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思考
2014-08-15袁彩霞
袁彩霞
摘 要: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恰当运用信息技术,实现“教”与“学”的变革。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优势有:信息技术变“学数学”为“做数学”;动态图像有利于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课堂教学效率显著提高。
关键词: 数学课堂教学 信息技术 教学应用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信息技术手段为重要内容的信息技术可提供多种媒体的刺激,有利于知识的获取和保持。信息技术能实现对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优化资源配备,使得优质资源共享。利用信息技术能为学生进一步展示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有利于创设新颖的教学环境,使教学模式从以教师讲授为主转变为以学生动脑动手自主研究、小组学习讨论交流为主;信息技术可以把数学课堂变为“数学实验室”,学生通过自主活动得出结论,创新精神与能力得到发展。
一、运用信息技术,实现“教”与“学”的变革
《数学课程标准》在前言中指出: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教育学生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数学课堂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要充分考虑计算器、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于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信息技术为数学教学所带来的新变化,主要是利用计算机的辅助教学功能,给数学教学提供便捷的工具和崭新的探究环境。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提高了教与学的效率,改善了教与学的效果,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由此可见,现代信息技术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当我们选择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介入教学活动以后,如何在新课程教学理念指导下,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改进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开发并提供给学生丰富的学习资源,精心设计、科学管理和真实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成为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优势
1.信息技术变“学数学”为“做数学”。
现代数学教育强调要进行“问题解决”,在解决问题过程中锻炼思维、提高应用能力。多年来数学教学片面强调逻辑思维训练,忽视对观察、实验、想象、猜测等能力的培养;重视数学解题技巧的演练而忽视学生的内心活动、情感体验和合作交流;重视对结果的应用而忽视对过程的探究。教师经常代替学生思维,结果本来生动、机智、充满创造力的数学思维过程不见了,导致学生认为数学不过是一些纯粹的理论和枯燥的运算和证明,没有多少实际用处。现在,信息技术为数学教学开创了一个“数学实验室”,利用“几何画板”、“Z+Z”智能教育平台”和其他工具软件,为学生“做”数学提供必要的工具与手段,让学生可以自主地在“问题空间”里探索,做“数学实验”。教师可以将更多的探索、分析、思考任务交给学生完成;学生从“听”数学的学习方式改变成在教师的指导下“做”数学;过去被动接收“现成”的数学知识,而现在可以像“研究者”一样发现探索知识。
2.动态图像有利于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
计算机辅助教学进入课堂,可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尤其是计算机能进行动态的演示,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在直观感、立体感和动态感等方面的不足,利用这个特点可处理其他教学手段难以处理的问题,并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增强他们的直观印象,为教师化解教学难点、突破教学重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供了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计算机多媒体的动态变化可以将形与数有机结合起来,把运动和变化展现在学生面前,提供丰富而动感的图像、图形,生动、直观、形象,展现出一个精彩纷呈的数学世界。除了教师的演示之外,也可让学生自己动手,从而大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三、整合的要求
数学具有逻辑的严密性、高度抽象概括的理论,并大量使用形式化、符号化的语言。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一定要紧扣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特点选择、运用不同的信息技术,充分发挥其在教学上的优势,不能把数学搞成电脑多媒体功能的成果展览。整合中,我们关心的不是信息技术,而是课程本身。
1.以服务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变辅教为辅学。
整合应清晰地认识到,信息技术是学生更有效地获取知识、发展智能的一种工具。强调信息技术要服务于数学学习,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工具。不要为技术而技术,要以服务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变辅教为辅学。利用信息技术的出发点是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有利于学生学习数学知识。
2.与传统教学优势互补。
整合既要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又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传统教学优势互补。
四、整合中常见的课型
根据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所发挥的功能,我们认为整合常见的课型包括:演示型、实验型和网络型。
1.演示型课。
主要是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通过图、文、声、动画的演示,化静为动,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形象,以多媒体的形式解决教学难点,使知识的再发现过程符合中学生的思维和心理特点,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
2.实验型课。
学生可以利用自己所掌握的信息技术,在数字化的学习环境中进行数学实验,亲身体验知识再发现的过程。
3.网络型课。
它是以资源为中心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教学模式,体现教师日益重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教学设计由以知识为中心转变为以资源为中心、以学为中心。教师运用网络课件和专题网站等资源创设情境和提供信息资源,充分利用网络丰富资源的优势和网络的交互特性,进行以任务驱动的研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了信息资源和数字化学习环境,成了学生学习的协作工具和研发探究工具。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2]李克东.数字化学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电化教育研究,2001(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