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略论《庄子》的文学艺术成就

2014-08-20胡桂红马轶男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14年5期
关键词:庄子影响

胡桂红++马轶男

摘 要:本文从庄子文章的风格特点、表现手法以及丰富的想象力等方面,简要分析了庄子散文的文学艺术成就,揭示了庄子散文对中国文学的深远影响。

关键词:庄子散文 艺术成就 影响

庄子是中国古代最有魅力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他的这种魅力,一方面来自于其人格的魅力,另一方面,来源于其文章的艺术魅力。庄子散文的文风恢弘开阔,洒脱自由,形象生动,富于气势;表现手法新颖、丰富;语言富于形象性和感染力。鲁迅对庄子的文章评价极高,说庄子的散文“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汉文学史纲要》)。的确,《庄子》散文的艺术成就和艺术魅力,是先秦诸子散文中最高的。其散文的艺术成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激情与超脱融为一体

激情与超脱,在庄子的散文中奇迹般地融合在一起。一般人的文章有激情的就很难超脱,能超脱的又没有激情。比如,《孟子》中的散文以激情取胜,但是,他的散文创作针对的对象是各个诸侯国的国君,论述的主要问题是在“人性本善”基础上的“以仁治国之道”,所以,孟子入世很深,不够超脱;老子的文章以超脱见长,能够从“道”的高度,提出治国治民之道、修身养性之术,但是,他又极其冷静理智,缺少激情。而庄子的散文,却是既超凡脱俗,又充满激情。

首先,庄子的超脱,表现在他能以造物主般超然的姿态,来俯视世间的一切。他视名利为草芥,不受名誉、地位、金钱和私欲的约束和羁绊,超越于名利之上,超越于世间万物之上。这种超然物外的姿态,使他对人世间的丑恶、虚伪、残酷以及人类永无休止的欲望和争夺,看得格外清晰,也在他的散文中刻画得绘声绘色、入木三分。其次,庄子虽然超然物外,却又不是冷漠无情。他有着“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齐物论》)的开阔胸襟,有着“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逍遥游》)的恢宏气势,所以,他又能以造物主般的“大情”“大爱”,关注着人世间的一切。他向往一个能够彻底摆脱人间物欲和罪恶的纯净自由的世界,因而以他的“无端崖之辞”,虚构了一个想象中的超绝尘世的理想境界,这里生活着一些“大有径庭,不近人情”却又拥有超群的智慧和洞察力的高人。这些人超越于功名之上,穿梭于古今之间,悠游于生死之外。这个理想的自由世界,和现实形成鲜明的对比:在庄子笔下,现实是污浊、残酷的。在现实中,有打着“仁义”之名的“窃国大盗”,有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进行着“蜗角之争”的诸侯,还有在战争中颠沛流离、客死他乡的草民……面对现实,庄子是超脱的,却又是无奈的。

二、“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的表现手法

(一)寓言

《庄子·寓言》曰:“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卮言日出,和以天倪。”寓言是《庄子》最主要的表现手法。司马迁也说:“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史记·老庄申韩列传》)《庄子》一书中,有寓言故事二百多则,其中,既有对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的加工改造,如《逍遥游》中的“藐姑射之神人”、《应帝王》中的“浑沌”等;也有庄子自己虚构的故事,如《齐物论》中的“庄周梦蝶”、《至乐》中的“髑髅见梦”、《秋水》中的“井底之蛙”等。

所谓寓言,就是用比喻性的故事来说明意味深长的道理,从而给人以启示。寓言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一种独立的文体,但是,在《庄子》的散文中,寓言只是一种表现方式,是他为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而采用的一种形象的说理方法。庄子所宣扬的思想,或是深奥玄妙的人生哲学,或是常人难以企及的人生境界和生命体验,如果用一般论说性的语言表达出来,难免会流于枯燥、抽象,令人难于理解。而庄子通过超常的想象、生动的形象、和变幻莫测的寓言故事,来表达自己的哲学观点,这就使他的哲学思想更富于形象性,更易于被常人理解。

譬如,庄子通过“藐姑射之神人”的寓言,引领我们畅游了一个离尘绝世的世界,那里的人完全摆脱了世俗功利和欲望的束缚,生活得悠游自在,恬淡从容。“浑沌之死”的寓言,使我们了解了那种纯朴自然的人性,是如何被所谓的人类文明割裂、扭曲,最后从人世间消失。“庄周梦蝶”,更是庄子散文中一个家喻户晓的寓言故事。庄周入睡后,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自由自在地飞舞着。完全忘了还有庄周这么一个人存在。醒来之后发现自己竟然是一个僵卧不动的庄周。那到底是庄周梦见自己变成蝴蝶呢?还是蝴蝶梦见自己变成庄周了呢?在一般人看来,人在醒着的时候,他的所见所闻是真实的,而梦境是幻觉的,是不真实的。而庄子却认为,不论是醒着,还是梦中,不论是庄周,还是蝴蝶,他们都只是一种现象,都只是道的物化而已。庄周和蝴蝶,本质上都是道,这就叫作“齐物”。

