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数学课堂中的语言艺术
2014-08-21陈思虹
陈思虹
课堂教学是教师通过语言将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教师的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语言表达能力,这就要求教师的课堂语言必须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在语文与数学的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科特点的不同,很多数学教师认为数学教学应注重逻辑思维与抽象思维的培养,所以数学课堂一般都是很枯燥乏味的,而语文课堂中语文教师的语言可以很丰富,很吸引人。其实不然,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能掌握一定的语言技巧,一样可以使数学课生动有趣,让学生爱上数学课,学好数学。我认为数学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数学语言艺术。
一、数学课堂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规范性,具有科学性
在数学课堂中,一定要注意语言表述的准确性,首先教师对概念的实质和术语的含义必须有透彻充分的了解,对定义、定理的叙述要准确,比如说整除与除尽的区别:“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十份,每份是它的十分之一,表述成把一个数分成十份,每份是它的十分之一”;又比如说以上和以下的概念,以上包括下限在内,而以下却不包括上限在内;再比如弄混计数单位与数位……教师在表述这些定义概念的时候,一定要对概念的实质有准确理解,才能准确无误地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与技能。当然,教师的普通话也是很重要的。一口流利标准的普通话也是提升课堂语言艺术的重要条件。
二、数学课堂语言要幽默风趣,生动形象,能感染学生
幽默的语言让人身心轻松,如果数学教师有幽默感,那么原本枯燥的课堂就可能会变得丰富多彩,学生的思维会更敏捷。幽默是数学老师的基本素质之一,幽默也是提高教师和学生的校园生活质量的重要条件。要做一个有幽默感的教师,首先要有一个健康的心理,积极向上的人生观,要有扎实的教育理论基础、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还要有一定的教学机智,善于挖掘教学过程中的幽默素材。但是幽默的同时要注意幽默要有目的性,要品味高尚,要适度,否则会导致课堂氛围活跃过度,影响课堂的纪律。
三、自编、巧用口诀
在数学教学中,可以根据知识的规律总结口诀,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尤其是小学低段的数学可以采用自编口诀或者儿歌的形式来进行教学,这样既让学生学到了知识,又提高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比如,我在教学认识“>”和“<”时,经常有学生不会区分。于是我就编制了这样一个口诀:大于号,小于号,两个兄弟一起到,尖尖对着小数跑,嘴巴朝着大数叫。这样,学生根据这个口诀很快就区分了两者的用法。又比如,在利用凑十法进行加法计算时,我编制了一首名为“找朋友——凑十歌”的儿歌:一九一九好朋友,二八二八街上走,三七三七真神秘,四六四六手拉手,五和五,十兄弟。学生根据我编制的口诀,很快就能熟练运用凑十法,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四、恰当运用无声语言
课堂中的无声语言即体态语言,包括教师的表情语言、手势语言和其他动作语言等。这些有形无声语言有时能直接表示某种意义,有时能增强有声语言的表达效果,可辅助有声语言实现教学目的。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合理运用无声语言。在运用无声语言时,要自然得体,决不能勉强呆板,要做到恰如其分,不能过分夸张,尤其对低段的小学生,适当用“竖拇指”等动作表示对学生的赞扬。要富有启发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他们开动脑筋,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还要注意不能重复使用同一种手势,以免学生感到乏味。数学教师课堂中的无声语言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后天的教育智慧与教育实践来培养。
除此以外,数学课堂教学语言还应注意语言的号召力,要注意感情色彩、语气的抑扬顿挫和语言的推理严密等。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提升数学课堂语言艺术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数学教师的实践与智慧。作为教师,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不断反思,才能逐步提高自身语言修养,完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