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市政道路交通设计要点

2014-08-21吴海锋李春强

科技与创新 2014年11期
关键词:市政交通道路

吴海锋+李春强

摘 要:随着交通压力的增加,市政道路交通设计越来越受到重视。简要介绍了交通设计的重要性和现状,分析了设计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市政;道路;交通;设计

中图分类号:U41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35(2014)11-0067-02

市政道路是城市建设的基础部分,交通设计是道路建设的重点内容,对城市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相应的交通设施和交通管理跟不上其发展速度,相对来说较为落后。特别是交通工具的增多,使交通更加拥挤。因此,必须提高交通设计水平,确保城市交通安全顺畅。

1 城市交通设计的重要性及现状

交通作为市政道路管理的重点,不仅关系到人们出行的方便度,还从侧面反映了一个城市的发展水平。但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各种车辆及数量都不断增多,使得交通压力大幅增长,全国各大城市交通堵塞现象尤为严重;加上道路设计不合理,安全问题在交通运行中得不到保障,近年来,国内交通安全事故频频发生。此外,大量二氧化碳的排放也加剧了城市环境的污染。道路承受的荷载越来越大,一旦道路塌陷,势必会破坏地下管线,甚至还会波及周围建筑。可见,市政道路交通十分重要,必须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

城市交通在规划设计时,大多是以城市固有土地资源和未来发展为基础,同时结合人口分布情况、车辆数量、道路布局等因素加以考虑,逐步形成了一套交通管理系统。就国内现状而言,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交通水平较低,只相当于它们20世纪70年代的水平。可见,国内在道路管理和交通设计方面仍存在许多不足,例如体制不完善、设计模式不科学等。随着对道路交通设计的深入研究,部分地区的交通堵塞状况已有所缓解,但还需长期努力。

2 市政道路交通设计中的不足

2.1 缺乏长远眼光

城市为了实现长远发展,必须将可持续发展观念渗透到各个方面,交通设计尤为关键。但很多城市在设计时急功近利,没有意识到交通设计是一项关乎未来发展的工作,认为在短时间内就可以解决交通拥挤问题。由于路网弹性不足,与城市发展速度稍有脱节,以至于在突发事变前难以适应,这在中小城市中体现最为明显,其用地扩展快,受区域环境影响,在城市边缘地区极易形成新区域。目前,对各方面的论证还不够充分,路网弹性较差,必将带来新的交通困难。

2.2 环境污染加剧

环境污染是目前面临的一大难题,交通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优化市政道路功能,促进交通通畅。在当前的设计中,线型、路网、车道和路面结构等都是设计的重点,但在环境方面却有所忽视。汽车行业虽在不断进步,但目前清洁型燃料并未普及,多数车辆的燃料仍以汽油、柴油为主,排放的尾气对环境的污染较大。而且在堵塞时,车辆喇叭声此起彼伏,形成噪声污染,对行人和周围环境都极为不利。

2.3 静态交通不足

道路绿化和静态交通都十分重要,然而在实际中很多地区在道路绿化方面设计考虑十分周全,却对静态交通及相关设施有所忽视。例如公共场所缺乏、人行空间较少、街头供人们活动的广场被用来停车等。在约束人们自由活动的同时,也埋下了安全隐患。在不少城市,路边随意停车现象比较常见,这阻碍了行人和其他车辆的通行,使道路系统难以发挥应有的功能。道路照明、交通标志和路线指示图等配套设施设计不合理,对残疾人士和老年人的出行考虑不足,人行道地面材料质量较差等,这些缺陷都是城市交通发展的障碍。

2.4 道路节点设计

道路交叉口是最容易堵塞且最容易出现交通事故的地方,常出现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互相干扰的局面。国内的道路交叉口多以平面交叉口为主,设计关键在于路段与交叉口的通行能力要相匹配。所以,有必要拓宽进口,做好路口的渠化设计和路口的交通组织设计。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在这方面我们做的显然还不够。

2.5 缺少人性化

部分道路交通设计多考虑车道规划,而忽视了人在交通中的地位。例如,过街设施间距太大易带来安全事故;禁行时间过长;交通忙碌地段未设置天桥等设施,以至于常发生行人穿越街道与车辆抢时间的情况;车行道和人行道的间距太短或没有隔离设施。

3 市政道路交通设计中的要点分析

3.1 弹性规划

城市交通设计应重视道路的弹性规划和发展战略,结合城市特点和经济水平制订分期战略、目标。缓解交通压力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树立长远的眼光。交通设计要从城市的未来发展考虑,预估将来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并加强防范。同时,合理规划管理道路交通需求。

3.2 重视环境设计

交通设计首先要与城市整体环境相符,不得破坏城市环境。例如标志性建筑、景观特色、城市空间组合等,设计时必须考虑这些因素,使得在最终的设计中,道路与周围环境不管是在色彩线条,还是在尺寸比例上都能体现和谐。此外,在方便市民出行的同时,也能够改善其生活质量,比如某地区既重视路线的平纵指标,又严格要求不能破坏自然森林资源。

3.3 加强交通量控制

各个地区的实际情况不同,土地布局、强度各有差异,对交通要求也有所不同。土地利用的性质和开发强度会不断改变周围甚至整个城市的交通量分布,任何开发项目都会带来新的问题,在土地密集区体现尤为明显,这就要求必须对交通进行全面的评估,以减少带来的不利影响。针对那些修建大马路,以期将大马路沿线两侧的土地进行上市拍卖的现象应加以阻止。在交通量控制方面,需对道路和交通工具进行科学规划,例如拉送100名乘客,使用轿车和公共汽车所占据的道路面积

明显不同。

3.4 经济手段

为了缓解交通矛盾,可采用一定的经济手段,例如设置停车收费装置的地区,减少随意停车的情况,从而提高行车速度,这有利用降低因拥挤带来的经济损失。在香港,通过收税来缓解交通压力,例如排量不足1.5 L的车辆每年收取3 929港元,而排量为4.5 L的车辆则收取11 329港元;还可以根据汽车的燃油特征收税。通过这些方法,香港的交通状况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4 结束语

市政道路交通设计不仅关系到城市的交通状况,还与城市环境、居民出行安全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设计时需综合多方面因素加以考虑,以促进现代化城市发展。针对设计中存在的不合理现象,必须及时采取解决措施。

参考文献

[1]李志.市政道路节点交通设计分析[J].价值工程,2014(02).

[2]贾炜.浅谈中小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J].科技与企业,2013(11).

[3]宋志民.浅谈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4).

[4]张荣,周应生,程明华.市政道路单向交通设计思路及缺点避免措施研究[J].科技资讯,2010(19).

〔编辑:李珏〕

猜你喜欢

市政交通道路
道听途说
市政给排水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的措施
城市的道路为什么叫马路
市政公用设施建设现状
一次骑行带来的感悟
浅谈市政排水工程施工中的深槽处理
图说交通
发达交通之磁悬浮列车
阅读理解三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