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项科技成果获奖成绩优异创“四最”2013浙江科技成果“丰收年”
2014-08-20本刊编辑部
本刊编辑部
根据国家奖励办公布的消息,2013年浙江省有26项科技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其中浙江省为主完成的13项,参与完成的13项。在浙江省为主完成的科技成果中,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自然科学奖二等奖3项,技术发明奖二等奖3项。在浙江省参与完成的科技成果中,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技术发明奖二等奖5项。据了解,在浙江省为主完成的获奖成果中,技术应用开发成果前三年累计新增产值600多亿元、利税近100亿元,其它基础研究和社会公益类成果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可以说2013年是浙江科技成果的“丰收年”。
层次之最:浙江省多项成果获高等级奖励
在2013年获国家奖的成果中,浙江省为主完成的2项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3项成果获自然科学奖、3项成果获技术发明奖,1项参与完成的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2项参与完成的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高等级获奖成果数为浙江省历年之最。上述成果涉及智能控制、现代医学、新材料、环境保护和现代农业等多个领域。获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的成果“重症肝病诊治的理论创新与技术突破”,经过14年研究,创建了李氏人工肝系统和人工肝联合肝移植治疗重症肝病的新方法。获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的成果“高端控制装备及系统的设计开发平台研究与应用”,经过10年的研发,成功建立了高端控制装备及系统,为重大工程控制装备和系统的设计开发提供了硬件平台、软件平台、先进控制和优化平台。
数量之最:浙江省为主完成的获奖成果数超历年
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2013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奖励成果总数在2012年削减12%的基础上,继续削减5%的情况下,浙江省仍有13项为主完成的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比2012年增加了18%,为浙江省历年之最,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浙江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成绩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获技术发明奖二等奖的成果“飞机数字化装配若干关键技术及装备”,建立了一套全新的飞机数字化装配理论和方法,掌握了数控定位器的系列化、模块化设计方法,成功开发了一系列数控定位器产品,提出了数控定位器适度刚度设计理论,解决了飞机装配柔性定位、变形控制、大尺度空间测量场优化等一系列复杂数学、力学和工艺问题,为独立自主发展我国飞机数字化装配技术提供了重要的装备保障。
企业之最:企业为主完成的成果获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桐昆集团浙江恒通化纤有限公司与东华大学、浙江理工大学合作研发的“超大容量高效柔性差别化聚酯长丝成套工程技术开发”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在建立相关数学模型的基础上,研发了一头两尾40万吨和单套27万吨差别化聚酯长丝装置,开发了超大型酯化和缩聚的反应釜、搅拌器、脱过热加热系统、无油牵伸卷绕机、物流和信息自动化等装备关键技术,实现了大容量多批号、优质、低耗、环保生产,获得发明专利授权5项,近3年实现销售收入348.4亿元,利润24.3亿元,纳税10.2亿元,实现产品出口创汇9151万美元。
高校之最:浙大为主完成的获奖成果位居高校首位
2013年,浙江大学共有18项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其中,为主完成的科技成果有11项获奖,首次位居全国高校第一名,分别比第二、三名获奖成果数多3、6项。上述科技成果大部分是产学研合作完成的科技成果,如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的成果“钕铁硼晶界组织重构及低成本高性能磁体生产关键技术”,经过十多年的产学研合作研究和开发,提出了晶界组织重构的技术思路,设计与合成了新晶界相,取代了传统生产工艺,分别研发了高本征抗蚀性和低重稀土高矫顽力钕铁硼新材料和生产技术,成果在浙江英洛华磁业有限公司、宁波科宁达工业有限公司等企业得到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