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察压力与脑梗死康复治疗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性分析
2014-08-18颜丽娜
颜丽娜
[摘要]目的探讨觉察压力与脑梗死康复治疗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觉察压力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对280例脑梗死康复治疗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脑梗死康复治疗患者心理不健康的发病率为57.86%;心理不健康组偏瘫、失语及无生活自理能力患者比例显著高于心理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不健康组觉察压力总分、预测感、控制感及超载感评分均显著高于心理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偏瘫、无生活自理能力及觉察压力均与脑梗死康复治疗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关系密切(OR=1.15~1.32,P<0.05)。结论觉察压力是脑梗死康复治疗患者心理健康的重要影响因素。
[关键词]脑梗死;觉察压力;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R74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_816X(2014)03_0209_03
doi:10.3969/j.issn.1009_816x.2014.03.11觉察压力[1]是个体将外部事件觉察为压力的程度。客观存在的压力是否对个体造成影响,主要取决于个体对压力事件的解释和觉察。研究[2]表明个体的压力水平与其心理健康状况密切相关。目前研究[3]认为,脑梗死康复治疗患者心理健康状况严重影响其康复效果。但其心理健康状况与觉察压力的关系尚不清楚。本研究探讨脑梗死康复治疗患者觉察压力对其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康复科就诊的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脑梗死恢复期康复治疗患者;②神志清楚,有能力填写问卷;③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脑梗死急性期;②神志不清或智障;③既往有精神和(或)心理疾病;④合并脏器功能不全、肿瘤等心身疾病。共280例患者完成问卷调查,其中男176例,女104例,年龄42~78(65.85±6.73)岁;文化水平:小学、中学或中专208例,大专及以上72例;婚姻状况:有配偶184例,无配偶96例;病程1~6(2.12±0.41)月。
1.2方法:
1.2.1调查工具:①一般情况调查表:根据国内外文献制定,包括患者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水平、家庭收入、付款方式、病程、后遗症情况(生活自理能力、偏瘫、失语等)、既往病史等。②觉察压力量表[1]:采用张澜等修订的量表。共有13个条目,分为3个因子,即预测感、控制感和超载感。每条目均采用Likert5点计分:0“从来没有”,1“几乎没有”,2“有时有”,3“经常有”,4“总是有”。总分52分。评分越高,表明被调查者觉察到的压力越大。③症状自评量表[4]:该量表共90个条目,分为9个维度,即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及精神病性,采用Likert5点计分:从“没有”到“严重”计分为1~5分。得分越高,感觉到某些症状的频度和强度越严重。该量表作者未提出分界值,本研究按全国常模结果,总分超过129.96分定义为心理不健康。
1.2.2调查方法:参加调查的工作人员均按照统一标准,经过严格培训和考核。在康复治疗两周病情稳定后进行问卷调查,采用统一指导语,由患者亲自回答,患者本人或调查者帮助下填写问卷,当场收回。共发放问卷280份问卷,收回280份,回收率100%。
1.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8.0版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服从正态分布数据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相对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多元回归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心理健康组和心理不健康组基本情况比较:280例脑梗死康复治疗患者中,162例存在心理不健康,占57.86%。心理不健康组偏瘫、失语及无生活自理能力患者比例显著高于心理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家庭收入、付款方式、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2心理健康组和心理不健康组觉察压力比较:心理不健康组觉察压力总分、预测感、控制感及超载感评分均显著高于心理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
2.3脑梗死康复治疗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以心理健康状况评分为因变量,脑梗死患者基本情况为自变量。结果显示,偏瘫、无生活自理能力、觉察压力等为脑梗死康复治疗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呈正相关(OR=1.15~1.32,P<0.05)。
