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接血管重建术治疗侧支循环功能不全性缺血性脑血管病
2014-08-17王万卿任增玺李万军任二鹏李润峰
王万卿 任增玺 李万军 任二鹏 李润峰
河南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平顶山 467001
缺血性脑血管病又称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ICVD),是人类病死率极高的三大主要疾病之一,占脑卒中的75%~90%。脑组织缺血或梗死的范围、程度与侧支循环吻合支的建立、数量及其开放的速度等功能状况有关。侧支循环功能不全是ICVD 发生发展的主要因素。有效的侧支循环对于减轻缺血脑组织的损害程度起关键作用,并对患者的治疗、预后产生重要影响[1]。间接血管重建手术是外科治疗ICVD 的重要方法之一。我们对2011 -09—2014 -01 间收治的40例ICVD 患者进行间接血管重建手术治疗,效果肯定,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头颅CTA、MRA 或DSA 确诊的80例患者,男47例、女33例;年龄38~72 岁,平均(56. 6 ±8. 20)岁。(1)均有单侧颈内动脉和/或大脑中动脉不同部位不同程度的狭窄、闭塞。有的Willis 环前交通动脉和/或后交通动脉变细。有的侧支循环动脉数量少、直径小,甚至缺如有发病早的患者新生血管已依稀可见。(2)均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或脑梗塞史,有的甚至多次发病,其中一过性黑矇伴单侧肢体活动不灵便者19例,反复抽搐发作伴言语不清者4例。神经系统查体无局灶定位体征。发病有或遗留肢体偏瘫、麻木者38例,命名性失语、言语不清不利者10例,失语伴偏瘫者3例,有6例脑梗塞出现昏迷、偏瘫单侧瞳孔散大的患者(均手术开大瓣骨减压并行颞肌贴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均行间接血管重建(搭桥)术,对照组仅进行扩容、扩血管、营养神经等药物治疗。
1.2 手术方法 术前标记颞浅动脉(STA)体表分布,避开其主干标记颞部问号或反问号切口。常规消毒铺巾,分层切开皮肤-帽状腱膜-颞肌,小心游离出带筋膜的STA 和颞肌、并保留STA 顶支。沿颞外线切开颞肌,据患者ICVD 类型(如TIA 或脑梗塞)、进展程度铣开适中的骨窗。先把硬膜沿脑膜中动脉边缘呈锯齿状剪开,然后切开无血管分布的硬脑膜。将STA周围的筋膜和STA 顶支与切开的硬脑膜边缘缝合,再将颞肌固定于顶侧游离之硬膜缘,使STA 和颞肌通过切开的硬脑膜与脑组织贴敷,硬膜外下引流管。据患者治疗需要保留或去除骨瓣:(1)若治疗TIA 或轻中度脑梗塞患者而需保留骨瓣则把颅骨放于颞肌外,并将其与颞肌根部接触处咬除1~2 cm 间隙防止卡压STA血流。有时患者的颞肌过于肥厚,可用钛镍网术中塑形取代颅骨。(2)若救治大面积脑梗塞患者需减压则去除大小10 cm ×14 cm的骨瓣。然后下引流管、依次缝皮关颅。术后尽早应用扩管药、营养神经等治疗。
1.3 效果评价 通过“意识最大刺激、最佳反应、视功能(水平凝)、面瘫、言语,上-下肢-手肌力、步行能力”等方面检查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入院和疗程结束后各评价一次。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 Stroke Scale,NIHSS)标准评分,分为三级:重度(Ⅰ级,包括昏迷)20~31 分。中 度(II 级)10~19分。轻度(III 级)0~9 分。最低0 分,最高31 分。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3.0 统计软件包进行试验数据处理,所有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比较 两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2 组NIHSS 评分比较(±s)
表1 2 组NIHSS 评分比较(±s)
组别例数 入院时(分) 住院两周(分)对照组40 13.5 ±2.3 10.6 ±4.2观察组 40 13.9 ±2.1 9.3 ±3.2 t 值 1.538 6.97 P 值>0.05 <0.05
2.2 不良反应 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分别有5例和4例患者出现头痛、言语一过性好转又加重,切口肿胀、张口困难等症状。考虑术后颞肌剥离肿胀、切口换药时敷料加压包扎所致,均给予包扎松解后症状减轻或消失。
3 讨论
脑动脉通过其间吻合和侧支循环保证了脑组织的正常血流供应。脑血管结构具有三级侧支循环潜在的代偿储备能力:Ⅰ级(初级代偿),即Willis 环的前交通动脉和后交通动脉,是颅内最重要的侧支循环途径,该代偿途径在缺血早期发挥作用并作为主要的代偿途径。Ⅱ级(次级代偿),即通过眼动脉和脑膜侧支动脉与颅内动脉沟通形成颅内-外循环,当Willis 环的代偿不能满足供血需求时,此通路开始发挥作用。Ⅲ级(新生血管网),当次级代偿仍不能满足供血需求时,新生血管就成为最终的侧支代偿途径。当缺血事件发生时,三级侧支代偿按级别依次开放。ICVD 患者颅内侧支循环的建立和开放情况及类型对其临床表现影响较大[2]。侧支循环的代偿对脑缺血有保护作用,它是减少ICVD 发生和改善预后的重要因素和途径。脑组织缺血预适应情况及三级脑血管代偿能力良好时,ICVD 事件危险也会降低[3]。脑缺血或梗死的范围和神经功能缺损的程度与下列因素有关:(1)侧支循环动脉功能状况。(2)侧支血管的多少及其开放的速度.(3)责任动脉闭塞发生的快慢、其管径的大小。(4)脑组织的代谢及耐受储备。(5)机体的状况,如脑血管痉挛、血栓形成、血压、心房颤动等。脑动脉狭窄时,狭窄的部位、程度及侧支循环的开放状况是影响ICVD 是否发生的关键因素。侧支循环功能不全是ICVD 发生发展的主要因素(如烟雾病,颈内动脉、大脑前及中动脉的狭窄和闭塞等),脑动脉侧支循环的建立在ICVD 中对维持脑灌注起着重要的作用[4]。建立并改善侧支循环的功能状况、实现缺血区域血流复灌是治疗此类疾病的关键。
