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地方戏小锣伴奏的艺术特点

2014-08-19柴长学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4年7期
关键词:音色乐器戏曲

柴长学

(黑龙江省双城市东北二人转传承保护中心,黑龙江 哈尔滨 150100)

浅谈地方戏小锣伴奏的艺术特点

柴长学

(黑龙江省双城市东北二人转传承保护中心,黑龙江 哈尔滨 150100)

东北的独特艺术当属地方戏,地方戏是一种舞台表演艺术的统称,她包含着三种艺术表现样式,一个人表演的叫单出头;一旦一丑表演的称二人转,以拉场子表演的就是拉场戏。在地方戏表演艺术中,离不开武场的打击乐伴奏。而在打击乐伴奏中,小锣的演奏独具魅力。

地方戏;小锣;伴奏;特点

本人身为双城黑龙江省双城市东北二人转传承保护中心成员,专司地方戏武场小锣演奏。结合自身20余年的舞台演出经验,对小锣戏曲艺术中,尤其是对地方戏表演艺术中小锣的应用,对其发展历史,结构及演奏方法,个性和共性等进行探讨,以便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一、小锣演奏的特点

小锣也属锣的一种,相对于大锣。当然,小锣因锣面较小而得名。铜质圆形,直径约22厘米,中心部稍凸起,不系绳。演奏时用左手指支定锣内缘,右手持一薄木片敲击发声。它的音色明亮清脆。小锣无论在中国戏曲京评大戏和各地方戏曲发展过程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它与大锣在戏曲表演中随着表演动作的节奏敲击,起着衬托和加强效果的作用。它在锣鼓曲时,除有时突出其音色特点外,也敲击花点,起着丰富合奏的效果。

二、小锣的发展历史

小锣在中国戏曲发展中的起源和应用有悠久的历史。《旧唐书·音乐志》(卷29)在“铜钹”条目中曰:“铜钹,亦调之铜盘,出自西戌及南蛮。”这条记载中说的铜盘是关于“锣”的最早记载。

秦汉以后,随着民族剪的交往,铜锣逐渐向内地流传。古代锣称为“金”,并用于战争,两军交战,常以锣来指挥,有鸣“金”收兵之说。据唐杜佑《通典》记载:公元六世纪前期,后魏就开始有了铜锣出现,当时称“打沙锣”。南北朝时流行的锣可能是由西北少数民族或外国人传入。

宋代,锣在民间音乐形式“鼓板”中被应用。到了元代,除民间的迎赛神社常常鸣锣外,它还是元杂剧的主要伴奏乐器。它除在宫廷“宴乐”使用外,也在民间流行,当时锣的制造和演奏已具有一定水平。

随着戏曲艺术的发展,锣在明、清的昆曲伴奏中已占有重要地位。中国的大锣西传欧洲,在1791年,法国作曲家戈塞克开始将大锣用于管弦乐作品中,是交响乐队中唯一的中国乐器。20世纪以来,锣已广泛用于地方戏曲、民间音乐、民间娱乐和节庆活动中,参加各种乐队的演奏。此外,它还是小贩和耍猴者沿街招揽生意的工具,以锣的特有音调代替叫卖,称之为“唤头”。

三、小锣的结构组成

小锣身为一圆形弧面,多用铜制结构,其四周以本身边框固定,锣棰为一木棰。锣身大小有多种规格,小型锣在演奏时用左手提锣身,右手拿棰击锣;大锣则须悬挂于锣架上演奏。

乐器特色:属于金属体鸣乐器,无固定音高。其音响低沉、宏亮而强烈,余音悠长持久。通常,锣声用于表现一种紧张的气氛和不详的预兆,有十分独特的艺术效果。锣又称“中国锣”,来自中国的民族乐队,是交响乐队中唯一的中国乐器。锣是现代交响乐队,管弦乐队中重要的打击乐器,改变锣棰棰头的结构或质地可有效的改变锣身的音色。另外,一些较小的锣有确定的音高。

四、小锣的音色特点

长期以来,由于应用的地区和场合的不同,形成了各具异彩的锣(拒不完全统计,约有30种),小的直径仅有几厘米,大的直径达一米以上。它们的造型、音色和效果也不尽相同。目前较常用的锣,可简单的分为大锣、小锣、掌锣和云锣四类。

小锣发音高或较高,锣面试斜形,直径约六寸半。中央有个称“心”的小平面,锣光分大中小三种,有高音、中音和低音之分,锣也无孔,不系锣绳,以左手食指关节处提锣内缘,右手执锣板击奏,俗称手锣,民间称之为镗锣,京剧中奏者称京小锣。名称虽异,奏法相同,只是大小尺寸和重量有别。

小锣是色彩性乐器,音色柔和、清亮,常围绕着大锣的重音,作各种装饰性的演奏。在戏剧伴奏中,常以各种打法来配合演员们的动作,以烘托气氛。

五、小锣演奏的共性与个性

小锣无固定音高,奏时左手的食指挑起锣边,拇指为防护小锣滑落而贴放于锣边上,小指为便于掐音而靠近锣光内面,右手拇指的第二关节与食指的第二关节,中指第三关节对捏锣板,屈肘于小锣外面,成小锣演奏姿势。右手持锣片敲击(长约17公分的竹片),以锣片下端侧面斜棱击打锣门或锣边而发音,打法也与大锣大致相同,分放音击,边音击,闷音击等几种。打法有重击、轻击、闷音、掩锣、揣锣、打边等。小锣音色柔和、清亮,在戏剧伴奏中,常以各种打法来配合演员的动作,以烘托气氛。小锣是色彩性乐器,常围绕着大锣的重音,作各种装饰性演奏。多用于文人、女性或诙谐人物的上下场和配合各种表演上的小动作。

小锣在京戏中也称京小锣,它与大锣在京剧中伴随着表演动作的节奏敲击,起着衬托和加强效果的作用。它在锣鼓曲时,除有突出其音色特点外,也敲击花点,起着丰富合奏的效果。在京剧中一般用于文人、女性或诙谐人物的上下场和配合各种表演上的小动作。打法有重击、轻击、闷音、掩锣、揣锣、打边等。地方戏中表演中的小锣伴奏有着戏曲演奏的共性,也有其个性。共性是小锣都是为表演伴奏敲击的。不同的是,成熟的戏曲属于板腔体,有自己一整套的、规范的锣鼓经,不得有差错。而东北地方戏多数属于曲联体,有灵活多变的板头,而小锣敲击必须适合曲联体的演奏。

上述种种,虽材料有凭,记载有据,但看法是否正确,引证是否有误,唯有质诸高明,幸为指正。

J825

A

1005-5312(2014)17-0177-01

猜你喜欢

音色乐器戏曲
学乐器
精雕细琢的外形与音色 Bowers & Wilkins(宝华韦健)805 D4
戏曲其实真的挺帅的
乐器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论戏曲批评的“非戏曲化”倾向
擅长营造美好的音色 Marantz SA-10 S1/PM-10 S1
论长笛演奏的音色变化
从辉煌到柔美——七彩音色之西方管乐篇
戏曲的发生学述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