本研究发现,脑梗死康复治疗患者中的觉察压力水平较高,这与贵艳玲等[5]对存在述情障碍的护理人员的研究结果相似,提示脑梗死患者的觉察压力水平较高,应引起临床工作者的重视。进一步分析发现,心理不健康组的觉察压力各因子评分显著高于心理健康组,提示觉察压力和心理健康可能存在一定联系。研究[6]表明,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其所承受压力密切相关。然而,对于脑梗死患者其所觉察压力与其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尚不清楚。本研究发现,脑梗死康复治疗患者心理不健康发生率为57.86%,这与既往结果相似[7]。且偏瘫、失语、生活自理能力差等脑梗死后遗症在心理不健康组比例显著高于心理健康组,提示脑梗死后遗症可能为其产生不良心理的重要因素。
本研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发现觉察压力量表中的预测感、控制感和超载感均为脑梗死康复治疗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预测感[8]是指个体无法预测到可能发生的压力事件所产生的失望心理;控制感[8]是指个体无法控制压力事件的发生和发展的悲观心理;超载感[8]是指个体在应对压力事件过程中体会到超过其能力限制的时候,事件对个体造成压力感。本研究入选患者虽然已经不是急性期,但大多刚刚转至康复病房进行康复,难以预测未来病情转归,不易控制,这一事件超过了患者能力控制范围,因此,患者会产生压力。此外,患者偏瘫、失语、无生活自理能力等后遗症都会使患者产生无法预测、无法控制等心理,从而加重压力。研究[9]表明,压力缓解可有助于心理健康,提示压力与心理健康状况存在一定关系。本研究采用“觉察压力”来代替传统的客观存在的生活事件压力,更能反应患者的实际压力情况。本文提示,在临床工作中通过评估脑梗死患者觉察压力水平,并进行针对性干预,改善其心理健康状况,有利其康复。
参考文献
[1]张澜,王伟,雷璇.觉察压力量表在部分中国人群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卫生统计,2009,26(6):625-627.
[2]刘巍,李静,张自茹.脑卒中患者抑郁程度与配偶压力水平的相关性研究[J].医学临床研究,2012,10(10):225-228.
[3]苏春燕.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J].心理医生,2012,12(7):452-454.
[4]李会秋,武亮,贾忠萍,等.7例股骨头坏死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2,33(12):1223-1224.
[5]贵艳玲,姚桂英,赵佳,等.护理人员述情障碍及其觉察压力的调查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17):9-12.
[6]朱春燕,耿庆山,陈砺,等.管理干部压力状况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典型相关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3,40(13):2471-2474.
[7]黄永新,吴霖浦,李燕玲.87例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心理健康调查结果分析[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2,26(8):800-801.
[8]李娉,蔺子.觉察压力量表哈萨克文版的初步修订[J].农垦医学,2013,35(1):12-15.
[9]赵丽娜.心理健康与压力缓解的探索分析[J].科技创业家,2013,2(4):244-245.
(收稿日期:2013_9_2)
[摘要]目的探讨觉察压力与脑梗死康复治疗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觉察压力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对280例脑梗死康复治疗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脑梗死康复治疗患者心理不健康的发病率为57.86%;心理不健康组偏瘫、失语及无生活自理能力患者比例显著高于心理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不健康组觉察压力总分、预测感、控制感及超载感评分均显著高于心理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偏瘫、无生活自理能力及觉察压力均与脑梗死康复治疗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关系密切(OR=1.15~1.32,P<0.05)。结论觉察压力是脑梗死康复治疗患者心理健康的重要影响因素。
[关键词]脑梗死;觉察压力;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R74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_816X(2014)03_0209_03
