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独生子女群体道德教育研究与反思

2014-08-15张忠华

教育导刊 2014年9期
关键词:独生子女道德教育群体

张忠华 裴 菲

(张忠华,裴 菲:江苏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张忠华:教授,硕士生导师 江苏镇江 212013 责任编辑:洪淑媛)

1979年,我国逐渐实行“独生子女”政策,“独生子女”数量与日俱增,受到长辈加倍的关爱和相对充足的教育资源,成为特殊的一代。他们热情张扬、活力四射,但在社会化过程中也不可避免的存在某些缺点。独生子女群体的道德教育曾受到社会的密切关注。

一、独生子女道德教育研究历程

笔者从“中国知网”上进行文献检索,用“主题”为“独生子女”并含“道德教育”进行精确匹配,全国公开发表的以独生子女道德教育为主题的学术论文从1988开始至2013年共计240条。若以“独生子女德育”为篇名检索,可得到9条文献;若以“独生子女道德教育”为篇名检索,可得到6条文献。通过梳理,大致可以把相关研究分为三个阶段。

(一) 初探阶段 (1988~1994年)

此时期的第一代独生子女已达到接受学校教育的年龄,在学校中出现了各种学习生活问题,受到研究者的重视。从检索到的文献来看,此阶段的研究多集中于探索家庭道德教育对独生子女道德的影响,指出“家长要为幼儿创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1〕少年儿童的道德教育主要是通过家庭、幼儿园、学校教育来实现的,其中家庭道德教育在少年儿童的道德教育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2〕该时期的研究主要是针对某类独生子女人群,研究者大多为基层教师,对独生子女的道德培养方式的论述停留在感性分析层次,不够多元和深入。

(二) 拓展阶段 (1995~2003年)

这一阶段研究视角逐渐多元化,有学者对大学生中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的道德状况比较研究;有人提出培养儿童同情心以及合作竞争意识;有人从少年犯罪角度分析独生子女的道德状况等。进而出现了多种多样的独生子女道德研究方向,使独生子女道德研究进入多元化时代。

(三)深化繁荣阶段 (2004~2013年)

从2004年至今,相关研究增多,呈多层次、多角度趋势。例如:出现了信息时代中学生冷漠心理透析、同辈关系下的青少年价值观教育、从个案看独生子女的道德教育以及从传统德育课程以外的其他课程角度对独生子女道德教育的探索。有少部分硕士论文采用调查问卷、访谈等方式收集资料,处理数据,使独生子女道德研究上升到更加理性的层次。

二、独生子女道德教育问题研究成果

(一)独生子女道德心理特点研究

1.在性格特点维度上。独生子女具有性格独立、竞争意识强等优点,但是突出存在争强好胜、以个人为中心等明显的缺点。〔3〕虽然该群体具有较强的独立意识,但是由于智育仍占据学校教育的主导地位,迫使其有着强烈的竞争意识。例如:为了不使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大多数独生子女家庭都十分重视早期教育。〔4〕家长们“望子成龙”的情结与独特的家庭成长环境让有些独生子女群体喜欢争强好胜、以自己为中心。

2.在行为习惯维度上。独生子女群体在劳动方面不够勤劳自主、喜欢依靠父母是很多学者们的共识。少年儿童不做家务,不善合作,〔5〕班级集体协作任务时不愿多打扫者比比皆是。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远离劳动,节俭勤劳等最基本优秀品质在其身上消失殆尽。

3.道德价值取向维度上。责任感的缺乏和自我为中心的特点比较突出。独生子女大学生表现出更强烈的自我为中心的自我意识,在他们心目中“我”就应该是大家关心和关注的中心,大家就应该为我这样的好孩子服务。〔6〕在和朋友交往过程中缺乏真诚,不愿意为伙伴服务,不合群问题初现端倪。

4.在社会关系维度上。城镇中楼房式家居环境以及社会方面的原因导致他们同辈群体交往的缺失。〔7〕随着城镇化的加快,“独生”、“独门”、“独户”已是普遍现象,独生子女缺乏与同龄群体交往的机会,〔8〕迫使邻里之间成为“最熟悉的陌生人”。独生子女以“独生”为基本特点,没有兄弟姐妹,这就先天地决定了独生子女社会关系的相对简单化。〔9〕

