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广场公园高密度植物群落优化调整理论探究
2014-08-16朱晓君
朱晓君
摘要:指出了城市绿化是一个城市市容市貌的基本要素之一,是展示城市的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随着城市对绿色需求的增加,城市绿化建设如火如荼地深入发展。植物配置形式和群落结构是绿地景观面貌的生命线,绿化养护则关系到绿地景观的持久性。总结了上海广场公园高密度植物群落优化调整相关概念和原则理论,为城市公园绿地高密度植物群落的调整提供参考。
关键词:广场公园;高密度;植物群落;优化调整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4)06003804
1 研究背景
上海广场公园自2001年建成至今十余年,此公园绿地中的植物已处于生长成熟稳定阶段, 生态景观功能越来越显著,生态效益也逐步显现,群落外貌逐步形成。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其绿化景观面貌存在一定的植物群落问题,例如植物种植密度大、种植方式单一等,到如今已引起一系列的诸如病虫侵害、生长态势不佳等问题,景观面貌已经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高速的城市发展,伴随着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由于受到当时“大步子绿化建设”的思想指导的影响[1],形成了当时上海城市高密度绿化栽植的主要模式。在有限的城市绿地,建立尽可能多的园艺形式,是改善城市环境和生态园艺的发展方式[2]。归结根源,这是为跟上快速发展的上海城市建设而进行的速成型绿化建设,不符合现在可持续性和生态环保理念。现如今,国内各个层面也已充分认识到绿化对城市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性,尊重自然、遵从自然、保护自然成为当今社会建设的主要思想之一。因此,上海广场公园L3于2012年进行了自建成以来第一次的高密度植物群落结构优化调整(图1)。
图1 广场公园L3改造前
2 相关概念
2.1 郁闭度
郁闭度,指森林中乔木树冠遮蔽地面的程度,它是反映林分密度的指数。它是以林地树冠垂直投影面积与林地面积之比,以十分数表示,完全覆盖地面为1。简而言之,郁闭度就是指林冠覆盖面积与地面覆盖面积的比例[3]。
2.2 高密度植物群落
高密度植物群落,多用于自然群落或农林业方面,即所谓密林(郁闭林)。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规定,0.70(含0.70)以上的郁闭林为密林,0.20~0.69为中度郁闭, 0.20(不含0.20)以下为疏林[4]。城市中,多指上层植物由于生长空间不足造成郁闭度过高,从而产生影响中、下层植物生长及其自身生长的情况;抑或,由于外来植物种与原生植物竞争生长空间的情况。
2.3 间伐
参考《森林抚育规程》(GB/T 15781-2009)中的间伐定义,结合城市公园绿地特点,本文中的概念为根据公园绿地的发育、自然稀疏规律及公园绿地的景观特点,适时伐除部分植物群落,调整群落组成和群落密度,改善环境条件,促进目标植物健康生长及保证群落景观的一种措施。
2.4 透光伐、生长伐、卫生伐
参考《森林抚育规程》,本文提出透光伐的概念为公园绿地开始郁闭后进行的群落调整,间密留匀、留优去劣,调整林分组成,为保留植物留出适宜的营养空间。
卫生伐的概念为城市公园绿地在遭受病虫害等侵害后进行的,选择性地伐除已被危害、丧失景观效益的植物。
生长伐的概念为城市公园绿地中伐除生长过密、生长不良和影响目标植物生长发育的植物群落,进一步调整群落组成和密度,优化保留植物的生长,提高公园绿地的景观效益。
3 调整目的
3.1 优化景观面貌
植物群落的协调与否直接影响到城市公园绿地面貌,植物作为群落内的基本组成部分之一,植物品种选用和配置方法又间接影响植物未来的生长态势,并引起逆增长趋势,甚至不明原因地死亡,绿地景观面貌也会随之下降[6]。适时地通过对植物群落的梳理和优化调整,可优化已下降的绿地景观面貌,使之正向发展。
