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主学习,让数学学习化难为易

2014-08-21高月琴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14年9期
关键词:等式思维能力方程

高月琴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老师讲解过一道例题后,有大量的习题需要学生自己去思考、探索、练习,得出正确的结论。复习旧知,掌握新知,强化练习,这样丰富的教学内容,如果只是利用课堂上短短的40分钟,显然时间是很紧张的。该怎么办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疑问,在思考后探求数学规律,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方式方法,对学好数学也是至关重要的。那么,什么是自主学习呢?自主学习实际上是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学习来达到教材要求的教学目标。新课标里将学生的学习方式定位为“自主,合作,探究”,将学生的自主性放在了首位,由此可以看出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叶圣陶先生也曾经说过:“教是为了用不着教。”这句话明白无误地告诉了我们,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为了学生更好的发展。因为学生一旦掌握了学习方法,就能自主地获取知识。那么在小学数学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该从哪些方面来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呢?

一、课前自主预习,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温故知新

波利亚有一句话可以给我们启迪:“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我们知道,数学知识具有很强的连贯性和逻辑性,新知识和旧知识是循序渐进、环环相扣的。如果每次教授新知识之前,学生能用充足的时间去预习学习内容,熟悉例题,掌握已知条件,发现症结所在,思索解题思路,那么当老师教授新知识的时候,学生就会掌握到听课的重点,做到胸有成竹,对自己预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遇到的困难及时检验、解决,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例如教学“认识负数的意义”这个内容的时候,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已经理解了负数的意义,知道正负数可以用来描述生活中相反意义的量,生活中有很多现象可以用正负数表示出来。所以,当我举例说北方温差非常大,白天温度为20度,夜间温度为零下5度的时候,学生已经能自行回答出20度以上可以用+20来表示,零下5度可以用-5来表示。还有的同学说:“妈妈今天买回了10个苹果,可以用+10来表示。我吃掉了2个,可以用-2来表示。”这样举一反三,学生对负数这个知识要点不仅掌握得又快又牢固,还能很快运用到自己的现实生活中。

二、课中自主探究,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拓展思维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人类有机体有一种自我主动学习的天然倾向。”所以他主张“人的学习应以自主学习的潜能发挥为基础”。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是引导者、组织者,老师需要做的是去引导学生掌握探究知识的方法,去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带领着学生去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

长期以来的传统教学方式中,老师走上讲台后就滔滔不绝,恨不得一口气把所有的知识结论都直接灌输给学生。其实,这样的模式很大程度上会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固势化,养成他们依赖老师才能完成学习的不好习惯,思维能力也得不到更好的发展。

学习,离不开课前的预习,也离不开课堂上的探究,一堂新授课,作为教师,一定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去探索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数学中一组组冰冷的数字,一道道抽丝剥茧的问题,对于学生来说是抽象而困难的,在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自主地去感知、理解、概括所学的知识,运用掌握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这样,知识才能真正融入到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学生学习起来才会更容易。我在教学“等式与方程”内容时候,先出示几道算式,让学生自己思考哪些算式属于等式,先找出来,然后给等式分类,自己再写出几个等式,看谁写得更快更正确,再任意找出一个等式让学生自主学习:怎样才能用天平表示物体两边的质量关系?如果有一边的天平不知道物体是多少,该怎么表示?那样的等式又叫做什么?如此一来,学生在观察、分析、比较、概括和交流操作中,经历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等式与方程的过程,积累了将现实问题数学化的经验。最后等式与方程的理念牢牢烙印在了学生的记忆中: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方程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这些问题都是老师引导着学生一步步自主探究而出的,在学习的过程中,也达到了教材要求及发展学生探究能力的双重目标。

三、课后自主复习,令学生有丰富的空间巩固运用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从心理特征来看,他们的记忆属于短时记忆,对学过的知识很容易遗忘,而小学数学知识的特点是前后联系密切,系统性强,一个知识点在课堂上学习后,需要课后反复练习巩固才能存储在脑海里,才能融会贯通,学以致用。良好的复习方法是提高学习的有效途径。课后的复习我们应要求学生自主掌握。首先,学生可以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结合教学的不同内容,根据自己掌握情况,确定复习方向。其次,将教材中的疑点难点重点考点重新梳理一遍,注意在复习中查漏补缺,强化自己的薄弱环节,查找资料,反复练习,巩固自己数学的运用能力。这样,学生的基础知识积累会越来越丰富,今后的学习也会越来越容易了。

自主学习,能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上的主人,让他们获得发展的主动权,也更有助于学生主动思考,自我强化,自我建构,实现对所学知识的再发现,同时也让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得到更好的拓展。

猜你喜欢

等式思维能力方程
方程的再认识
方程(组)的由来
培养思维能力
组成等式
圆的方程
培养思维能力
一个连等式与两个不等式链
速填等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