然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比较简单,学生一学就会,但我们绝不能因为它简单,就“替学生做主”加以回避。因为有些事情必须亲身去实践,该让学生经历的不让学生经历,会造成“一叶障目”。从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角度,我们不应该回避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不仅如此,我们还要适当为学生制造一些困难,让他们面临一些挑战。如在学习进位加法、退位减法时,我们就应当有意识地穿插一些不进位加法、不退位减法的练习,让学生自主选择合适的算法,感受它们的异同。反之,如果教什么就练什么,不给学生提供分析比较的机会,他们只会形成思维上的定势。只有在相同和不同的比较中、繁琐和简洁的比较中,在迎接挑战和战胜困难的过程中,学生才能更全面地理解数学知识,更熟练地掌握数学技能,更深刻地领悟数学基本思想方法,获得更多的数学活动经验。?endprint

一、教学过程中的困惑

有这样一组口算:

3

14 - 5 =

7

这是学生学习了“十几减6、5、4、3、2”的配套练习。之前,学生学习了“十几减9”“十几减8、7”,即在做这组口算时,学生已经完整地学习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在学生自主练习的过程中,我随机让几个学生说说是怎样算的。奇怪的是,在算14-3时,他们无一例外地采用了“破十法”:先算10-3=7,再算7+4=11。而在算14-5、14-7时,他们却方法不一,有的用“破十法”,有的用“平十法”,还有的是“想加算减”。

虽说学生正确算出了结果,但在算法的选择上不禁让我感到了困惑:学生在算14-3时为什么会“舍近求远”,不辞辛苦地选用“破十法”?口算14-3,不是先算4-3=1,再算10+1=11更方便吗?他们所采用的方法为什么会那样一致?这是什么原因?

二、课后思考

下课之后,我带着这个困惑,重新翻阅了教材,认真地进行了思考,我发现学生之所以会如此“笨拙”地选择算法,其根本原因在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被规避”了。

从运算过程看,这三道口算其实分属于不同的口算类型:14-3是20以内的不退位减法,14-5、14-7是20以内的退位减法。从整个一年级苏教版数学对计算教学内容的具体编排来看,学生根本就没有接触过20以内的不退位减法!苏教版一年级数学教材对20以内诸如“14-3”之类的不退位减法进行了规避。同样,对20以内诸如“11+3”之类的不进位加法苏教版教材也同样进行了规避。

正是基于此,在计算14-3时,无怪乎学生会不约而同地像算20以内退位减法那样算了!“想加算减”显然不行,学生没有20以内不进位加法的知识储备。“平十法”也同样行不通——平不了十。唯有“破十法”可以迁移类推!

按照苏教版教材的编排,要到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学生才有机会接触到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虽说是“100以内”,但从例题和练习的安排来看,学生接触到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同样规避了20以内的计算。

诚然,学生在学习了第四单元的内容后,可以运用在此单元中获得的知识经验:“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减”去计算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但显然此时的“迁移类推”已经滞后于学生的发展需求了。

三、教材编排的建议

课堂上算14-3时,学生之所以会出现用“远水解近渴”的怪事,是教材规避20以内不退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直接后果。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不能回避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苏教版教材需要在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之前安排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内容,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补足这一环。

1.从题目的数量看,不能回避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不管是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还是不进位加法,不管是退位减法还是不退位减法,在日常生活中都是常见的计算。以20以内的减法(减数是一位数)为例(图1),20以内的退位减法有36道试题(图2右上角部分),教材中未出现的不退位减法试题也有36道(图2左下角部分)。至于教材中出现的9道“十几减几”的口算(图2中间灰色部分),也只是不退位减法中的特殊形式罢了。因此,仅从题目的数量上,我们就不能顾此失彼、厚此薄彼,对20以内不进位加法、不退位减法不闻不问、一避了之。

图1

2.从计算的难易程度看,没必要回避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我们知道20以内进位加法、退位减法历来是口算的难点,与其相比较,20以内不进位加法、不退位减法的算理学生容易理解,算法也较容易掌握,在教材中增设这一内容并不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因而没必要回避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在学生认识了20以内数的组成之后,安排了“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的学习。在此基础上,若能再考虑到学生有这样的生活、学习经验:“15根小棒再添上1根是16根,去掉1根是14根……”此时安排20以内不进位加法、不退位减法的学习完全是水到渠成、顺理成章的。因为20以内不进位加法、不退位减法的算理和算法就是依据20以内数的组成。另外,20以内不进位加法、不退位减法题量虽大,可其算理一致,计算难易程度相当,学生完全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理解和掌握。

其实,其他版本数学教材在一年级上册大多有此内容的安排。以人教版和北师大版教材为例,它们均在一年级上册安排了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不退位减法的学习,并均是将这部分内容安排在10加几与相应的减法之后。所不同的在于,有的教材将这部分内容与“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合并为1课时(如人教版教材),而有的则独立为1课时(如北师大版教材)。