3.2 改善生态效益
近年来,生态概念越来越深入城市基础建设中,各项基础工程中都将生态性列为关键的指标之一[7]。绿化则首当其冲地成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同时,如何在绿化建设与养护管理中体现生态性,如何提升城市公园绿地的生态效益,成为评价绿化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
3.3 强调可持续发展
建养不平衡一直是阻碍绿化发展的“顽疾”,建设期为追求立竿见影大笔投入,养管期却少有问津能省则省。绿化的大步子建设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却缺乏长期规划考虑。在后期养护过程中较为粗放,缺乏及时的疏枝修剪、移植调整等养护措施,造成绿地植物过度生长。通过适时适当的植株修剪、梳理,可以为绿地苗木提供充足的生长空间,确保绿地景观的长期性,提倡可持续性养护管理原则。
3.4 营造生态型公园绿地
绿化,是人类城市中的休憩地,不仅具有游憩功能,同时还具有一定的生态效益。贯彻“生态建设、生态种植、生态养护”的指导思想,明确服务目标,更好地遵循自然生态规律的方式营建公园绿地[8]。
4 上海广场公园高密度植物群落结构优化理论及方法
根据国内外植物群落结构优化理论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群落结构优化并无既定法则可循,更多的是通过边做边改边总结的方式进行。因此,本次高密度植物群落结构优化调整意义十分巨大,可以说是起到了试点效果,通过对其的经验总结,可为今后其他绿地调整提供借鉴。
4.1 高密度植物群落优化理论
4.1.1 优化对象的确定
通过从景观生态学、景观美学、游憩学理论三大方面分析,获取城市公园绿地植物群落结构的优劣,以此判定是否属于高密度植物群落。
(1)从景观生态学角度分析。城市公园绿地的植物群落是整个环境生态中的很小一个部分,但仍可以独立形成小生境。因此,遵循自然演替的生态规律,即2~3年可郁闭,10年可成林。这代表,城市公园绿地自建成时起算,10年为一个界点,绿地内植物10年长大成型,群落种间已形成稳定的关系,郁闭程度一目了然,通过观察法很明显可以发现群落结构中的调整对象。endprint
(2)从景观美学角度分析。顾名思义就是从景观角度分析美,事物之美有二,即客观美与精神感观美。城市公园绿地植物群落的美,是由其中的植物群落景观体现。通过局部景观视觉分析、平面布局以及植物结构层次的视觉分析公园绿地中的调整对象,从而确定目标植物、干扰植物和特殊目标植物。
(3)从游憩学理论分析。游憩学是以人的游憩行为、游憩方式、游憩需求、游憩观念、游憩心理、游憩动机等为研究对象,探索游憩与人的生命意义和价值,以及游憩与社会进步、人类文明的相互关系。城市公园绿地作为城市人类活动的游憩场所之一,应具有一定的游憩功能。
4.1.2 调查范围的选择
通过对调查对象的现状进行实地踏勘,从生态、景观、游憩三方面分析问题所在,按照“从大到小、从总体到局部”的原则来进行优化调整分析。首先,从调查对象的整体面貌出发分析总体景观格局的合理性,尊重公园绿地原始设计理念;其次,对各功能区组团进行分析,得出各节点的植物群落配置的优劣;最终,对局部特色小景进行梳理,提升节点景观面貌。
4.2 高密度植物群落优化技术原则及方法
4.2.1 优化技术原则
在进行植物群落优化调整时,必须坚持保证原有设计风格、以人为本、坚持节约化等原则。由于目前并无推行的植物群落结构优化准则,但可参考林业抚育、园林绿化养护的相关技术标准,通过抽稀、补植、修剪等措施,合理调整植物结构,使郁闭度保持在合理范围内。同时要兼顾景观、游憩等功能,丰富植物种间结构,促使植物群落结构合理化,并通过空间营造及设施更新提升游憩功能(图2~图4)。
(1)移除不适宜现场立地条件的树种,引起植株生长严重衰退的应移植至适当区域,并根据现场条件补种适宜树木或不补种。
(2)公园绿地内植株拥挤过密,无后续生长空间的,需要抽稀。
(3)公园绿地内树木衰老、生长态势不良或死亡,影响景观的应清除后适当补植。
(4)群落植株间生长速度显著矛盾,影响周边群落正常生长的植株应移除。
