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考化学模拟试题(五)
2014-08-21
满分:60分时间:6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
N-14O-16Cl-35.5Ca-40
一、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请将选出的答案序号填在题后括号内。
1.江淮大地,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我省很多城市创建全国文明卫生城市,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下列社会活动中,符合节约、节能、减排、防污的是()
A.大办酒席B.鲜花扫墓
C.工业排污D.燃放爆竹
2.我省正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某校课间为每个学生提供一包饼干。饼干主要为人体补充的营养素是()
A.糖类B.蛋白质
C.维生素D.油脂
3.一氯胺(NH2Cl)是国家新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新增的一种消毒剂。下列关于一氯胺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是有机物
B.由3种元素组成
C.相对分子质量为51.5g
D.N、H、Cl三种元素质量之比为1∶2∶1
4.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稀释浓硫酸B.称量固体
C.氧气验满D.点燃酒精灯
5.钇(Y)是一种稀土元素,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钇属于金属元素
B.钇原子中的质子数为39
C.钇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8.91
D.钇原子中的中子数为39
6.今年“五一”期间,芜湖市滨江公园的吉和广场盛开了绚丽的郁金香和风信子,为魅力江城再添风采。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广场上采用喷灌式浇水节约了宝贵的淡水资源
B.江边风力较大,为了增强花儿的抗倒伏能力,可以施加氮肥
C.郁金香和风信子有着不同的香味,是因为不同的分子性质不同
D.游客照相时,相机中的锂电池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7.你认为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
A.质量守恒定律揭示了化学变化中宏观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与微观过程无关
B.化学实验是人类认识物质、改造和应用物质、推动化学科学发展的主要手段
C.化学的主要特点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认识物质,化学可以识别、改变和创造分子
D.通过化学变化,人们改造物质世界并实现物质与能量的相互转化
8.美国科学家卡尔·克利特在真空条件下,成功制得盐粒状的“氮5”(化学式为N5),在制取“氮5”的实验中,它曾发生了爆炸,摧毁了实验室的设备。因此科学家认为,如果能让这种物质保持稳定,它可以成为火箭和导弹的理想燃料。有关“氮5”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氮5”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
B.每个N5分子由5个氮原子构成
C.“氮5”是一种化合物
D.真空条件下“氮5”是一种气体
9.推理是一种重要的研究和学习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有机物中含有碳元素,所以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
B.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因此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C.点燃氢气与氧气的混合气体可能发生爆炸,则点燃可燃性气体与氧气的混合气体都可能发生爆炸
D.铁丝能在氧气中燃烧,空气中有氧气,所以铁丝也能在空气中燃烧
10.如右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在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在t2℃时,N点表示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
D.在t1℃时,100g乙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25g
二、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34分。
11.(6分)随意丢弃废旧干电池会造成环境污染,而废旧干电池中的许多物质都是可以回收利用的。请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中的物质,属于非金属单质的是(写出一种物质的化学式即可,下同),属于金属材料的是,属于化合物的是。
(2)取干电池内的填充物溶于水,经过(填一操作名称),得到NH4Cl溶液和黑色不溶物,灼烧黑色不溶物可得到CO2,请写出灼烧过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2.(6分)实验室制取氧气所需装置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a的名称:。
(2)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序号),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所选用的收集装置是(填序号)。
(3)若采用如下图所示装置制取氧气并测定其体积,实验前应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为了准确测定氧气的体积,有人提出读数时应该注意以下事项:①容器中气体必须冷却至室温;②水准管不能倾斜;③必须使量气管和水准管两边液面相平;④视线应与液体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你认为必须要做到的是(填序号)。
