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印度城市化真相

2014-08-20戴维·皮林

中国经济信息 2014年14期
关键词:莫迪城市化人口

戴维·皮林

正确的管理,加上适当的立法,这个国家的“城市可以成为减少贫困的引擎”。

纳伦德拉·莫迪在不久前印度的大选中取得压倒性胜利的一个主要原因,也是最不易被察觉的一个原因是:印度的城市化水平要比其自认的高得多。

虽然印度还沉浸在乡愁中,认为自己是一个“大体上生活在乡村里”的国家,但根据官方统计,印度城市人口已超过30%。而且即使官方统计也大大低估了真实数字。如果界定印度“城市”的依据是人口密度,再将那些生活面貌已因公路、互联网、卫星电视和非农工作机会而发生彻底变化的前“乡村居民”包含在内,那么70%左右的印度公民正过着某种类似于“城市生活”的日子。

新任印度总理莫迪看清了这一点,并利用了这种快速城市化所引起的渴望。而武断的国大党则没有看清现实,它继续走乡村路线,未能认识到支持它的选民人数正不断萎缩。

就连官方统计也很惊人。1951年时,印度人口过10万的城市只有41个,过100万的城市只有5个。那时,3.6亿印度人基本分布在56万个村庄里。现在人口过100万的城市(或者用人口学家的术语“城市群”)至少有53个,而人口过1000万的城市有3个。到2031年,孟买、新德里、加尔各答、金奈、班加罗尔和海得拉巴这6座城市的人口规模都将在1000万到3000万之间。

真正有趣的进展发生在大城市之外。最大的改变发生在城镇以及城市周边地区,那里是乡村与城市相交融的地方。新德里政策研究中心的吉夫?库玛估计,半数以上居住在所谓乡村的人,其收入至少有部分来自非农活动。40年前,阎牟纳吉?古尔迫于饥荒离乡背井,从马哈拉施特拉邦的村庄来到孟买,找了一份送午餐外卖的工作。他说如今自己老家附近兴建了不少工厂,年轻人更喜欢进工厂工作。

所以说,印度要比其承认的更城市化。这一点具有重大意义,尤其对商业来说,如果能把握住新欲望阶层的物质需求(从化妆品到汽车),就有机会赚大把的钱。

从行政管理的角度来说也一样,城市化也带来了重大挑战和机会。这个国家再也不能假装城市肮脏是暂时现象,城市外来人口日后返回农村老家就行了。交通运输、住房、道路和城市排水也是如此。根据金奈市的一位经济学家杰西卡?塞登提供的资料,人口过100万的53个城市中,仅8个城市拥有职能齐全的交通管理部门。以前城市可以随意扩张,人口没有密集分布的代价是成本浪费和能源利用率低。

社会福利制度也没跟上新的人口状况,现在福利仍主要针对农村贫困人口。莫迪的一个主要竞选承诺就是推动创造足够的城市就业岗位,这将成为另一项关键任务。

另一方面,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摆脱乡村保守风气的影响,社会习俗也会发生快速转变。奉行印度教民族主义的人民党在社会进步方面没有树立起好名声。如果要避免保守力量对社会风气变化发动一场丑陋的抵制,莫迪有必要引导人民党形成宽容的立场。

正确的管理,加上适当的立法,这个国家的“城市可以成为减少贫困的引擎”——用印度人居环境学院的话来说。莫迪能当上总理,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新城市居民阶层。他现在应该投入到自己的使命中——让印度的城市发挥作用。

猜你喜欢

莫迪城市化人口
《世界人口日》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年华如斯:莫迪里安尼笔下的平民青年
莫迪 印度做上百App表达对总理的热爱
人口最少的国家
1723 万人,我国人口数据下滑引关注
失衡的城市化:现状与出路
“城市化”诸概念辨析
轨道交通推动城市化工作
雕塑的城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