(5)应对现场土壤进行检测,对土壤不良区域进行换土或土壤改良,为植物提供良好生长环境(表1)。
(6)抽稀后,已成荫的树木不必补植。
(7)群落调整应根据“留大去小、留强去弱”的原则,保持林冠丰满完整。
(8)补植植物应满足生态平衡,满足植物生态位需要,适地适树种植,兼顾季相景观变化。
4.2.2 优化技术方法
参考《森林抚育规程》、《园林绿化养护技术规程》,结合城市公园绿地的特点,提出相关优化措施。采用的主要技术措施为修枝、淘汰、移植和补植等。其中,群落调整淘汰方式在林业中分为生长伐、卫生伐、透光伐等几类,在高密度植物群落结构优化中也可借鉴这些技术措施(图5)。
(1)生长势调整。针对公园绿地郁闭度0.7以上,下层目标树较多、分布均匀,枯立木与濒死木数量较多的情况。
目的在于伐除生长过密和生长不良的植株,合理调整群落密度,使保留植物具有较好的营养生长,培育良好形态的目标植物。方法为单一群落采用单层间伐,混合群落采用综合间伐。
(2)病虫害预防调整。针对受病虫害等侵害严重的公园绿地植物群落,目的在于改善公园绿地植物群落健康状况,减少病虫害,促进公园绿地内植株健康生长。方法为伐除引起病虫害的植株。
(3)透光调整。公园绿地群落郁闭后目标树受到非目标树、灌木、杂草压制时,郁闭度在0.9或者分布不均郁闭度0.8以上的人工公园绿地。
目的在于解决目标植物与非目标植物、草本植物之间的矛盾,保证目标树生长不受压抑。方法分为全面间伐或局部间伐,根据公园绿地现场植物群落情况而定。如群落目标植物较多分布疏密不均可采用团状、带状透光伐;单一树种且分布较均匀的密林区域,可采用全面透光伐。
公园绿地由于生长成形后,上层植物互相争抢生长势,下层植物常年处于荫蔽状态,地被几乎长期处于不良生长状态中。通过实地踏勘明确目标类植物、干扰类植物等,乔木采用类似林业“间伐”的作业方式,淘汰生长态势不佳的植株,部分移植被“压顶”植株,直接降低上层密度,增加乔木生长空间;灌木方面,根据节点景观和功能,适当淘汰整形密植灌木,移植或新增组团式灌木配置形式,形成半开敞或开敞空间,体现中层植物多样的结构特点,从而表现出丰富景观特色。最终,根据实际情况,新增或改造游憩设施,提升公园绿地的体验感,优化植物群落的功能性。
5 成效分析
5.1 植物多样性
通过优化群落结构,适量去除整形绿篱模式,多采用乔木+草坪地被、灌木+草坪地被的形式,乔木间距确保达2~3m,优化乔灌草比例,达到较优的5 ∶1.5 ∶3.5。调整常绿和落叶乔木比,直接从数量上控制常绿落叶比为3 ∶7左右,共移除乔木约300株。局部采用色叶树种,新增银杏、红枫、海棠等,突出季相景色。入口节点处开辟2处花境小景,采用宿根植物搭配景石。
5.2 群落结构密度
通过抽稀、间伐等技术措施,梳理上层乔木,降低郁闭度至0.5~0.7左右,确保目标植物正常生长空间,以达到调整后株间冠幅需2年以上才可重叠,同时,确保灌木种植30~50cm间距,更为下层植株提供良好的生长发育空间。
5.3 游憩体验性
5.4 改良土壤肥力
通过整体土壤改良,使之符合《园林绿化养护技术等级标准》(DG/TJ08-702-2011)中对土壤理化性质要求。针对广场公园原始土壤特征,中和偏碱性土壤pH值,施有机肥提升土壤内有机质含量,确保植株的正常生长。
6 结语
通过本次高密度植物群落优化调整项目的实施,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上层乔木抽稀、间伐,还是中下层灌木地被的调整,其实都是日常养护成效的体现。如果我们只建不养或者重建轻养,那么原本美丽的公园绿地景观将逐渐退步,最终将导致无法通过养护手段改善,只能通过大规模的改造调整。这样,不仅大大增加了施工难度,还造成大量淘汰植物的浪费,而且还或多或少会影响到原设计风貌。因此,与其10年进行“大手术”伤筋动骨,不如通过日常养护手段逐步调整景观,乔木2~3年要进行疏枝修剪,地被3~5年进行一次抽稀调整,整块绿地在6~8年进行一次小规模调整,淘汰不适宜生长的品种,新增一些新优特色品种,合理优化游憩设施设备,整体提升公园绿地的景观,逐步形成良性循环,最大化公园绿地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肖 红.反思"草坪风"与"大树热"[J].宁波经济,2001(7).