13.(6分)合成氨是人类科学技术上的一项重大突破,对社会发展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合成氨的工艺流程图如下:
(1)合成氨需要的氮气来自空气,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2)制取氢气的反应过程为C+H2O高温CO+H2,CO+H2O高温CO2+H2。上述两个化学方程式中表现氧化性的物质是(填化学式)。
(3)原料中N2、H2中常含有CO2和水蒸气,反应前要净化。净化的过程是。
(4)写出N2、H2反应生成NH3的化学方程式:。
(5)将沸点不同的气体分离开来,常采用液化分离法。如控制温度在-183℃时,可将空气中的N2与O2分离。根据下表中物质的沸点判断,要将产物NH3与N2、H2分离开来,最适宜的温度应该控制在℃。
物质H2N2O2NH3沸点-252℃-195.8℃-183℃-33.35℃14.(9分)天然气作为燃料已进入千家万户,其主要成分是(填化学式)。它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如果它不完全燃烧会生成什么物质呢?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此展开探究。
【提出猜想】生成物中一定有(填化学式),可能有CO2和CO。
【实验探究】该小组同学将生成的混合气体依次通过如下图所示的装置,验证猜想。
【现象与结论】(1)观察到A中,证明混合气体中含有CO2。
(2)C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3)观察到D中粉末由黑色变成色,证明混合气体中含有C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交流讨论】(4)小武认为:从E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也能推断出混合气体中有CO,那么B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
(5)小文则提出:从环保的角度看,此装置有一个不足之处,你认为是。
15.(7分)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对金属镁进行一系列的探究,请你参与并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探究】(1)从实验室取来的镁条,表面呈灰黑色,用砂纸打磨后呈光亮的银白色。用坩埚钳夹着放在酒精灯上点燃,镁条剧烈燃烧,发出耀眼强光,生成白色粉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将生成的白色粉末收集起来放入试管中,加2mL蒸馏水,振荡,粉末不溶。用酒精灯给试管加热,粉末明显减少。趁热向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说明有氢氧化镁生成,此时溶液显性,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发现问题】上述溶液放置在空气中红色逐渐变浅直至褪去,这是怎么回事?
【提出猜想】①可能是酚酞变质造成的;
②可能是氢氧化镁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变小。
【进行验证】请你设计实验,验证猜想①和猜想②。
猜想①;
猜想②。
注意:若答对下列问题将奖励4分,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60分。
【深入研究】对上述溶液褪色的原因,你还会提出哪些猜想?请写在下面,并设计实验验证。
猜想:;
验证:。
三、本大题包括1小题,共6分。
16.某补钙剂说明书的部分信息如下图所示。小明对该补钙剂十分感兴趣,取10片钙片放入100g稀盐酸中,有效成分刚好完全反应(其他成分不与盐酸反应)。剩余固体和液体的总质量比反应前减少了2.2g。请完成下列问题。
“××”牌
有效成分:CaCO3
净重:100g
100片/瓶(1)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g。
(2)10片钙片中CaCO3的质量是多少克?
【命题人:安徽王廷虎】
(5)将沸点不同的气体分离开来,常采用液化分离法。如控制温度在-183℃时,可将空气中的N2与O2分离。根据下表中物质的沸点判断,要将产物NH3与N2、H2分离开来,最适宜的温度应该控制在℃。
物质H2N2O2NH3沸点-252℃-195.8℃-183℃-33.35℃14.(9分)天然气作为燃料已进入千家万户,其主要成分是(填化学式)。它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如果它不完全燃烧会生成什么物质呢?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此展开探究。
【提出猜想】生成物中一定有(填化学式),可能有CO2和CO。
【实验探究】该小组同学将生成的混合气体依次通过如下图所示的装置,验证猜想。
【现象与结论】(1)观察到A中,证明混合气体中含有CO2。
(2)C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3)观察到D中粉末由黑色变成色,证明混合气体中含有C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交流讨论】(4)小武认为:从E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也能推断出混合气体中有CO,那么B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
(5)小文则提出:从环保的角度看,此装置有一个不足之处,你认为是。
15.(7分)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对金属镁进行一系列的探究,请你参与并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探究】(1)从实验室取来的镁条,表面呈灰黑色,用砂纸打磨后呈光亮的银白色。用坩埚钳夹着放在酒精灯上点燃,镁条剧烈燃烧,发出耀眼强光,生成白色粉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将生成的白色粉末收集起来放入试管中,加2mL蒸馏水,振荡,粉末不溶。用酒精灯给试管加热,粉末明显减少。趁热向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说明有氢氧化镁生成,此时溶液显性,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发现问题】上述溶液放置在空气中红色逐渐变浅直至褪去,这是怎么回事?
