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魔幻西游(十二)三教相融,经世致用

2014-08-21何子芳

小雪花·初中高分作文 2014年3期
关键词:唐僧孙悟空西游记

何子芳

信仰是精神世界中发出的巨大力量。它能托起沉沦的人生,点亮心灵的灯盏,给人精神的仰望。一部《西游记》,作者借玄奘印度取经之事,创作出了一部表现人的信仰、意志的演进过程,探索人对心性问题的思考、挑战及升华的神魔小说,引领广大读者思考人生乃至宗教的意义。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这部书中弥漫着的宗教思绪,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作品的思想内涵。

儒家修身,佛家修心,道家养性,儒释道共同构成了中国古典士大夫的处世和哲学基础,也对中国的古典文化以及当今的中国人的习俗传统等构成了深远持久的影响。《西游记》小说儒释道三教合一,表现出在释成佛、在道成仙、在儒成圣的多方面内容。

主线佛光禅影

一部《西游记》作者选取的是唐僧西天取经的故事。该故事本身就是在肯定佛教劝人的前提下展开的,其原型是唐玄奘法师于贞观三年只身前往天竺,历尽千辛万苦,十七年方告成功。“穷历异邦,询求正教。总将三藏要文,凡六百五十七部”。作品在构思全文时,虽对这一史实做了改动,将“十七年”改为“十四年”,将“三藏要文”的数目改为“五千零四十八卷”,但整个故事仍以取经作为线索展开,佛光禅影弥漫了整个作品。主要表现在:

一是取名佛理禅宗。《西游记》主要人物师徒四人的取名都采用佛教意旨。师傅“三藏”源自于佛经的经、律、论三藏,以“三藏”命名,不仅表明了唐僧与佛教的因缘关系,也强调了他对佛事的虔诚,形神兼备,表里如一;大徒弟“悟空”取自佛法“诸法性空”,“悟”有着感悟、领悟、觉悟的含义,“空”就是“道”,“道”即是“空”。寓指人的彻悟过程,由“有情有性”进入“无情有性”,大彻大悟,才能成佛之意;“八戒”则源于佛家“五荤三厌”的戒条,皈依法就要持戒,没有戒律就没有佛法。因老猪贪念女色,好吃能吃,用以警戒,最恰当不过。悟净是僧人的形象,净是悟空、悟能的结果。佛说:“随其心净,即佛土净。”很明显,三个徒弟的名字都是佛法的比喻形象:“悟空”是对皈依佛的暗示;“悟能”是对皈依法的暗示;“悟净”是对皈依僧的暗示。

二是展现佛法无边。整个《西游记》作品,始终在宣扬佛法无边的思想。孙悟空大闹天空,众天神无可奈何,拿他没有办法,最后只得请佛祖出山。孙悟空与如来赌斗,他一个筋斗虽然十万八千里,但却翻不出如来的掌心,这些都能体现佛法具有最高的智慧,无所不能。不仅如此,在后续取经的情节中,每当师徒四人遇困,“山穷水复疑无路”之时,或菩萨,或佛祖,总能让他们“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也蕴含着只要一心向佛,心性不改,总能逢凶化吉,遇难成祥的道理。

三是宣扬赎罪向善。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人谁无过,过而能改,方能成佛。一部《西游记》,整个故事的构思,都有赎罪向善的影子。孙悟空,从龙宫夺宝、大闹冥府,到偷吃蟠桃,大闹天宫,简直无法无天,最终被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他能西天取经,实则是经如来点化,是戴罪立功,功到自然成佛。猪八戒、沙和尚、小白龙,无不如此。作品中的唐僧,是标准的大善人一个。即使多次被妖怪蒙骗,但他痴心不改,一心向善,向佛,这些思想,都体现了作品的佛学意旨和思想。

内容三教合一

如果仅凭这些,就把《西游记》看作是一部佛学经典,那也有失偏颇。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从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独领风骚,发展到明清时期,佛教已经和儒、道融合。进而影响着生活的方方面面。《西游记》表面上看是宣扬佛教的故事,实际上它只是以唐僧取经的故事来说事而已。表现在:

一是向佛但不崇佛。整个作品,虽以佛教义理来组织材料,但故事中对佛教也存有诟病。如一心向佛的唐僧,简直是脓包一个,他懦弱、懵懂、缺乏主见、耳根子软,遇事只有哭哭啼啼,这样的僧侣形象,绝不是赞扬的版本;对于佛祖如来,作者也是用调侃的话语来描绘,如戏虐大鹏是如来的亲外甥,说阿难和迦叶收取贿赂,还提到如来嘲笑自己座下的比丘众僧把大乘佛经卖得贱了,把一个佛祖描绘成一个活生生的贪婪的人,一点也没有普渡众生的胸怀和气质。

