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涵奠基发展,文化润泽童年

2014-08-21黄庆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14年8期
关键词:师生学校课程

黄庆

每所学校都有独特的个性与历史,有独特的文化积淀和氛围。学校应积极关注自身特有的个性文化特征,建立学校的文化机制,传承文化的内涵,张扬文化的活力,丰富发展的内涵,滋养学子的成长,为每一个孩子的快乐童年奠定基础。

一、文化引领——建构内涵发展的价值引领

1.理念文化是基石

学校理念文化建设是一所学校主动发展的灵魂和本质所在。学校理念文化是学校在主动发展过程中对自身发展提出的期望、追求与目标,它对于学校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引领作用。笔者认为,学校理念文化的建设需要关注三个层面的价值取向:首先是德育价值取向——德育为首。学校教育的根本使命是让学生“成人”,用道德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致力于提高学生追求高雅生活的品质和能力;其次是素质教育取向——关注学生的全面成长与个性发展。卢梭说:“每个人都是高贵的存在。”学校教育就是要关注每个个体的生命价值,充分把握每个学生的自由性、独特性、生命的完整性,激发每个学生发展的自觉性、生成性和创造性,致力于提升每个学生的生命价值;三是观照人生幸福的价值取向——关注每一位师生的生命幸福。学校的理念文化应该在倡导教育人性化的基础上,不仅要让师生最大限度地在教育中感受人生的幸福,更要让师生通过教育获得提升幸福感受的素养和能力。

鉴于童年时代对于人生的特别意义,马台街小学经过聘请专家指导和校内教师充分研讨,将学校文化定位于“童真文化”,提出了“尊重儿童,捍卫童年”的核心价值观,充分关注和认同儿童完整的人格,尊重孩子们个性化的心理、个性、兴趣爱好以及成长规律。同时,学校将以“让每一个儿童都有优秀的理由”的办学理念为指引,以“建构适合儿童的教育”的课程观为方法论指导,努力践行“让每一个孩子拥有值得回忆的童年”的发展愿景。在此基础上,结合小班化“展示教育”的核心,学校将校训定义为“做最好的自己”,着力关注并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与想法,给予他们足够的空间和适合的舞台,让每个学生都能做“最好的自己”。这样的理念文化系统不仅符合学校的发展现实,也充分观照了儿童的生命发展,马台街小学将踏上新的征程。

2.环境文化是舞台

物质环境是师生生活、学习的场所,环境文化的构建对于师生的成长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校环境文化的建设必须关注师生在环境中所处的地位以及环境对于师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学校环境文化的构建首先要为师生提供学习的元素,为环境更多地赋予文化的内涵。学校要营造温馨融洽的文化环境与氛围:建设彰显文化品位的物质环境、充满人文精神的文化环境、体现时代气息的文化环境、契合师生发展需求的文化环境,并努力将情感陶冶、人文关怀、生命价值融入到文化环境中。让师生置身其中,既有舒适的感受,又能够从中汲取文化的养分,真正体现环境育人的作用。其次,学校环境文化的建设要给予师生更多的展示空间。学校是师生的学校,在校园环境的建设中应处处留下师生成长的印记,如师生的作品展示、理想展示、笑脸展示等等,让师生能够在校园中找到自己的现在和未来,找到榜样的力量,留下成长的回忆……

在学校环境文化建设的过程中,马台街小学围绕学校“童真文化”的理念架构,将现教学楼分别命名为“童真楼”——放飞儿童梦想,点亮儿童未来;“童雅楼”——润泽儿童生命,提升成长品位;“童趣楼”——激发儿童兴趣,关注儿童个性;“童稚楼”——孕育纯洁童稚,启迪人生智慧,从而彰显学校的文化主题。同时,在校园区域规划中也融入了“童真文化”的印记:入口主题区——“童本广场”、梦想展示区——“童梦长廊”、游戏活动区——“童心园”和运动健身区——“童乐园”,致力于让学校成为孩子们心灵回归的乐园。

二、队伍提升——奠定内涵发展的基石

教师的成长与提升是学校主动发展的基石,是促进教育改革和教学改革的关键因素。教师队伍的提升包括两个层面:其一是教师的个人发展与提升,包括教师的理论素养、教学能力、教学艺术、人格魅力等;其二是教师队伍的整体发展,包括教师之间的协作能力、各学科教学的协调、整体的教科研实力等。以上两个层面协调发展,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才能得到提升。

1.从教师个体成长来说,读书是最重要成长方式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教育素养,就是要读书、读书、再读书,要把读书当作第一精神需要,当作饥饿者的食物。”教师通过读书不仅能够提升自身的理论修养与专业素养,也能够解决一些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这对于教师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实践中,我校积极关注教师的读书和学习,提倡教师多读书,定期推荐并给每位教师配备相关书籍,并在学习内容上给教师以具体的指向:结合新课程的自我学习、结合科研课题研究的小组学习、结合学科特点的网络学习、结合学生发展的反思学习等,老师们可以就教育教学等方面的学习体会、收获和在教学中的一些尝试、经验、教训或是教育教学上了解的最新信息和动向进行展示和交流,畅谈自己的所学、所感、所悟,以达到相互促进、相互提高、资源共享的目的。

