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1年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及耐药情况分析

2014-08-20赵雪竹海军总医院药剂科北京100048

西北药学杂志 2014年2期
关键词:阴性菌革兰氏抗菌

游 亮,赵雪竹(海军总医院药剂科,北京 100048)

2012年,国家卫生部继续深入开展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旨在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有效控制细菌耐药,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现对我院2011年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微生物分离和抗菌药物耐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为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长效工作机制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从我院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中获取我院2011年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出库数据,包括使用数量、金额、用药人数、用药时间等;从我院检验科获取我院前10位微生物分离和抗菌药物耐药情况统计数据。

1.2方法 采用WHO 推荐的限定日剂量(defined daily dose,DDD)值分析法[1],对相同通用名、不同规格、不同厂家的药品,分别计算其总剂量(g) ,求和得到该品种的年消耗总剂量(g) ,计算用药频度(DDDs)与药物利用指数(drug utilization index,DUI)。对照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和抗菌药物耐药情况,分析我院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

2 结果

2.1药物使用前10位金额、使用频度及药物利用指数 我院2011年住院患者抗菌药使用前10位总金额为1 914.33万元,具体药品消耗量、用药时间、DDDs及DUI详见表1。

表1 用药金额前10位抗菌药物(注射剂)使用情况

2.2前10位微生物分离情况 2011年我院送检样品中前10位非重复临床分离菌3 594株,其中革兰氏阳性菌563株,占15.7%;革兰氏阴性菌2 174株,占60.5%;真菌857株,占23.8%。详见表2。

2.3抗菌药物耐药情况 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中未发现对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耐药的菌株,对呋喃妥因的耐药率也较低,仅为1.2%,对喹诺酮类耐药率大于65%,对β-内酰胺类耐药率大于70%,对大环内酯类耐药率大于75%,对青霉素耐药率高达95.9%。

对革兰氏阴性菌耐药情况见表3。

未发现对伏立康唑耐药的真菌,3种分离最多的真菌对其他抗真菌药物的耐药率也较低,具体见表4。

表2 2011年前10位微生物分离情况

表3 革兰氏阴性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

表4 真菌对常用抗真菌药物的耐药率

3 结论与讨论

①抗菌药物选用未严格按照药敏结果,个别药物使用剂量偏大。根据卫生部相关规定,在临床微生物标本检测结果出具前,医疗机构可根据当地和本机构细菌耐药监测情况经验选用抗菌药物,而我院2011年使用的前10位抗菌药物中有5种未出现在常用抗菌药物药敏试验中,反映出我院在抗菌药物的选用上并未严格按照药敏结果进行选择,医生更多的是根据经验和习惯用药,应该进行相应的改进。在前10位抗菌药物中,有5种药的DUI大于1,提示使用剂量均大于常规用量,且这5种药物均是含有酶抑制剂的复方制剂,属于限制使用和特殊使用的抗菌药物,反映出我院在抗菌药物的分级管理方面存在不足。

②微生物标本送检率低,细菌耐药预警机制不完善。根据规定,接受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应不低于50%,接受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送检率应不低于80%,而我院2011年微生物送检率不足20%,对于细菌耐药率超过50%的抗菌药物仍在继续使用,并未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反映出相关方面工作的薄弱。

③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率偏高。由表3可知,在革兰氏阴性菌中,尚未发现对亚胺培南耐药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这2种细菌对美罗培南的耐药率也极低。可是,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达到37.8%和43.5%,高于文献27.1%和20.9%[2];鲍曼不动杆菌对这2种碳青霉烯类的耐药率分别达到66.7%和72.3%,高于2010年中国CHINET的监测数据[3]。这些数据提示,我院仍必须进一步加强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的管理。

④革兰氏阳性菌感染可选用的抗菌药物有限。我院分离得到的革兰氏阴性菌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但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绝大部分的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都在60%以上。医生在遇到疑似阳性菌感染的患者时,往往都会直接使用万古霉素,使得我院万古霉素使用量较大。万古霉素大量使用,会导致细菌耐药性的增加,易形成一个恶性循环,最终导致无药可用。

⑤抗真菌药物使用比较合理,细菌耐药率低。近年来,真菌感染已在医院感染中占重要地位[4],我院的真菌菌株检出率达到了23.8%,正说明了这一点。由表3可知,在用药金额前10位中,没有抗真菌药物,且常用抗真菌药物的耐药率都比较低,显示我院在抗真菌药物的使用方面比较合理。

综上所述,我院还须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规定,成立相关组织机构,制定相应管理制度,培训相关知识,临床科室与辅助科室密切配合,控制围手术期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5],加强抗菌药物的分级管理,特别是对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管理,。临床药师也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干预临床不合理用药,确保用药安全、有效、合理、经济,减少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参考文献:

[1] 邹豪,邵元福,朱才娟,等. 医院药品DDD数排序分析的原理及应用[ J ]. 中国药房,1996,7(5) : 215 - 217.

[2] 张小江,杨启文,孙宏莉,等. 2005~2010年北京协和医院细菌耐药性监测[J].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2,12(5),330-339.

[3] 朱德妹,汪复,胡付品,等. 2010年中国CHINET细菌耐药性监测[J].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1,11(5),321-329.

[4] 肖萍,梁陈方. 医院特殊使用类抗菌药物应用分析[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19):3020-3022.

[5] 陈善菊,李荣全. 围术期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分析[J]. 西北药学杂志,2011,26(1): 63-64.

猜你喜欢

阴性菌革兰氏抗菌
2020年全国细菌耐药监测报告(简要版)
女性下生殖道分泌物检测中革兰氏染色法的应用分析
五代头孢有何区别
竹纤维织物抗菌研究进展
拯救了无数人的抗菌制剂
更 正
草莓微生物污染分析及革兰氏阴性细菌和霉菌鉴定
超市手推车比厕所门把手脏
黄连和大黄联合头孢他啶体内外抗菌作用
快速检测方法筛查粪便中产ESBLs革兰阴性菌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