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预报失误分析

2014-08-15戴有学等

科技与创新 2014年10期
关键词:云图诊断

戴有学等

摘 要:利用数值预报产品、常规观测资料、非常规观测资料(卫星云图、多普勒雷达、区域自动站等资料),采用天气学诊断方法,从大尺度环流背景、影响系统、物理量场等方面,对临汾市2013-05-22—23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500 hpa西风槽东移带来的冷空气与低层暖湿气流共同作用是形成区域性暴雨的主要原因。700 hPa低涡横切变线是暴雨的主要影响系统;低层辐合、高层辐散,且抽吸作用明显;上干下湿的不稳定层结有利于对流的产生和发展;我市处在K指数≥35,CAPE 600-700区,其潜在不稳定能量较大,可能产生的垂直速度也较大;云图上β中尺度特征明显,对流云团首先在低涡切变线西侧形成,随着低涡切变线东北移,对流云团迅速发展东移,这些都是暴雨形成的直接影响系统。雷达强度回波上表现为块状回波,>45 dbz的雷达回波与暴雨落区对应较好;EC细网格、T639高分辨率预报产品对对流性天气特征物理量(K指数、CAPE、T-Td)指导意义明显,可将其作为对流性天气短期预报关注的重点。

关键词:强对流天气;诊断;云图;雷达回波特征

中图分类号:P4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35(2014)10-0136-03

2013-05-22T08:00—2013-05-23T08:00,临汾市出现了一次强对流性天气过程,并伴有短时强降水、雷雨大风和冰雹,这在5月份实属罕见。此次强对流性天气过程短期预报偏弱,21日和22日仅预报有分布不均阵雨或雷阵雨。本文运用数值预报产品、常规观测资料、非常规观测资料(卫星云图、多普勒雷达、区域自动站等资料)对此次强对流性过程进行分析,试图找出预报失误的技术原因,旨在总结此类强对流性天气预报的着眼点,进一步提高强对流性天气预报的准确率和防灾减灾能力。

1 天气实况

1.1 降水实况

2013-05-22T08:00—2013-05-23T08:00,全市出现了中到大雨,局部暴雨的天气过程,并伴有短时强降水、雷雨大风和冰雹,具体情况如图1所示。测站过程平均降水量为35.5 mm,其中,尧都区、侯马、蒲县、乡宁、安泽、襄汾的局部地区出现暴雨,尧都区测站降水量为47.3 mm。尧都区贾得乡出现冰雹,过程持续7 min,冰雹直径达0.5 cm。小麦受灾面积约为666.7 hm2;葡萄受灾面积约为46.7 hm2;苹果树受灾面积约为46.7 hm2,每公顷损失近15 000元;蔬菜受灾面积超过20 hm2。

另外,从T639高分辨率2013-05-21T08:00起报2013-05-22T-Td预报场、K指数预报、散度场的情况来看,对2013-05-22我市南部和东部的强降水预报都有明显的指示意义。

6 预报失误分析

2013-05-21T08:00预报:22日,晴转多云到阴,部分地区有阵雨。

2013-05-22T08:00预报:多云转阴,有分布不均的阵雨或雷阵雨。

2013-05-22T20:00预报:未来6 h,全市有中到大雨,部分地区有暴雨。

我们对过程的临近预报量级把握得较好,从实况和预报的结果来看,降水的落区和过程开始时间与实际情况都基本吻合,不足的是对降水的短期预报量级和落区把握不准。由于EC粗网格2013-05-20预报我市21—23日850 hPa温度均在24 ℃以上,而且21日我市大部分县市出现了35 ℃以上的高温天气,由此可认为,22日温度仍然偏高,东移系统较弱,伴有分布不均的阵雨或雷阵雨。另外,做08时预报,只能得到前一日20时的常规资料,对22日对流性天气中尺度环境场条件搞不清楚,所以,未考虑会出现暴雨。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分析EC,JP,T639,NCEP等细网格数值预报产品得以解决。

