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流培养模式下中医药院校生物化学教学改革的探索*
2014-08-15程莉娟周芳亮湖南中医药大学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长沙410208通讯作者
程莉娟,宋 岚,周芳亮,陶 怀 (湖南中医药大学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 长沙 410208; 通讯作者)
分流培养模式是近年来许多高校为增加学生就业所提出的教育改革模式,其宗旨是根据学生的毕业流向,调整和优化课程设置,关注学生兴趣和实践能力,努力培养受社会欢迎、有特色和高质量的社会急需的各类人才[1]。本校毕业生主要面向临床、考研和企业就业3个流向,针对这一特点,为配合新的分流培养模式下的课程学习,笔者尝试改进医学生物化学教学,并对该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总结分析,以期促进各中医药学专业学生对生物化学的学习与实践。
1 课程特点与教学计划的制定
生物化学是研究生物体内化学分子与化学反应的基础生命科学,是医学院校学生的一门必修课,涉及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物质代谢与调节、基因信息传递与调控,其内容十分广泛。同时,生物化学又是生命科学中发展最为迅速的学科之一,与医学各学科均联系密切。然而,与其他课程相比,生物化学信息量大,化学反应式多,内容抽象、枯燥,学生普遍反映较难理解掌握。在中医药院校,各专业学生不仅需要掌握西医专业的基础知识,还需要学习中医专业基础知识内容,因而生物化学安排的课时相对较少。如何科学合理地制定教学计划,做到在有限的课时内让学生既能把握好基础知识,又能涉猎了解学科发展的前沿,是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
本校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的各位教师在综合比较多本教材后,选用了王继峰主编的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生物化学》(第二版)作为中医药各专业教材。为适应分流教学模式的开展,以不同学生对生物化学课程的需求和期望各异为出发点,教研室以该本教材为基础,还针对不同专业、分流方向建立了不同的教学内容体系。
临床型方向:为适应今后的临床工作,对于中医、中西医结合、针灸推拿、护理等这类专业学生的教学,我们紧扣教材,重点放在生物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上,紧密围绕生物大分子的结构、理化性质以及三大营养物质在体内代谢等内容体系进行讲授,其他章节内容在讲授时力争化繁为简,旨在让学生构建基本的生物化学理论知识框架。在总结归纳阶段,我们还以某一疾病为中心,讲述其在代谢上的改变和治疗的生物化学基础,使授课内容更加紧密联系临床实际。
学术型方向:对于各专业七年制这类继续深造的教学对象,我们重点讲授遗传信息的中心法则即DNA的复制、转录、翻译和基因表达调控等内容体系。同时,教学过程中注重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其创新能力,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首先,增加前沿的教学内容,介绍生物化学中分子生物学目前的热门研究领域如功能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进展;其次,在教学中注意将授课内容与教师的科研内容相结合,介绍某一研究领域的最新前沿,与学生探讨,以培养科学思维的能力;再次,重视新技术、新方法的介绍,以主题讲座的形式给学生讲授基因芯片、蛋白质芯片以及基因沉默等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应用型方向:对于生物医学工程、中药资源与开发等这类专业学生的培养,我们注重与实际应用联系紧密的核心技术的讲授,并培养学生积极思考、不断创新的能力。例如在讲述重组DNA技术时,课堂上重点介绍重组DNA技术的原理和详细过程,课后通过安排学生加入教师科研小组等方式,帮助学生获得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并学会解决问题,为其提前熟悉实践和生产奠定良好的基础。
针对后两类学生的培养,我们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创新性实验,如校级或省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指导学生书写课题申请书、设计技术路线、开展实验、整理数据、书写论文等,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独立科研、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改进生物化学教学方式的基本措施
2.1 教学模式多样化 恰当的教学模式对提高生物化学的教学效果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应根据学生本身特点、学时特点、专业特点运用合适的教学模式[2]。当代医学的迅猛发展要求培养的医学生不仅要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还要勇于创新,单纯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已跟不上时代的要求,需要结合采用多种教学模式。对于临床型人才的培养,采用临床问题导向的科学思维和学习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夯实学生的基础理论,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3];对于研究性人才的培养,采用开放式讨论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指导其查阅相关文献,与老师和同学进行开放式讨论,并总结知识,获取心得,培养其归纳总结的能力;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除注重培养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能力外,还应特别强调关注教学与实践的结合、产业促进教学等问题。