2.从教师群体成长来说,教育科研是最重要平台

教育科研既是学校发展的内在动力源泉,也是促进教师群体成长的重要平台和路径。在主动发展的价值驱动下,学校的教育科研在推动教师发展方面必须关注三个问题:其一是研究教育实践中的宏观问题,包括课改的动向、教育理论的研究等等,着力从提升教师的理论素养和高度方面着手,提高教师对于教育全局的关注和教育新理论的掌控能力;其二是从学校教育教学以及课堂中的微观问题着手,帮助教师学会把控课堂、关注细节、提升能力等方面,着力提升教师的教学艺术、课堂艺术;其三是关注学校主动发展中的个性问题,以此让所有教师把个人的提升和全体的提升融入到学校主动发展的氛围中,让教师共同关注学校主动发展的全局。以上三个方面的实现途径也有多样化的形式,包括课题研究、教师成长沙龙、名师指导等。用多样化的形式和内容把教师吸引到学校教育科研的旗帜下,让所有教师都融入到学校浓郁的科研氛围中,这样的科研才能更加有效,更加切合学校的实际,更好地推进学校的主动发展。

为促进教师在教科研中学习成长,我校以省教育规划课题《人本理念下“展示每一个”的行动研究》为统领开展教育科研活动,研究的内容广,让老师们人人有研究。目前,学校已经推出了文献研究、对比研究、个案研究等研究方法,从研读名师和分析自我课堂两方面来探索“展示每一个”的教学模式和策略。与此同时,学校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因生制宜,凝聚研究所思、研究所得,催生出具有学校特色的“童真课堂”教学模式。教师们将研究的理论与成果充分运用于课堂教学实践中,有效地将科研与课堂有机地融合起来,以达到学校教育质量全面提高的核心目标。

为更好地促进教师队伍的整体、主动发展,学校还积极利用青蓝工程等传统教师队伍成长方式,聘请名师帮助老师学习和提升。近年来,学校先后聘请了南京师范大学殷飞教授、南京市教科所宋宁所长、南京市琅琊路小学孙宜珍董事长、江苏省特级教师魏芳等20余位专家和名师来校指导教师的理念、教育、教学、科研、管理等,帮助教师诊断和解决问题。学校还经常带领教师走出校门,到名校和兄弟学校参观学习,开拓教师的视野和思维方式,在多种形式的综合作用下促进教师更快地成长,为学校的主动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与课程——深化内涵发展的精髓

1.教学文化:关注智慧生长

教学文化是学校最核心的文化之一,课堂也是学校内涵发展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笔者认为着眼于儿童发展的课堂应当关注以下问题:首先,教师课堂教学的理念和价值观必须转变。这种转变不仅包括应对课程改革的理念、要求与目标,更重要的是对于学生个体发展的关注,要致力于充分发掘每个学生的个性身心发展特征,给予学生最适合的教育。其次,在课堂教学的形式上,要走出传统教学教师主导,甚至是“满堂灌”的局面,建构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师生协作共同学习的课堂模式,坚持以学生的自主、主动学习为中心,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性学习、自主发现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学习等全新的课堂教学形式,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兴趣,彰显课堂教学的活力,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第三,变革评价的方式。学生成长的规律决定了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学生的成长也不是通过一次或者几次考试就可以衡量的。这就要求我们的评价方式要关注教学和学生成长的过程,以一种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更多地使用纵向评价、非量化指标、综合评价等形式,看到每一个学生的每一点进步,看到每一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让教育为学生的成长助力。

我校是南京市以小班化教学为特色的学校,小班化为我们关注每一个孩子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也为我们在课堂上引导、组织学生探究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同时,学校一直推行的“30+10”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为课堂教学的进一步深化积蓄了力量。以此为基础,2013年起,学校开始了“童真课堂”的建构与实践。“童真课堂”是以童真文化与理念为指引的课堂教学,是在教学准备、教学目标、教学方式、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方面充分尊重并释放儿童的天性,关注儿童的情感与体验,构建儿童个性成长、全面成长的课堂。

课堂是学生们的课堂。课堂应是学生们自主探究的天地,是他们展示自我的快乐舞台。在实践中,学校通过教师的心态与意识的转变、教师的角色定位、教师备课与学生预习环节的融合与互补、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时间的分配、教学效果的评估、问题的反馈等环节,最大限度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展示机会,给予学生们自主探索、自主发现、展示的时间与空间,着力关注每个学生的体验、探索、创新,致力于释放每个学生的天性,让他们学会学习、快乐学习。同时,学校每学期都进行“展示每一个”的学科知识竞赛,了解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情况,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业水平,给学生提供发现自我、展示自我、提高自我、创新自我的竞争平台。

