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2014-08-16车德彬

现代农业研究 2014年9期
关键词:作用经济

车德彬

摘 要:一直以来,“三农”问题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随着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农业产业化已成为提高劳动生产率破解农业发展的难题的重要举措,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必将在农村经济发展中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对策农业产业化;经济;作用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是首要任务和前提条件。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确保农村稳定的前提和基础在农业,希望和出路在农业产业化。要破解农业发展难题,必须努力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为新农村建设夯实基础。

1 制约农村产业化发展的主要原因

1.1基础设施严重滞后 由于投入不足、自身发展能力弱等原因造成了部分地区农村基础设施综合性落后,农田的有效灌溉率低,灌溉能力普遍减弱。农村特别是边远贫困地方用电不保障,安全隐患多。基础条件的落后,严重影响了农产品基地建设,制约着产业化的发展。

1.2土地流转难度逐渐加大 农业现代化就是为降低生产成本,为农民获取更大的利润,而土地规模经营是农业生产产业化的必经之路.长期以来,农民思想上形成的土地是赖以生存的根本这个观念还没有改变。流转行为不规范,土地流转机制不完善,土地流转监管机制不健全,承包纠纷处理较难等因素,影响土地连片流转的正常进行。进而阻碍了农业产业化的进程.

1.3农民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由于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大部分初中以上的毕业生都转移出去或从事别的行业,在家务农人员文化学历不高,年龄偏大,对市场经济认识不足,对新品种新技术的接受能力较弱,与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不相符合。

1.4产业化经营拉动力低 农业仍以农户家庭经济为主体,产业仍以传统的种养业为主,大部分农产品以原料形式外销,产业链条短,产品科技含量、商品率及附加值低。农产品种植虽然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相当一部分农产产品仍停留在低层次、低效率的发展阶段。由于龙头企业偏少,对农业生产促进作用不明显,这些都阻碍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2 推动新农村建设产业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2.1切实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政府要加大投入力度,进一步改善农村公共设施条件,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加快农村电网改造,要下力气搞好农田基本设施建设,扩大灌溉覆盖面,提升灌溉质量。要完善投入体系,引导农民投资投劳搞好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要加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巩固和发展农产品行业协会,积极兴办新型合作经济组织,鼓励发展农村经纪人队伍,为农产品流通提供服务。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2.2进一步推进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积极探索出台相关政 策,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对有一定经营规模从事设施农业生产的经营户给予一定的补偿,实施产业化经营的种植大户给予适当的资金扶持;土地流转受让方可享受政 府有关惠农补贴政策。因调整农业结构,规模经营户在流转取得的经营权区域内修建为生产服务的道路、储藏、加工等临时设施,有关部门应予以支持,优先从简办 理有关手续,取消各种收费,并提供良好的服务。促进农村土地的规模经营。

2.3强化素质教育,培育新型农民 提高农民素质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当务之急。一方面,开展技能培训。通过实施阳光工程和农民工培训工程,让农民学得一技之长,增强农民向第二、三产业流动的能力。大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强化发展现代农业的人力资源支撑。另一方面,普及素质教育。依托城职联校,加大科技知识普及力度,大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强化发展现代农业的人力资源支撑。

2.4突出抓好产业规划 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新农村产业规划要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打造优势区域农业,培育壮大主导产业。要特别注重产业规划的连贯性,切实搞好规划科学论证,对确定的产业规划,要坚持不懈的贯彻落实,逐渐做大做强,形成规模优势,形成自身特色。做好农业产品产业规划工作,求精求细求效,形成规模生产基地,建设打造特色农业。进一步依托龙头加工企业,搞好基地建设,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打响特色品牌。为农业产业化经营打好基础。endprint

猜你喜欢

作用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分享经济是个啥
浅析情境教学法在中职会计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试谈乡土地理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拥抱新经济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