doi:10.3969/j.issn.1009_816x.2014.03.11觉察压力[1]是个体将外部事件觉察为压力的程度。客观存在的压力是否对个体造成影响,主要取决于个体对压力事件的解释和觉察。研究[2]表明个体的压力水平与其心理健康状况密切相关。目前研究[3]认为,脑梗死康复治疗患者心理健康状况严重影响其康复效果。但其心理健康状况与觉察压力的关系尚不清楚。本研究探讨脑梗死康复治疗患者觉察压力对其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康复科就诊的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脑梗死恢复期康复治疗患者;②神志清楚,有能力填写问卷;③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脑梗死急性期;②神志不清或智障;③既往有精神和(或)心理疾病;④合并脏器功能不全、肿瘤等心身疾病。共280例患者完成问卷调查,其中男176例,女104例,年龄42~78(65.85±6.73)岁;文化水平:小学、中学或中专208例,大专及以上72例;婚姻状况:有配偶184例,无配偶96例;病程1~6(2.12±0.41)月。
1.2方法:
1.2.1调查工具:①一般情况调查表:根据国内外文献制定,包括患者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水平、家庭收入、付款方式、病程、后遗症情况(生活自理能力、偏瘫、失语等)、既往病史等。②觉察压力量表[1]:采用张澜等修订的量表。共有13个条目,分为3个因子,即预测感、控制感和超载感。每条目均采用Likert5点计分:0“从来没有”,1“几乎没有”,2“有时有”,3“经常有”,4“总是有”。总分52分。评分越高,表明被调查者觉察到的压力越大。③症状自评量表[4]:该量表共90个条目,分为9个维度,即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及精神病性,采用Likert5点计分:从“没有”到“严重”计分为1~5分。得分越高,感觉到某些症状的频度和强度越严重。该量表作者未提出分界值,本研究按全国常模结果,总分超过129.96分定义为心理不健康。
1.2.2调查方法:参加调查的工作人员均按照统一标准,经过严格培训和考核。在康复治疗两周病情稳定后进行问卷调查,采用统一指导语,由患者亲自回答,患者本人或调查者帮助下填写问卷,当场收回。共发放问卷280份问卷,收回280份,回收率100%。
1.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8.0版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服从正态分布数据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相对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多元回归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心理健康组和心理不健康组基本情况比较:280例脑梗死康复治疗患者中,162例存在心理不健康,占57.86%。心理不健康组偏瘫、失语及无生活自理能力患者比例显著高于心理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家庭收入、付款方式、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2心理健康组和心理不健康组觉察压力比较:心理不健康组觉察压力总分、预测感、控制感及超载感评分均显著高于心理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
2.3脑梗死康复治疗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以心理健康状况评分为因变量,脑梗死患者基本情况为自变量。结果显示,偏瘫、无生活自理能力、觉察压力等为脑梗死康复治疗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呈正相关(OR=1.15~1.32,P<0.05)。
本研究发现,脑梗死康复治疗患者中的觉察压力水平较高,这与贵艳玲等[5]对存在述情障碍的护理人员的研究结果相似,提示脑梗死患者的觉察压力水平较高,应引起临床工作者的重视。进一步分析发现,心理不健康组的觉察压力各因子评分显著高于心理健康组,提示觉察压力和心理健康可能存在一定联系。研究[6]表明,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其所承受压力密切相关。然而,对于脑梗死患者其所觉察压力与其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尚不清楚。本研究发现,脑梗死康复治疗患者心理不健康发生率为57.86%,这与既往结果相似[7]。且偏瘫、失语、生活自理能力差等脑梗死后遗症在心理不健康组比例显著高于心理健康组,提示脑梗死后遗症可能为其产生不良心理的重要因素。
本研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发现觉察压力量表中的预测感、控制感和超载感均为脑梗死康复治疗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预测感[8]是指个体无法预测到可能发生的压力事件所产生的失望心理;控制感[8]是指个体无法控制压力事件的发生和发展的悲观心理;超载感[8]是指个体在应对压力事件过程中体会到超过其能力限制的时候,事件对个体造成压力感。本研究入选患者虽然已经不是急性期,但大多刚刚转至康复病房进行康复,难以预测未来病情转归,不易控制,这一事件超过了患者能力控制范围,因此,患者会产生压力。此外,患者偏瘫、失语、无生活自理能力等后遗症都会使患者产生无法预测、无法控制等心理,从而加重压力。研究[9]表明,压力缓解可有助于心理健康,提示压力与心理健康状况存在一定关系。本研究采用“觉察压力”来代替传统的客观存在的生活事件压力,更能反应患者的实际压力情况。本文提示,在临床工作中通过评估脑梗死患者觉察压力水平,并进行针对性干预,改善其心理健康状况,有利其康复。
参考文献
[1]张澜,王伟,雷璇.觉察压力量表在部分中国人群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卫生统计,2009,26(6):625-627.
