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乌克兰的突然之乱

2014-08-20龙卷风

当代工人 2014年12期
关键词:希特勒斯大林克里米亚

龙卷风

诗云:

左右逢源造好梦,

梦境虽好梦难成。

历史现实多纠结,

聚集俄美与欧盟。

全世界自1945年之后,一场最为严峻的战事似乎将要拉开。

在俄罗斯和乌克兰边境1公里的地方,俄罗斯4万大军正屯兵于此。4万大军和1公里,这两个数字是什么概念呢?简单来说就是1分钟。在1分钟之内,这4万大军就能跨过边境,对乌克兰境内展开攻击。在1分钟之内,4万大军所发出的导弹和火箭弹,就能将乌克兰所有的战略要地摧毁殆尽。最重要的,这1公里还是世界上两大集团之间的前沿阵地,就像山谷里对峙的只是两个剑客,而峡谷两边的每棵树木、每块石头后面,都隐藏着无法估测的战斗力量。这些潜伏的暗力,一面悄悄地对剑客的强弱进行评估,一面准备着随时出击。

两个剑客,一位是强大的俄罗斯,一位是俄罗斯昔日的小弟、今日要舍大哥而去的乌克兰。两大力量,一个是美国及其盟友,一个是俄罗斯以及与上述对立的第三方国家。

两个剑客最初的争斗,是先从克里米亚开始的。克里米亚属于乌克兰这个国家下面的一个自治共和国。中国人可能不太清楚,这意思就是,克里米亚除了承认主权属于乌克兰,其他方面独立自主。

时间到了2014年的3月份,克里米亚这里发生了新故事。大家看电视也都知道了,克里米亚全民公开投票,决定从乌克兰脱离而加入俄罗斯。普京总统看到来自克里米亚的“民意”如此高涨,也就欣然签字,欢迎克里米亚成为俄罗斯的领土。

其实,弄懂克里米亚到底属于谁,有三个名字不能不提。第一个是斯大林。从1918年苏联建立到1953年,列宁、斯大林统治下的前苏联拥有对克里米亚的主权,岂止是克里米亚,包括乌克兰、俄罗斯都是前苏联下面的一个加盟共和国。到了1955年,斯大林死了两年后,赫鲁晓夫是苏联共产党的总书记。这赫鲁晓夫看不惯斯大林的独裁统治,斯大林死后不久就公开了斯大林“大屠杀”的罪证;与此同时,为了笼络住苏联这个大家庭下面第二大的乌克兰,做好人把克里米亚从俄罗斯送给了乌克兰。那时候,赫鲁晓夫说把什么送给谁就送给谁,也是没有商量的,一来大家都是苏联大家庭中的一员,二来苏维埃联盟总书记的权力也没多少人敢挑战。但让赫鲁晓夫没想到的是,到了1991年,戈尔巴乔夫领导下的前苏联竟然一夜间解体了,前苏联下面的各个共和国从前苏联各自独立出来,相互不再共同成立什么联合组织,各自玩各自的了。

美国人将前苏联解体当成共产主义在世界上失败的巨大案例。那个欢呼啊庆祝啊,直到现在还回荡在西方人的头脑里。不仅是西方人总在美美的回想,从前苏联独立出来的乌克兰,这些年来更是神往。乌克兰的神往,不仅仅是脱离苏联,还想再进一步,成为“欧盟”的一员,和昔日的“对手”一家亲。就在2014年的2月份,亲西方的乌克兰政治力量发动游行,攻击政府,竟然将总统都赶出了国境线,鼓动整个国家赶紧加入“欧盟”。

普京治下的俄罗斯,岂容乌克兰倒向西方?尤其是看着曾经的俄罗斯下属克里米亚,被裹挟到西方?于是乎,克里米亚“公投”的事情发生了,克里米亚重新回到俄罗斯的怀抱。尤其严重的是,普京打算给乌克兰更多的苦头,先是扬言要给乌克兰断掉石油供应,同时借着乌克兰内乱时机屯兵俄乌边境,给乌克兰内部倾向俄罗斯的力量以声援。美国及欧盟也不甘示弱,为乌克兰摇旗呐喊,还在经济上对普京及其亲信进行不断的制裁……

制裁这东西,对某个个人来说比较吓人,但对于一个政府和一个国家,尤其是俄罗斯这样的军事强国来说,顶个毛用!普京说了,奥巴马你敢出兵看看试试?奥巴马合计了老半天,终于出来说话了,美国不打算出兵。普京又对乌克兰扬言:如果我掉到水里了,奥巴马肯定会跳到水里救我!听到这话的时候,奥巴马正在菲律宾出访 ,记者赶紧问,普京这话说对没说对,没想到奥巴马真的回答:普京如果落水了,我肯定跳到水里去救他……

