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生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个性差异研究
2014-08-18董单
董单
关键词:艺术生 大学英语 个性差异
在我国高等教育中,艺术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面临比其他高校更大的困难,其中原因客观而清晰。众所周知,艺术类院校高考录取文化课分数较低,更注重学生的艺术专业特长,相对轻视包括英语在内的文化类课程。本来英语基础就较弱,再加上艺术专业训练占去了学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也就无暇顾及英语学习,且在英语学习中不断增加的困难也使得学生对大学英语学习逐渐失去信心,形成恶性循环。然而,近年来个性化教学和个体差异不断被提出并应用到英语教学中来,因此,作为艺术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师更应该了解和研究艺术类学生的群体个性,去深入挖掘学生的差异和优势,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对学生进行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个性差异
对于个性差异的划分,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的分类方法。国内外的学者对于个性差异也有着不同的看法。奥特曼(Altman)认为,学习者个体差异因素主要包括年龄、性别、过去的语言学习经验、母语熟练程度、性格因素、语言学能、动机与态度、智力程度、感觉方式偏爱、认知方式和学习策略等。斯基汗(Skehan)的个体差异研究主要表现在语言学能、动机、语言学习策略、认知与情感因素,包括内外向性格、冒险精神、智力、独立的认知方式和焦虑感等。埃利斯(Ellis)的个体差异则分为两类:个人因素和普遍因素。而在国内,文秋芳教授对个体差异的分类划分为可控因素和不可控因素。王世庆则把差异归结为生理方面、心理方面、认知方面和社会文化方面的差异等。
任何人都是有个性的,也只能是一种个性化的存在,换句话说,个性化是人的存在方式。学生的个性差异,不仅表现为个体间差异,而且还表现为群体间的差异。由于受遗传、环境、种族文化差别等影响,学生的个性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个性差异是教育的依据,只有研究和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针对学生心理的不同特点实施差异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与其他大学生相比,艺术生是一个特殊的大学生群体,他们的大学英语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更好地把握艺术生群体与其他群体的个性差异,艺术生群体间的个性差异,以及艺术生个体间的个性差异,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课堂有的放矢,且生动而有意义。
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继西方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之后出现的又一教育学理论,且不断被重视,近年来,作为一种更能充分解释教与学过程复杂性的理论而为人们所推崇。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学习者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在自己已有经验的基础上主动建构的。而且,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重视学习者的主体地位,认为学习是一种意义建构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接受信息刺激,学习过程是学习者根据自己的需要、兴趣、爱好,利用原有的认知结构,即知识和经验,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的选择、加工和处理的过程。认为教学应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教育原则,主张能力和素质培养为主的教育模式,关注学生的情感,鼓励学生带着自己的兴趣、心理需求和个人经验去体验和学习。
个人建构的思想是由心理学家凯利(Kelly)基于建构主义理论提出的,强调在处理学习任务时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个人建构方法。明尼苏达大学语言习得研究中心的专家们把上述思想应用于外语教学,使之成为具有差异与个性化的外语教学方法。他们认为学生一方面有着不同的性别、性格、智力水平、智力类型、记忆风格和学习习惯等,另一方面,学生也有着不同的学习动机、学习需要和学习条件。所以,这种教学方法更加鼓励学生主动探索知识,主张每个学生应有权利和机会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材料、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构建学习环境、甚至进行个性化的自我评价。