[2]刘巍,李静,张自茹.脑卒中患者抑郁程度与配偶压力水平的相关性研究[J].医学临床研究,2012,10(10):225-228.
[3]苏春燕.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J].心理医生,2012,12(7):452-454.
[4]李会秋,武亮,贾忠萍,等.7例股骨头坏死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2,33(12):1223-1224.
[5]贵艳玲,姚桂英,赵佳,等.护理人员述情障碍及其觉察压力的调查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17):9-12.
[6]朱春燕,耿庆山,陈砺,等.管理干部压力状况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典型相关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3,40(13):2471-2474.
[7]黄永新,吴霖浦,李燕玲.87例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心理健康调查结果分析[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2,26(8):800-801.
[8]李娉,蔺子.觉察压力量表哈萨克文版的初步修订[J].农垦医学,2013,35(1):12-15.
[9]赵丽娜.心理健康与压力缓解的探索分析[J].科技创业家,2013,2(4):244-245.
(收稿日期:2013_9_2)
[摘要]目的探讨觉察压力与脑梗死康复治疗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觉察压力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对280例脑梗死康复治疗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脑梗死康复治疗患者心理不健康的发病率为57.86%;心理不健康组偏瘫、失语及无生活自理能力患者比例显著高于心理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不健康组觉察压力总分、预测感、控制感及超载感评分均显著高于心理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偏瘫、无生活自理能力及觉察压力均与脑梗死康复治疗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关系密切(OR=1.15~1.32,P<0.05)。结论觉察压力是脑梗死康复治疗患者心理健康的重要影响因素。
[关键词]脑梗死;觉察压力;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R74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_816X(2014)03_0209_03
doi:10.3969/j.issn.1009_816x.2014.03.11觉察压力[1]是个体将外部事件觉察为压力的程度。客观存在的压力是否对个体造成影响,主要取决于个体对压力事件的解释和觉察。研究[2]表明个体的压力水平与其心理健康状况密切相关。目前研究[3]认为,脑梗死康复治疗患者心理健康状况严重影响其康复效果。但其心理健康状况与觉察压力的关系尚不清楚。本研究探讨脑梗死康复治疗患者觉察压力对其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康复科就诊的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脑梗死恢复期康复治疗患者;②神志清楚,有能力填写问卷;③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脑梗死急性期;②神志不清或智障;③既往有精神和(或)心理疾病;④合并脏器功能不全、肿瘤等心身疾病。共280例患者完成问卷调查,其中男176例,女104例,年龄42~78(65.85±6.73)岁;文化水平:小学、中学或中专208例,大专及以上72例;婚姻状况:有配偶184例,无配偶96例;病程1~6(2.12±0.41)月。
1.2方法:
1.2.1调查工具:①一般情况调查表:根据国内外文献制定,包括患者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水平、家庭收入、付款方式、病程、后遗症情况(生活自理能力、偏瘫、失语等)、既往病史等。②觉察压力量表[1]:采用张澜等修订的量表。共有13个条目,分为3个因子,即预测感、控制感和超载感。每条目均采用Likert5点计分:0“从来没有”,1“几乎没有”,2“有时有”,3“经常有”,4“总是有”。总分52分。评分越高,表明被调查者觉察到的压力越大。③症状自评量表[4]:该量表共90个条目,分为9个维度,即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及精神病性,采用Likert5点计分:从“没有”到“严重”计分为1~5分。得分越高,感觉到某些症状的频度和强度越严重。该量表作者未提出分界值,本研究按全国常模结果,总分超过129.96分定义为心理不健康。
1.2.2调查方法:参加调查的工作人员均按照统一标准,经过严格培训和考核。在康复治疗两周病情稳定后进行问卷调查,采用统一指导语,由患者亲自回答,患者本人或调查者帮助下填写问卷,当场收回。共发放问卷280份问卷,收回280份,回收率100%。