5.在价值观维度上。经济发展与物质水平的提高及大众传媒在不同程度上对独生子女群体造成一定程度的价值观冲击。首先,不少独生子女热衷于追逐潮流并带有拜金主义的倾向,相对富裕的家庭环境成为滋生过度消费、奢侈品消费等现象的温床。其次,独生子女群体恋爱观、婚姻观受到强大的传统思想冲击,表现更为开放的自我意识。最后,网络环境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产生很大影响,而且对学生的道德形成和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10〕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大众传媒带动新潮诱人的网络游戏、良莠不齐的媒体信息铺天盖地的进入公民生活,自我约束能力不足的青少年价值观极易扭曲颠覆,因此淡薄了道德意识,在为所欲为的冲动下做出不良道德行为的事情屡见不鲜。

(二)独生子女道德教育探究

随着独生子女道德教育问题的出现,如何培养独生子女道德意识、提高独生子女道德观念,避免青少年犯罪,保证其拥有健康成长环境、和谐充盈的人生,相关的道德教育研究备受重视。

1.独生子女道德教育目标的定位。对独生子女道德的科学研究,对于学校而言,促使教师因材施教,把握教育的主动权;对于家庭而言,以改变家庭教育中的不足之处为目标;对于独生子女个人而言,克服自身不足,改善人际关系。〔11〕因此,改善独生子女群体在学校、家庭、社会活动中的道德行为,促进其健康成长,是独生子女群体道德教育的目标。

2.独生子女道德教育内容体系建构。独生子女群体道德教育的内容既包括培养其独立自主、尊重他人、孝敬父母、勤劳节俭、宽容谦让、与邻里和睦相处的个人品德,也包括培养其团结协作、热爱集体、乐于奉献的社会公德。

3.学校独生子女道德教育模式建构。

第一,独生子女道德教育要求学校道德教育模式多样化。教育者必须意识到学校道德教育的重要性,教育要适应独生子女的身心特点及不断变化的社会要求。例如,有学者提出可以建立不同于非独生子女群体的“个别化”道德教育模式。

第二,改变传统灌输型德育模式占主流的局面,发挥活动道德教育模式中集体的作用。学校教育中,教师大多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授课方式,照本宣科地把已有的知识传输给学生,而不是潜移默化地让学生试着自己去寻求答案。〔12〕而形式多样的活动、活力四射的社团及兴趣小组,可以促使学生从“单打独斗、自我中心”转向为“分工合作、融入集体”,告别“孤家寡人”的生活与学习方式,帮助他们养成尊重他人、协同合作的品质。

4.学校独生子女道德教育方法建构。

第一,对学校德生子女道德教育的方法研究有以下特点:每所学校、每个班主任都根据各自的实际创设出自己独特的道德教育方式,以达到教育的最佳状态。〔13〕各校之间相互学习摸索适合本地区孩子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传统道德教育方式的沿用受到研究者们的评判,可以采用一套适合于独生子女的道德教育方式进行道德教育。例如:正面教育和侧面教育相结合、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呼应等。

第二,“心理咨询”也成为独生子女道德教育辅助方法之一。以班主任为中心的心理健康咨询站的建立,〔14〕使和学生敞开心扉面对面的近距离交谈成为可能,给独生子女提供与其他人交往相处、成为知心朋友的机会和载体,身处融洽和谐的氛围,学生懂得分享便水到渠成。

5.家庭独生子女道德教育有效性研究。由于教育者把自己的想法、愿望、要求强行灌输给受教育者,结果剥夺独生子女道德自我成长的机会。〔15〕提高家长对独生子女道德教育的认识就必须转变家庭道德教育观念,许多学者对及早施教、逆境教育、坚持家庭成员的平等、家长以身作则、提高家长的素质水平从而提升家庭德育时效性等诸多要求达成共识。借鉴西方家庭教育经验,提高家庭德育的水平,〔16〕也是家庭道德教育中有效方法之一。例如:在德国,通过“双亲学校”的设立让家长进行家庭道德教育方面的系统学习;巴西政府则要求青年男女在结婚前就要较系统地学习将来进行子女家庭教育的知识与方法等。更有学者指出,巧妙利用独生子女对家长的依赖,激发独生子女的道德潜能,〔17〕以及可以适当放手让孩子进行利益分配的训练,在分配过程中锻炼孩子解决利益冲突和道德选择的能力。

5.独生子女道德教育策略研究。第一,汇集社会各方面力量促进独生子女群体的社会化。充分利用同辈群体潜移默化的影响,鼓励其主动与同龄伙伴交往,建立健康的学习、游戏关系。重视邻里关系的培养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与同龄伙伴融洽相处,独生子女个体社会关系与道德发生的矛盾便迎刃而解。第二,建构学校一家庭一社区三维互动的德育系统。学校、家庭、社会三面在独生子女道德教育上侧重点不同,各有千秋。三者是一个有机的耦合系统,从三方面力量全力配合、交错,发挥道德教育的优势。〔18〕