【提出猜想】①可能是酚酞变质造成的;
②可能是氢氧化镁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变小。
【进行验证】请你设计实验,验证猜想①和猜想②。
猜想①;
猜想②。
注意:若答对下列问题将奖励4分,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60分。
【深入研究】对上述溶液褪色的原因,你还会提出哪些猜想?请写在下面,并设计实验验证。
猜想:;
验证:。
三、本大题包括1小题,共6分。
16.某补钙剂说明书的部分信息如下图所示。小明对该补钙剂十分感兴趣,取10片钙片放入100g稀盐酸中,有效成分刚好完全反应(其他成分不与盐酸反应)。剩余固体和液体的总质量比反应前减少了2.2g。请完成下列问题。
“××”牌
有效成分:CaCO3
净重:100g
100片/瓶(1)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g。
(2)10片钙片中CaCO3的质量是多少克?
【命题人:安徽王廷虎】
(5)将沸点不同的气体分离开来,常采用液化分离法。如控制温度在-183℃时,可将空气中的N2与O2分离。根据下表中物质的沸点判断,要将产物NH3与N2、H2分离开来,最适宜的温度应该控制在℃。
物质H2N2O2NH3沸点-252℃-195.8℃-183℃-33.35℃14.(9分)天然气作为燃料已进入千家万户,其主要成分是(填化学式)。它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如果它不完全燃烧会生成什么物质呢?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此展开探究。
【提出猜想】生成物中一定有(填化学式),可能有CO2和CO。
【实验探究】该小组同学将生成的混合气体依次通过如下图所示的装置,验证猜想。
【现象与结论】(1)观察到A中,证明混合气体中含有CO2。
(2)C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3)观察到D中粉末由黑色变成色,证明混合气体中含有C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交流讨论】(4)小武认为:从E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也能推断出混合气体中有CO,那么B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
(5)小文则提出:从环保的角度看,此装置有一个不足之处,你认为是。
15.(7分)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对金属镁进行一系列的探究,请你参与并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探究】(1)从实验室取来的镁条,表面呈灰黑色,用砂纸打磨后呈光亮的银白色。用坩埚钳夹着放在酒精灯上点燃,镁条剧烈燃烧,发出耀眼强光,生成白色粉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将生成的白色粉末收集起来放入试管中,加2mL蒸馏水,振荡,粉末不溶。用酒精灯给试管加热,粉末明显减少。趁热向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说明有氢氧化镁生成,此时溶液显性,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发现问题】上述溶液放置在空气中红色逐渐变浅直至褪去,这是怎么回事?
【提出猜想】①可能是酚酞变质造成的;
②可能是氢氧化镁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变小。
【进行验证】请你设计实验,验证猜想①和猜想②。
猜想①;
猜想②。
注意:若答对下列问题将奖励4分,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60分。
【深入研究】对上述溶液褪色的原因,你还会提出哪些猜想?请写在下面,并设计实验验证。
猜想:;
验证:。
三、本大题包括1小题,共6分。
16.某补钙剂说明书的部分信息如下图所示。小明对该补钙剂十分感兴趣,取10片钙片放入100g稀盐酸中,有效成分刚好完全反应(其他成分不与盐酸反应)。剩余固体和液体的总质量比反应前减少了2.2g。请完成下列问题。
“××”牌
有效成分:CaCO3
净重:100g
100片/瓶(1)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g。
(2)10片钙片中CaCO3的质量是多少克?
【命题人:安徽王廷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