[2] 李世英.植物群落[J].植物杂志,1984(1).
[3] 李永宁,张宾兰.郁闭度及其测定方法研究及应用[J].世界林业研究,2008(1).
[4] 孟宪宇.测树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6.
[5]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DB11/T 842—2011近自然森林经营技术规程[S].北京: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2012.
[6] 金振旗,叶建华.从环城绿带树木生长状况、病虫危害现状探讨大面积绿带的设计问题[J].上海农业科技,2008(3).
[7] 吕拥军.上海:走向生态型城市[J].上海经济,2004(6).
[8] 上海市林业局.上海市环城绿带管理办法[J].中国城市林业,2003,1(3).endprint
(2)从景观美学角度分析。顾名思义就是从景观角度分析美,事物之美有二,即客观美与精神感观美。城市公园绿地植物群落的美,是由其中的植物群落景观体现。通过局部景观视觉分析、平面布局以及植物结构层次的视觉分析公园绿地中的调整对象,从而确定目标植物、干扰植物和特殊目标植物。
(3)从游憩学理论分析。游憩学是以人的游憩行为、游憩方式、游憩需求、游憩观念、游憩心理、游憩动机等为研究对象,探索游憩与人的生命意义和价值,以及游憩与社会进步、人类文明的相互关系。城市公园绿地作为城市人类活动的游憩场所之一,应具有一定的游憩功能。
4.1.2 调查范围的选择
通过对调查对象的现状进行实地踏勘,从生态、景观、游憩三方面分析问题所在,按照“从大到小、从总体到局部”的原则来进行优化调整分析。首先,从调查对象的整体面貌出发分析总体景观格局的合理性,尊重公园绿地原始设计理念;其次,对各功能区组团进行分析,得出各节点的植物群落配置的优劣;最终,对局部特色小景进行梳理,提升节点景观面貌。
4.2 高密度植物群落优化技术原则及方法
4.2.1 优化技术原则
在进行植物群落优化调整时,必须坚持保证原有设计风格、以人为本、坚持节约化等原则。由于目前并无推行的植物群落结构优化准则,但可参考林业抚育、园林绿化养护的相关技术标准,通过抽稀、补植、修剪等措施,合理调整植物结构,使郁闭度保持在合理范围内。同时要兼顾景观、游憩等功能,丰富植物种间结构,促使植物群落结构合理化,并通过空间营造及设施更新提升游憩功能(图2~图4)。
(1)移除不适宜现场立地条件的树种,引起植株生长严重衰退的应移植至适当区域,并根据现场条件补种适宜树木或不补种。
(2)公园绿地内植株拥挤过密,无后续生长空间的,需要抽稀。
(3)公园绿地内树木衰老、生长态势不良或死亡,影响景观的应清除后适当补植。
(4)群落植株间生长速度显著矛盾,影响周边群落正常生长的植株应移除。
(5)应对现场土壤进行检测,对土壤不良区域进行换土或土壤改良,为植物提供良好生长环境(表1)。
(6)抽稀后,已成荫的树木不必补植。
(7)群落调整应根据“留大去小、留强去弱”的原则,保持林冠丰满完整。
(8)补植植物应满足生态平衡,满足植物生态位需要,适地适树种植,兼顾季相景观变化。
4.2.2 优化技术方法
参考《森林抚育规程》、《园林绿化养护技术规程》,结合城市公园绿地的特点,提出相关优化措施。采用的主要技术措施为修枝、淘汰、移植和补植等。其中,群落调整淘汰方式在林业中分为生长伐、卫生伐、透光伐等几类,在高密度植物群落结构优化中也可借鉴这些技术措施(图5)。
