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润物无声教育无痕

2014-08-18陈涵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4年8期
关键词:教室读书同学

陈涵

礼仪,是优雅得体的礼仪,它应该是一个社会享有高度文明的社会标志,是一个社会发展的关键。由此可见,有效的礼仪教育,对于人的德性养成和社会和谐具有重要作用。

一、说说我们班的故事

故事一:班中一女生在公交车上自觉捡垃圾,受到原副市长陈祖楠先生的夸赞。

故事二:家长会时,在我还未考虑到之前,班中一男生事先已悄悄放好纸杯并倒上水,迎接家长的到来。

故事三:班中一同学生病住院动手术,在我还未发话之前,其他同学竟已自发组织前去探望。

故事四:班中两位同学主动拾起其他同学扔在地上的饭盒,受到值周老师表扬。

故事五:中饭后,我,三(5)班的班主任。总爱和同学们聊上几句,或开个玩笑,希望能给同学们带去一些轻松和愉悦,这个时间已被同学们戏称为“开心一刻”。

故事六:每每放学时,同学们都会走到讲台旁的我面前,亲昵地叫一声“毛老师再见”。

故事七:班中哪位同学生日,我一定会送他一本书或一个笔记本,并赠上我盈盈的祝福。

故事八:我生日那天(不知道这些家伙们是怎么知道我的生日的),同学送我一个小小的橘子并一定要我当众吃下。

故事九:放学了我还在教室批改作业,突然冒出一位女生,给我递上一颗煎豆:毛老师,你吃。

故事十:“抢饼干事件”。下午第二节课后,我怕同学们肚子饿特地带点饼干进教室,一开始,同学们还不敢上来拿,渐渐地,他们胆子大起来了,竟发展到去我办公室抢饼干吃,正当我左右为难时,一位男生从家里带来饼干,放在我的办公室里,过了几天又有几个同学拿饼干来,最后,同学们将家里放着的糕点带到学校,大家一起分享,其乐融融。

当我讲述着这些让我感动流泪的故事时,或许老师们会说真有那么感动吗,真有那么必要讲吗。确实很有必要。每当我走进这个班时,看着这批勤奋好学、充满朝气、文明得体、和睦团结、积极向上的学生,我感觉到的是前所未有的轻松、愉悦和幸福,甚至还有一丝丝的成就感。带着这样的心情去教育和管理学生,我还会感到累吗?我还会说服不了学生吗?我还有必要在学生面前板着个面孔来树立威信吗?我还需要煞费苦心拿出一套又一套方案来“整”学生吗?所以我觉得如能有效地实施明礼教育,也能给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教育带来极大的方便。

二、实施明礼教育的理论依据

环境性格说。环境可以改变人的性格,良好的环境更能塑造人良好的品性。

正面引导法。初中学生的可塑性强,树立榜样能产生较大的效应作用。

活动贯穿法。通过系列活动,培养学生兴趣,同时也能印证学生接受教育的效果。

自我教育法。自我教育、自我反思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明礼”意识。

三、如何有效实施明礼教育

读书明礼

“读一本好书如同交了一个好朋友”,“像与一位伟人进行了一番深刻的谈话”,这些话我们耳熟能详。的确如此,好作品是人的心灵鸡汤,能营养我们学生的思想空白。我们可以抓住教育的契机,开展“读书明礼”主题读书活动。4月23日是 “世界读书日”,为开展好“世界读书日”期间的活动,促进中学生读书习惯的养成。我们可以确定读书周,明确读书周的主题如“读书明礼、知荣知耻,做文明学生、建文明校园”,发动学生利用学校图书室和班级图书角阅读一本感兴趣的书,读出品位,读出深度,写出读书心得,享受阅读的快乐。定期举行读书心得交流会,并进行读书之星评选、读书征文评比。在读书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上也可以加大创新力度,让阅读走出学校、走进社区、走进家庭,使阅读真正走进千家万户,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2.活动激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大的“内驱力”,而丰富多彩的活动可以开发学生的多元智慧,寓教于乐。从开学初开始,以每周的班团队活动课为阵地,有计划有步骤有内容地开展以明礼教育为主题的系列班团队活动:如仪表得体、升降国旗、同学交往、安全卫生、家庭礼节、公共场合、待人接物、礼貌用语等。这些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交际能力和创新意识,而且在活动过程中学生也达到自我教育的效果,这比教师空洞的说教更容易被学生接受。此外,利用节日开展活动,也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如母亲节。

3.表彰先进。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特别是对于处在青春期的青少年们来说,树立榜样,评优评先更能激发他们的上进心。所以我们可以借助班委的力量,甚至借助学校的力量,表彰先进,并通过评比文明生、文明示范生、文明小卫士、文明之星等环节来树立榜样。

4.见微知著抓细节

4.1同学,你好!

每每在路上遇见学生,我们的学生会很有礼貌地问候:老师好!表示对老师的尊敬。这个时候我也会回敬一句“同学你好!”我总觉得人与人之间的尊重是相互的。接到学生的电话,我会脱口而出:某某同学,你好!渐渐地我发现,当我打电话给学生时,他们也会脱口而出:毛老师好!然后我就想,他们遇到别人的时候,也一定会有礼貌地习惯性地打招呼了。

4.2同学,再见!