三、对独生子女道德教育再反思

首先,对独生子女道德教育研究的范围逐年扩大。早期研究仅局限于独生子女的学前期教育,关注点多为孩子的性格习惯,后期研究开始透视学校生活下、社会关系下除性格习惯之外的包括孩子的道德意识、道德价值取向等视角的研究。研究者从执教教师逐步向专业的专家学者、硕博士,研究从感性分析层面向深层次的理性剖析转向。

其次,研究中存在“四多”、“两少”现象。“四多”是指:研究中存在理论分析多、研究经验过多、重复性研究较多、缺点研究多。现有各研究中缺乏积累、比较和借鉴,重复性研究较多。〔19〕观念与方法上的创新导致很多观点老生常谈,多是采用简单的逻辑思辨方法。在独生子女道德培养方式、方法论上研究过于泛化。例如:在学校道德教育培养模式中,有学者提出建立区别于非独生子女群体的、从而适应独生子女群体特点的道德意识培养模式,而能够提出具体建构策略并加以阐述的学者较少。而在独生子女群体道德发展特点方面,过于关注他们的缺点,较少提及独生子女的道德优点。例如,独生子女群体更自信、更主动并且权利意识较强、敢于平等的与长辈对话等经常被忽略。“两少”体现为:实证研究、比较研究少。近年来对独生子女道德教育研究学术性研究占据主流地位,而调查、实证研究所占比例较小。有的调查研究选取的样本量少,得出的结论过于简单、片面,甚至有些是错误的,缺乏信度和效度。多数实证研究属于描述性的研究,缺乏对现象原因的解释性分析。〔20〕

最后,扩大研究样本、加强系统性、比较研究,注重实证研究是今后努力的方向。样本容量的合理扩大,才能使研究结论具有说服力;研究方法的科学化,才能使研究结论具有信度和效度。加强系统研究,把独生子女道德发展特点进行不同阶段的研究,以便更好地掌握独生子女道德发展变化规律,通过不同年龄阶段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比较研究,可以更好地凸显独生子女的心理特征。

注释:

〔1〕刘清兰,姚桂芝.学前期独生子女的家庭道德教育对其成长的作用 〔J〕.大庆社会科学,1988(4):73-76.

〔2〕安云凤.家庭道德教育与人才培养〔J〕.道德与文明,1990 (1): 23-25.

〔3〕〔6〕〔14〕姚旺.浅谈独生子女的学校德育问题〔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2(10):40-41.

〔4〕陈森斌,刘爽.第一代独生子女教育观研究 〔J〕.兰州学刊, 2012 (12): 137-144.

〔5〕祝浩军,朱炳炎,史运苗.开发养德课程创新管理育人——小公民道德教育的实践探索〔J〕.科技致富向导,2013(5): 110.

〔7〕陈玲,李化树.独生子女同辈群体交往缺失引发的德育思考 〔J〕 .现代教育科学, 2007 (8): 88-89.

〔8〕韩玲,李小琴.浅谈青年独生子女的思想道德教育 〔J〕.江西省团校学报,2001(2):9-10.

〔9〕段文阁.个体社会关系与道德发生——兼论独生子女的社会关系与道德生成 〔J〕.齐鲁学刊,1999(5):112-115.

〔10〕严家怡,颜农秋.网络环境下独生子女大学生道德失范研究 〔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55-58.

〔11〕〔20〕郝克明.中国独生子女群体实证研究 〔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10:371.

〔12〕曹梦雪.当代我国独生子女思想品德教育问题研究 〔D〕.烟台:鲁东大学,2013:26.

〔13〕罗晓红.浅谈独生子女的思想道德教育 〔J〕.甘肃教育,2013 (14): 29.

〔15〕董俊.我国独生子女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实现对策探析〔J〕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12 (1): 117-119.

〔16〕〔18〕赵红丽.当代中国独生子女家庭德育问题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9:33.

〔17〕殷冬玲.独生子女道德潜能的激发 〔J〕.科教文汇 (上半月), 2006 (9): 207-208.

〔19〕赵晓会.独生子女教育问题及对策分析 〔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2:7,2.

猜你喜欢

独生子女道德教育群体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图说
独生子女可以直接继承房产吗?
独生子女不能完全继承父母遗产?
如何对幼儿开展道德教育
成人:道德教育的使命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