7 小结

通过上述分析,得到如下主要结论:①此次区域性暴雨过程,降水范围广、时间集中、强度大、危害性强。在5月份实属罕见(1983-05-14,14个站出现暴雨)。②500 hPa西风槽东移带来的冷空气与低层暖湿气流共同作用是形成区域性暴雨的主要原因。700 hPa低涡横切变线是暴雨的主要影响系统。③物理场分析表明,低层辐合、高层辐散,且抽吸作用明显,上干下湿的不稳定层结有利于对流的产生和发展。我市处在K指数≥35,CAPE 600-700区,其潜在的不稳定能量较大,可能产生的垂直速度也较大。④云图上β中尺度特征明显,对流云团首先在低涡切变线西侧形成,随着低涡切变线东北移,对流云团迅速发展东移,这是暴雨形成的直接影响系统。雷达强度回波上表现为块状回波,>45 dbz的雷达回波与暴雨落区对应较好。⑤预报难点是对对流性天气强度和落区把握不准。这次EC细网格、T639高分辨率预报产品对对流性天气特征物理量(K指数、CAPE、T-Td)的指导意义明显,尽管存在一定的误差,但是,可以作为对流性天气短期预报关注的重点,所以,要改变预报思路,改进强对流天气概念模型和物理量指标。

参考文献

[1]苗爱梅,董春卿,张红雨,等.“08.11”暴雨过程中MCC与一般暴雨云团的对比分析[J].高原气象,2012,31(3).

[2]郭虎,段丽,杨波,等.0679香山局地大暴雨的中小尺度天气分析[J].应用气象学报,2008,19(3).

[3]崔晶,张丰启,吕守敏.连续暴雨过程β中尺度大暴雨的成因分析[J].气象,2005,31(10).

[4]戴有学,史海萍,张临平,等.2001年7月27日临汾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分析[J].山西气象,2003,2(63).

〔编辑:白洁〕endprint

摘 要:利用数值预报产品、常规观测资料、非常规观测资料(卫星云图、多普勒雷达、区域自动站等资料),采用天气学诊断方法,从大尺度环流背景、影响系统、物理量场等方面,对临汾市2013-05-22—23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500 hpa西风槽东移带来的冷空气与低层暖湿气流共同作用是形成区域性暴雨的主要原因。700 hPa低涡横切变线是暴雨的主要影响系统;低层辐合、高层辐散,且抽吸作用明显;上干下湿的不稳定层结有利于对流的产生和发展;我市处在K指数≥35,CAPE 600-700区,其潜在不稳定能量较大,可能产生的垂直速度也较大;云图上β中尺度特征明显,对流云团首先在低涡切变线西侧形成,随着低涡切变线东北移,对流云团迅速发展东移,这些都是暴雨形成的直接影响系统。雷达强度回波上表现为块状回波,>45 dbz的雷达回波与暴雨落区对应较好;EC细网格、T639高分辨率预报产品对对流性天气特征物理量(K指数、CAPE、T-Td)指导意义明显,可将其作为对流性天气短期预报关注的重点。

关键词:强对流天气;诊断;云图;雷达回波特征

中图分类号:P4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35(2014)10-0136-03

2013-05-22T08:00—2013-05-23T08:00,临汾市出现了一次强对流性天气过程,并伴有短时强降水、雷雨大风和冰雹,这在5月份实属罕见。此次强对流性天气过程短期预报偏弱,21日和22日仅预报有分布不均阵雨或雷阵雨。本文运用数值预报产品、常规观测资料、非常规观测资料(卫星云图、多普勒雷达、区域自动站等资料)对此次强对流性过程进行分析,试图找出预报失误的技术原因,旨在总结此类强对流性天气预报的着眼点,进一步提高强对流性天气预报的准确率和防灾减灾能力。

1 天气实况

1.1 降水实况

2013-05-22T08:00—2013-05-23T08:00,全市出现了中到大雨,局部暴雨的天气过程,并伴有短时强降水、雷雨大风和冰雹,具体情况如图1所示。测站过程平均降水量为35.5 mm,其中,尧都区、侯马、蒲县、乡宁、安泽、襄汾的局部地区出现暴雨,尧都区测站降水量为47.3 mm。尧都区贾得乡出现冰雹,过程持续7 min,冰雹直径达0.5 cm。小麦受灾面积约为666.7 hm2;葡萄受灾面积约为46.7 hm2;苹果树受灾面积约为46.7 hm2,每公顷损失近15 000元;蔬菜受灾面积超过20 hm2。

另外,从T639高分辨率2013-05-21T08:00起报2013-05-22T-Td预报场、K指数预报、散度场的情况来看,对2013-05-22我市南部和东部的强降水预报都有明显的指示意义。

