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绝对好读的美术简史

2014-08-21何真

中学生天地(B版) 2014年7期
关键词:简史美术人类

何真

作家和他的作品,并不总是契合于他生存的时代,有些作家步子迈得实在太快,超越太多,难免被他身处的世界视为异端邪说,终生不得志。大部分人活着的时候“碌碌无为”,甚至郁郁而终。直到死后,作品的价值才被渐渐发掘,作家才获得与他相匹配的名声和地位。

今天介绍的这位作家,他和他的作品注定要在全世界飞翔。除了他的故乡荷兰,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种族的人们捧读他的作品,赞赏他布道人文关怀的精神。他就是亨德里克·房龙。

房龙的几部代表作在篇幅上都颇为壮观,很多作品比砖头还厚。或许是因为他知识实在渊博,思维相当开阔,故而容易洋洋洒洒刹不住车。不过,读它们,你绝对不会因为是鸿篇巨制而感到压力,房龙总是娓娓道来,像一个老朋友在你耳边倾诉关于人类的故事。作者的平等观念是非常重要的。还有,房龙从来不缺乏对读者的真诚。他的作品都不难读,如果中学生朋友们想找一本了解西方美术历史的入门书,我推荐《西方美术简史》。

名字不太吸引人,对不对?有人说跟艺术无缘,何况还是艺术里面比较无趣的艺术史。慢着慢着,这实际上是一本很轻松的随笔集。首先,它篇幅不长,185页。其次,图片非常多,书里谈到了160位世界美术史上的大师,罗列了160幅他们的作品。也就是说,不仔细鉴赏图片的话,不到一个小时就能看完。

有趣的是,房龙在写这部作品的时候,也把它当作一道大餐后的甜品。原因是在此之前,房龙刚刚在出版方的压力下,呕心沥血花了4年时间完成了大部头的《论艺术》。为了梳理人类社会整个艺术历程,房龙查阅了大量资料,以至于在图书出版后,渐渐回过神来产生了新的思考。当然,出版方好不容易催到当时已经是畅销书作家房龙的稿件,不肯放手让他重新回炉补充细节。在《论艺术》已经付梓的情况下,房龙用一项大工作完成后比较轻松的心态,写出了《西方美术简史》。

有时候,甜品比正餐更有风味。《西方美术简史》里凝聚了房龙怎样的思考呢?一句话,这些艺术品的创作者为什么要创作?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

我发现我挺少考虑“为什么”,似乎身边的人,只要是中国人,对这个问题都考虑较少。还能为什么呢?生活就是为了活着呗,与其思考为什么,不如想想现在去做什么。这是许多中国人自认为比较成熟的心态。

但是,在人类的历史里面,艺术恰恰是一个不得不面对“为什么”的领域。因为艺术解决的从来不是穿衣吃饭的问题。换句话说,即便人类从来没有艺术细胞,也能活下来,艺术不是必需品。

在房龙的《西方美术简史》里,早在人类远未解决温饱问题的公元前15000年,艺术就已经出现。西班牙一个洞窟里的野牛壁画,是人类比较早的艺术作品。原始人可能认为,将他们希望得到的猎物画在墙上,再用石刀石斧进行一番砍斫,真正的猎物就会俯首就擒。好吧,就当这个比较幼稚的想法,还是为了解决温饱问题。

但是,人类很快就从精神世界的婴儿时期走了出来。在古埃及、古希腊的绘画和雕塑作品中,人们逐渐脱离现实的束缚,用笔触和色彩表达一个源自现实,又与现实存在巨大差异的精神世界,这些作品成为获得释放、给予慰藉的存在,成为人类除了生存,更加灿烂辉煌的一段历史。

如果说,人类用正笔书写的历史记录是人类发展的历程,艺术作品保存的就是人类悲欢离合的情绪。设想如果一个人只会工作,没有任何情感,多么可怕。明白了这个道理,可以说对艺术的鉴赏入门了。房龙说,欣赏一幅画,首先要问自己:“这个人究竟想告诉我什么?”然后要想一想他所处时代的情形。要抛开我们现在的立场,完全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当时画家的感受。在我的记忆里,没有比房龙这段话更适合的入门指引了。

其实房龙的方法,不止适合于绘画、雕塑、建筑等艺术作品,对文学作品更加适用。让我们现学现用一下。

《西方美术简史》出版于1938年。1938年是一个怎样的年份?日军的铁蹄正在亚洲肆虐,在欧洲的慕尼黑会议上,英法为了自身的利益,出卖捷克斯洛伐克,将苏台德地区割让给纳粹德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打响。

这时候的欧洲,笼罩在另一位美术爱好者的思维阴影之下,他就是阿道夫·希特勒。因为德国在一战后遭受的不公正对待,以及短时间内取得的建设成就,使得欧洲社会不乏纳粹政权的支持者。希特勒的那本臭名昭著的《我的奋斗》,甚至被某些人视为解决社会问题的药方之一。

《西方美术简史》出版之前,房龙专门写过一本小册子——《我们的奋斗:对阿道夫·希特勒<我的奋斗>回答》。房龙总结希特勒的论调:人类的一切行为都只受一个动机的影响,就是吃饭的需求。这一新的人生哲学只给肚子,而再没有给其他任何东西留下空间。只要喂饱了这头“野兽”,他就会幸福、富足、通情达理!反之,他就会卑鄙下流,胡作非为!

