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保设计在水利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2014-08-21陈钦钦凌晨

科技与创新 2014年11期
关键词:植被生态环境水利工程

陈钦钦+凌晨

摘 要:在现代社会中,绿色和谐的理念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而在水利工程的设计中,也开始更加地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通过对环保设计理念进行阐述,探究水利工程的环保设计原理,促进水利工程的发展。

关键词:水利工程;环保设计;生态环境;植被

中图分类号:TV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35(2014)11-0141-01

水利工程能够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但在水利工程的设计和建造中,还存在着很多环境问题。由于水利工程施工建设的时间跨度大,一些工程会因建设的需要而破坏周边的植被和土壤,从而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影响。为了减少水利工程施工中的环境破坏,建设单位应将环保设计理念和环保施工理念贯彻在工程的设计和施工中,并将其体现到实际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施工质量检查部门也要制订相应的环境监管策略,将建设范围内的环境问题作为评价工程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

1 环保设计的含义

现在所说的环保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我们常说的绿色设计或生态设计、环境设计等。环保设计的理念就是在事物设计和制造的整个过程中充分考虑事物对环境的影响,并根据事物的功能和性质,优化事物的每一个部分,将整个物品或工程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即在满足人们需要的基础上保证环境不会受到破坏。这就要求我们要在设计阶段就把环保理念考虑进去,以环境保护为出发点,在满足人们需求的同时,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2 环保设计的意义

水利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民生工程,它既要满足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中的用电,还要在航运、防洪等方面发挥作用。水利工程的建设通常会对河流的深度、流速和流通性造成影响,一旦河流系统出现退化,就会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影响。目前,人类正面临着来自环境、人口、资源等多方面的压力,人与自然关系的不断恶化也使得人们越来越关注环境保护问题。水资源是人类生存的保障,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水利工程的建造就是要帮助人们调节水资源的供给。为了实现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要将环境保护纳入到整个水利工程的设计体系中,保护水利工程周边的生态环境。

3 环保设计在水利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近几年来,我国在很多水利工程建设中增加了绿色防护措施,例如堤坝绿化防护、生态护坡等,这些技术的运用不仅没有影响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行,还保护了堤坝附近的生态环境,但是在这些技术的使用过程当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应制订一些技术规范,将这些技术能更好地运用于水利工程中。

3.1 防洪工程的规划

评价水利工程要充分考虑到工程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并平衡二者之间的关系,而不能把某一个方面单独列出来进行考量。以前人们在设计水利工程的时候并不是不注重环境的保护工作,而是仅仅考虑到了本省的生态环境,而没有对整个河流流域的生态环境综合起来进行考虑,因此我们在进行防洪设计的时候,要充分考虑河流的上下游和左右两岸的环境,并将其视为一个完整的生态体系进行环境保护。

3.2 施工管理

水利工程作为一个庞大的项目,具有周期长、施工量大的特点,并会对施工地的周边环境造成影响,因此在整个工程施工过程中,要避开正在发育生长的动植物,对一些特殊的物种采取严格的保护措施,并对施工地的排水、地形的平整和植被的生长进行有效的管理,将水利工程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3.3 景观设计

在整个水利工程设计中,要考虑到工程的观赏性,因为在一项工程完成的同时,也是一件“艺术品”的诞生,在对水利工程的周边环境进行美化时,要充分利用江河湖泊的优势。

4 环保设计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4.1 生态环境问题

在水利工程的建设中,通常会对施工地周围的居民进行迁移,这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又关系到人们生存和居住的权利,因此环境移民问题一向是政府高度重视的问题。在进行迁移的时候,要与这些地区的居民做好相应的沟通,调节其中的矛盾。水利工程的建设会改变河流的河道和流向,导致整条河流在水文特征上出现很大的变化,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系统。堤坝的建设不仅会影响到河流附近的生态环境,也会影响到水里生物的生存,为了保证不会破坏水中鱼类的生存环境,堤坝在建设过程中通常还会设计一条鱼梯或者是鱼道,来帮助鱼类在河流上下游进行流动;对于一些回流产卵的鱼类,人们通常会采取人工繁殖的方法,保证河体生物的多样性。

4.2 水利工程设计中的问题

水利工程设计中的问题包括两个方面,分别是施工中的环保问题和设计中的环保问题。施工期间建设地会排放出大量的废水、污染物和建造垃圾,这无疑会对当地的环境造成十分严重的影响。在对施工废水进行处理时,要严格控制废水的浓度排放量,且在排放过程中,不能仅仅依靠经验对污水的浓度进行判断,而要利用专业的仪器对废水的排放指标进行检测,降低工程建设对环境的污染。在施工期中,很难保证设计与工程的可行性研究保持同步,因此能源部、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水规计〔1994〕0006号文件规定:1994-01-01起调整水电工程设计阶段,增加预可行性研究报告阶段,将原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两阶段合并为可行性研究报告阶段,取消原初步设计阶段。该项规定大大缩短了整个工程设计和评估的时间,但却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设计人员的工作质量。

5 结束语

水利工程的建设是为了保证人们更好地生活,而对水利工程的周边环境进行保护能够促进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使其更好地为人们服务。

参考文献

[1]刘岐松.生态水利工程设计问题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3(12).

〔编辑:王霞〕endprint

猜你喜欢

植被生态环境水利工程
追踪盗猎者
第一节 主要植被与自然环境 教学设计
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创新方式研究
杭锦旗植被遥感分析
云 南 立法保障水利工程规范化管理
试论生态水利工程的基本原则
浅谈如何加强水利工程管理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对媒体融合生态环境中出版教育的思考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