每每放学回家,我们的学生一定会摆着手有礼貌地与你说声:老师再见!如果你没有回应,他一定会再次轻轻地走到你面前,亲昵地跟你再说一遍:老师再见!有的同学甚至跑出教室很长一段路了,突然发觉还没跟老师道过再见,他一定会跑回来补上。当然,一开始有些同学还没有这样的习惯,他们会一声不响不打招呼就悄悄离开的,这个时候我肯定会主动地跟他说一声:某某同学,再见!这么一来,他一定感觉到自己的失礼了。

4.3重交流。

事后,我会见缝插针地教育我的学生:亲爱的同学们,感谢你们的一声再见,驱走了我一天的疲劳,也给我带来了一份好心情。此时此刻,我在想,你们在家也一定是个有礼貌的好孩子,你们出家门时也一定会向家人说一声再见,睡觉时也会道一声晚安,对吧。同学们相视一笑,我发现,有的同学脸上露出了愧疚的神色,我相信以后他回家一定会试着跟家长打招呼的。这样的谈话比我苦口婆心、振振有词的说教有力多了。endprint

4.4记得学生的好。

每个人都需要别人的赞扬和鼓励的,学生更如此。每次活动比赛结束,我都要小结一下。校运会、艺术节、学科竞赛中,得奖了,感谢,为我们班级争得荣誉而感谢,让学生感觉到他在这个班里有多重要;未得奖的,感动,为学生的尽力拼搏而感动,也是对他的鼓励。然后,要副班长及时记录同学们的这些功绩,并张贴在教室里。试想一想,每当这些学生走进教室的时候,他们的自豪感会有多强烈啊!他们对这个集体会有多热爱啊!

4.5心里装着学生。

有时,我也会趁机送一些小礼物给他们。书、笔记本之类的,然后写上一句赠言一并送给他们。现在的学生有条件买这些书籍,但是他们特珍惜班主任老师送给他们的礼物。为了公平起见,我利用双休日时间邀上三位同学一起去商店花了300元钱买回了40本笔记本,然后回到教室在笔记本上根据每位学生的个性认认真真地写上赠言送给他们。希望即将毕业的学生们能在这里留下更多的东西:日记、随笔、友情、师生之情、荣誉,以及一路留下的深深浅浅的足迹。

教师的人格魅力

教师的人格魅力缘于对学生的爱,这是一种高层次的圣洁的爱,她含有友情,又高出友情,她含有母爱,又高于母爱,她是开启学生心扉的钥匙,是激励学生奋进的催化剂,是师生情感相融的接触点。先让我们一起来读一篇习作,倾听学生的心声:

《一路上有你》

当我踮着脚尖站在“教师风采”橱窗前寻找着您的名字,当那一排排陌生的面孔从眼前刷刷而过,当我没有注意到眼前的便是您,却仰着头左右摇晃,当头颈感到微酸才失望地落下时,我看到了那个名字,我要找的您,和那伴我一路走来的微笑的脸庞。那一刻,我记住了您的微笑。

陌生的校园,陌生的教室,陌生的同学,陌生的您。让我在感到新奇的同时,又有一丝畏惧,于是约束着自己。尽管很期待您的微笑,但又害怕见到您,怕的是无从开口。但是,我错了。那一次,您叫了我的名字,温柔,亲切的声音,从前门传到我的耳畔,从梦传到现实,从畏惧传到从容,您的声音,改变了我。我勇敢的抬起头,看着您,看着您微笑的脸庞。视线渐渐地逼近,脚步声靠近我的心房,您站在我的面前,站在我的世界里,从那一刻起,您在我的记忆中渐渐清晰。

燕子秋去春来,燕尾如剪,在空中剪裁着一个又一个梦。一路而来,从天涯海角到走在一起后的相识,光阴与我们擦过了3个春秋。

一路而来,有您的相伴。曾经幻想过老师和我同坐于桌前,一起畅谈,如友如亲;曾经幻想过老师和我一同在操场上玩耍的身影;曾经幻想过老师和我零距离的交谈,将心中的烦恼,忧愁,倾诉;曾经幻想过和老师如朋友般说说笑笑,没有严肃只有轻松……这一切曾经的梦,因您而不再虚幻,您总是放下架子,如孩子般,容入我的生活。还记得一起在KFC吃得满嘴油滑;还记得在操场上挥舞着羽毛球拍,您那“天下无敌”的旗号;还记得围在您的身边,讲着星座,讲着孩子们的故事;还记得农校宿舍里我们将您吓得抱枕求饶……所有无法想象的老师与学生们发生的故事,都发生在我们之间。一路上有您,带给我一山春花烂漫,一篮春光明媚。

一路而来,有您的相伴。求知的路上,是您不断的扶持着我,走过满步荆棘。您的心会因我的成绩的颠簸而起伏跌宕。记得初一下半学期,不争气的我弹奏着“钢琴曲”,您几次和我交谈,鼓舞着我前进。记得上次月考后,您把语文成绩不理想的我叫到门外,坐在教室门前,拿着我的语文试卷端详,为我耐心地分析,不是抱怨,不是骂声,而是教导。冬日的阳光透过隔墙,映射到我的心中贮存,暖暖的。

一路上有您,我的老师,我的挚友,我的母亲。

如今,不用踮起脚尖便可以轻松的找到您的照片,伴我一路走来的面庞,然而总有一丝不引人注意而悄然产生的变化,在眼角,在额前……但不变的是那一片粲然……

记忆不会被光阴风化,在一个孩子心的某一个角落,珍藏着您的微笑,和那一路而来的岁月……

一路上,有您……

这不仅是学生唱给我们老师的一首赞歌,更表露了学生的心声。孟子说过: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只要你的心里记着学生,学生的心里肯定也装着你。一个教师只有深爱自己的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才能使学生亲近你。

润物无声,教育无痕!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室读书同学
“313”教室
这里的教室静悄悄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如何缔造完美教室
长时间待在教室更容易近视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我们一起读书吧
读书为了什么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