普京让你想起的人,在俄罗斯的历史上,第一个怕是彼得大帝,第二个可能就是斯大林。

彼得大帝将俄罗斯带到了强盛的巅峰,但那段历史中世界相对封闭,欧洲大部分国家还处于贫弱时代。斯大林时期,世界上强权林立,在欧洲先后有日不落的大英帝国、拿破仑的法国、希特勒的德国,在美洲则有罗斯福的美国。作为苏联的创建者,列宁带领托洛茨基、加米涅夫、季诺维也夫以及斯大林等人,不仅在欧洲创建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还将共产主义革命推行到全世界。所谓苏联,甚至不仅仅是地球上的一个国家,而且是地球上一多半人口向往的一种社会制度和理想国。

在为人类创建一种新型社会制度方面,普京根本不想学习斯大林。普京的观念,对外是国家利益至上,谁惹我,我就扁谁;对内则强调实用,老百姓过好日子是最终目标。但前提只有一个,谁也别想把俄罗斯搞乱。秉承这样的想法,从1991年苏联解体、1999年叶利钦辞职、普京接任,这15年的时间里,俄罗斯从让人悲观失望的“没落”中重新崛起,成为再次与美国及其盟友抗衡的一极。

这15年时间里,普京可与斯大林媲美的,是他们在威胁面前从不退让,而且大耍玩转世界其他力量的手腕,从而抓住机遇,转危为安,而且前进一步。二战时期,美国人和英国人推行绥靖政策,放纵希特勒德国吞并波兰,一步步靠近苏联边境。斯大林一看英美对希特勒不制裁,好吧,斯大林干脆和希特勒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希特勒其实也畏惧苏联地域广阔军事强大,于是乎转回头一路向西,闪电征服欧洲国家,然后直接向英伦三岛开战。丘吉尔临危受命,一改绥靖政策,转而联合美国共同鼓动苏联投入战事。斯大林并不愿主持正义,迟迟不投入战事,反而一味巩固与希特勒的盟友关系。当希特勒对苏联突然发动袭击的时候,斯大林简直目瞪口呆,根本不相信这是个事实。战事发生的前两天,斯大林甚至一个人躲到密室里不愿面对事实。但斯大林这人毕竟见过大世面,一旦深思熟虑,立即表现出坚定的意志。莫斯科保卫战开始的时候,苏军已经做出了大本营后迁的计划,斯大林坚决不撤,一定要和将士们在一起。正是莫斯科保卫战的坚持,终于等来了苏军的大反攻……

普京没有遇到这样的被动战争。相反,这位老兄的每一次反击,都在掌控之中。2008年8月8日,奥运会在北京上演,转任总理的普京和小布什都跑过来看比赛。这天凌晨,格鲁吉亚突然向下属的南奥塞梯自治州发动了军事袭击,因为南奥塞梯一直闹独立。格军发动袭击的当天,150辆俄军装甲车和大批战机就到了南奥塞梯。身在北京的普京向世界宣布,俄罗斯必须保护南奥塞梯的俄罗斯公民,所以采取还击。同样身在北京的小布什显然始料不及,但也赶快发布声明:要求停战,双方进行政治谈判。

两个在北京的“幕后老板”,对于这场战争的准备真是高下立判。

其实,斯大林和普京根本的相同点,或者说普京继承斯大林的遗产,即永远维持俄罗斯的大国地位,能拿第一决不拿第二。这是一种强者心态。而这种强者心态,决定了它永远要有敌人,而且是把最强者当成自己的敌人。它不像中国文化,虽然也要求强,但这种强建立在辩证法之上,可以多强共存、对立统一。斯拉夫文化的强者,总以独霸天下为目标,能力不到的时候才讲求势力均衡。

美国何尝不是如此?

乌克兰放着独立自主的念头不甘,偏偏想加入“欧盟”——似乎好理解,美国和欧盟放出许多好的诱惑给乌克兰:来吧,只要加入了,你就能享受盟友间的经济优惠。乌克兰真的动心要加入了,欧盟偏偏开出许多条件,比如政治制度必须改变,经济制度必须改革……桩桩件件可不是一句话就能解决的。于是,在这改革过程中,内部矛盾开始丛生。反过来,乌克兰也好,格鲁吉亚也罢,都和俄罗斯接壤,你们加入了欧盟,就成了敌人的前沿阵地,俄罗斯就丧失了战略纵深,俄罗斯又怎能眼睁睁地看着你得逞?

问题的根本,是今日世界上仍然流行着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在俄罗斯与美国及其盟友这两头“怪兽”面前,你无论选择哪一方,总能成为双方撕裂的对象。

早年的新中国也曾如此,“一边倒”带来了30多年的封闭。今日中国人则给出了另一个答案:不选择任何一方。

这正是:

选与不选似人权,

大国博弈你站边。

纵然身撤三千里,

也盼唱念定军山。W

责编 /杨立华

ylh@lnddgr.cn

猜你喜欢

希特勒斯大林克里米亚
克里米亚热气球节
“你以为斯大林只剩这一条裤子了?”
大选前4天普京视察克里米亚
委内瑞拉总统自称长得像斯大林
斯大林坠马
影子
刺杀希特勒
都一样
希特勒看电影
犹太人的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