2.2 结合学生培养方向,强化实验教学 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作为生物化学整个课程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不仅能让学生巩固和加深理解理论知识,还能加强对学生良好综合素质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4]。对于临床型人才培养,实验教学时侧重生物化学实验与临床应用的联系,有利于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对实验课的兴趣,增强责任感与使命感。例如,在做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活性测定实验时,教师除介绍ALT活性测定的常用测定方法外,还要使其了解测定的临床意义。在血清蛋白电泳实验中,教师还要让学生了解电泳的后续处理步骤,与临床测定肝功能A/G比值等的联系与意义。对于研究型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侧重锻炼、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例如,实验材料的准备和试剂配制是做好每一项实验的前提,在新的教学模式下,可以安排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配制试剂,对于基础知识较好的学生,甚至实验课的讲授也可以由其来完成,教师转变为监督和辅导的角色。
2.3 中医与西医相结合 中医药院校培养的学生既要具有中医的理念和思维,又要会应用西医的理论和技术研究和发展中医药,从而提升中医药在国际的影响力,使之受到广泛认同。因此,在生物化学理论教学中,教师应多注重生物化学知识点与中医药的结合与延伸,例如在学习维生素时,引导学生根据个人熟悉的中药,结合维生素的生化功能对传统方剂进行新的认识和分析。如寿胎丸中川续断富含维生素E,其君药菟丝子也富含维生素E,因此,从生化角度分析认识到该方具有安胎功效的原理。在学习蛋白质肽类时,从生化角度分析中医针灸是由于刺激机体脑部合成分泌了天然的脑啡肽,从而起到镇痛作用。通过这样的延伸学习,学生逐渐对生物化学课程产生兴趣。在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可开设中药单体或复方对糖脂代谢疾病的治疗作用等设计性、研究型实验项目。通过实验,学生不仅能了解中药的药效,还巩固了生化指标的测定方法,也提高了动物实验的操作技能。
3 考核方式的改革与探索
建立科学的考核制度,完善考核指标,由单一的考核方式转变为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和评价体系,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全面提高生物化学的教学质量[5]。因此,我们采用多层次、多元化的方案,将学生成绩分为期末考试成绩与平时考查成绩,其中,期末考试卷面成绩占课程总评成绩的70%,平时成绩占课程总评成绩的30%。在平时成绩考核中,实验报告成绩占10%,剩余20%在具体实施中针对每类学生设置侧重点不同的考查项目。
临床型方向:这类学生需要掌握基础知识贯穿知识体系,同时在此基础上多了解临床病例与生物化学基础知识的联系,对这类学生的平时考查主要体现在课堂作业上。在每个代谢章节讲述完毕后,留出半小时时间,针对章节基本知识点和重点,先让学生整理总结,随后教师针对性地选择与临床结合紧密的典型病例,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生物化学知识解释病例中的特征。例如氨基酸代谢章节讲述完毕后,可选择肝昏迷的病例,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出现相应症状的原因,分析结果以课堂作业的形式递交并考核。
学术型方向:这类学生除要求掌握课程基本重点和难点外,还强调培养其科学思维的能力。因此,教师要求学生参加相关学术讲座,课后进行讨论并发言,学生以读书笔记、课程小论文的形式进行总结并考核[6]。另外,对于七年制专业的学生,教师还分发给每位学生一小段研究前沿的英文文献进行翻译,既拓展了专业知识面,又提高了学生对专业英语的理解能力。
应用型方向:这类学生平时成绩的考查重点是生物化学的研究技术、方法的掌握以及实践运用能力。教师侧重考查学生实验课表现,包括实验课后思考题的完成、实验结果的分析等情况[7]。另外,教师还要求学生参加校内组织的实验室仪器使用培训讲座,课后针对现有常规或前沿技术、方法查找阅读相关文献,完成一篇对该技术和方法的思考或改进的小论文。
总之,中医药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和造就大批创新型医学人才的历史使命。在分流培养体制下,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改革还有许多工作要开展,教师需要继续不断地进行探索、实践和总结,并始终坚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创新思维的方向,为国家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中医药类专业人才。
[1] 刘晓红,余红东.对分流培养模式的探讨[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8(Z1):213 -214.
[2] 常陆林.医学生物化学教学中库的运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2):75 -76.
[3] 罗建国,何立.临床医学本科生培养新模式探索[J].基础医学教育,2014,16(2):149 -151.
[4] 林晓晖.中西医结合专业实验教学的实践与探索-以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为例[J].新课程研究:高等教育,2012,(6):128-129.
[5] 杨洪兵,张玉喜,侯丽霞.高校课程多元化考核体系的探索与思考[J].安徽农学通报,2013,19(14):140 -141.
[6] 蔡春尔,吴维宁,沈伟荣,等.分子生物学课程考核方式改革[J].医学教育探索,2008,7(10):1071 -1072.
[7] 王改平,夏晓华,梁卫红,等.分流培养模式下改善分子生物学教学效果的思考[J].生物学杂志,2013,30(1):97 -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