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产者与搬运工

2014-08-20肇启明

中国经济信息 2014年14期
关键词:高晓松生产者名人

肇启明

《壹读》出品人林楚方在2014中国新媒体创业大赛北京分赛预赛沙龙上,发表了一个演讲,题目是《内容为王的时代真的来了》,和这次沙龙“颠覆过往和重新定义既有的媒体产业”的主题十分贴切。

演讲的开头,林楚方不改其八卦的习惯,说的是高晓松离婚事件:高晓松发布了去年已经离婚的消息之后,包括微博平台和各种新闻客户端立即推送,成了看客竞相点击的头条。

林楚方把高晓松比喻成内容的制造者。

“如果高晓松能每周生产一条这样的新闻,然后团队和所有客户端签订协议:你必须让我产生的内容上头条,否则我就不给你内容。那么接下来,高晓松就摇身一变,成为一个非常厉害的媒体人了——有稳定的内容生产,稳定的播出平台,稳定的用户群。”

这是林楚方对于新媒体时代内容生产的直观理解。但是,这并不新鲜。在林楚方临场发挥地道出这个比喻之前,高晓松在国内最大视频网站优酷网制作的《晓说》已经热播很久了。

作为高晓松专栏文章式的视频脱口秀节目,“晓说”的名称由其好友韩寒确定。在每周20分钟一集的节目中,高晓松会谈论一个热门话题,打造视频化的“高晓松专栏文章”。每个月《晓说》会邀请嘉宾制作一期特别对话节目,节目话题提前在网上公布,与网友全互动。

优酷网的统计数据显示,《晓说》的总播放次数近两亿,集均播放次数超过329万次。说高晓松是成功的自媒体人是没有疑义的。

最近,在GQ撰写名人专栏的王石女友田朴珺又签约了乐视网,准备推出自制节目。名人写名人、说名人,本身就是内容生产的一种模式,他们通过自身的品牌影响力和为大众所喜闻乐见的内容获得持续关注,再将这种关注变现。所以说,从内容的生产者与渠道的联姻上来看,话题人物田朴珺牵手乐视和高晓松在优酷上开辟《晓说》的模式异曲同工。

高晓松、田朴珺这些跨界之人之所以为人关注,有八卦的成分,但通过其自身的背景、资源、平台、才华,最终成就了他们自媒体人的成色。他们的一举一动皆新闻,这是媒体产业时代的表征。

优秀的内容生产者从来不缺市场。恰恰相反,在渠道革命的背景下,优秀的内容生产者还会获得更好的溢价。阿里巴巴先是投资了传统媒体人李珉创办的虎嗅网,然后又大张旗鼓地以5亿元资本牵头投资了21世纪传媒,近期传闻其又将以600万元收购 “互联网的那点事”的微博账号;原财新传媒调查记者赵何娟创办的钛媒体,又以“强强联合”的名义与《商业价值》进行了股权合并;再早一些,腾讯以数千万的资本,战略投资了胡舒立等组建的财新传媒。

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

投资者的目的,是优秀的内容生产者及其缔造内容的潜力。

现在,脱离内容谈渠道,或者脱离渠道谈内容的逻辑都是不成立的。在新的媒体产业格局下,所有的媒体都是自媒体。而所有的渠道,只有通过内容才能变得卓越。就像被收购的“互联网的那点事”微博账号,如果运营者不加入阿里巴巴,这个600万元的价格是严重不成立的。

所以说,自身努力、重视读者,并强调互动的内容生产者,做不出好内容是没有人相信的。他们不愁没有市场。没看见渠道巨头们已经拿着资本蜂拥而来,嘴里还不停地叨咕着“我就是看上你这个人了”!

猜你喜欢

高晓松生产者名人
1月巴西生产者价格指数上涨3.92%
舔名人
名人摔跤后
2019德国IF设计大奖
友情
家禽福利的未来:生产者能期待什么?
高晓松将客串《白夜追凶》第二部
找个理由帮朋友
你不可不知的中外名人
名人書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