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2014-08-15何同彬

扬子江 2014年4期
关键词:沙溪新诗现实

“首届中国新诗论坛·新诗的经典化问题”、“第二届中国新诗论坛·中国新诗建设:问题与对策”两次活动的成功经验及不俗反响,产生了“几乎一提及中国新诗就会联想到太仓沙溪的良好效应”,某种程度上说,“中国新诗”已经成为太仓沙溪古镇“诗意栖居、美好生活”的一个标识性品牌。有鉴于此,为了充分整合文化资源,通过经济高效地推动和开展高品质、高平台的诗歌艺术活动,让“诗与江南”的文化想象与诗意栖居的美好梦想成为一种现实,经相关各方的积极筹划和通力合作,决定从2014年起逐年举办“中国新诗论坛”的升级版——“诗梦江南”系列诗文化主题活动。升级后的“诗梦江南”将围绕两个概念——“文化江南”与“诗文化”,竭力复兴江南伟大的诗文化传统,并将其与百年中国新诗的艺术发展、当下中国日益勃兴的诗歌创作研究及地域经济文化发展的需求等融会贯通,以期产生更加长远的、系统的、持续性的文化效应。

2014年4月18-20日,“诗梦江南·2014诗文化主题活动”在苏州太仓沙溪镇隆重举行,此次活动主要包括“第三届中国新诗论坛·诗歌与现实”研讨会、中国新诗沙溪创作研究中心和江苏省作家协会文学创作基地揭幕仪式、新诗大讲堂、“相约沙溪”系列笔会、“诗书画”作品邀请展等一系列主题活动。作为“诗梦江南”系列诗文化主题活动的首次尝试,尽管筹备时间有限,但活动仍然安排得异常丰富、紧凑,更加富有文化情怀的主题和议题也得到了国内诗歌届诸多一流学者、诗人及各级领导们的积极响应和大力支持。出席本次系列活动的有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新诗研究所所长谢冕,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高洪波,江苏省作家协会主席、党组书记范小青,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书记、书记处书记张王飞,江苏省委宣传部部务委员、文艺处处长李朝润,江苏省作家协会党组成员、创研室主任汪政,《扬子江》诗刊特聘主编子川,太仓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雪嵘,沙溪镇镇长潘红忠,以及叶橹、陈素琰、叶延滨、林莽、唐晓渡、张清华、王彬彬、赵敏俐、张洪波、刘福春、梁平、耿占春、马新朝、宗仁发、罗振亚、晓华、何言宏、龚璇、霍俊明、刘颋、陆梅、高伟、胡弦、何同彬等40余位来自全国各地的诗人、评论家、编辑和媒体人士。

4月19日上午,系列诗文化主题活动在友好、热烈的气氛中隆重开幕,张王飞主持开幕式,陈雪嵘致欢迎辞,热情洋溢地表达了对与会专家、学者的欢迎和感谢;范小青、谢冕、李朝润、高洪波先后讲话,他们首先对沙溪镇在经济方面取得的让人瞩目的成就赞叹不已,同时表达了对它积淀和构筑的浓厚的文化传统、诗歌氛围的喜爱,高度评价了当地政府和相关文化机构近几年对中国新诗发展的大力支持;其次,他们在讲话中也总结了前两次新诗论坛取得的积极成果,对于“中国新诗论坛”的升级版“诗梦江南系列诗文化主题活动”对江苏诗歌乃至全国诗歌研究创作将要产生的积极影响充满了期待。