3.从学习的后续发展看,不能回避20以内不进位加法、不退位减法

我们知道数学知识常常是环环相扣的,数学学习也必须循序渐进地进行。从学习发展角度看,“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学习能促进学生对“20以内进位加法、退位减法”“100以内不进位加法、不退位减法”的认识、理解和掌握。

一年级的儿童还处于具体运算阶段,他们的运算思维还离不开具体事物的表象,需要以具体表象为支撑,因此他们对算理的理解以及算法的掌握常需要借助于摆小棒、搭积木等方式来实现。如14-3的算理是:14是由1个十和4个一组成的,去掉了3个一,还剩1个一,1个十和1个一合起来是11。借助小棒操作的思考过程如下(图2):

图2

而这样用小棒帮助计算经验的积累有助于学生理解20以内退位减法的算理和算法。如算14-7时:有的学生像上面那样是先去掉右边的4根,发现还不够,就再从10根中去掉3根,剩下7根(图3①);而有的学生则敏锐地发现右边不足7根,所以就直接从10根中去掉7根,剩下3根再跟右边4根合起来(图3②)。

① ②

图3

“如何从14根小棒中去掉3根小棒”与“如何从14根小棒中去掉7根小棒”是一脉相承的,后者是前者的继承与发展,对于学生来说后面的问题并不比前面的问题难多少。从操作过程,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出,第一种操作所指向的算法是“平十法”,第二种操作所指向的算法是“破十法”。小棒操作经验的积累,使得“平十法”和“破十法”这两种算法不再是“空中楼阁”,而是有迹可循了。

另外,在刚开始学习口算14-3时,学生是像上面那样依据数的组成来计算的,用算式表达是:4-3=1,10+1=11。而当学生熟练之后,则会缩减中间的思考过程,他们往往会这样去算:4-3=1,14-3=11。这与后面学习“100以内加法和减法”的算理“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减”是相通的。

4.从主体作用的发挥来看,不应回避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不能替代学生学习,也替代不了。学习永远是学生自己的事,我们在组织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在可能的条件下各种情况都应让学生试一试。虽然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比较简单,学生一学就会,但我们绝不能因为它简单,就“替学生做主”加以回避。因为有些事情必须亲身去实践,该让学生经历的不让学生经历,会造成“一叶障目”。从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角度,我们不应该回避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不仅如此,我们还要适当为学生制造一些困难,让他们面临一些挑战。如在学习进位加法、退位减法时,我们就应当有意识地穿插一些不进位加法、不退位减法的练习,让学生自主选择合适的算法,感受它们的异同。反之,如果教什么就练什么,不给学生提供分析比较的机会,他们只会形成思维上的定势。只有在相同和不同的比较中、繁琐和简洁的比较中,在迎接挑战和战胜困难的过程中,学生才能更全面地理解数学知识,更熟练地掌握数学技能,更深刻地领悟数学基本思想方法,获得更多的数学活动经验。?endprint

一、教学过程中的困惑

有这样一组口算:

3

14 - 5 =

7

这是学生学习了“十几减6、5、4、3、2”的配套练习。之前,学生学习了“十几减9”“十几减8、7”,即在做这组口算时,学生已经完整地学习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在学生自主练习的过程中,我随机让几个学生说说是怎样算的。奇怪的是,在算14-3时,他们无一例外地采用了“破十法”:先算10-3=7,再算7+4=11。而在算14-5、14-7时,他们却方法不一,有的用“破十法”,有的用“平十法”,还有的是“想加算减”。

虽说学生正确算出了结果,但在算法的选择上不禁让我感到了困惑:学生在算14-3时为什么会“舍近求远”,不辞辛苦地选用“破十法”?口算14-3,不是先算4-3=1,再算10+1=11更方便吗?他们所采用的方法为什么会那样一致?这是什么原因?

二、课后思考

下课之后,我带着这个困惑,重新翻阅了教材,认真地进行了思考,我发现学生之所以会如此“笨拙”地选择算法,其根本原因在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被规避”了。

从运算过程看,这三道口算其实分属于不同的口算类型:14-3是20以内的不退位减法,14-5、14-7是20以内的退位减法。从整个一年级苏教版数学对计算教学内容的具体编排来看,学生根本就没有接触过20以内的不退位减法!苏教版一年级数学教材对20以内诸如“14-3”之类的不退位减法进行了规避。同样,对20以内诸如“11+3”之类的不进位加法苏教版教材也同样进行了规避。

正是基于此,在计算14-3时,无怪乎学生会不约而同地像算20以内退位减法那样算了!“想加算减”显然不行,学生没有20以内不进位加法的知识储备。“平十法”也同样行不通——平不了十。唯有“破十法”可以迁移类推!