房龙写道:“我却不能全心全意地附和他们,因为历史一再表明,人不是单靠面包活着的,在同样的程度上,他也是靠思想,靠神话故事,靠宗教信仰,靠理想,简而言之,靠一切我愿意称之为‘幻想的无形的影响而活着的。”希特勒倡导的是一种胜者为王的斗争哲学,而房龙指出,人类社会的主流是宽容、包容、民主,这才是文明的内涵。

了解了这个背景,再读《西方美术简史》,不难体会到,在字里行间,房龙有一种对自由的向往,也会觉察到他隐含的,对世界即将误入歧途的担心。房龙并非只是一位发布战斗檄文的作家,实际上他用更为直接的方式,早就开始了与纳粹德国的斗争。希特勒上台后,房龙十分痛恨这个纳粹头子。这时候房龙已经旅居美国,他的家也逐渐成为德国知识界流亡者的中转站。从1935年6月至这年年底,每周两次,房龙在全国广播公司的麦克风前就时事政治问题向公众发表自己的见解,许多是抨击纳粹的内容。他发挥了他的演说才能。这些每次15分钟,共约40次的广播文字稿,后来由哈考特-布雷斯公司以《广播风暴》为名出版。《纽约时报》对此发表评论,说房龙创造了“一种新的铸造文学产品的方式”。这之后,为了全身心投入《论艺术》的写作,房龙才暂时告别了播音。

美国总统罗斯福是西方社会坚定的反纳粹领袖,房龙非常支持罗斯福的政治观点,为此撰写了大量文章。当罗斯福得知这些的时候,回信说:“要是你再次来华盛顿而不让我知道,我会感到受了很大的侮辱。”

1938年3月,房龙又去播音了。一天夜里,纳粹的坦克碾过了奥地利的边界。伴随着《蓝色多瑙河》的背景音乐,房龙说道:“今晚,一位可爱的女士死去了,她的名字叫维也纳。”这句话使许多听众流下了眼泪。房龙用他对于艺术的敏感,唤醒了人类的良知。

如本文开始时所述,房龙出生于荷兰。在他幼年时,鹿特丹已经开始成为“欧洲的枢纽”,世界上最大、最繁忙的人工港,悬挂各种旗帜的船只就停泊在他的家门口。当他开始在纸片上涂鸦时,首先学会画的就是那些轮船。他的轮船后来“航行”到了客房的留言簿上、餐厅的桌布上和菜单的背面。房龙向读者奉献的第二本书就是《荷兰航海家宝典》,又名《船舶及它们如何在海上航行》。

欧洲有关于“飞翔的荷兰人”古老的航海传说。在各种国民性格中,荷兰人拥有天然的航海精神,以天地为舞台。这或许是房龙惯于站在整个人类高度思考问题的滥觞。在同学眼中,身高超过2米的房龙并不是一个非常有魅力的人。他的一位女同学回忆道:“房龙整个儿一个不对劲……这男孩有6英尺高或者还要高些,体重嘛,我得说至少有185磅。他不算肥胖,但油脂均匀地遍布全身,就像一只光滑好动的海豹。”也许比较壮硕的体格,限制了房龙去航海,但他在精神世界里远游,飞翔到了全世界几乎每个角落。

在中国,1927年,他的作品《古人类》就由才女林徽因翻译出版。《人类的故事》在20世纪30年代出现中文版。中国当代作家郁达夫评价说:“范龙(即房龙)的这一种方法,实在巧妙不过,干燥无味的科学常识,经他那么一写,无论大人小孩,读他的书的人,都觉得娓娓忘倦了”“……范龙的笔,有这一种魔力。但这也不是他的特创,这不过是将文学家的手法,拿来用以讲述科学而已。”

在家乡荷兰,房龙并非知名人士;在他的图书畅销的美国,房龙也被认为科学的专业性不强。但这些丝毫不影响房龙作为一位伟大作家的光彩,因为他做了一件伟大的事,就是把文明的精神内涵用浅白的话语,传递给更多的人。阅读房龙的著作,对于中国的中学生朋友们来说,是一条了解西方历史、接受人文主义启蒙教育的捷径。

猜你喜欢

简史美术人类
《宋朝简史》等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书的简史
创意美术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未来已来——《未来简史》阅读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