艺术生的个性差异表现
艺术生是一个特殊的大学生群体,也是一个特殊的外语学习群体。除了他们自身的外语基础、文化水平等与其他大学生不同以外,他们更有着艺术生与众不同的个性差异和特征,如学习动机、性格爱好、情绪情感,以及不同系别不同班级之间都有着不一样的风格和特征。
1.艺术类学生的学习动机差异
著名学者加德纳(R· Gardner),兰伯特( W·Lambert)等把学习动机分为两种。一种称为综合型学习动机(integrative motivation),即学习另一种语言的目的是要成为这个语言社团的成员,学习者不但要学习语言本身,而且还准备接受使用这种语言的人民的文化与生活方式。另一种称为工具型学习动机(instrumental motivation),即为了某些实际的目的,如阅读文献、求职需要等,而去学习某一种语言。因此,学习主体在学习外语时,应该明白自己的学习动机是什么,即为什么学习外语?只有当学习者有明确的学习动机后,才能按照动机所激发的方向,积极主动地努力学习,排除干扰,克服困难,集中注意于所学习的对象,实现学习目标。然而,大部分艺术类学生外语学习目的不明确,他们质疑英语对其专业学习和未来职业发展的良性作用。甚至,有学生会认为英语学习困难重重,且费时费力,还占用了大量时间,影响专业训练和专业技能发展。
针对艺术生对大学英语学习缺乏学习动机的情况,作为艺术院校的英语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去积极主动并进行反思。目前,已经有很多艺术院校积极开展将外语教学与艺术专业相结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的探索。这样,英语授课内容能紧密结合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充分利用他们对自己专业的热爱激发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从而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英语学习是专业学习有益的补充。作为英语教师也可适时补充和学习国外一些著名的艺术家、艺术品及有关艺术的相关英文资料。良好的英语能力不仅有助于学生整体素质和艺术修养的提升,而且能够间接而积极地影响着他们对艺术的领悟和表现。有研究表明,在相同领域,掌握一门外语的人要比不懂外语的人更加具有对事物的思辨力判断。
2.艺术类学生的性格差异
艺术生的性格特点与他们的专业要求有着密切的联系。因为艺术专业要求学生情感丰富,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甚至个性张扬,因此,他们在行为上往往表现出较强的个性特征和以自我为中心的散漫,缺乏团结合作的精神。同时,他们受艺术不分国界和西方自由思想的影响,以及专业课授课方式的单元制教学,无固定教材,创造性与随意性极强,而且结课也没有绝对统一的考核标准等因素的影响,如同样是器乐课,不同的教师对音乐的理解不同,所以演奏的音乐感觉和味道也不同;同样是色彩构成课,不同的教师对色彩的构成有不同的理解和看法,不同的学生对色彩的感觉差异也很大,他们的创作作品也就风格各异。不可否认,这样的教学方式的确培养了艺术生的创造性,同时也养成了学生的随意性和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
艺术生与众不同的性格差异,对艺术院校的外语教学提出了挑战,也决定了艺术院校的外语教学不可能照搬其他高校的传统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保持长时间注意力集中的教学模式在艺术院校是行不通的。针对艺术类学生感性、外向的特点,外语教师完全可以用多种多样的文化活动为载体来进行大学英语教学。例如,对音乐系的学生就可以通过欣赏和演唱英文歌曲的方式,来进行某些内容的讲解;对于舞美系的学生可以要求通过绘画的方式表达对课文中情节的理解;对于表演系的学生甚至可以排演简单的英文短剧,或是对英文节目和电影进行配音等活动来丰富教学。单一的教学模式是艺术生英语课堂教学的大忌,多样的教学形式既能充分发挥艺术生的思维活跃、表现力强和具有创造性的特点,在活动中也能培养他们为同一目标团结努力共同合作的精神。
3.艺术类学生的情感差异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有研究表明,积极的情绪如自信、喜悦、钦佩等能够给人创造有利于学习的心理状态,而且在积极的情绪中,学习者往往精力充沛、思想敏捷、感知广泛、记忆恒久等。然而,当学习者处于担心、焦虑、厌烦状态时,他会拒绝参加一切活动,对语言学习的兴趣也会下降,学习效率降低。对于大多数艺术生来说对英语的学习就缺乏积极的情感,其中原因有很多。首先,艺术生的英语基础不是很高,对英语学习不感兴趣,且忽视包括英语在内的一切文化课学习。其次,艺术生因自己的理想、兴趣而选择自己的专业,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有很强的认同感,因此忽略或排斥其他一切课程学习。再次,目前国家对艺术院校的学生没有要求参加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要求,而且艺术生在本科学习期间也没有一个硬性的英语水平参考标准。因为没有任何目标驱动,所以艺术生对英语学习的态度长久以来一直不是很积极。