按照苏教版教材的编排,要到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学生才有机会接触到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虽说是“100以内”,但从例题和练习的安排来看,学生接触到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同样规避了20以内的计算。

诚然,学生在学习了第四单元的内容后,可以运用在此单元中获得的知识经验:“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减”去计算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但显然此时的“迁移类推”已经滞后于学生的发展需求了。

三、教材编排的建议

课堂上算14-3时,学生之所以会出现用“远水解近渴”的怪事,是教材规避20以内不退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直接后果。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不能回避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苏教版教材需要在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之前安排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内容,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补足这一环。

1.从题目的数量看,不能回避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不管是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还是不进位加法,不管是退位减法还是不退位减法,在日常生活中都是常见的计算。以20以内的减法(减数是一位数)为例(图1),20以内的退位减法有36道试题(图2右上角部分),教材中未出现的不退位减法试题也有36道(图2左下角部分)。至于教材中出现的9道“十几减几”的口算(图2中间灰色部分),也只是不退位减法中的特殊形式罢了。因此,仅从题目的数量上,我们就不能顾此失彼、厚此薄彼,对20以内不进位加法、不退位减法不闻不问、一避了之。

图1

2.从计算的难易程度看,没必要回避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我们知道20以内进位加法、退位减法历来是口算的难点,与其相比较,20以内不进位加法、不退位减法的算理学生容易理解,算法也较容易掌握,在教材中增设这一内容并不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因而没必要回避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在学生认识了20以内数的组成之后,安排了“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的学习。在此基础上,若能再考虑到学生有这样的生活、学习经验:“15根小棒再添上1根是16根,去掉1根是14根……”此时安排20以内不进位加法、不退位减法的学习完全是水到渠成、顺理成章的。因为20以内不进位加法、不退位减法的算理和算法就是依据20以内数的组成。另外,20以内不进位加法、不退位减法题量虽大,可其算理一致,计算难易程度相当,学生完全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理解和掌握。

其实,其他版本数学教材在一年级上册大多有此内容的安排。以人教版和北师大版教材为例,它们均在一年级上册安排了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不退位减法的学习,并均是将这部分内容安排在10加几与相应的减法之后。所不同的在于,有的教材将这部分内容与“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合并为1课时(如人教版教材),而有的则独立为1课时(如北师大版教材)。

3.从学习的后续发展看,不能回避20以内不进位加法、不退位减法

我们知道数学知识常常是环环相扣的,数学学习也必须循序渐进地进行。从学习发展角度看,“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学习能促进学生对“20以内进位加法、退位减法”“100以内不进位加法、不退位减法”的认识、理解和掌握。

一年级的儿童还处于具体运算阶段,他们的运算思维还离不开具体事物的表象,需要以具体表象为支撑,因此他们对算理的理解以及算法的掌握常需要借助于摆小棒、搭积木等方式来实现。如14-3的算理是:14是由1个十和4个一组成的,去掉了3个一,还剩1个一,1个十和1个一合起来是11。借助小棒操作的思考过程如下(图2):

图2

而这样用小棒帮助计算经验的积累有助于学生理解20以内退位减法的算理和算法。如算14-7时:有的学生像上面那样是先去掉右边的4根,发现还不够,就再从10根中去掉3根,剩下7根(图3①);而有的学生则敏锐地发现右边不足7根,所以就直接从10根中去掉7根,剩下3根再跟右边4根合起来(图3②)。

① ②

图3

“如何从14根小棒中去掉3根小棒”与“如何从14根小棒中去掉7根小棒”是一脉相承的,后者是前者的继承与发展,对于学生来说后面的问题并不比前面的问题难多少。从操作过程,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出,第一种操作所指向的算法是“平十法”,第二种操作所指向的算法是“破十法”。小棒操作经验的积累,使得“平十法”和“破十法”这两种算法不再是“空中楼阁”,而是有迹可循了。

另外,在刚开始学习口算14-3时,学生是像上面那样依据数的组成来计算的,用算式表达是:4-3=1,10+1=11。而当学生熟练之后,则会缩减中间的思考过程,他们往往会这样去算:4-3=1,14-3=11。这与后面学习“100以内加法和减法”的算理“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减”是相通的。

4.从主体作用的发挥来看,不应回避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不能替代学生学习,也替代不了。学习永远是学生自己的事,我们在组织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在可能的条件下各种情况都应让学生试一试。虽然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比较简单,学生一学就会,但我们绝不能因为它简单,就“替学生做主”加以回避。因为有些事情必须亲身去实践,该让学生经历的不让学生经历,会造成“一叶障目”。从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角度,我们不应该回避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不仅如此,我们还要适当为学生制造一些困难,让他们面临一些挑战。如在学习进位加法、退位减法时,我们就应当有意识地穿插一些不进位加法、不退位减法的练习,让学生自主选择合适的算法,感受它们的异同。反之,如果教什么就练什么,不给学生提供分析比较的机会,他们只会形成思维上的定势。只有在相同和不同的比较中、繁琐和简洁的比较中,在迎接挑战和战胜困难的过程中,学生才能更全面地理解数学知识,更熟练地掌握数学技能,更深刻地领悟数学基本思想方法,获得更多的数学活动经验。?endprint

猜你喜欢

口算小棒苏教版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部级优课)
寻找规律巧算根数
一起数小棒
我会口算100减几了
巧移小棒
智趣
几何背景在不等式学习中的作用——以湘教版、苏教版高中数学教科书为例
课本题改编练习(常用逻辑用语、函数)
课本题改编练习(推理与证明、复数)
苏教版化学必修模块教学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