侧支代偿(尤其是新生血管)能够减少缺血事件发生,可以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存质量。而血管剪切力改变及缺氧是血管再生的主要触发点,如何有效打开Ⅱ级循环、促进Ⅲ级侧支代偿是当前临床治疗的研究方向[5]。血管重建(搭桥)术就是在此基础上研发的一种治疗ICVD 重要外科方法。血管重建术方式有三种:直接、间接及联合式。目的是:(1)通过在脑组织表面手术,把颅外血运经直接或间接渠道与颅内血运融通,将颅外动脉的血液引向低灌注脑组织,增加术区脑组织的血供并增加颅内侧支循环血管数量和血流,改善局部缺血状态,使临床症状得以缓解或消失。(2)成功血管重建还能消除Ⅲ级侧支(如烟雾病类血管)的产生,从而降低脑出血的几率。研究表明,多支侧支循环建立,可显著减少梗死数量[6]。
间接血管重建术主要发挥Ⅱ级侧支的功能,是ICVD 外科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脑-动脉-颞肌贴敷术是一种间接血管重建术,硬脑膜切开后行颞肌- 颞浅动脉(STA)- 脑贴敷,使颅外系统的STA 和颞肌通过切开的硬脑膜与脑及其表面血管紧密贴敷,促进颅内-外侧支循环的建立。该手术:创伤小,简单易行,能建立多条侧支供血血管,在原已形成的侧支循环基础上形成更为丰富的侧支吻合等;但由于侧支循环建立所需时间长,血流动力学存在不可预测性,此术式并不能确切预防出血事件的发生;同时要警惕术后出现缺血再灌注损伤事件发生。
去骨瓣减压手术对于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是行之有效的抢救措施。早期行去大骨瓣减压、硬脑膜充分切开及颞肌贴敷术,可使颅内压力得到缓解,使缺血的部分脑组织恢复血供,中线移位得到改善或缓解,降低了致死、致残率。颞肌的贴敷可与脑皮层发生粘连,并有小血管沟通,增加脑皮层的侧支循环,改善脑组织的血液供应[7]。其中有3例患者术后3个月CTA 复查中发现有新生血管向脑实质内生长。有10例患者在术后第一天,语言连贯性、流利性和反应较术前明显改善。本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比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有效的侧支循环对于减轻缺血脑组织的损害程度起关键作用,间接血管重建手术能够促进血管再生、建立和完善侧支循环功能,目前已成为ICVD 治疗的技术增长点。有研究表明[8]脑梗死患者责任血管狭窄程度并不比TIA 患者严重,同时也说明由于两者血管狭窄程度无差异,TIA 患者发展为脑梗塞的可能性极大。对于TIA 患者应尽快明确脑血管情况,全脑血管造影(DSA)是目前评价脑动脉病变的金标准,一旦明确侧支功能不全后应积极行血管重建治疗,防止其进展为脑梗塞。
随着医疗保障力度的加大,基层医院的ICVD 患者必将增多,更应重视本病的手术治疗;由于该手术效果满意、操作简单实用,便于在基层医院推广。
[1]尹琳,于鹏飞,王洪津,等. 侧支循环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J].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7,9(7):443 -445.
[2]姬卫东,徐丽君. 侧支循环功能与缺血性脑血管病[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7,24(3):381 -382.
[3]郭锐,付胜奇,赵高峰. 侧支循环单侧颈内动脉起始部重度狭窄与缺血性脑血管病事件[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12):43 -44.
[4]陈晨,刘训灿,冯加纯. 脑供血侧支循环建立的影响因素及评估[J].中华脑血管病杂志,2011,5(5):321 -323.
[5]王雁,孙晓明,张晨. 缺血性脑卒中与侧支循环[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11,24(2):158 -159.
[6]刘伟,鲁广秀,李明省. 颅内侧支循环的建立与脑动脉闭塞后的相关性分析[J]. 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30(2):31 -35.
[7]刘爱贤,闻昕,张文毅,等. 恶性大脑中动脉梗死的手术治疗[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7,23(12):942 -943.
[8]高雪亮,林浩,白小欣.362例缺血性脑血管病狭窄与侧支循环特点分析[J].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2011,8(1):46 -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