所以,在外语教学中培养艺术生对英语学习积极情感的重要性不容忽视。作为教师,首先,应该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与时俱进,提升个人魅力,努力做让学生钦佩的对象;其次,为学习搭建或创设愉悦有趣的英语学习氛围,设法把学生在课堂上的焦虑感降到最低,如给一些基础弱、胆子小的学生提供更多享受成功喜悦的机会,向他们提出一些较为容易的问题,当学生回答正确时,哪怕是小小的一点进步,作为教师也要毫不吝啬地及时给予奖励和表扬等。最后,教师需要与自己的学生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积极去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生活,他们的性格爱好,倾听他们的一切诉求,甚至欣赏他们的艺术,缩短与学生的心理距离。
4.艺术类学生的系别与班级差异
个性研究的学者对个体性格做了大量的测量和分析后证实了两种性格的存在,并指出他们各自的特征。具有外向性格倾向性的人,意识、兴趣和精力常指向他人和他事,对自身及内心体验则很少关注。与之形成对比,具有内向性格倾向性的人,则避免与他人进行社交,常关注自身的感受、思想和经历。例如,在笔者所任教的艺术院校,舞美系的学生,性格安静,课上互动交流困难,参与意识较弱,回答问题时常处于沉默的状态,回避参加各种语言实践活动,导致他们的英语学习受到影响,英语交际能力受到抑制。而对于像音乐系或表演系的学生,课堂气氛就会过于活跃,他们非常开朗活泼,爱说爱动,所以纪律不是很好,但对于任何话题都能展开讨论,适应环境的能力强,善于发现问题,且富于创造性。
任何一种个性,都会既有优势和长处,即促进学习者学习的一面,也有其劣势和不足,即妨碍学习者学习的一面。而英语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充分发挥学习者性格的长处,弥补其不足,使每一位学习者在英语实用能力上得到全面发展。因此,适应个体性格差异的英语教学应包含两方面,一是采取与其个性中的长处或偏爱的方式相一致的教学对策;二是采取与其个性中的短处进行有意识弥补的教学对策。对于不同类型的系别或班级,教师不可使用同一种教案,而需要根据个性倾向设计教案和教学对策。针对性格安静的班级,除安排写作翻译等能力训练外,甚至像舞美系的学生还可安排一些根据课文情节的绘画来再现文章内容。同时,为学生营造课堂上的语言氛围,鼓励学生不怕错误,敢于尝试,积极参与活动和交流。而对于性格活泼的班级,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积极参与的特点,在课堂上多安排活动,如表演、演唱英文歌曲、小型演讲或辩论等,来激发和调动学生课堂上的语言学习参与热情,注重学生的互动,同时还要关注和提醒学生对语言中文化的理解,语言含义的把握及注意语言使用的准确性。
反思与启示
由于艺术生所学专业的特殊性,以及他们的英语基础、文化水平等客观原因,艺术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长期以来存在很多问题。但同时,他们又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他们的学习热情和潜在的学习能力是需要有人去激发和引导的。作为艺术院校的英语教师应该给这个群体更多的关注,不仅要认清艺术生与其他大学生群体间的个性差异,还需知道艺术生群体间的个性差异,以及艺术生个体间的个性差异等,结合他们的具体情况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让艺术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如艺术般让人欣赏。
参考文献:
[1] 周 宏. 个性化教育与学生自我发展[M].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
[2] 邓志伟. 个性化教学论[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3] 将美京. 个性差异对艺术生大学英语教学的启迪[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1,(4).
[4] 孙 琳,李相群.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改善大学英语教学[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2).
[5] 周海燕,刘 悦. 注重学习者个体差异改进艺术院校外语教学[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6).
[6] 裴云红. 大学外语教学的个性化与协作化[J].教书育人,2008,(2).
(作者单位:中国戏曲学院)
[责任编辑:张 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