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现状及对策分析

2014-08-19周娟

热带农业工程 2014年1期
关键词:农业科研对策分析事业单位

周娟

摘 要 农业科研事业单位是中国事业单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鉴于农业科研事业单位的特殊性,随着会计国际趋同以及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制度的改革,探讨新形势下如何强化农业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显得十分必要。针对农业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特点,就农业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凸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探讨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 农业科研 ;事业单位 ;财务管理 ;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 F253.2

Abstract Agricultural research institutions which has its particularit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national institutions system.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ternational convergence of accounting and financial accounting system reform of institutions, discussed strengthening agricultural institutions financial management is very necessary.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inancial management of agricultural research institutions, analyzed the problems of its financial management, and discussed the corresponding solving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 agricultural scientific research ; institutions ; financial management ; countermeasures

1 农业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特点

1.1 农业科研事业单位的特殊性

中国多数农业科研事业单位属于国家事业单位,具有事业单位的公益性。农业科学研究内容包括基础性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及应用开发研究等。其研究与应用过程,由于农作物生长周期长,受气候、地理等自然条件不可控因素的影响,具有长周期性、地域性、生产季节性、多因素不确定性、投资风险性、研究成果的供给无差别性等特点[1]。

1.2 农业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特性

农业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具有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普遍性外,还包括:第一,经费管理的专项性。农业科研事业单位的主要任务是从事农业科学研究活动,科研经费是农业科研单位从相关的部委、地方财政部门、企事业单位等渠道筹集的,用于科技创新、科研成果转化、科技基础平台建设、科研院所建设等的专项经费[2];第二,生物性资产。农业科研事业单位研究对象主要是动物或植物等生物性资产,具有动态特性、不可预见性;第三,科研成果具备显著的“公共物品性”。农业科学技术保密性差,容易被模仿,具有消费对象的非排他性[3],知识性技术的产权可保护性差,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获益难度大。

2 农业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现状

2.1 预算管理

预算管理是农业科研事业单位正常运转、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前提,它包括预算的编制、预算的执行、预算的监督及预算的绩效考评。

2.1.1 预算意识差,编制方法不科学

大部分农业科研事业单位没有建立预算管理的专门机构,单位全年的发展战略与预算编制不紧密结合,缺乏整体的规划。预算编制通常只是由财务部门牵头,预算的编制流于形式,采取的是传统的增量预算法,在实际操作中,通常只是简单地在上年预算的基础上适当地增减,调整的数额很小。

2.1.2 预算的前期准备工作不充分,影响预算执行

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同类问题反复出现,前期调研论证不充分,导致对预算执行中出现新问题新情况不能及时处理,影响预算执行进度。此外,预算编制参与度不高,预算编制对资金的安排比较粗放,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存在临时调整或变更等现象,预算执行与预算编制脱节,影响预算执行进度。

2.1.3 预算管理缺乏对非财政补助收入监督

一般财政补助的农业科研事业单位,非财政补助收入占事业单位总收入的比例近30 %,但预算中对非财政补助收入往往没有进行充分的论证,只是简单的“以支调收”。预算管理通报通常是财政资金的执行进度,而对非财政补助资金的考察仅仅是在年底财务决算时才反应。实际操作中,非财政补助收入在正常的月份没能及时收回确认收入,多半是在年底才回笼资金,导致可能出现当月超支现象,严重违背了预算管理收支配比的原则。

2.2 科研经费管理

横向课题经费,收支不匹配。农业科研项目虽已签订项目任务书,但资金却不能立即到位,按程序有时需要几个月才能到位入账。由于农业科研项目季节性比较强,科研人员在签订合同后需要马上开展工作做实验,这就需要单位先垫付资金运转;从企业取得的横向科研经费,在经费一次性划拨时已将发票填开,按要求应按经费的执行进度确认收入,但农业科研项目具有周期长的特点,经常出现跨年度经费拨款才到位,这导致年度收支不匹配,也不利于资金的周转。

2.3 资产管理

2.3.1 无形资产核算问题

农业科研事业单位无形资产大量存在,科技资产作为无形资产,只有一部分引入会计核算,大量的科技资产如:种植栽培技术、种苗培育技术、植物新品种、各种技术、配方等得不到合理的计量而无法入账或很少入账。

2.3.2 生物性资产的动态管理

农业科研事业单位,科研项目研究过程中需要对动物或植物样本进行试验,耗用的专用材料中还包括大量种苗等生物性资产。在试验过程中,种苗存活率受空气、温度、湿度等自然环境影响,加上覆盖的面积广、不易盘点等因素影响,给生物性资产的管理带来了难度,无法在财务账面上及时地反应。endprint

2.3.3 实验室仪器设备重复购置

农业科研事业单位,不同的课题组经费来源渠道不同,为了满足实验的需求,存在单位内部重复购置科研仪器设备的现象。而科研活动中许多基础性实验或类比性的实验,完全可以充分利用单位内部的科研仪器设备资源来完成。

2.4 政府采购

忽视对达到限额标准的货物等政府采购管理。政府采购,是指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购目录以内的或者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所谓限额标准是货物和服务在50万元以上、工程在120万元以上。但是在单位内部许多专用材料由各个课题组报的额度在限额以下,但是整合汇总后,同类物质在限额标准以上的是非常多的,并没有从严格意义上执行政府采购。

2.5 科技成果转化

农业科研成果的供给具有无差别性和不可分割性。农业科研成果消费主体是农户、企业、政府。尽管需求各异,但供给却是统一的,即大部分科研成果无差别供给社会。农业常规资源保护和品种改良、耕作制度、人畜共患流行病防治、农业区域化研究成果等,涉及面广、投资量大、产生的效益不可分割,具有显著的效用不可分割性[3]。

