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学生政治素养提升研究

2014-08-15赵丽丽李冰高学艳

青年与社会 2014年4期
关键词:政治素养人才学生

赵丽丽 李冰 高学艳

【摘 要】目前,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已成为国家重要的人才资源,而作为高职院校来说,必须担负起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的重任,这不仅要求学校要加强学生专业知识的培养,还要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只有具备较高的政治素养的大学生才能在政治是非面前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才能具有较强的政治鉴别能力,才能更好的响应祖国的号召,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当中去。因此,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已经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政治素养;学生;人才

一、高职院校学生存在政治素养问题的原因

通过调查显示,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的政治素养的主流是好的,但有一部分学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政治认识不清、政治思想偏颇等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它既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宏观因素的影响,也受学校教育、家庭环境、传媒、朋友、自身个性等微观因素的影响。

(一)西方文化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冲击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尤其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伴随着双方科技、经济、信息交流的不断扩展,西方的资本主义文化也不断的渗透到中国。由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政治、文化、经济、科技等方面取得了较为瞩目的成就,青年学生往往会被这些成就的表面所迷惑,从而会肤浅、片面的对西方政治文化做出判断。纵然我国有着比较稳定和传承性的政治文化,但也不可避免的受到它们的影响,从而使大学生政治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受到了干扰。

(二)学生个体需求与社会共同理想的不平衡

我国社会的共同理想是实现共同富裕,但这一目标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是由点到面的。这需要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坚信共同的理想信念、团结一致、无私奉献。但是,当前市场经济在进行资源配置的过程中,出现了局部的不平衡,加之大学生思想还不够成熟,有一部分大学生受到先富现象的刺激,使其追求个人利益的欲望进一步增强,从而变得更加功利,且把个人的成功和利益放到了理想信念的首位。这些学生在单纯强调个人利益的驱使下,政治态度和动机变得不再端正,出现了自私和利己主义的政治作为。

(三)学生成长背景与家庭政治观念的影响

家庭作为社会最基本构成单位,是孩子最早接受教育的场所,家庭的熏陶和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最早的,也是最直接的。在对学生的调查中发现,有81%的学生来自农村或是乡镇,父母的教育程度基础都是高中以下的学历,而且政治面貌也显示,学生的父母在政治方面并不积极。同时,由于目前的大学生都是在和平年代的背景下成长,其父母思考的更多的是孩子未来的发展,更多的是应试教育,缺乏对孩子文化品质、政治素养、意识观念等方面的引导。因此,这些大学生从家庭渠道获得政治素养培育影响的几率较小,也导致大学生面对政治话题时虽有一定积极热情,但实际参与的态度和行动明显较弱。

(四)高校政治教育与社会发展不能同步

首先,高校的政治教育缺乏敏锐性,对大学生提出的热点问题不能快速积极的应对。尤其是目前传媒的发达,大学生可以多途径快速的获取信息,而有些老师却相对滞后,而且对社会环境影响的敏锐度不够,不能对大学生指出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层次研究,致使对学生无从引导。其次,当前部分高职院校在政治教育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例如教育内容枯燥,形式单调,手段僵化,甚至是单向的灌输方式,导致教育有效率降低,这也影响了对学生政治素养的培养。

二、高职院校学生政治素养提升的对策

政治素养作为人的一种素养和能力,是后天培养和教育的结果。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遵从“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原则出发,通过有效的途径,着力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素养。

(一)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1. 明确教育内容,提高大学生政治认知能力,并培养其社会责任感。高职院校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该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德育教育为基础,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科学发展观理论为依据,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育其要把个人的前途与祖国的命运联系在一直,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和民族的振兴而努力奋斗。