2.课程文化:着眼全面素养

课程文化是学校文化的另一个核心。在校本课程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充分关注以下问题:首先关注自己的师资队伍情况。教师是校本课程的具体实施者,学校的校本课程体系必须是在学校师资队伍中能够实现;其次,校本课程既要关注学校的文化、历史积淀传统优势,更要充分关注学生的具体需求。校本课程最重要的特征就是适应本校学生的具体状况,那么校本课程建构的根源应该在学生群体中,从学生的发展需求中来。学校也可以在充分研究自身的历史、办学实践的基础上,在学生、家长甚至社区中广泛地征求意见,根据他们的需求和建议,最终再结合学校的实际形成校本课程体系;第三,校本课程实施应是教师间相互协作的过程。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发现一些问题:如有些知识会在不同学科重复出现、低年级学生在考试的时候往往不是不会做,而是读不懂题目等等,这些问题不仅需要学校在校本课程体系建构的过程中规避,更需要各学科教师相互协调,加强学科之间的互动,让教学和学习更加富有实效。

在特色课程建设方面,学校从2013年起在专家的指导和帮助下,在学校老师的共同努力中,特色校本课程的“竹乐团”、游泳等课程顺利推行开来。在实践中,老师们欣喜地发现很多学生都表现出了自己的天赋,特色课程的推进初步显现出了实效。未来,学校还将进一步丰富特色课程体系、加强特色课程的系统推进,致力于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马台街小学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课程。

3.特色文化:激发童真童趣

特色文化是学校主动发展重要的外在表现形式之一,也是学校文化的重要内涵,更是学校品牌形象中的一道靓丽风景。在学校主动发展的过程中,学校的特色文化应当兼具几个方面的特征:第一,能兼顾每个学生的发展个性和需求,从实践来说就是学校的特色文化要具有广泛的参与性,能够让每个学生和老师都参与其中,在特色文化中汲取养分,提升素养,收获成长;第二,特色文化要能凸显学校的个性化特点,充分体现学校的历史文化、办学实际、办学追求等,成为学校品牌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学校的特色文化要具备相对稳定和持久的生命力。特色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能够适应学校不断变化的办学实际,要在学校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不断体现其随学校办学的辅助作用和激发学校发展、学生发展的活力机制。

在推进“童真文化”的进程中,马台街小学充分关注学生们个性化的心理、个性、兴趣爱好以及成长规律等,尊重儿童选择等方面的权利,并在此基础上给学生们提供与之身心成长相适应的教学、活动等,致力于为学生们营造健康、向上、个性化的成长环境。

(1)特色活动影响每一个。学校不断创新活动的形式,给学生们活动的自主权,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展示空间:校园金秋艺术节活动中的 “幸福绘画”“我是校园小歌手”“南京名胜小解说”“排舞大赛”等活动,充分激发学生对艺术的兴趣与爱好,为每个学生提供自由展示才能的平台;中国特殊教育博物馆的马台街小学德育基地挂牌仪式中,学生们看到了一群凭着自己坚定的信念顽强地与命运做斗争的残疾人,还看到了一群把满腔的挚爱无私地奉献给特殊教育的人;“德育讲堂”系列活动通过三至六年级学生们的自主选择、自主演绎的“文明在我们身边”“祖国在我心中”“成功与自信”等鲜活的主题,让每一个学生都浸润在德育的熏陶中……这些活动给予学生的不仅是展示的舞台,更是心灵的洗礼。

(2)阳光课间快乐每一个。学校以阳光体育一小时为契机,通过实施国家体艺课程、开发体艺校本课程和创新文体特色活动内容与形式等,不断丰富学生的大课间活动:鼓楼区名师嵇明海为学校量身打造“小马操”“劳动操”以及“放松操”等多套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特色操,配上欢快的乐曲,既是中华民族传统项目的延伸,也体现了马小全体学生的精气神;大课间各年级分主题活动(一年级球操、二年级圈操、三年级手巾花操、四年级拍手操、五年级绳操、六年级跆拳道操),在丰富学生课间活动的同时,也让健身成为学生们的习惯。

(3)快乐成长记录每一个。学校为每个学生准备了“个性展示袋”,记录下学生们成长中的点点滴滴:有记录自己的进步和闪光点,有写下自己的开心事与烦恼事,有收藏自己得意的美术作品、工整的书法作业,有贴上自己的读书学习单与读书笔记,整理自己的读书存款记录……学生们就这样用最真实、直接的方式将学习生活中的收获一一珍藏。未来,学校还将创新形式,以DV拍摄等形式为学生记录动态的学校生活,让每一个“个性展示袋”都成一个个性化的画本,记录学生成长的印记,成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宝贵财富。

文化是一种滋养,润泽人的成长,使生命更具光辉;文化有一种张力,张扬自由的个性,奠基幸福的人生。面对这群充满活力的生命,我们正沉浸其中,感受教育的幸福与真谛。面对这些可爱的学生,我知道,一切才刚刚开始;我认为,一切正悄然改变;我坚信,明天会更好!?

猜你喜欢

师生学校课程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学校推介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