(1)生长势调整。针对公园绿地郁闭度0.7以上,下层目标树较多、分布均匀,枯立木与濒死木数量较多的情况。
目的在于伐除生长过密和生长不良的植株,合理调整群落密度,使保留植物具有较好的营养生长,培育良好形态的目标植物。方法为单一群落采用单层间伐,混合群落采用综合间伐。
(2)病虫害预防调整。针对受病虫害等侵害严重的公园绿地植物群落,目的在于改善公园绿地植物群落健康状况,减少病虫害,促进公园绿地内植株健康生长。方法为伐除引起病虫害的植株。
(3)透光调整。公园绿地群落郁闭后目标树受到非目标树、灌木、杂草压制时,郁闭度在0.9或者分布不均郁闭度0.8以上的人工公园绿地。
目的在于解决目标植物与非目标植物、草本植物之间的矛盾,保证目标树生长不受压抑。方法分为全面间伐或局部间伐,根据公园绿地现场植物群落情况而定。如群落目标植物较多分布疏密不均可采用团状、带状透光伐;单一树种且分布较均匀的密林区域,可采用全面透光伐。
公园绿地由于生长成形后,上层植物互相争抢生长势,下层植物常年处于荫蔽状态,地被几乎长期处于不良生长状态中。通过实地踏勘明确目标类植物、干扰类植物等,乔木采用类似林业“间伐”的作业方式,淘汰生长态势不佳的植株,部分移植被“压顶”植株,直接降低上层密度,增加乔木生长空间;灌木方面,根据节点景观和功能,适当淘汰整形密植灌木,移植或新增组团式灌木配置形式,形成半开敞或开敞空间,体现中层植物多样的结构特点,从而表现出丰富景观特色。最终,根据实际情况,新增或改造游憩设施,提升公园绿地的体验感,优化植物群落的功能性。
5 成效分析
5.1 植物多样性
通过优化群落结构,适量去除整形绿篱模式,多采用乔木+草坪地被、灌木+草坪地被的形式,乔木间距确保达2~3m,优化乔灌草比例,达到较优的5 ∶1.5 ∶3.5。调整常绿和落叶乔木比,直接从数量上控制常绿落叶比为3 ∶7左右,共移除乔木约300株。局部采用色叶树种,新增银杏、红枫、海棠等,突出季相景色。入口节点处开辟2处花境小景,采用宿根植物搭配景石。
5.2 群落结构密度
通过抽稀、间伐等技术措施,梳理上层乔木,降低郁闭度至0.5~0.7左右,确保目标植物正常生长空间,以达到调整后株间冠幅需2年以上才可重叠,同时,确保灌木种植30~50cm间距,更为下层植株提供良好的生长发育空间。
5.3 游憩体验性
5.4 改良土壤肥力
通过整体土壤改良,使之符合《园林绿化养护技术等级标准》(DG/TJ08-702-2011)中对土壤理化性质要求。针对广场公园原始土壤特征,中和偏碱性土壤pH值,施有机肥提升土壤内有机质含量,确保植株的正常生长。
6 结语
通过本次高密度植物群落优化调整项目的实施,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上层乔木抽稀、间伐,还是中下层灌木地被的调整,其实都是日常养护成效的体现。如果我们只建不养或者重建轻养,那么原本美丽的公园绿地景观将逐渐退步,最终将导致无法通过养护手段改善,只能通过大规模的改造调整。这样,不仅大大增加了施工难度,还造成大量淘汰植物的浪费,而且还或多或少会影响到原设计风貌。因此,与其10年进行“大手术”伤筋动骨,不如通过日常养护手段逐步调整景观,乔木2~3年要进行疏枝修剪,地被3~5年进行一次抽稀调整,整块绿地在6~8年进行一次小规模调整,淘汰不适宜生长的品种,新增一些新优特色品种,合理优化游憩设施设备,整体提升公园绿地的景观,逐步形成良性循环,最大化公园绿地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肖 红.反思"草坪风"与"大树热"[J].宁波经济,2001(7).