3 中国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制度改革的方向和趋势

3.1 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的有机结合

《财政部 科技部关于印发<科学事业单位财务制度>的通知》(财教[2012]502号),新制度明确了协调增加财政改革会计核算内容,为财政改革做铺垫;创新引入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在职工程等,权责发生制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与企业管理有机结合,事业单位的资产负债更加科学准确;加强财政投入资金会计核算,规范核算非财政补助结转结余及其分配,摸清家底,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3.2 会计国际趋同

随着经济全球化,国际间的合作经济业务越来越多,会计国际趋同是中国企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的总体趋势。新财务会计制度中全面完善会计科目体系及其说明,改进优化财务报表体系和结构,正是会计国际趋同接轨,进一步推动事业单位国际合作交流。

4 农业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对策分析

4.1 强化农业科研事业单位预算管理

4.1.1 加强预算编制管理

充分认识到预算管理对单位发展的重要性,摒弃“增量预算法”简单的基数增长,科学采用“零基预算法”[4]。第一,财务人员对以前年度单位财务预决算情况进行财务数据比较分析,结合单位的年度工作计划和单位业务活动的安排对人员经费、日常公用经费及项目经费等制定科学合理的预算。第二,对财政性收入和非财政补助收入统筹兼顾。预算管理既要考虑财政性收入,也要合理安排非财政补助收入。组织单位各业务部门,对非财政补助收入进行调查研究、目标预测、论证分析,做到预算的科学化、精细化。

4.1.2 落实预算执行管理

制定单位预算管理制度,在编制预算时将预算管理任务分解,划分预算执行责任主体,落实到责任人。定期在单位内部对预算执行任务的情况进行公示,将预算执行与个人年终考评结合起来,形成与责任人利益相关的全面预算执行责任体系[4]。

4.1.3 完善预算监督

单位内部设立专门的预算管理机构或工作小组,由单位负责人牵头,负责及时对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各主要环节出现的偏差进行深入分析和纠正。

4.2 规范科研经费管理

4.2.1 以制度为保障,强化制度的执行

按照科研经费的性质,对各相关的管理制度进行分类整理归纳,做到各类科研经费的使用有法可依。单位各部门加强沟通,确保对管理制度的正确理解和执行,财务部门对科研经费的使用严格按照预算批复进行控制。

4.2.2 加快科研经费管理知识的更新,形成一套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

通过参加培训班,向同类事业单位学习交流,取长补短;财务主管部门组织专门的科研经费管理小组,开展对农业科研事业单位的调研,结合这类单位科研经费的特点,形成一套完善的财务管理指导应用体系,在系统内各单位应用推广,不断提高系统内农业科研事业单位科研经费的财务管理水平。

4.2.3 加大对农业科研成果转化激励举措

加大对农业科研成果转化项目的投入和农业科研成果转化奖励力度,真正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加速科学技术进步,推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4.3 加强国有资产管理,不断提高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益

4.3.1 完善落实资产管理责任制

对单位资产的管理,不仅是实物和账面的管理,而且要对实物的总体情况进行管理,充分利用资产发挥效益。一方面要对无形资产形成过程进行监管,并合理评估入账;另一方面要对生物性资产进行不定期的抽查。通过加强对基地的管理,完善生物性资产使用管理的审批程序,并追究基地管理或实验管理人员的保管职责,对生物性资产实行动态跟踪管理。

4.3.2 建立健全科研仪器设备共享机制

资产管理部门在制定政府采购计划时统筹调配,盘活资产,科研仪器设备要在单位内部建立共享机制,设置专人负责管理实验室,并对实验实行预约登记管理。每年对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按使用的频率作为实验室绩效考核指标,奖励相应的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增加对实验室仪器设备运行维护管理费的投入。

4.4 深化政府采购改革

鉴于农业科研事业单位专用材料采购主要是种苗、化肥等,可按地域组建一个政府采购指导小组,通过对当地的供应商公开招投标,对于目录外的货物实行成立供应商备选库,在备选库的范围内可直接定点采购,规范政府采购行为。

加快政府采购网络信息化技术建设,构建内部办公自动化系统。在系统内部为防止农业科研信息的泄漏,方便系统内信息的沟通,构建系统内部办公自动化OA系统。充分运用网上竞价、电子反拍等信息化采购手段,提高政府采购的效率。

4.5 建立健全财务风险管理体系

鉴于农业科研事业单位业务的特殊性(投资面积广、周期长,科技成果转化难度大等),需要对农业科研事业单位财务活动进行可行性论证,对财务活动存在的潜在风险及时控制。一方面,在单位内部建立责任风险与管理层的绩效相挂钩机制,提高管理层的责任意识,从而不断健全财务风险管理体系,避免经济损失;另一方面,财务人员要加强对财务管理过程中的风险防范意识,强化内控管理。

4.6 进一步完善单位内部审计管理

农业科研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主要工作任务,是要及时发现并纠正单位内部经济活动、财务管理、资产管理等各方面所存在的问题。通过内部审计部门对财务活动的监督管理,避免财务管理过程中财务部门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无法客观公正的评价财务管理的行为。

参考文献

[1] 张俊芳. 农业科研事业单位科研经费使用与管理存在问题分析[D]. 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1.

[2] 马 岚. 科学事业单位科研项目经费的核算探析[J].现代商业,2009,14:259-261.

[3] 翟 勇. 我国公益性农业科研的主要特征及管理机制研究[J]. 农业科技管理,2007,6(26):5-8,53.

[4] 李 莉. 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问题与对策分析[D].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2.endprint

猜你喜欢

农业科研对策分析事业单位
农业科研单位档案管理现状及改进方法初探
计算机技术在农业科研中的应用
浅析农业科研院所后勤工作的发展
重大疾病保险的产品定价和产品设计风险管理对策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