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造农产品流通链条

2014-08-20

中国经济信息 2014年14期
关键词:预判链条流通

由于分析预判不佳,造成了市场上有的产品短缺,有的产品过剩,有的产品则出现周期性的变化。

2013年年底,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要强,农业一定要强,中国要美,农村一定要美,中国要富,农民一定要富,要让农业成为一个有奔头的职业,要让农民成为一种体面的职业。而风应该往哪儿吹?应该怎样进行顶层设计?从农产品为何难卖的角度入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原农村部部长徐小青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流通难题

改革开放后,经过35年的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生产和消费国家。在中国,每年的粮食产量达到6.61亿吨,这个数占全球总产量的22%,而我们的人口只占了全球的19%。另外,我们每一年还要生产8500万吨牛羊猪肉, 1790多万吨禽肉,2800多万斤禽蛋,3500万吨牛奶,除此之外我们的水产品达到6000多万吨。除此,中国每年生产出6.7亿吨的蔬菜,这占到全球蔬菜近一半的产量。

徐小青说,我们生产出的农产品是如此巨大的体量,要把这些产品高效地、安全地送到每一个消费者的餐桌上,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农产品流通问题实际上是农业链条里非常关键的一个问题,它事关农业现代化、农民收入等多个方面。

在流通问题中,我们经常会注意到几类问题。首先,农产品卖给谁,通常是我们最注意的一类问题。另外一类是,虽然东西卖出去了,但是由于流通成本高,流通环节多,作为生产者的农民在整个链条中并没赚到什么钱,农民由于处在生产链的最底端,很难分享到这个增值,这就导致了我们注意到的农民收入低这一现象。

由于分析预判不佳,造成了市场上有的产品短缺,有的产品过剩,有的产品则出现周期性的变化。当然,这背后还应该有国家的政策和补贴措施,比如说克服农产品价格周期性震荡的措施,特别是对生猪、蔬菜这些跟日常生活关系比较密切一些产品,我们做的还很不足。徐小青认为,这些流通中的问题归纳到一起,全部指向一点,那就是:农产品在市场中供给和需求之间的不平衡。

如何破解

这些年来,政府在市场建设流通体系方面做了许多工作。根据农业部的统计,目前全国批发市场有4000多家在规模以上,每家的交易额大概在每年1.3万亿。按照交通部的统计,现在,已经形成了“五纵两横”的农产品运输网络。

由于我们现在的标准结构、技术要求,这些对标准的规定并不成熟,有时重复,有时不足,标准也不一致,徐小青指出,仅仅是在食品安全的问题上,涉及的部委就大约有11个,制定的标准做起来也有190多项。

徐小青举例说,有一次一个做蔬菜出口的农户来找他,从包里拎出三盒西红柿,上面有不同的标,分别是绿色食品标志、无公害食品标志、有机产品标志等。这个农户问,“哪个标志是最权威的,就是说哪个是真的吧,哪个是算数的?”徐小青回答说,这几个都算数,只是这是几个不同部门的认定。

但是在实际运行当中,这些繁杂的认证就会产生很多问题。最近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总书记的讲话非常强调食品安全,他讲的很明确,粮食食品一个是“产”出来的,一个是“管”出来的,“管”就是我们标准的制定、执行等等。徐小青说。

徐小青强调,继续发展冷链物流,降低鲜活农产品的腐损率十分重要。2010年,发改委做的一个物流发展规划中,就要求水果、肉类、水产等的腐损率有一定的降低。

在重视农产品市场信息化方面,徐小青表示,我们对于市场信息的要求是准确、及时、连续的,而且我们对于信息要能懂、会用。endprint

猜你喜欢

预判链条流通
2021年下半年集装箱海运市场走势预判
个性链条
对书业的30个预判
链条养护好帮手: 5款链条油推荐
圣物的流通——蕃尼古道上的尼泊尔鎏金铜佛流通考察
产业链条“链” 着增收链条
整体供大于求 苹果行情预判
“流通空间”的中西方比较
别克君越正时链条故障
把握现在 预判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