[2] 李世英.植物群落[J].植物杂志,1984(1).
[3] 李永宁,张宾兰.郁闭度及其测定方法研究及应用[J].世界林业研究,2008(1).
[4] 孟宪宇.测树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6.
[5]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DB11/T 842—2011近自然森林经营技术规程[S].北京: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2012.
[6] 金振旗,叶建华.从环城绿带树木生长状况、病虫危害现状探讨大面积绿带的设计问题[J].上海农业科技,2008(3).
[7] 吕拥军.上海:走向生态型城市[J].上海经济,2004(6).
[8] 上海市林业局.上海市环城绿带管理办法[J].中国城市林业,2003,1(3).endprint
(2)从景观美学角度分析。顾名思义就是从景观角度分析美,事物之美有二,即客观美与精神感观美。城市公园绿地植物群落的美,是由其中的植物群落景观体现。通过局部景观视觉分析、平面布局以及植物结构层次的视觉分析公园绿地中的调整对象,从而确定目标植物、干扰植物和特殊目标植物。
(3)从游憩学理论分析。游憩学是以人的游憩行为、游憩方式、游憩需求、游憩观念、游憩心理、游憩动机等为研究对象,探索游憩与人的生命意义和价值,以及游憩与社会进步、人类文明的相互关系。城市公园绿地作为城市人类活动的游憩场所之一,应具有一定的游憩功能。
4.1.2 调查范围的选择
通过对调查对象的现状进行实地踏勘,从生态、景观、游憩三方面分析问题所在,按照“从大到小、从总体到局部”的原则来进行优化调整分析。首先,从调查对象的整体面貌出发分析总体景观格局的合理性,尊重公园绿地原始设计理念;其次,对各功能区组团进行分析,得出各节点的植物群落配置的优劣;最终,对局部特色小景进行梳理,提升节点景观面貌。
4.2 高密度植物群落优化技术原则及方法
4.2.1 优化技术原则
在进行植物群落优化调整时,必须坚持保证原有设计风格、以人为本、坚持节约化等原则。由于目前并无推行的植物群落结构优化准则,但可参考林业抚育、园林绿化养护的相关技术标准,通过抽稀、补植、修剪等措施,合理调整植物结构,使郁闭度保持在合理范围内。同时要兼顾景观、游憩等功能,丰富植物种间结构,促使植物群落结构合理化,并通过空间营造及设施更新提升游憩功能(图2~图4)。
(1)移除不适宜现场立地条件的树种,引起植株生长严重衰退的应移植至适当区域,并根据现场条件补种适宜树木或不补种。
(2)公园绿地内植株拥挤过密,无后续生长空间的,需要抽稀。
(3)公园绿地内树木衰老、生长态势不良或死亡,影响景观的应清除后适当补植。
(4)群落植株间生长速度显著矛盾,影响周边群落正常生长的植株应移除。
(5)应对现场土壤进行检测,对土壤不良区域进行换土或土壤改良,为植物提供良好生长环境(表1)。
(6)抽稀后,已成荫的树木不必补植。
(7)群落调整应根据“留大去小、留强去弱”的原则,保持林冠丰满完整。
(8)补植植物应满足生态平衡,满足植物生态位需要,适地适树种植,兼顾季相景观变化。
4.2.2 优化技术方法
参考《森林抚育规程》、《园林绿化养护技术规程》,结合城市公园绿地的特点,提出相关优化措施。采用的主要技术措施为修枝、淘汰、移植和补植等。其中,群落调整淘汰方式在林业中分为生长伐、卫生伐、透光伐等几类,在高密度植物群落结构优化中也可借鉴这些技术措施(图5)。
(1)生长势调整。针对公园绿地郁闭度0.7以上,下层目标树较多、分布均匀,枯立木与濒死木数量较多的情况。
目的在于伐除生长过密和生长不良的植株,合理调整群落密度,使保留植物具有较好的营养生长,培育良好形态的目标植物。方法为单一群落采用单层间伐,混合群落采用综合间伐。
(2)病虫害预防调整。针对受病虫害等侵害严重的公园绿地植物群落,目的在于改善公园绿地植物群落健康状况,减少病虫害,促进公园绿地内植株健康生长。方法为伐除引起病虫害的植株。
