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激励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

2014-08-18杜红燕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4年8期
关键词:进校榜样班级

杜红燕

班级管理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带领班级学生,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过程。班级管理要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生活和班务管理的主人。良好的班级管理能加速学生的全面发展,有效地展现学生各方面的潜质和才能,良好的班级管理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保证. 班级管理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班级管理的效能体现为人的发展。在人的行为活动过程中,是否给予激励,其行为活动的表现及效果大为不同。而且,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不能采取任何过激的措施管理学生,提倡的教育方式是:尊重学生,引导学生,服务学生。其他的措施一旦带来不良后果,那么学校和采取这种教育措施的教育者都会受到严厉的处罚。因此,激励教育在班级管理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何谓激励?前苏联学者斯拉斯捷认为,激励就是激发学生思想、情感和动力,给以活力,唤起愿望。它似催化剂,使优秀者更为完善,使自卑者自强,使盲目者清醒,使整个班集体进取向上,团结进步。美国的著名心理学家詹姆士也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来自教师的激励恰恰表现了教师对学生的肯定,它会使学生渴求得到肯定的心理需要得到满足。

在低年级的班级管理中,特别是一年级的学生才从幼儿园进小学,对于孩子来说,是一种跨越。幼儿园的宽松带有放纵性的管理养成了孩子松散、无纪律的习惯,到小学后就要进行系统的习惯培养。礼仪,规矩在孩子刚进校的时候要进行常态教育。只凭班主任一人的力量是不够的,这就需要发挥其他教师的教育作用和学生之间的效仿功效。譬如,我交待学生上课铃声响后,要在座位上准备好学习用品、静息,等着老师来上课。凡是按要求做到的学生,我都及时地表扬,发一颗小星星鼓励。学生都特别想得到老师的表扬,就纷纷效仿。时间一长,就形成了良好的班级纪律。

在其他班务管理中,我让每一位学生参与其中,培养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感。学生入校后,我根据学生情况,均衡学生的优劣之势后,设立各种官职分管班级的事情。如: 整理讲台的台长、开关门的门长、管理窗户的窗长、管理饮水机的机长、开关灯的灯长……学生刚进校时,相互间不了解,而且年龄都比较小,各种干部的任命暂时由班主任指定。随着时间地推移,学生之间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各方面的优势也逐渐地显现出来,我就逐步放手让学生推荐或自荐,再根据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质进行任命。这样把全班同学置于同一起跑线上参与班级管理,竞争具有公平性,避免了由班主任指定干部造成的主观、片面以及由此使学生产生的不公平感和逆反心理;人人都是管理者,人人都是被管理者,被管理者会对管理者多一份理解和支持。进而产生上下左右较为融洽的心理氛围和群策群力、团结合作的人际关系。实现自我价值的迫切感,极大地调动学生们的工作主动性与创造性。在这种自我管理中,每一位学生的参与能力、组织能力、管理能力都得到大幅度的提高,使班级管理与素质教育有机地融为一体。

人们都希望自己能置身于优秀组织里,并且成为这个组织中的优秀分子。在班级管理中,当学生取得一定的成绩时,班主任要及时给予正确的评价,必要时可授予一定的荣誉称号。这有助于激发他们的进取心和自信心。因为荣誉是一个人在学习或生活中取得成功的重要标志。获得荣誉的学生,往往有一种被认可的兴奋感和继续进取的心理状态。班上的很多学生家长忙于工作,中午没有时间接送小孩,就把孩子留在了学校的午休班。由于学生才进校,年龄小,往往在吃完东西以后,不擦拭嘴巴。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我号召学生捐献抽纸在班集体中使用。刚开始只有几个人捐,我在班会课上对这几个学生进行表扬,还把他们的名字记载在好人好事册当中。其他同学看见后也想得到表扬,就积极地捐献,有些小孩甚至拿来了一提纸。对于这类学生,我更加着重表扬。学生的表现得到了肯定,积极性更高了。

这些孩子就像一张白纸,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会,班主任要利用好手中的画笔在这张纸上描绘出绚烂多彩的画卷。我抓助一切机遇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一进校,我就告诉学生,班集体就是一个大家庭,人人都是这个家庭里的主人,只有人人关心爱护,才能拥有温馨的家。我时刻注意寻找班级中各个同学关心集体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与表扬。例如:我班的姜政禧同学在听了老师交待放学后要记住关灯,他放学时就等在开关旁,其他人都离开教室后把灯关上。我看见了就及时地表扬。之后,班上的很多同学都争着去关灯。这比说服教育更具有号召力,更容易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激起学生模仿和追赶的愿望。正可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因此,班主任在进行情感激励的同时,必须施以榜样的激励,才会真正扬起班级奋进之帆。

榜样可以是社会上的,比如具有“钉子精神”的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徐虎,一心为民的焦裕禄,公而忘私的孔繁森……但我觉得身边的“榜样”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更能达到对其他学生的激励作用,比如热情为全班同学服务的优秀干部,刻苦学习学习标兵,乐于助人的同学……由于生活学习在一起,学生中的先进人物更具现实性、可信性,也因此更具可比性,更易为学生接受,更能起到立竽见影的作用。学生会用他们的事迹对照自己的言行,检查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自觉抵制外界的不良诱因,克服缺点以矫正自己的不良行为。一年级的学生总会有一些不好的行为习惯,如:随手丢纸,不及时清理自己的书包和抽屉等。教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教师只是批评指正,达不到效果,这就需要为学生树立榜样。学生虽然年幼,但他们也会观察,会分辨是非。在共同学习一段时间后,我让学生说说班上谁最干净,谁不会乱丢垃圾,评选出卫生标兵,委任他们为卫生监督员。长期坚持下来,如今,班上基本没有乱丢垃圾的孩子了,来到我班上课的老师都说班上干净整洁。

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班级的管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感;荣誉激励,找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与表扬,促使学生把一时的进步变为永恒的品质;情感激励,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与学生的情感零距离接触,引导学生走向健康、向上的生活轨道;榜样激励,利用榜样无穷的的感召力,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激起学生模仿和追赶的愿望。不论哪种方式,都要适时、适当、适度,才能使之为班级管理服务,使班级能按着所期望的目标发展,使班级成为一个团结奋进、蓬勃向上的集体。endprint

猜你喜欢

进校榜样班级
班级“四小怪”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浅谈“进校”应如何搞好中小学教师师德修养培训
不称心的新班级
班级被扣分后
县级教师进修学校师资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五老"进校讲"双百"英模人物
榜样
榜样
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