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历史概念实质,实现清晰历史课堂
2014-08-20王能靠
王能靠
摘 要:教师认真扎实地分析历史概念,能促使教学的顺利实施。采用诸如语文、数学等学科知识基本的解析方法,不仅便于学生理解历史概念的内涵,而且利于实现清晰的课堂脉络。
关键词:剖析;历史概念;人教版
自从2008年新疆进入高中课程改革以来,全国范围内推行的四个版本的历史教材(人教版、岳麓版、大象版和人民版)我们都使用过了。其中,人教版的教材语言尤为简洁与精炼。然而,高度概括的历史概念术语则让许多学生难以理解。因此,准确剖析概念实质,对实现清晰的历史课堂显得非常必要。下面我就以人教版教材必修一第一章——《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和必修二第一章《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有关内容为例,将历史教材中部分概念性术语如何在课堂上的进行剖析做简要的总结,以期与同行共勉。
我们知道历史概念是指反映历史、认知历史、表达历史等各种历史特征的专用术语或名词,如中央集权制、鸦片战争、新文化运动、工业革命等。是人们对历史事实或史论的概括与总结,反映了人们对历史事物的本质属性和特征的认识程度。历史概念按照两种性质可以分为史实概念和史论概念。史实概念包括历史事件(如鸦片战争、一战等)、典章制度(分封制、宗法制等)以及历史文献(《查士丁尼法典》等)。史论概念包括政治學概念(如领事裁判权等)、经济学概念(如关税等)、哲学概念(矛盾、斗争等)。我们只有弄清楚这些概念的内涵,才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课的内容。
如,人教版必修一第一章《古代中国政治制度》中提到的诸如分封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行省制等概念。这些概念对高一学生而言是非常陌生的。那么,怎样让这些历史概念名词更贴近学生实际、便于学生理解呢?我首先采用了“顾名思义解剖法”。如“分封制”,首先将“分封制”中“分”与“封”拆开解释,他们都是动词,按照语言文字结构,应该配有主语和宾语,那么主语和宾语分别是什么?经过对课文的阅读,学生便会得出主语是周王,宾语是“土地、人口”和“爵位”。也就是说,周王把土地和人口分给王族、功臣、先代帝王后代,并封给他们相应的爵位(公、侯、伯、子、男)。然后,把“分”与“封”内容再结合起来,从而形成的一种治理国家,保卫王室的制度,后人将其简称为“分封制”。至此,一个抽象的历史概念变得不再神秘。同样的方法可以用于解释“行省制”,“行”是动词,是行走、流动之意,“省”是名词即中书省,那么行省制就是流动行走的中书省,既然中央的中书省流动与行走了,走到什么地方去了?自然是流动到地方上去了。通过如此层层递进的推理,学生自然也就明白了行省制的含义,即代行中央中书省的一级地方行政部门。再如,“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这个概念。同样我们采用“顾名分解法”,将其分为“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然后具体阐述,专制主义是一个人独裁的政权组织形式,相对于民主制度而言,而中央集权则是相对于地方权力而言,权力主要集中在中央。专制主义的外延包括皇帝制、三公九卿制、三省六部制、内阁制、军机处;中央集权的外延则是“郡县制和行省制度”。这样一个综合体概念,我们通过分解方式,不但让学生明白这个概念的具体组成部分,而且还知道它包含的具体内容。
再如,人教版必修二第一章《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中涉及容易混淆的“小农经济”和“自然经济”两个经济学里的历史概念。我们可以先用数学归类法剖析。两者按照数学中合并同类项的方法可以得出,共同点是“经济”,不同点是“小农”和“自然”。区别在于一个用人来界定概念,一个物来界定概念。具体点讲一个农户即由男女建立的基本单位——家庭,至此,学生不难理解,原来小农经济是以小农户(家庭)经营为主,侧重经营方式而言的。像改革开放后,我国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就属于小农经济。自然经济则是为了满足生产者天然的生存而进行的经济活动,自给自足便是其显著特征,因此,自然经济这个界定侧重于生产的目的。
总之,我们在上课时用不同的方式认真剖析历史概念的内涵,对实现清晰的课堂教学非常有利。巧妙地处理历史概念分解不仅可以事半功倍,而且会使抽象概念知识点变得易于学生接受。
(作者单位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市高级中学)
编辑 薄跃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