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师在学生的发展中成长

2014-08-18赵红霞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4年8期
关键词:学科素养教师学生

赵红霞

摘 要:走过二十年教学岁月,我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对学科素养有了更深的感触和理解。从十年前上网搜索"学科素养"的概念内涵,到今天漫谈"学科素养提升"的感悟,从迷茫质疑到执着磨炼,从沉潜我心到追求自我进步,这个过程承载着一位教师几许心愿与情感。

关键词:教师 学生 学科素养

一、学科素养,完美的遗憾

专家论证:“学科素养越好的教师就越有可能成为优秀的教师。” 然而我如许多普通的教师一样遗憾,没能生来具有特别优秀的天赋、特别突出的才艺。尤其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对专业基本功的要求是只有更好、没有最好。观摩名师风采,我切切实实体验到了什么叫水平,什么叫差距;敬阅教育专著,资历高深、谈吐睿智、视点独特的专家们,让我景山仰止;面对“明星”教师们超群的专业素质和飞扬的梦想,学科素养曾经是一张无法触摸的网,找不到突破的方向。

现在,作为一名老教师,我现在想说的是:教育的“优秀”是需要培养和条件的,是需要在不断开阔的教育视野中增长经验、不断研修与实践,不断奋进和追求的。也许我们很多人没能够受到优质的前期教育,但我们只要立足本职、全力以赴去实践所学的部分,便没有辜负所学。我们也不必在“优秀们”面前失去信心,也许此生都不可能超越他们,但只要认真工作、不断有新的认识、新的进步、新的提高,便没有理由看低自己。回首奋斗与收获,反思教学和自我,在陪伴学生的进步和成长的日子里,让我更清楚的认识到了教育素养、教师素养的真谛!同样感受到了自己工作的价值与付出的快乐。

二、学科素养,课堂的灵魂

教师教学智慧、教学思想、学科素养是课堂的灵魂。“教育不是一种技巧,而是一种坚定的修养,这种修养需要长期的修炼提升,沉淀在你的内心深处。”将学科素养与教育教学结合起来,一直是我们追求的理想。课堂上老师的一言一行源自于理性、智慧、思辨的内在气质,是融合了学科魅力与自身素养的整合体。此时的教师,就应该是以一个完整的职业生命,携自身的全部学科涵养融入教室、融入课堂、融入学生,让学生由此而汲取有关内容的丰富营养。

学科知识,备课一生。苏霍姆林斯基的讲述让我们感动于“用一生去备课”。我学而用之有三:1.整体建构知识:学科---学段---学期---单元---课时知识梳理。统揽教材,把小学一至五年级,甚至初一的教材进行同学科备课,初步统计出每一册的主要教学目标,根据知识点、重难点大体确定每个学段将要开展的教学活动。2.规划教学方法和内容:以单元为单位,提炼出教师的教学方法,挖掘出阅读拓展文章推荐给学生,如把情景设计语言元素和课文蕴含的文化背景做好整理。3.把握课时纲要:根据实际学情,以课时为单位写出教案提纲或较详案,阅读同单元和同课时优秀教案后补充完善。

审视自我,课堂构建。要成就自己的课堂,我的经验是:一是要博览课堂、量体裁衣,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课堂教学风格。借鉴是创新的第一步,只有眼高才能手高。校内优秀的课要听,市级、省级以至国家级举行的大型评优课活动尤其要积极参加,多听多评。因为我们出去学习的机会不是那么及时和合适,下载各个年龄阶段的优秀教师课例视频,至少10节以上,简单写出对教师的评价,结合自身寻找切合点,能激发我们情绪、触动我们似曾相识的神经,然后大体确立自己的教学风格。这是很重要的第一步,就像买衣服,适合还是不适合自己,不仅是风格和审美的体现,还关系到自己对教学的思维定位和自信心。二是要审视自己、明确优点与缺点,扬长避短,在课堂教学中锤炼和改进。

“完美”的教师是不存在的,在实际工作中,教师只有把先天的优秀潜质和后天的不懈努力有机结合起来,才有可能在教育事业中有所作为。多少次为了设计一个有效的活动,我绞尽脑汁,研究教材、研究学生;多少回为了一个精美、完备的教学课件,我在电脑前一坐六、七个小时;多少个日日夜夜为了演绎一堂师生真实、有效的课堂,我废寝忘食、挑灯夜战。创设理想的“有效、有趣、有情”的小学英语课堂,我希望通过真实的努力,为挚爱的课堂不断增加新的内涵、新的惊喜!

三、学科素养,自我的修炼

“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学校教学大纲宽广得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能手、艺术家和诗人。”我想,作为教师,“知识视野”,“宽广得无可比拟”就是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有深厚的学科素养。一位专业教师的完美的知识结构,应该是三个同心圆:最里边的小圆是扎实的专业、学科基础知识和通透的基本原理;第二个稍大的圆是相关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常识;最大的圆是以哲学为主,兼及美学、历史、人文等方面的关于人类文化的常识和修养。这三个圆的圆心都紧扣着成为一名专业化的优秀教师所必须具备的知识修养,同时紧紧围绕着“师之为生”的教育核心。教育的最高目的,恰恰就是作为教师的人,去影响帮助我们的学生,使之成为独立的幸福的人。这也正是师德修养的核心理念和最高境界。

那么,这样的“圆”怎么形成?一靠实践中提炼而成,二靠教研学习积淀与扬弃。名师课堂、教学智慧、课例分析、思想哲学、理论启迪等等理论与经典书籍,让我一次又一次与“智者”对晤,与名师共研,沐浴在书香的黑白文字中,在思考中走出狭隘,从专业走向丰富。且行且学,我更懂得了“教学相长”这个道理。我虔诚的追寻着贤哲大师的思想,还原着睿智精彩的课堂,将课堂与书房紧密相连,愈来愈向往做一名科研型教师。

四、学科素养,学生的发展

学历、知识储备大多数教师都游刃有余,为什么教师这份工作往往等于“辛苦”,而且一苦十几年、几十年的教师大有人在?这将促使我们对学科素养的价值进行更深的思考。

一名教师永远面对的是“今朝不与四时同”、“岁岁年年人不同”。如果不会追求自己的专业成长,不懂在教学实践中吸收、总结、反思,即使挥泪如雨的辛苦劳作,也不知播种的是什么,亦不知将要收获的是什么。如果只追求“四季稻”的数量,不追求“长季稻”的芳香,只重视耕作和收获,无视稻米的粗糙和无味,都不是一个教育工作者真正的工作价值。一位优秀的教师,不仅以忙碌、奉献为功,更应以追求学生的学习质量,并在创造性教学中以教师能轻松愉快地教,让学生愉快轻松地学为荣。教师的努力在成就自己的同时,更是为了成就学生:开辟一片教与学的杏园,成就一批智与乐的天使!学科素养是激扬学生学校生活的风帆,是滋养教师教育生命的河流,学科素养的价值在学生的发展中生成和提升。endprint

猜你喜欢

学科素养教师学生
最美教师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从历史文物古迹到架构学科活动的探讨
教师学科素养及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探究
学科素养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实践教学
圆我教师梦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