正是这些寓言故事,使庄子的人生哲学和生命体验得到了生动形象的表达,也使庄子的散文富有文采,流传极广。

(二)重言

重言,是《庄子》的另一种表现手法。所谓重言,就是借用长者、尊者、名人或圣人的言语,使自己的主张更有说服力,更容易被他人接受。

在庄子的散文中,涉及到的历史上的圣人和名人,有商汤、唐尧、虞舜、黄帝以及老子等等,甚至儒家的代表人物孔子和颜回等人,也成为庄子的代言人。历史上的人物不够用,他还虚构出许多人物,如肩吾、连叔、南郭子綦等等。庄子让他们谈道说法,让他们互相辩论,使这些哲人、圣人成为自己的代言人。

在《庄子·人间世》中,庄子首先借孔子之口,撕开了“仁义礼智”温情脉脉的面纱,揭示了“仁义礼智”的本质:“且若亦知夫德之所荡而知之所为出乎哉?德荡乎名,知出乎争。名也者,相轧也;知也者,争之器也。二者凶器,非所以尽行。”庄子借孔子之口指出,争权夺利、争名斗智是造成人间纷扰争斗的根源,“名”和“智”是不祥之器,真正有智慧的人不应该参与到求名斗智的争夺中,而要去除求名斗智的心念,使心境达于空明的境地,体味“与天地共存”的和谐和美妙,这就是所谓的“心斋”。这些语言典型地体现了道家思想和道家追求,而它们却是从一生提倡“仁义礼智”的孔子的口中说出来,更令人警醒和深思。

(三)卮言

卮言,这是《庄子》采用的第三种表现手法。卮言不是经过处心积虑、深思熟虑说出的话,而是自然流露的语言。庄子的写作对象是普通人或所有人,甚至是自我与心灵的对话,不像其他诸子那样,是为“有国有家者”而写。所以,庄子写文章既不是为了沽名钓誉,也不是为了金钱利禄,他不必说违心话,不必说奉承话,更不必迂回曲折、含沙映射。《庄子》中的大多数语言,都是发自于内心,都是他内心智慧和情感的自然流露。

三、丰富的想象力

《庄子》一书,不仅寓言数量多,而且这些寓言故事表现出超常的想象力,构成奇特的形象世界。这些寓言往往突破人和物、人和鬼的界限,突破时空的界限,梦幻和现实的界限,无拘无束、自由恣肆。

首先,庄子通过他超常的想象力,虚构了一个中国老百姓世世代代梦寐以求的理想世界:在这个世界中,上没有国君的统治,下没有官吏的管辖,也没有四季的操劳,从容安逸地和天地共存(《至乐》)。这个理想世界虽然是虚构的,但是,反映了千百年来中国普通民众的心声,反映了普通民众对自由平等世界的向往。这个虚构的世界,也折射出现实世界的黑暗和不平:在现实中,人们不仅在经济上承受着统治者的盘剥,生活极端艰辛和劳苦;更重要的是,他们在精神上还要承受封建等级制度的重压,人格上时时刻刻遭受着扭曲和侮辱。

其次,庄子通过他的超常的想象力,突破了当时人们对生死的看法。他能够以超脱的心态来看待生死问题。他认为生老病死都是自然现象,不需要因为活着而高兴,也不需要因为死去而悲伤。只要我们能顺应自然,就能超越生死,就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总之,庄子不仅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也是杰出的文学家和诗人。他的思想,成为中国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中国文人开拓出一片“心灵的栖息地和精神家园”;他的散文,在文学的风格、意境、表现手法以及文学语言等方面,也对后世产生了深刻、巨大的影响,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正如郭沫若所言:“秦汉以来的一部中国文学史,差不多大半在他的影响之下。”(《庄子与鲁迅》)

参考文献:

[1]鲁迅.鲁迅讲国学·汉文学史纲要·老庄[M].吉林人民出版社,2008.

[2]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商务印书馆,2012.

[3]司马迁.史记·老庄申韩列传[M].花山文艺出版社,2012.

[4]郭沫若.庄子与鲁迅[N].中苏文化,1941-4-2.

(胡桂红,马轶男 河北张家口 张家口学院初等教育系 075000)

猜你喜欢

庄子影响
这是一份不受影响的骨子里直白的表达书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庄子说》(二十三)
《庄子说》(二十二)
《庄子说》(二十)
《庄子说》(十八)
《庄子说》(十五)
如何搞好期末复习
小顽儿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