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发社会关爱 彰显媒体责任

2014-08-19李佰妍

记者摇篮 2014年9期
关键词:可视性抚顺公益活动

李佰妍

随着电视传播交互性的不断增强,大型电视活动的策划与实施已成为提升栏目影响力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和方法。所谓电视活动,指以受众的高度关注和参与为核心,以创意和创新营造强大的传播力,追求社会影响力最大化的“阶段性电视文本”。电视活动首先改变了长期以来电视媒体被动的宣传局面,使电视媒体成为确立活动主题、表现形式和最终效果的行为主体。近年来,各种大型新闻行动、爱心行动和公益行动层出不穷,较好地履行了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构建和谐社会的媒体责任。

抚顺电视台于2008年初开播的大型民生新闻栏目《直播抚顺》,秉承“贴近、民本、人文”的理念,在充分发挥民生新闻舆论监督和服务功能的同时,将策划、组织与实施大型活动作为提升节目品牌的重要策略之一,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给我光明”是《直播抚顺》策划的一项大型公益活动,它以记录片的形式,跟踪记录了一个被爱心人士收养、患有眼疾的8岁小男孩治疗康复的过程。目的是发挥媒体力量,让这个贫困之家的爱心之举得到关注和放大,集结更多的力量帮助弱势群体,实现“好人一生平安”的社会期盼。作为任何电视活动的策划,最关键的要素是必须使电视节目在具有公益性的基础上拥有可视性、产生震撼力和正确的舆论导向性,本文从三个方面,对此次活动所体现的媒体社会责任意识进行解析。

一、震撼力——媒体社会责任的源泉

任何一档电视节目都是以社会和受众需求为中心的,有对应的主体观众,其核心价值才能进行清晰的定位。陈延民是一个患有先天性白内障的孩子,他和养父母的故事在《直播抚顺》“抚顺好人”栏目播出后,很多爱心市民表达了对这个特殊孩子及特殊家庭的牵挂。能否给小延民送去光明,为这个不幸却饱含关爱的家庭带去希望,让观众的爱心找到释放的闸口,《直播抚顺》启动了“给我光明”公益活动。围绕小延民,记者一个多月播发了20多篇稿件,环环相扣,层层递进,让关注关心小延民命运的观众在了解救助进程的同时,凝聚爱心,实现情感升华。

二、可视性——媒体社会责任的基础

任何一项电视活动,都必须注重可视性。“给我光明”公益活动不是单纯局限于眼疾手术的报道,而是将活动分为几个阶段进行跟进式报道,在活动开展的不同阶段,都着重突出可视性。比如,从介绍小延民的领养身份开始,到领养家庭环境的困窘,到这一家子曲折命运的讲述,到小延民积极乐观生活态度的展现,每篇报道都是一篇精致动人的情感新闻,拨人心弦,引人共鸣。在活动推进过程中,栏目还联系到了抚顺眼病医院,从治疗、确诊到手术,直至小延民恢复视力记者都跟踪拍摄,孩子的康复进程一时成为街头巷尾百姓热议的话题。在小延民康复后,栏目组还为他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校,这样的结果让广大观众深感欣慰,二十多篇报道既可独立成篇,也可串联成线,每篇报道有亮点,整个活动有看点、有始终。

三、导向性——媒体社会责任的核心

正确的舆论导向是新闻媒体的底线,也是体现媒体社会责任的价值核心。“给我光明”公益活动,关注的主体虽然是一个需要帮助的命运多舛的小男孩,但是记者并没有在“悲惨”、“可怜”上做文章,而是在突出他和养父母乐观、勇敢、向上的品性。每篇报道小延民那灿烂的笑容都是记者和编导着意记录和放大的,这样的笑容也为他赢得了电视机前观众的喜爱和认同。随着活动的跟进,不断有爱心人士来到节目组或眼病医院,看望这个勇敢乐观的小男孩,为其捐款捐物,还有一些学校主动联系到栏目组,表示愿意接收这个可爱的小男孩入学。这就是爱心的传递,通过这种导向性的宣传,观众感知到的是社会的温暖和公众的良知,媒体的影响力和公信力也得以同步提升。

如果说电视新闻承载着让公众了解、认知社会的功能,那么电视公益活动则具有更强的互动性和参与性,它能够巧妙地将扶弱济贫、平等感恩、正义正气等人性之美和社会责任、社会道义、社会平等价值观念有机地衔接整合起来,从而更好地发挥主流媒体的积极作用。■

(作者单位:抚顺广播电视台)

猜你喜欢

可视性抚顺公益活动
公益活动证书
抚顺平顶山惨案纪念馆
手拉手,献爱心公益活动
图说抚顺琥珀(六)
“温暖寒冬”公益活动行(三)
博科:开放式可视性架构提升运营商流量洞察力
基于可视性分析的谷地弯曲识别及结构化方法
辽宁·抚顺·雷锋纪念馆
辽宁·抚顺·雷锋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