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如何应用分层导学

2014-08-15梁杨华

考试周刊 2014年49期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分组讨论

梁杨华

摘 要: 目前,初中数学的基本任务是让学生能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且能运用所学的知识与技能解决面临的问题,最终形成一定的问题解决策略,体验问题解决策略本身具备的多样性。初中数学教师要实行数学分层导学教学,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数学知识与能力的掌握,还可以加强学生创造力的培养,确保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关键词: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分层导学 分层辅导 分组讨论

一、分层导学,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一)突破难点

由于学生知识水平的起点不同,并且学生的理解接受能力存在较大差异,一些学生感觉数学例题的学习难度很大,不容易理解,做题的时候常常感觉困难重重,不知道从何下手。为了转变这一局面,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分层讲解的方式,满足教学要求。

比如:在三角形内角及定理证明的教学中,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不同层次的探究:A层次,分析、测量与计算,让学生用纸张折叠三角形,将每一个内角的度数测量出来,然后相加,看度数之和;B层次,利用拼接,让学生剪下三角形的三个角,然后进行拼接,看看会成为怎样的角,其度数为多少。在学生获取了表象的基础上,就可以进行第C层次的引导,让学生进行抽象概括,然后让学生逐渐了解到“三个内角之和等于180度”。这样的方式易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接受。

(二)增设台阶

为了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听得懂、学得明,教师就可以利用题组的练习方法,让学生融入到基本的知识、技能方法及思维这三个不同的环节中,这样,当学生在接受、学习、巩固之后,就能够进一步总结出规律,有利于学生口、手、脑并用,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与思考中。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减轻负担,还可以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在《三角形三边关系》的讲解中,教师就可以编写以下题组:

A层次:已知三角形两边分别是6cm和4cm,请确定第三边的取值范围是(?摇?摇)

B层次:已知三角形的两边分别为3cm和7cm,第三边的长为奇数,请确定出第三边的取值是(?摇?摇)

C层次: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为6cm,请确定这个三角形的周长的取值范围是(?摇?摇)

通过这样由浅入深的方式,不仅可以照顾到班级内部的所有学生,还可以将能者多做作为基本原则,让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达到不同层次的要求。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可以共同探讨解题的基本规律。在这样的模式下,学生更容易记住知识、活用知识。

二、分层辅导,注重培优扶差

对于层次不同的初中学生,应该在数学课堂上实行分层次教学,并且在课外需要做好适当的辅导。对于成绩优秀的学生,在作业布置中可以适当地添加综合性、启发性的思考题,让常有余力的学生能够“再吃一口”。可以成立数学兴趣小组,每天出一道与教学同步的思考题,通过这样的方式挖掘这部分学生的数学潜力,确保其有更进一步的提高。对于学生存在困难的学生,应该抓好“双基”,做好手把手的辅导,做好单元小测验及作业改错的监督,并且针对单一的知识点进一步进行巩固。比如:在利用边边边证明三角形全等的作业中,就可以通过“低起点,逐步增加台阶”的方式,进行强化练习,让学生逐步达到教学目标。

①如下图1中所示,已知:AD和BC相交于O点,并且AO=DO,BO=CO,证明:△AOB≌△DOC。

图1证明:△AOB≌△DOC 图2证明:BE=CD

②如上图2中所示,已知:AD=AE,AB=AC,证明:BE=CD。

三、鼓励学生质疑,做好问题及时反馈

没有质疑精神,就无法学习好数学。数学的科学进步理论表明,命题只有在不断地证实和证伪中才能够接近真理。所以,初中数学教师应该帮助学生解答疑难,但是更高明的做法是“设置疑问”,这样才是促使学生质疑的好方式。由于每一位学生质疑的涉及面不同,因此会显得良莠不齐。这时,就需要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的讨论,分析哪些问题问得精辟,哪些问题不着边际,不是教材内容的重点,从而逐渐引导学生懂得质疑。只要引导得法,学生才能够有所发现。当然,在设计质疑的时候,还要注重把握好质疑的时机,尤其是在讲授课程或者是新课程刚刚结束的时候,要教会学生质疑。并且应该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思考时间,让学生不懂就问,并且针对实际的情况做好及时反馈,避免出现流于形式的尴尬局面。

四、尝试分组讨论,由教师进行点评指导

在基础教育中,学习小组的建立是不可缺少的,它是一种具备实效与影响力的教学方式,同时也是在素质教育背景之下的自主学习的最佳模式。分组讨论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增强解题的合作精神,还能够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在小组讨论的时候,应该将教师的指导作用发挥到极限。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小组讨论时候做到有的放矢,让每一位学生将自己的解题思路及其余成员的解题思路记录下来,然后通过取舍、排除、对比等方式,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最大限度地挖掘出来,等待讨论结束之后,再进行具体、详细的点评。虽然这样的方式看起来非常轻松,但是将一切交给学生,还需要教师拥有较强的亲和力、领悟力。同时,教师也要懂得小组的分层,每个小组都由一位学习优秀的学生带头,成员由各个层次的学生组成。另外,教师要进行相应的整理分类,把握好学生的解题思想倾向与方法类型,从而把握应该如何讲授某一个课程知识、培养某一解题能力的规律和规范导学分层。在分组讨论中,教师要把握好点评的火候与尺度。

五、结语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应该为学生创设快乐学习的情境,通过分层导学的方式,实现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只有在课堂教学中恰当运用分层导学,才能够让学生体会到快乐、轻松,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事实证明,这样的方式更容易让学生接受,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与求知欲望,使得每一位学生都爱上初中数学知识的学习。

参考文献:

[1]梁玉新.初中数学课堂分层教学探究[J].中学教学参考,2010(35):77-78.

[2]李明方,王修燕.数学课堂要“活中务实”——初中数学实施分层教学的探究与体会[J].考试周刊,2009(35):96-97.

[3]刘丽君.分层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endprint

猜你喜欢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分组讨论
基于分组讨论互动教学的视频反馈学习法在神经病学教学查房的应用
分组讨论
分组讨论②
利用交互电子白板优化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论语文公开课分组讨论的弊端与对策
谈初中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及增效策略
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措施及实践
论初中数学课堂人文价值的开发与利用
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自学能力的培养
“问题教学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常见问题及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