签约仪式前,《扬子江》诗刊特聘主编子川详细介绍了“中国新诗沙溪创作研究中心”即“文化江南会馆”的筹备及建设情况,他说,基于历史、文化、以及地域特点等方面的综合考虑,在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沙溪旅游开发公司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差不多一年时间的修建与筹备,在沙溪古镇的老街创建了“文化江南会馆”,并以此作为“江苏省作家协会的创作基地”和“中国新诗沙溪创作研究中心”。此外,古镇区的“忆江南”和“临江仙”两个民居客栈,可为学术研究活动提供可能的生活服务。该会馆的侧重点在于中国新诗的创作与研究,其特色在于开放性,因此在筹备之初,即与五所高校的新诗研究机构联系,并达成共建“中国新诗沙溪创作研究中心”的意向,根据合作意向,“文化江南会馆”将为合作单位的学术研究提供可能的生活服务。同时,将征集相关诗歌资料,建立数据库、诗歌网站等,为相关创作研究计划提供必要的资料信息服务。“文化江南会馆”还将联系重要诗歌媒体,在条件成熟的前提下,签署合作意向,设立相关“江南编辑室”或“江南记者站”,并联合诗人、诗评家、诗歌编辑,开设“中国新诗大讲堂”,推介新诗美学,普及现代诗歌文化,倡导诗意生活方式。与此同时,会馆还将设立学术委员会,并由学术委员推荐建议名单,邀请部分诗人、诗评家,担任会馆的驻馆诗人、诗评家,制定创作研究计划,排出日程,分批次邀请诗人、诗评家入住沙溪,从事创作与研究;并将制定选本计划,分阶段遴选诗歌作品和诗歌理论文章,出版一系列关于中国新诗的“沙溪选本”。“文化江南会馆”还将在诗文化研究范畴做一些延伸,使我们的诗文化研究涵盖诗意的艺术,比如书画、紫砂、竹刻等艺术领域。总之,在“文化江南会馆”设立“江苏省作家协会的创作基地”和“中国新诗沙溪创作研究中心”的目的,就是在江南的核心地带建立一个真正的诗歌基地,我们将用自己的行动证明:我们来过,我们努力过,我们没有缺席!我们还将努力在一个充分物化的大的社会环境,致力于追求诗意的生活,重塑“现代文人”的理念。这也可以说是我们的江南诗梦!

随后举行了两项签约仪式:范小青主席与陈雪嵘部长签署江苏省文学创作基地协议,潘红忠镇长与北京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所长谢冕、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当代文学创作与批评研究中心主任张清华、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主任赵敏俐、南京大学新诗研究所所长王彬彬、上海交通大学当代中国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何言宏五所高校相关研究机构负责人签订项目意向书。之后,与会嘉宾前往文化江南会馆,汪政主持揭牌仪式,高洪波、范小青、李朝润、陈雪嵘为“江苏省作家协会文学创作基地”揭牌,谢冕、叶延滨、张王飞等为“中国新诗沙溪创作研究中心”揭牌。揭牌仪式结束后,与会嘉宾兴致盎然地参观了古雅别致的文化江南会馆。

4月19日下午,“第三届中国新诗论坛·诗歌与现实”研讨会在汪政主持下顺利举行,首先子川就“诗歌与现实”的研讨会主题做了说明,他指出从首届中国新诗论坛的主题“新诗的经典化问题”,到第二届论坛的主题“中国新诗建设:问题与对策”,其中涉及到的诸如诗歌阅读、诗歌教育、新诗的经典化困境、诗歌与公共生活、新世纪以来诗歌的审美乱局等重要议题和论争焦点,如果用一个更为简洁明了、也更能凸显中国新诗论坛主旨的问题来概括的话,就是“诗歌与现实”。诗歌、诗人如何回应中国现实?这样一个看似过于宏大的、宽泛的问题,实际上早已深深地植根于当代诗人和新诗研究者的内心,成为他们的写作、思考乃至各种争执的“中心”。尽管近几年中国诗坛充满了似是而非的活力,但这种通过过量的诗歌生产、诗歌事件和诗歌活动维持的活力,仅仅成为严峻的中国“现实”的一部分,而未能充分实现中国诗人和诗歌应当担负的“诗的见证”(米沃什)和“诗歌的纠正”(希尼)的职能。所以力图通过此次论坛对这一重要问题进行更多元的对话和碰撞,以期形成一些有价值的共识。endprint

随后与会的专家、学者分别从直面“诗歌与现实”、如何处理“诗歌与现实”的关系、自媒体时代的诗歌生态等多个方面,梳理了诗歌、诗人遭遇到的当代中国现实的复杂性及其具体特征,既表达了对于诗歌呈现现实的困难的相关忧虑,也指出了当前诗人应该承担的责任和诗歌应对现实的艺术可能性。

直面“诗歌与现实”

谢冕指出,从诗歌的历史发展来看,诗歌与现实之间的关系是不断转化的,但伟大的诗人从不缺乏对现实的关怀。我们经常呼吁诗歌要关心现实生活,诗人不能不关心周围的生活。当前的诗歌创作当然有许多令人不满意的地方,诗人有时候很自私,他不关心我们重大的人生问题,现实问题,对我们的存在有一种漠视。