二是人物信仰杂糅。孙悟空是作品的主角,他的蒙师须菩提祖师,是佛门弟子,可是居住之地却似清真道观,且他“说一会道,讲一会禅,三家配合本如然”,更像一个仙家道长。唐僧虽然是个“胎里素”的和尚,但在他的身上集中体现了儒家的忠君报国舍身取义的思想。他取经的目的不是为了自己成佛,是为了完成皇上的委托。忠君为国,这又是儒家推行的要义。

三是除道但不贬低。在取经途中,孙悟空杀得最多的是“妖道”,如乌鸡国的全真道人、比丘国的国丈、黄花观的百眼魔君等等,最典型的当数车迟国“心猿显圣灭诸邪”。车迟国独尊道教,把众佛教徒驱赶至道家做苦役。师徒四人来到,悟空先是偷吃三清殿贡品,后与三国师斗法。但我们也看到,作品中也有借丹还魂的善举,也有帮助悟空捉拿妖怪的托塔天王、哪吒太子(道教奉为镇守天门之神),南极仙翁(在比丘国捉拿白鹿精),武当山荡魔天尊(降伏黄眉妖,是道教中职掌北方天界的重要天神真武大帝),九灵元圣太乙救苦天尊(降伏九头狮子精,是道教尊奉的天界专门拯救不幸堕入地狱之人的大慈大悲天尊神),还有太上老君、镇元大仙、太白金星,等等。因而简单地说“褒佛贬道”是有失偏颇的。

实质“经世致用”

“文以载道”或“文以贯道”是中国知识分子传统的写作原则。《西游记》也不例外,作品之所以将三教合一,其根本目的在于“经世致用”,为生活服务,表达自己的人生态度和政治理想。

一是抒写心境。《西游记》一书,从四个徒弟,到熊罴、红孩儿等等,无不是始于学,成于精、隶于道、忤于神、制于佛,这一漫长的过程,实则寄寓着作者吴承恩艰难的心路历程。他自幼聪明过人,《淮安府志》载他“性敏而多慧,博极群书,做诗文下笔立成”。但他科考不利,至中年才补上“岁贡生”,出任长兴县丞,由于看不惯官场的黑暗,不久愤而辞官,靠卖文度日。这种生活经历,是封建社会典型的没落知识分子的成长道路。随着年龄的增长,世事的沧桑,他们越来越看透这个世界,因而心境由浮躁转向了平静,而佛教的义理,恰顺应了这种变化。因而,从这个意义上说,《西游记》悟空从开始的桀骜到最终成佛,实则是作者自己心境的真实写照。

二是针砭时弊。明中后期,世风日下,宗教盛行。吴承恩所处的时代,正值明世宗朱厚熜在位执政,朱厚熜十分尊崇道教,滥用民力,大肆建造宫观,沉迷于方士道术,整日炼制丹药以求长生,二十余年不理朝政。为了能“早日成仙”,他还任命道士邵元节为礼部尚书,道士陶仲文为少傅、少保,这在整个古代历史上也是少有的。《西游记》不反对道教,也不想贬低“道”,但却也不愿意看到国家因道教而朝纲废弛,因此作为一名充满正义感的落魄知识分子,他借神话说事,借比丘国国丈专权,车迟国国师乱政等故事,含沙射影,委婉地表达了自己对时政的针砭,实践的是“致用”的原则。

三是寄寓理想。《西游记》中各路妖魔鬼怪,为害一方,祸害百姓,然而最终被悟空他们清除,迎来了一片和平安宁的生活图景,这种思维,进一步联想,我们自然能想到明朝中后期的社会现状,各路妖魔,不正是祸害百姓的土豪、恶霸和贪赃枉法的封建官吏吗?各路吃人妖魔的最终清除,寄寓的是作者对吃人社会的控诉,对政治清明,和平宁静生活的向往。车迟国、乌鸡国、黄花观杀死卖弄道术、谋权夺利的妖道形象,比丘国捉拿乱政的国丈老道,结合着背景,我们不难体会出作者“揭露道徒的跋扈,讽刺佞道的愚妄,指责道术的淫邪”之目的。西天路上的皇帝,几乎个个都是信佛信道的脓包,他们有的懵懂无知,有的自食苦果,作者借孙悟空之口劝诫:“今日灭了妖邪,方知是禅门有道,向后来再不可胡为乱信。望你把三教归一,也敬僧,也敬道,也养育人才,我保你江山永固”(第四十七回圣僧夜阻通天水金木垂慈救小童),也许,这才是作者写书的根本目的。

