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
2014-08-20吉秀坤
吉秀坤
摘 要: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重心转向培养适合社会发展和工作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调整课程体系;专业应用型人才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传统中文系中的一个专业,被人们誉为文科的万能专业,毕业的学生供不应求,可以从事工矿企业的很多工作。但随着学科门类的增多,专业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人才市场开始倾斜。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缺乏实用性。所以,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谈汉语言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一、定位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笔者认为,顺应时代和就业的需求,把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到综合应用型人才上。应用型人才就是要有过硬的写、说能力,还懂得编辑与制作,将语言文字传播、影像传播和网络传播融会贯通,才能适应岗位的需要。
二、调整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
1.基础课程。可开设教师职业综合技能训练、语文课件制作、语文教学艺术、语文教材篇目研究与教学设计、现代职业礼仪、演讲与口才等课程。
2.提升课程。可开设现代汉语语法专题研究、现代汉语虚词研究、修辞学研究、文字学、音韵学、文献学、逻辑学、汉语语法学史、中国语言学史、国外汉学研究、中国古代文学专题、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研究、中国现代文学专题、中国当代文学专题、影视艺术欣赏、杂文创作艺术论、外国文学专题等类课程。
3.应用行文课程。培养学生从事机关文员工作能力。设置应用写作、秘书学、行政法学、编辑与采访、公共关系学、新闻采访与写作、摄影摄像基础知识、公务员基础知识管理学、广告学、人力资源管理、档案管理学、办公室礼仪等课程。
三、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之我见
1.全程辅助职业规划。大学一年级,介绍就业工作的相关概念和基本常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成才观。大学二年级深化就业观教育,帮助他们分析就业形势,引导学生积极锻炼就业必备的素质和技能,夯实基础。大学三年级帮助学生分析职业去向,根据学生的不同选择通过专题讲座、报告会、个别辅导等形式分类指导。大学四年级让准备就业学生重点学习就业相关课程和参加专业技能实践。
2.理論联系实际。在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将“听、说、读、写、摄、录”能力训练落实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采取理论联系实际的做法,使学生在实际的工作中得到充分锻炼,增强能力,以适应、胜任社会上各种工作。
参考文献:
梅红霞.浅谈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文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J].教育教学论坛,2010(21).
(作者单位 吉林省大安市职业教育中心招生办公室)
编辑 韩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