2. 完善课程体系提升大学生政治理论水平。首先,通过高校系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们从多个方面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立场,使他们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提升其政治理论水平。其次,开设通识教育课程,即素质教育课程。通过通识教育课程的开设,利用课程的灵活性,有针对性的对大学生开展政治观教育,拓宽大学生政治视野,丰富他们的政治认识。最后,强化形势与政策教育,通过国内、国际经济和政治方针政策方面的教育,使学生在国家政策和政治问题面前能够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政治观。

3.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辅导员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高职院校应该进一步加强其队伍建设,加强其业务培训,提升其业务水平,特别是要把那些优秀的、有责任感的教师充实到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中去,使这支队伍更加的专业化、专职化。同时,要明确职责、完善制度,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待遇和工作条件,为建立一支业务能力强、素质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而努力。

(二)不断拓宽大学生的政治参与渠道

1.加大社会实践力度,提高学生的政治参与能力。作为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有效平台的社会实践活动,可以让大学生拥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社会、加深对社会的认识,能够在实践中了解党的方针政策,从而树立正确的奋斗目标。因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如军事训练、生产实习等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们增加阅历、开拓视野、熟悉政治规范,从而提高政治参与的能力。

2.拓宽志愿服务渠道,增强大学生政治实践活力。首先,志愿服务作为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途径之一,我们应该不断拓宽志愿服务的范围,通过环境保护、法律援助、扶贫帮困等多种形式来增强大学生政治实践活力。其次,随着社会的发展,志愿服务意识在社会中起到的支撑作用日益突显,所以,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奉献精神和志愿服务意识。endprint

3.正确引领网络参政议政,拓宽大学生政治诉求渠道。随着经济和科技的迅猛发展,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素质的大学生们对政治参与有着很高的热情,网络可以使他们更方便、更快捷的表达他们的观点和意愿。所以,我们应该重视网络这一重要渠道,引导大学生积极的参与政治。首先,应该避免互联网对大学生对政治的正确认知的干扰。在互联网中,很多信息良莠不齐,而部分大学生的政治认知能力有限,很难认清哪些是真实的、正确的信息,致使大学生被误导,出现错误的政治表达行为。其次,应加强政府的电子政务建设,进一步推进其网络职能。政府部门在政务信息公开的基础上应该开辟宣传教育专栏,将国家的政策法规、政府行政机关的职能、网络参政方式予以公示,为大学生获取参政渠道提供便利。

(三)营造有利于大学生政治素养提升的成长环境

马克思曾经指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在这种双向的“创造”中,环境对大学生政治素养的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应该为大学生政治素养的提高营造出良好的成长环境。首先,高职院校应该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为学生良好政治素养的养成提供一个好的成长成才环境。校园文化是学校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所形成的校园精神和文化氛围,具有潜在的渗透性,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学术、科研、讲座、文化、艺术、体育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营造健康高雅、文明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弘扬民族精神,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操和奉献精神,实现用健康的校园文化环境和传统文化的基因陶冶人、培养人、成就人的目标。

(四)有效利用资源,充分发挥党团组织政治优势

首先,高职院校应该充分利用红色资源,用红色资源吸引、感召大学生,增强他们对党和祖国的热爱之情,以及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责任感。其次,充分发挥党团组织的力量,坚持以党建带团建,把加强团的建设作为党建的重要任务,构建以共青团为核心,学生会、学生社团为两翼的青年工作格局。将党的方针、路线、政策贯穿于党团组织活动中去,强化大学生对党执政的信心和支持力度,提升大学生对执政党的政治认同。

总之,大学生政治素养的高低是学校人才培养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高职院校要站在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合格人才的高度加大高职学生政治素养,并加大思想政治工作力度, 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大潮之中,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出应有的力量。

基金项目:本论文是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2013年度思想政治教育科研规划课题“高职院校学生政治素养提升研究”的研究成果。编号:Sz201301。endprint

猜你喜欢

政治素养人才学生
人才云
加强高校党建 提升教师政治素养
学生写话
简论高中政治素养的核心内涵及其培养路径
高校辅导员必须提升政治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