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矿石降价“阳谋”
2014-08-20杨未宏
杨未宏
业内专家认为,国际矿业巨头希望通过降价、扩产将中国铁矿石产业链扼杀。
铁矿石价格正加速下跌。普氏62%铁矿石指数已从年初的134.5美元/吨下滑至7月7日的95.25美元/吨,年内累计下跌近30%。
“铁矿石价格的暴跌,虽然有利于中国钢铁产业减轻成本负担,增加盈利,但同时也将使中国自身铁矿石的生产和海外矿产投资面临亏损。”中钢协副秘书长、中国冶金规划研究院院长李新创告诉《中国经济信息》记者。
在铁矿石供应的格局上,国际矿业巨头对矿源的垄断正在被打破。这致使国际矿业巨头利润大幅下滑,不得不放弃高价暴利的市场策略,转而通过降价扩产,以挽救利润的下滑和市场的丧失。
业内专家认为,国际矿业巨头希望通过降价、扩产将中国铁矿石实现自我供给的产业链扼杀在诞生前夕,从而消灭竞争对手,长期垄断中国乃至世界铁矿石市场。
国际矿业巨头的“阳谋”
2014年,铁矿石过剩的判断犹如一把利剑,高悬在中国铁矿业的头上。
然而,面对国际金融巨头对铁矿石价格的下跌预期,与其一体两面的国际矿业巨头却在加紧扩大产能。
4月,全球矿业巨头必和必拓宣布上调全年铁矿石产量目标500万吨。同月,淡水河谷宣布,巴西国家发展银行已经批准总价值62亿雷亚尔(约173.3亿元人民币)的融资合约,以落实其卡拉加斯矿项目。同时,全球第四大铁矿石生产商FMG表示已实现了年产能1.55亿吨的目标。
5月,力拓也否定其去年11月的减产计划并表示,澳大利亚铁矿石年产能已提高至2.9亿吨,较预期早两个月。有望顺利在2017年前,完成扩产至3.6亿吨的目标。
力拓集团首席执行官Sam Walsh在接受采访时甚至表示,铁矿石价格将进一步下跌13%。“我们是全球生产成本最低的生产商,相比每吨92美元的价格,成本为每吨20美元,我觉得我们没有关系。我认为价格跌向每吨80美元,我们的竞争对手将面临压力。”
三大矿商通过降价扩产获取更大利润,进而侵占全球的铁矿石市场。
据《中国经济信息》记者了解,中小矿山的成本一般在100美元之上,进口铁矿石到港成本在80美元上下。按目前普氏报价测算,若铁矿石报价在90美元,中小矿山则会面临较大亏损,可能会导致大幅减产甚至停产,但是三大矿商仍有15%-20%的净利润。
国内方面,目前铁矿石平均生产成本在550-660元/吨左右(不含税),部分国企矿山的生产成本更是高达760元/吨左右,成本高的矿业已经处于较大亏损之中,但这并未促使国内铁矿石供应下降。数据显示,2004-2013年间,国内铁矿石采选领域亏损企业数量由210家增加至519家,年均增幅达到10.6%。
铁矿石价格的一路暴跌对国内铁矿企业造成重创。面对国内需求放缓以及国外矿山扩产的双层压力,国内矿山开始大面积减产甚至停产。由于矿价低迷加上外矿价低质优的竞争,内矿已经举步维艰。
“国际矿业巨头正在挑起一场价格战。”冶金工业经济发展中心副主任刘海民表示,一方面通过其掌握的铁矿石国际定价权打压铁矿石价格,排除竞争者,保住垄断地位,另一方面,加紧扩产保持利润。
兰格钢铁经济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师陈克新预计,保守测算,2014年中国铁矿石进口量将会达到9亿吨,比上年增长10%左右。如果下半年国际市场铁矿石价格一直处于100美元/吨以下价位,甚至逼近90美元/吨,全年铁矿石进口量就有可能达到或接近10亿吨,增长2成左右。在这种情形下,国内矿山企业受到边际成本上升与销售价格下跌的双重挤压,其铁矿石产量增速继续下滑,乃至出现负增长。受其影响,2014年全国铁矿石需求份额被进口矿更多挤占,国产铁矿市场占有率将进一步下降,下半年国产矿市场占有率有可能跌破30%。
铁矿石安全战略面临“绞杀”
国内投资海外的矿业也处在铁矿石价格带来的危机中。武钢海外矿产部部长张翔表示,一旦国际铁矿石价格被打压到80美元/吨甚至更低水平,届时不仅中国自产铁矿石成本难以支撑,中国近年来形成的海外铁矿石供给能力也将面临投资失败的风险。
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为了打破国际矿业巨头对铁矿石供应的垄断,以及国际资本对价格的肆意抬高,中国启动了铁矿石供应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和“走出去”战略。大量中国自产铁矿石和海外权益矿投资在2014年、2015年即将形成产能。但现在,中国铁矿石供应安全战略布局正在面临被中盘“绞杀”的危险。
李新创告诉《中国经济信息》记者,一旦国际矿业巨头将铁矿石价格长期保持在90美元/吨以下,中国铁矿石目前近30个海外矿投资项目将不得不面临几乎全军覆没的危险。
“中国铁矿石供应正在从紧平衡向结构性过剩过渡。”中华商务网首席分析师、钢铁市场专家马忠普对《中国经济信息》记者表示,目前所谓的铁矿石供给过剩的局面,从世界铁矿石生产情况来看其实并不存在,只是一种相对于此前垄断格局下的过剩。
三大矿通过降价竞争确实可以把一部分高成本矿山逼入严重亏损和停产、破产的境地。但是这种竞争价格策略毕竟是在市场较长期低迷条件下运用的。一旦中国放弃了铁矿石供给安全战略和“走出去”的矿业战略布局,那么,在经济阶段性低迷过去之后,中国钢铁业将重蹈高价购矿的历史覆辙。
“从我国钢铁行业长远资源战略目标考虑,目前正是行业优胜劣汰最关键的时期,更是适时加大投资进行低成本海外矿山并购,摊低成本的有利时机。”马忠普表示。
中国人民大学汉青经济与金融高级研究院副院长汤珂则认为,中国应尽早建立矿业投融资平台,将更多社会资本和对于中国经济未来的信心,转化为切实支撑矿业发展的动力。
“资源禀赋差、行业发展缺乏理论指导和系统规划设计、铁矿山产业集中度低、市场竞争力弱以及技术和管理水平低下等因素造成了决策层信心不足,没有及时制定战略,对贫铁矿山大规模开发利用不足。”《中国铁矿行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中国冶金矿山企业协会副会长邵安认为,要加快铁矿石资源保障战略体系的建设,重构矿业新秩序。要从国家战略层面对铁矿行业进行整体谋划,从根本上扭转原料供给高度依赖进口的不利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