6 预报失误分析

2013-05-21T08:00预报:22日,晴转多云到阴,部分地区有阵雨。

2013-05-22T08:00预报:多云转阴,有分布不均的阵雨或雷阵雨。

2013-05-22T20:00预报:未来6 h,全市有中到大雨,部分地区有暴雨。

我们对过程的临近预报量级把握得较好,从实况和预报的结果来看,降水的落区和过程开始时间与实际情况都基本吻合,不足的是对降水的短期预报量级和落区把握不准。由于EC粗网格2013-05-20预报我市21—23日850 hPa温度均在24 ℃以上,而且21日我市大部分县市出现了35 ℃以上的高温天气,由此可认为,22日温度仍然偏高,东移系统较弱,伴有分布不均的阵雨或雷阵雨。另外,做08时预报,只能得到前一日20时的常规资料,对22日对流性天气中尺度环境场条件搞不清楚,所以,未考虑会出现暴雨。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分析EC,JP,T639,NCEP等细网格数值预报产品得以解决。

7 小结

通过上述分析,得到如下主要结论:①此次区域性暴雨过程,降水范围广、时间集中、强度大、危害性强。在5月份实属罕见(1983-05-14,14个站出现暴雨)。②500 hPa西风槽东移带来的冷空气与低层暖湿气流共同作用是形成区域性暴雨的主要原因。700 hPa低涡横切变线是暴雨的主要影响系统。③物理场分析表明,低层辐合、高层辐散,且抽吸作用明显,上干下湿的不稳定层结有利于对流的产生和发展。我市处在K指数≥35,CAPE 600-700区,其潜在的不稳定能量较大,可能产生的垂直速度也较大。④云图上β中尺度特征明显,对流云团首先在低涡切变线西侧形成,随着低涡切变线东北移,对流云团迅速发展东移,这是暴雨形成的直接影响系统。雷达强度回波上表现为块状回波,>45 dbz的雷达回波与暴雨落区对应较好。⑤预报难点是对对流性天气强度和落区把握不准。这次EC细网格、T639高分辨率预报产品对对流性天气特征物理量(K指数、CAPE、T-Td)的指导意义明显,尽管存在一定的误差,但是,可以作为对流性天气短期预报关注的重点,所以,要改变预报思路,改进强对流天气概念模型和物理量指标。

参考文献

[1]苗爱梅,董春卿,张红雨,等.“08.11”暴雨过程中MCC与一般暴雨云团的对比分析[J].高原气象,2012,31(3).

[2]郭虎,段丽,杨波,等.0679香山局地大暴雨的中小尺度天气分析[J].应用气象学报,2008,19(3).

[3]崔晶,张丰启,吕守敏.连续暴雨过程β中尺度大暴雨的成因分析[J].气象,2005,31(10).

[4]戴有学,史海萍,张临平,等.2001年7月27日临汾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分析[J].山西气象,2003,2(63).

〔编辑:白洁〕endprint

摘 要:利用数值预报产品、常规观测资料、非常规观测资料(卫星云图、多普勒雷达、区域自动站等资料),采用天气学诊断方法,从大尺度环流背景、影响系统、物理量场等方面,对临汾市2013-05-22—23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500 hpa西风槽东移带来的冷空气与低层暖湿气流共同作用是形成区域性暴雨的主要原因。700 hPa低涡横切变线是暴雨的主要影响系统;低层辐合、高层辐散,且抽吸作用明显;上干下湿的不稳定层结有利于对流的产生和发展;我市处在K指数≥35,CAPE 600-700区,其潜在不稳定能量较大,可能产生的垂直速度也较大;云图上β中尺度特征明显,对流云团首先在低涡切变线西侧形成,随着低涡切变线东北移,对流云团迅速发展东移,这些都是暴雨形成的直接影响系统。雷达强度回波上表现为块状回波,>45 dbz的雷达回波与暴雨落区对应较好;EC细网格、T639高分辨率预报产品对对流性天气特征物理量(K指数、CAPE、T-Td)指导意义明显,可将其作为对流性天气短期预报关注的重点。

关键词:强对流天气;诊断;云图;雷达回波特征

中图分类号:P4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35(2014)10-0136-03

2013-05-22T08:00—2013-05-23T08:00,临汾市出现了一次强对流性天气过程,并伴有短时强降水、雷雨大风和冰雹,这在5月份实属罕见。此次强对流性天气过程短期预报偏弱,21日和22日仅预报有分布不均阵雨或雷阵雨。本文运用数值预报产品、常规观测资料、非常规观测资料(卫星云图、多普勒雷达、区域自动站等资料)对此次强对流性过程进行分析,试图找出预报失误的技术原因,旨在总结此类强对流性天气预报的着眼点,进一步提高强对流性天气预报的准确率和防灾减灾能力。