1.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8.0版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服从正态分布数据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相对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多元回归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心理健康组和心理不健康组基本情况比较:280例脑梗死康复治疗患者中,162例存在心理不健康,占57.86%。心理不健康组偏瘫、失语及无生活自理能力患者比例显著高于心理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家庭收入、付款方式、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2心理健康组和心理不健康组觉察压力比较:心理不健康组觉察压力总分、预测感、控制感及超载感评分均显著高于心理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
2.3脑梗死康复治疗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以心理健康状况评分为因变量,脑梗死患者基本情况为自变量。结果显示,偏瘫、无生活自理能力、觉察压力等为脑梗死康复治疗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呈正相关(OR=1.15~1.32,P<0.05)。
本研究发现,脑梗死康复治疗患者中的觉察压力水平较高,这与贵艳玲等[5]对存在述情障碍的护理人员的研究结果相似,提示脑梗死患者的觉察压力水平较高,应引起临床工作者的重视。进一步分析发现,心理不健康组的觉察压力各因子评分显著高于心理健康组,提示觉察压力和心理健康可能存在一定联系。研究[6]表明,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其所承受压力密切相关。然而,对于脑梗死患者其所觉察压力与其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尚不清楚。本研究发现,脑梗死康复治疗患者心理不健康发生率为57.86%,这与既往结果相似[7]。且偏瘫、失语、生活自理能力差等脑梗死后遗症在心理不健康组比例显著高于心理健康组,提示脑梗死后遗症可能为其产生不良心理的重要因素。
本研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发现觉察压力量表中的预测感、控制感和超载感均为脑梗死康复治疗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预测感[8]是指个体无法预测到可能发生的压力事件所产生的失望心理;控制感[8]是指个体无法控制压力事件的发生和发展的悲观心理;超载感[8]是指个体在应对压力事件过程中体会到超过其能力限制的时候,事件对个体造成压力感。本研究入选患者虽然已经不是急性期,但大多刚刚转至康复病房进行康复,难以预测未来病情转归,不易控制,这一事件超过了患者能力控制范围,因此,患者会产生压力。此外,患者偏瘫、失语、无生活自理能力等后遗症都会使患者产生无法预测、无法控制等心理,从而加重压力。研究[9]表明,压力缓解可有助于心理健康,提示压力与心理健康状况存在一定关系。本研究采用“觉察压力”来代替传统的客观存在的生活事件压力,更能反应患者的实际压力情况。本文提示,在临床工作中通过评估脑梗死患者觉察压力水平,并进行针对性干预,改善其心理健康状况,有利其康复。
参考文献
[1]张澜,王伟,雷璇.觉察压力量表在部分中国人群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卫生统计,2009,26(6):625-627.
[2]刘巍,李静,张自茹.脑卒中患者抑郁程度与配偶压力水平的相关性研究[J].医学临床研究,2012,10(10):225-228.
[3]苏春燕.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J].心理医生,2012,12(7):452-454.
[4]李会秋,武亮,贾忠萍,等.7例股骨头坏死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2,33(12):1223-1224.
[5]贵艳玲,姚桂英,赵佳,等.护理人员述情障碍及其觉察压力的调查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17):9-12.
[6]朱春燕,耿庆山,陈砺,等.管理干部压力状况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典型相关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3,40(13):2471-2474.
[7]黄永新,吴霖浦,李燕玲.87例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心理健康调查结果分析[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2,26(8):800-801.
[8]李娉,蔺子.觉察压力量表哈萨克文版的初步修订[J].农垦医学,2013,35(1):12-15.
[9]赵丽娜.心理健康与压力缓解的探索分析[J].科技创业家,2013,2(4):244-245.
(收稿日期:2013_9_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