(3)透光调整。公园绿地群落郁闭后目标树受到非目标树、灌木、杂草压制时,郁闭度在0.9或者分布不均郁闭度0.8以上的人工公园绿地。
目的在于解决目标植物与非目标植物、草本植物之间的矛盾,保证目标树生长不受压抑。方法分为全面间伐或局部间伐,根据公园绿地现场植物群落情况而定。如群落目标植物较多分布疏密不均可采用团状、带状透光伐;单一树种且分布较均匀的密林区域,可采用全面透光伐。
公园绿地由于生长成形后,上层植物互相争抢生长势,下层植物常年处于荫蔽状态,地被几乎长期处于不良生长状态中。通过实地踏勘明确目标类植物、干扰类植物等,乔木采用类似林业“间伐”的作业方式,淘汰生长态势不佳的植株,部分移植被“压顶”植株,直接降低上层密度,增加乔木生长空间;灌木方面,根据节点景观和功能,适当淘汰整形密植灌木,移植或新增组团式灌木配置形式,形成半开敞或开敞空间,体现中层植物多样的结构特点,从而表现出丰富景观特色。最终,根据实际情况,新增或改造游憩设施,提升公园绿地的体验感,优化植物群落的功能性。
5 成效分析
5.1 植物多样性
通过优化群落结构,适量去除整形绿篱模式,多采用乔木+草坪地被、灌木+草坪地被的形式,乔木间距确保达2~3m,优化乔灌草比例,达到较优的5 ∶1.5 ∶3.5。调整常绿和落叶乔木比,直接从数量上控制常绿落叶比为3 ∶7左右,共移除乔木约300株。局部采用色叶树种,新增银杏、红枫、海棠等,突出季相景色。入口节点处开辟2处花境小景,采用宿根植物搭配景石。
5.2 群落结构密度
通过抽稀、间伐等技术措施,梳理上层乔木,降低郁闭度至0.5~0.7左右,确保目标植物正常生长空间,以达到调整后株间冠幅需2年以上才可重叠,同时,确保灌木种植30~50cm间距,更为下层植株提供良好的生长发育空间。
5.3 游憩体验性
5.4 改良土壤肥力
通过整体土壤改良,使之符合《园林绿化养护技术等级标准》(DG/TJ08-702-2011)中对土壤理化性质要求。针对广场公园原始土壤特征,中和偏碱性土壤pH值,施有机肥提升土壤内有机质含量,确保植株的正常生长。
6 结语
通过本次高密度植物群落优化调整项目的实施,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上层乔木抽稀、间伐,还是中下层灌木地被的调整,其实都是日常养护成效的体现。如果我们只建不养或者重建轻养,那么原本美丽的公园绿地景观将逐渐退步,最终将导致无法通过养护手段改善,只能通过大规模的改造调整。这样,不仅大大增加了施工难度,还造成大量淘汰植物的浪费,而且还或多或少会影响到原设计风貌。因此,与其10年进行“大手术”伤筋动骨,不如通过日常养护手段逐步调整景观,乔木2~3年要进行疏枝修剪,地被3~5年进行一次抽稀调整,整块绿地在6~8年进行一次小规模调整,淘汰不适宜生长的品种,新增一些新优特色品种,合理优化游憩设施设备,整体提升公园绿地的景观,逐步形成良性循环,最大化公园绿地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肖 红.反思"草坪风"与"大树热"[J].宁波经济,2001(7).
[2] 李世英.植物群落[J].植物杂志,1984(1).
[3] 李永宁,张宾兰.郁闭度及其测定方法研究及应用[J].世界林业研究,2008(1).
[4] 孟宪宇.测树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6.
[5]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DB11/T 842—2011近自然森林经营技术规程[S].北京: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2012.
[6] 金振旗,叶建华.从环城绿带树木生长状况、病虫危害现状探讨大面积绿带的设计问题[J].上海农业科技,2008(3).
[7] 吕拥军.上海:走向生态型城市[J].上海经济,2004(6).
[8] 上海市林业局.上海市环城绿带管理办法[J].中国城市林业,2003,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