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挖掘 优化概念教学
2014-08-21陈宝林
陈宝林
数学概念不仅是小学数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数学能力的核心内容之一。强化并优化概念教学可实现概念教学中认知过程的优化,达到优化数学概念教学的根本目的,进而提高学生准确掌握概念和灵活运用概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全面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
一、走进生活,丰富概念的感知
数学来源于生活。因此,从低年级学生数小棒、掰手指等数学学习,到利用计算工具灵活地计算等,都是生活的升华,也是学生思维的发展,更是学生智慧的飞跃提升的综合过程。
例如,在建构“三角形认识”的概念教学中,教师首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一、二年级学习过的认识图形,从中找出三角形。其次,指导学生寻找身边的三角形,让学生在积极地寻找中加强三角形的应用(人字状的屋顶、电线杆的斜拉索、自行车的主钢架、电视塔的钢架等等),从而诱发学生的思考和积极探索的热情——三角形运用如此广泛,肯定有其独特的特性。第三,组织学生通过画一画、描一描、找一找等数学研究活动,让学生在小组学习中体会到三角形的点(三个顶点)、边(由三条边围成的)、角(有三个方向不同的角),准确有序地把握三角形的基本特征,感受三角形的特性,进而理解三角形广泛应用的原理。
这样的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在良好的状态下学会观察、学会收集有价值的信息,学会分析和研究,学会用脑思考、用心研究、学会合作,丰富概念的感性认识,有助于他们对概念的理解和消化。这样的探索是快乐的,这样的课堂是充满激情和智慧的。
二、体验感悟,优化概念的建构
乌申斯基说过:“重点是使儿童的感觉转化为概念。”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营造浓浓的探究学习氛围,使学生受到感染和冲击,产生强劲的内驱力,促使其自觉地探索和创新地思考;其次要引领学生敢于实践、勇于尝试,从而获得强烈的自我体验,并在合作、思考、辨析中得到概念的升华和提炼;第三,要重视学生的自我领悟和消化,要创造善于思考、敢于表述的条件,让学生能够充分享受学习与研究的自由,并从中使概念的表象愈来愈丰满,为学生厘清知识的脉络提供必要且翔实的认知积淀。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时,教师先组织学生自我巩固平行四边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图形的面积计算,从而强化对应的面积计算方法,从深层次为学生新的学习提供必要的条件;再引导学生将上述图形分一分(沿一条对角线),观察分后的图形是什么形状。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从分的过程中你还感觉到什么?能研究得到分后的每一个图形与原来图形之间的关系吗?再组织对问题的一一剖析,让学生从中感觉到三角形的面积与平行四边形(或正方形、长方形)之间必然存在着本质的关联,促使学生深入研究,有效梳理出三角形面积与什么相关联,从而迅速地归纳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和经验储备,能促使学生在实践操作活动中生成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望。认知的回顾与铺垫,使学生有了充分的心理准备;实践操作等学习方式的有效组合,能激活学生的各种感官,有利于学生获得更翔实的有关课题的表象,既符合认识规律,又符合学生好动、好胜的心理特征,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上做法能迅速地激发学生的情趣,引发探索的学习动力,从上课开始就使学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三、辩证运用,助推概念的内化
优化概念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促进学生学习深层次思考,有效地合作研究,进而提高数学概念的概括水平。因此,我们要善于捕捉课堂中教学信息,抓牢教学中生成资源,抓住主要矛盾,在思维的转折处和问题的关键处设问,引导学生研究、讨论、思考,促使学生深刻理解概念的内涵,抓住本质特征。
例如,在“圆的面积计算”教学中,教师灵活运用课堂生成的资源,引领学生再分析、再思考,从根源上领悟概念,掌握概念的本质,为学生灵活、科学地运用知识提供丰厚的积累,为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提供训练的机会。“一个圆形花圃的周长是12.56米,求这个花圃的面积。”有学生说:“12.56÷2×(12.56÷3.14)÷2=12.56(平方米)。”答案一出,引来了全班的哄堂大笑。这时只见老师轻声慢语地说道:“我们先不着急发表自己的看法,先听一听这位同学的思考,好吗?”这个学生顿时愣了一下,涨红着脸说道:“圆的面积是周长的一半乘以半径,我先用圆周长的一半乘直径就等于算了两个圆面积,所以,再除以2。”教师在边上轻声问全体同学:“你们听到了吗?他的思考有道理吗?”全班顿时热闹异常,不一会全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教师在教学中不要迷信教材,不为群体的思维所左右,善于利用学生的新奇解法,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探索、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引起学生对书本知识、运算和推理等更多的关注,从而培养正确的学习数学的态度,发展积极的学习情感。
总之,要优化小学数学概念教学,必须丰富概念的感知过程,优化概念的抽象生成过程,强化概念的运用与辩证使用,从而使概念形成过程更具体化、系统化、结构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