对此林莽、叶延滨、梁平和高伟也有同感,并且分别提出了对诗人们的现实责任的期许。林莽觉得,作为一个诗人,如果与现实生活没有关系,那么这种诗人的身份肯定是可疑的。他可以不直接描写现实,但是他的诗歌中对现实生活应该有所体现。每一个诗人都有一个身份认定问题,这决定了其必然与现实有一种潜在的关系。这种关系如果在诗歌中没有任何的呈现,那么这些诗歌是值得怀疑的。叶延滨尖锐地指出,当一个社会从文化监狱进入到滑稽娱乐场的时候,当整个文化界致力于取悦权贵和金钱的时候,诗人要保持自己的尊严是非常困难的。诗人成了这个时代留在文化最末位的跳梁小丑。因此,诗人要有修养,要有强大的内心,以维护诗歌的地位和自尊。梁平则认为,一谈到诗歌与现实,好像是一件摆不上台面上的事情,这个现象需要纠正。一个优秀的诗人必然与现实有着紧密的关系,他应该热爱生活,热爱现实,从生存状态,从生命感悟出发,用心去体验人类的真实状况,去理解现实、表现现实。高伟也觉得诗人应该勇于与现实发生关系,这样才能站在现实和时代面前,发出自己的声音。诗歌要进入公共生活,我们的生活需要诗意,如果这种诗意不能首先由诗人来提供,那么诗人的价值何在呢?我们既要有这样一种见解,也要有这样一种实践,诗人要为当下现实找到一条合适的表达途径,从而深入地到达公共空间。

唐晓渡则认为这一话题仍旧极具挑战性,他引用帕斯关于现实的定义——“现实是最遥远的,它是一个需要我们经过艰苦的努力才能抵达的东西”——指出,与其说是我们提出了诗歌与现实的关系问题,不如说是诗向我们提出了这个问题。当我们谈论当下现实时,它其实为诗人提供了很大的可能,但诗人是否有能力建构诗歌所指称的现实,这是诗人面对的挑战。

如何处理“诗歌与现实”的关系

汪政在发言中敏锐地指出,现实对诗歌有一种呼唤,但在我们这样一个时代,诗歌与现实关系的变化已经超出了我们的想象,不仅仅是诗歌,包括其它艺术门类,目前几乎都难以对现实的呼唤做出迅疾的、恰当的回应。所以说,现实对人文科学包括各类艺术提出了挑战和考验,诗歌以何种方式回应这一挑战,处理与现实的关系,不仅是诗人,也是诗歌理论家要面对的一个课题。

关于这一课题,谢冕认为,诗歌与现实绝对不是直接的关系。诗歌的写作手法对现实的反应从根本上说是间接的,诗歌真正成为一种想象性的存在。诗人是做梦的,是无中生有的,现实中所没有的,感到缺憾的,最终都可以通过诗歌来实现。诗歌是梦想的载体,我们需要想象来弥补生活中的不足,诗歌是为填补我们的空虚而来的。

叶橹觉得,诗歌与现实的关系可以用其它的诗学观念来取代,他认为心象、心绪是诗人表达自我和现实的一种方式,与其谈论一个抽象的现实,不如来谈论诗人的心象、心绪在诗歌中的表现,如果他的心象、心绪引起了我们对于现实的思考,那么他是值得被关注的,相反,如果一味地关注现实、表现现实,没有任何心象、心绪的构建,将会损害诗歌的艺术性。宗仁发在这方面也有同感,他认为有两种倾向是值得我们反思的:一是过于贴近现实,淹没于现实之中;二是远离现实,纯粹变为一种语言的游戏。一首诗歌应该有这样的能力,能把所有的不相干的东西转化为诗、转化为审美的艺术,而不会因为现实使得诗歌丧失其审美性。对此刘颋也深有同感,她指出我们现在的诗歌很容易将集体性记忆和公共性经验表达出来,但却是一种简单化的表达,个体的精神是缺乏的、缺席的,心绪和心象是没有的,或者说是非常弱的。霍俊明也觉得我们一直在浮泛的意义上谈论“现实”,甚至忽略了诗歌处理“现实”的特殊性,以至在艺术上出现“同质化”的困境。马新朝则尖锐地指出,多年来我们一直是用西方技巧和观念来看待中国的现实问题,过于重视技巧,诗人格局太小、太自私,现在他们应该加强道德修养,提升人格魅力,开始一种心灵的写作。

