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取闪光之点,成就艺术之花
2014-08-18宋晓军
辽河 2014年7期
宋晓军
写作首先要面对一个问题:写什么?小小说也不例外。做为一种短小轻便的文体,它不可能有太多闪展腾挪的空间,但却能把生活中的新变化,新信息,新趋向及时传达出来。
本期小小说作品,就是作者从高速变化的生活中摘取了闪光点,进行艺术的加工,成就艺术之作。曾棠的《顶替》,准确地指出了官场积弊。“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似乎已经成了某些公务人员对抗国家决策的法宝。若基层的公务员人人如此,那国家决策岂非成了一纸空文?小说篇幅虽小,反映的问题不小,读后引人醒悟,反思。
司海洋的《农民工》,以一位中年男农民工的普通一天,准确地展示出了农民工们的新生活形态。作品写实,准确,冷静,只是稳稳地把情节呈现出来,让读者在读后反思。我们在讥讽农民工们不良的性生活时,是否人性化的衡量了他们的行为?是否对他们有了个新的认识?读罢这篇作品,你很难说不被作品影响,或许从此就改变了看他们的眼神!
杨列宝的《大巴车上的情人节》,向读者传达的是:爱,要及时地表达,莫待无花时空折枝条!文中折来鲜花的男人,深深地悟到这点,但,对他与她而言,这悟,来得太迟了!在对作者渲染出的场面震撼之余,读者朋友们,我们可从作品中品味到觉悟?
行文至此,大家或许已经明白我们的小小说要写什么了。小小说是一种平民艺术,它取之生活,折射生活,肩负着一种精神指向,即:引导读者思考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