例1.(2013年广东省湛江市卷)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的问题。

唐僧大惊道:“悟空,这个人才死了,怎么就化作一堆骷髅?”行者道:“他是个潜灵作怪的僵尸,被我打杀,他就现了本相。他那脊梁上有一行字,叫做‘白骨夫人。” 唐僧倒也信了;怎禁那八戒旁边唆嘴道:“师父,他的手重把人打死,只怕你念那话儿,故意变化这个模样,掩你的眼泪哩!”唐僧果然耳软,又信了他,随复念起。行者禁不得疼痛,跪于路旁,只叫“莫念!莫念!”唐僧道:“猴头,还有甚说话!出家人行善。你在这荒郊野外,一连打死三人,倘到城市之中,人烟凑集之所,撞出大祸,教我怎的脱身?你回去罢!”行者道:“师父错怪了我也。这厮分明是个妖魔,他实有心害你。我打死他,替你除了害,你却不认得,反信了那呆子,屡次逐我。”

(1)上文是《西游记》第27回的节选,该节讲述了一个精彩的故事,这个故事叫做_______

(2)请根据文段中对话描写,概括孙悟空和唐僧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题以语段阅读的形式,考查《西游记》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作为西天取经的主角,唐僧在本故事中表现得差强人意。解答时要紧扣人物的动作言行来分析其性格特征。

(1)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三打白骨精)

(2)①孙悟空善于识别妖魔诡计;机智、勇敢。②唐僧不辨妖魔,不辨是非,耳根子软(立场不坚定)(说明:“不辨妖魔”和“不辨是非”答其一即可)

例2.(2013年江苏省苏州市卷)菩提祖师给美猴王取了什么姓名?请简述美猴王到东海龙宫取兵器的过程。(70字左右)

此题考查美猴王的名字和他取得兵器的过程。名称为识记性内容,阅读作品时只要用心识记即可,解答过程题型,要注意落实记叙的六要素,简洁凝练地叙述清楚事件的来龙去脉即可。

孙悟空;美猴王来到龙宫,向龙王借兵器,龙王先后给了刀、叉、戟,美猴王都没相中,后来龙婆推荐的如意金箍棒被美猴王相中,然后还借了藕丝步云履、锁子黄金甲、凤翅紫金冠等。

1.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行者才把身抖了一抖,收上身来,其缚自解。那怪从新礼拜三藏,愿随西去。又与行者拜了,以先进者为兄,遂称行者为师兄。三藏道:“既从吾善果,要做徒弟,我与你起个法名,早晚好呼唤。”他道:“师父,我是菩萨已与我摩顶受戒,起了法名,叫做猪悟能也。”三藏笑道:“好!好!你师兄叫做悟空,你叫做悟能,其实是我法门中的宗派。”悟能道:“师父,我受了菩萨戒行,断了五荤三厌,在我丈人家持斋把素,更不曾动荤。今日见了师父,我开了斋罢。”三藏道:“不可!不可!你既是不吃五荤三厌,我再与你起个别名,唤为八戒。”那呆子欢欢喜喜道:“谨遵师命。”

(选自《西游记》十九回)

(1)三藏为猪悟能起名“八戒”的原因是什么?

(2)请写出以他为主角的一个故事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结合全篇来分析,八戒具有怎样的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西游记》中,师徒一行经过千难万险,终于终得正果,请问: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和白龙马分别被如来佛封为什么称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告诫他不吃五荤三厌,恪守佛教戒律。(2)示例:八戒大战流沙河,高老庄娶亲。(3)好吃懒做,爱占小便宜,贪图女色,经常被妖怪的美色所迷惑,难分敌我,但他也是孙悟空取经路上的得力助手。

2.唐僧——旃檀功德佛;孙悟空——斗战胜佛;猪八戒——净坛使者;沙僧——金身罗汉;白龙马——八部天龙广力菩萨。

猜你喜欢

唐僧孙悟空西游记
孙悟空脸谱
我的妈妈是“孙悟空”
西游记
西游记
西游记
惹人喜爱
减肥
雷伊大战孙悟空
西游记
酱爆西游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