而何言宏并没有单一化地理解“诗歌与现实”的关系,他认为“诗歌”与“现实”都有无数个变量,可以是描摹,也可以是建筑,可以是摩擦,也可以是逃避等等。

自媒体时代的诗歌生态

晓华首先在发言中提到了自媒体时代诗人、诗歌的处境问题,她通过自身的体验指出,自媒体的发展,使得诗歌进入了一种自诗歌的状态。这样的一种全民诗歌的状态会不会沦落为一种“滑稽戏”,太过世俗,太过低俗,太过庸俗?这也是值得我们警惕的。但不管怎样,诗歌不应该是精英的专利,诗歌人口的占有量应该更大。她的发言引发了叶延滨、耿占春、霍俊明等对于自媒体时代诗歌生态问题的更热烈、更深入的讨论和辨析。

叶延滨认为,进入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是诗人,人人都是作家,大大缩短了与西方的差距,消弭了读者与作者的距离。诗歌是人类精神生活丰富的想象力,这些都被消解了,诗歌的门槛被去掉了,强大的新媒体推翻了读者与诗人的界限,危及到了诗人的存在,诗人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受到了严重的冲击。耿占春的发言则是围绕着话语权衍变展开的,他指出,以前诗教、礼教、乐教等训诫性话语是核心话语,但现在媒体话语成为新的核心话语,整个文学包括诗歌的话语力量都在迅速下降。在当今的大学和文学界,甚至语言本身的地位也在下降,逐渐让位于符号、图表等等。从启迪性话语到训诫性话语到新媒体话语,每个人都在说话,但有时候是自说自话,这一方面带来了民主化,一方面也带来了不确定性。当我们试图在词与物之间建立一种确定的及物关系,并且这种话语占主导地位的时候,哲学的、文学的话语就要被边缘化,意义就越发显得空虚。霍俊明提出了一个“微阅读”的概念,他觉得自媒体的盛行促使诗歌生态发生巨大变化,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微阅读”:面对数量庞大的诗歌,任何阅读者和批评者的视野都显得微乎其微;阅读转为电子化阅读,论坛、博客、微博、微信成为阅读对集中的空间;诗歌阅读愈发知识化、专业化、小众化、小圈子化。而这就导致诗歌乃至文学阅读实际上成为一种专业人士自娱自乐的“伪阅读”。

张王飞做会议总结,指出此次研讨会通过深入的、全面的讨论和辨析,把“诗歌与现实”的宏大问题从原有的简单化、偏执化的思维扭转为一个指涉和关系到诗歌史、诗歌创作、诗歌研究和文化共同体的复杂问题,而且大胆和负责任地提出了可行的方案和路径,必将为今后的诗歌创作和诗歌研究提供更多有价值的思路。

4月20日,“诗梦江南·2014诗文化主题活动”成功闭幕,此次活动是在全国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及江苏省由文化大省到文化强省转变的宏伟背景下隆重召开的,通过一系列与论坛相应的诗歌活动和文化实践,一方面以太仓沙溪为核心和文化地标,以诗歌为媒介,形成了地域性的、传承性的、特色的诗歌文化传统和丰富的、高端的文化样貌,从而推进和带动了太仓沙溪镇经济、文化的全面协调发展,实现了诗歌和地方文化、经济的双赢、多赢;另一方面,地域性的文化诗歌实践与全国高校、研究机构的互动和协作,也将会辐射性地影响到整个当下中国诗歌创作和研究的走向,为未来中国诗歌的繁荣和创新开辟出更为新颖和有效的路径。endprint

猜你喜欢

沙溪新诗现实
绘画篇
我对诗与现实的见解
新诗之页
新诗之页
新诗之页
新诗画
一种基于Unity3D+Vuforia的增强现实交互App的开发
TRMM降水数据在沙溪流域的精度验证
诗梦江南,沙溪雅集
——中韩诗歌对话会
现实的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