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辩证看待“农产品难卖”

2014-08-20

中国经济信息 2014年14期
关键词:集贸市场流通渠道

农产品流通体系和网络已经建立多年,但是依然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

很多年前我国就开始提农产品的信息化,这种信息平台或多或少都发挥了一些作用,但是到目前依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信息不对称、信息不畅的问题。

全国城市农贸中心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纳绍平认为,农产品难卖问题这么多年来都没有解决,需要做一些渠道方面的关联性探讨。

销售渠道分类

在当下中国,农产品的最主要销售渠道仍然是批发市场,尤其在大中型城市,至少70%—80%的农产品流通是经过批发市场的渠道分销出去的,例如,在北京,新发地市场在北京占到农产品销售量的70%以上。另外,一些县级城市或者农村的集贸市场,对当地的农产品收购和流通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从整个流通的比重上来说,集贸市场占到20%左右的份额。纳绍平说。

另外,近几年商务部以及农业部都在做农村对接这样的工作,农产品生产的环节直接和超市终端这样的环节对接,也是目前的一个渠道。但是受制于城市化和消费群体的一些限制,这个比例只占到15%。

目前的流通体系和网络,已经建立多年,虽然已经初具规模,但是依然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农产品找不到销售渠道,有多方面原因,比如产量的原因、品质的原因等等。纳绍平举了一个案例,说有一次自己带队到内蒙古去解决农产品难卖的问题,带去的批发商来自北京、四川等不同的地方,都怀揣爱心,但到当地才发现,这一难卖的品种,在现在的市面上根本就不畅销。

物流设施的不足,同样导致了目前的“难卖”问题。纳绍平说,“有次我们到云南的一个县里,发现那里支持建小型的冷库,可能就是几百平米的规模,是个只能存储几百吨产品的小冷库,但是它能实实在在解决当地农民的问题。一方面,农产品能够进入库里预冷,解决长途运输损耗的问题。第二,一旦出现气侯变化,导致农产品集中上市的情况,它也可以在一定时期内进行存储,达到平衡市场的作用。但是这种设施目前还不是太多。

农产品难卖?

纳绍平认为,农产品难卖这个问题,需要进一步讨论,到底怎样才算难卖?应该给出一个相对明确的界定,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他认为,应该从几个方面来辨别是否难卖。一是,要看价格是不是真的跌破了它的成本价。目前领跌的地方报出了难卖的价格,但并没有低到成本价以下。二是,要辨别难卖是一个局部的问题还是一个大范围的问题。比如是一户、一个村,或者说一个镇或者是一个县,它有多大的量?

近几年,我们通过亲身经历的一些事情发现,很多的难卖问题其实量不是很大,有时个别难卖的情况还不准确,这是目前的一个现状。但我不是否定农产品难卖问题,但要真正区分是不是都是真的难卖。纳绍平说。

农产品的成本,是大家都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产地的收购价和终端的零售价,差别的确很大,一般相差超过两倍的价格,纳绍平认为,这的确是由农产品流通的环节多、成本高造成的,由于当下中国的农产品流通业是市场化非常充分的一个行业,从理论上说并不存在垄断或人为加价的问题。

政府需要做的,就是把所有资源整合起来,包括流动市场的建设,市场基础设施的建设,冷链物流设施的建设等等。想解决“难卖”的问题,靠直接帮农民卖菜、卖水果,那永远都卖不完。endprint

猜你喜欢

集贸市场流通渠道
聚焦“五个一” 打通为侨服务渠道
圣物的流通——蕃尼古道上的尼泊尔鎏金铜佛流通考察
“流通空间”的中西方比较
全国500个农村集贸市场仔猪平均价格
农村集贸市场2016年10月仔猪价格
2016年6月集贸市场仔猪价格
全国500个农村集贸市场仔猪平均价格
渠道
商贸流通
渠道与内容应当辩证取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