1 天气实况

1.1 降水实况

2013-05-22T08:00—2013-05-23T08:00,全市出现了中到大雨,局部暴雨的天气过程,并伴有短时强降水、雷雨大风和冰雹,具体情况如图1所示。测站过程平均降水量为35.5 mm,其中,尧都区、侯马、蒲县、乡宁、安泽、襄汾的局部地区出现暴雨,尧都区测站降水量为47.3 mm。尧都区贾得乡出现冰雹,过程持续7 min,冰雹直径达0.5 cm。小麦受灾面积约为666.7 hm2;葡萄受灾面积约为46.7 hm2;苹果树受灾面积约为46.7 hm2,每公顷损失近15 000元;蔬菜受灾面积超过20 hm2。

另外,从T639高分辨率2013-05-21T08:00起报2013-05-22T-Td预报场、K指数预报、散度场的情况来看,对2013-05-22我市南部和东部的强降水预报都有明显的指示意义。

6 预报失误分析

2013-05-21T08:00预报:22日,晴转多云到阴,部分地区有阵雨。

2013-05-22T08:00预报:多云转阴,有分布不均的阵雨或雷阵雨。

2013-05-22T20:00预报:未来6 h,全市有中到大雨,部分地区有暴雨。

我们对过程的临近预报量级把握得较好,从实况和预报的结果来看,降水的落区和过程开始时间与实际情况都基本吻合,不足的是对降水的短期预报量级和落区把握不准。由于EC粗网格2013-05-20预报我市21—23日850 hPa温度均在24 ℃以上,而且21日我市大部分县市出现了35 ℃以上的高温天气,由此可认为,22日温度仍然偏高,东移系统较弱,伴有分布不均的阵雨或雷阵雨。另外,做08时预报,只能得到前一日20时的常规资料,对22日对流性天气中尺度环境场条件搞不清楚,所以,未考虑会出现暴雨。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分析EC,JP,T639,NCEP等细网格数值预报产品得以解决。

7 小结

通过上述分析,得到如下主要结论:①此次区域性暴雨过程,降水范围广、时间集中、强度大、危害性强。在5月份实属罕见(1983-05-14,14个站出现暴雨)。②500 hPa西风槽东移带来的冷空气与低层暖湿气流共同作用是形成区域性暴雨的主要原因。700 hPa低涡横切变线是暴雨的主要影响系统。③物理场分析表明,低层辐合、高层辐散,且抽吸作用明显,上干下湿的不稳定层结有利于对流的产生和发展。我市处在K指数≥35,CAPE 600-700区,其潜在的不稳定能量较大,可能产生的垂直速度也较大。④云图上β中尺度特征明显,对流云团首先在低涡切变线西侧形成,随着低涡切变线东北移,对流云团迅速发展东移,这是暴雨形成的直接影响系统。雷达强度回波上表现为块状回波,>45 dbz的雷达回波与暴雨落区对应较好。⑤预报难点是对对流性天气强度和落区把握不准。这次EC细网格、T639高分辨率预报产品对对流性天气特征物理量(K指数、CAPE、T-Td)的指导意义明显,尽管存在一定的误差,但是,可以作为对流性天气短期预报关注的重点,所以,要改变预报思路,改进强对流天气概念模型和物理量指标。

参考文献

[1]苗爱梅,董春卿,张红雨,等.“08.11”暴雨过程中MCC与一般暴雨云团的对比分析[J].高原气象,2012,31(3).

[2]郭虎,段丽,杨波,等.0679香山局地大暴雨的中小尺度天气分析[J].应用气象学报,2008,19(3).

[3]崔晶,张丰启,吕守敏.连续暴雨过程β中尺度大暴雨的成因分析[J].气象,2005,31(10).

[4]戴有学,史海萍,张临平,等.2001年7月27日临汾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分析[J].山西气象,2003,2(63).

〔编辑:白洁〕endprint

猜你喜欢

云图诊断
过云图
气象卫星云图缺失区域的自动修复方法
常见羽毛球运动软组织损伤及诊断分析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窄带成像联合放大内镜在胃黏膜早期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浅析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的运行诊断及其调试
CAD派客云图发布V2.2.0版本
云图青石板
曙光专用图形云计算产品云图面市
怎样识读卫星云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