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个人学风养成中“知”与“行”的困惑——基于一则大学生厌学症案例分析

2014-08-15刘波

景德镇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旷课学风大学

刘波

(华东交通大学软件学院,江西南昌 330013)

大学学风面貌能够反映出这所大学的办学理念、管理模式、学术水平和学生素质,研究对象涵盖了领导的作风、教师的教风、行政管理人员的政风、学生群体和个人的学风。其中学生个人学风的好与坏会直接影响这所大学的群体学风,甚至办学声誉。个人学风的养成是大学精神积淀的体现,因此,构筑大学的文化精神堡垒,保持大学文化精神的相对独立性,是大学培养优秀人才的基点。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院士指出:这些年大学有不少失范的地方,根本原因就在于丧失了宁静与清醒,丧失了“精神围墙”。[1]大学精神中“知”与“行”的失衡体现在学生身上,即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厌学症状。以下以一则典型厌学症案例进行分析。

一、案例背景:曾经辉煌成追忆

史某某,曾经是父母、老师心中的骄傲,同学们的学习榜样。2009年高考他以远超二本分数线的成绩被华东交通大学软件学院录取。踏入大学后,他决心改变以往性格文静的宅男书生形象,在大学一年级时他活跃于学生会和社团之间,高中时代的学习压力得到了完全的释放,大学似乎只是娱乐的天堂。俗话说:“夫物盛而衰,乐极则悲”。[2]在大学二年级时他被留级到了笔者班上,由于没有了系统的课程学习,他开始了昏天暗地的网络游戏,白天昏睡,夜晚鏖战。在勉强升入大学三年级后,他的危机重新迸发,七门必修课考试,竟然五门考试不合格。面临二次留级,史某某会如何面对挫折?

二、案例事件:不顾生命而厌学

由于担心史某某的心理承受力过大,在2013年3月份,史妈妈来校陪读,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安抚他对书本产生的恐惧和厌烦心理。生活上无微不至的关怀能否化解他心中的阴影,重新激发他对学业的兴趣呢?

我校软件学院的特色之一是实行学生党员查课制度,辅导员结合每天的查课数据,及时查明问题班级的学风情况。在连续多次的调查中,笔者对他的经常性旷课行为感到失望。当了解到他每次旷课后都会回到原寝室睡觉或玩网络游戏,笔者与其母亲决定去寝室进行现场教育,紧张的一幕就这样上演了:史妈妈不断敲着门,里面就是没人吱声。于是笔者改变方式,大声说道:“史某某,你可以不开门,但我会按学校规程领钥匙来检查寝室。”僵持了一两分钟,里面有了椅子的移动声,门终于打开,一个身影窜出,径直冲向楼顶天台。职业直觉告诉笔者,此时必须冷静处理这一突发事件。在对峙中,史同学除了缄默就是抱怨“被学习”,笔者耐心倾听他的发泄后,采取了搁置异议的方法稳住了局面。

三、案例分析:只因“知”“行”生困惑

这场涉及人身安全的危机冲突虽然暂告一段落,但史某某的厌学症状丝毫未减。厌学症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是由于学习者对学习的排斥心理、放松心理、无聊心理、逃避心理、补偿心理、焦虑心理、恐惧心理和自卑心理等厌倦情绪所造成的消极对待学习的不良行为表现。[3]厌学情绪是厌学症的初期表现,当学生面临外界巨大压力而无法排解时,可能会产生厌学情绪,这种情绪一旦升级将会呈现出一种病态症状:迟到、逃学、旷课直至退学。

史某某的症状已经严重到退学边缘。作为一名大学生,他曾经是莘莘学子的学习榜样,难道是他在对学习的“知”和“行”的辩证理解上有了偏差?的确,史某某对学习中“知”与“行”的认识和实践都是抵触的,他不愿“知”,也不愿“行”。

其一,在学习中不能辩证理解“知易行难”的道理就容易故意犯错。史某某在学习生活中懒散心态说明他在主观上封闭了认知,客观上逃避了行动。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一般认为“知”比“行”容易,“知之非艰,行之惟艰”。[4]史某某的厌学症状是由于他本人在主观上异化了认知能力所带来行动上的连锁反应。学子们都历经过十年寒窗苦学阶段,通过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已经在他记忆深处打下烙印,即使是被知道这一道理,也不能说是自己不知道,由此推断,他的厌学症状是主体明知故犯的行为表现。

史某某以危及个人生命的行动胁迫大家认同他的存在方式,这说明他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来指导学习生活实践。西方社会将“知”与“行”的命题转化为“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的关系。“他们之所以不接受不能自制的不可能性就是因为他们认为支配人们行为的主导性的或占统治地位的因素不是人们所拥有的知识,而是情感(如情欲、快乐、痛苦、爱情、恐惧等等)。这就是他们为何相信许多人明明知道什么是最好的,但却不愿意去做的原因之所在。”[5]史某某的生活与学习处于懵懂与浑噩之间,他不能真正理解父母的真爱、老师的关爱和朋友的挚爱,从应试教育出发的人生价值观教育对这类迷途的学子缺乏可信的说服力,因为他们对待事物太感性化,不能很好的运用自身的理智功能正确指导实践。

其二,在学习中不能辩证理解“知难行易”的道理往往会陷入空谈。史某某的厌学重症状态显示即使让他知道学习的重要性,也很难在短时间内让他恢复正常的学习生活。从西方传统学者对“知难行易”的观点看,“行为派认为,一个人的品德主要看其行为表现,人只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就会出现好品德。”[6]史某某的厌学症状只能从其行为上给予矫正,因为厌学症发展到后期,逃课、旷课行为已经成为一种坏习惯,仅凭简单的说教即使能让厌学者认识到自身暴露的问题,也不可能立刻消除他对于课本知识的倦怠心理,回归原初状态。

四、解决方案:比对症状开良方

厌学症初期的解决方案:这部分人群集中出现在大学一年级阶段,在他们厌学初期有必要对他们开展恰到好处的思想道德教育,引导他们合理规划大学生涯。一旦发现他们出现迟到、逃课等不良迹象就必须用刚性原则及时遏制。这一阶段情感教育是主流,让他们对自己的不良行为产生内疚感,增强自我控制和自我防御能力。然而,这种感化教育的强度是随着厌学症状爆发频率的增加而逐渐减弱的。

厌学症后期的解决方案:主要发生在大学二、三年级阶段。史妈妈在大学三年级的陪读宣告失败,究其原因是她不了解情感教育在这一阶段对厌学症状的疗效并不佳,我们可以从营造良好学习氛围来强化榜样的力量,使其不良行为习惯得到强化矫正,逐渐恢复看书的习惯。鉴于史某某对校园学习生活存在一定的心理阴影,笔者建议史妈妈为其办理休学,通过改变环境来给其反思空间和行为矫正。

五、案例反思:审慎个人之学风

原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原院长李铁映谈到我国学者的学术能力和学术风气的问题时指出:“学问可以高低并存,学风不能正邪共处。”[7]我们可以将这一理论运用到大学生的个人学习态度和个人学风养成的问题上来,史某某在个人学风养成中误入歧途,积重难返,不是一种偶然现象,而是当代大学生群体学风建设中表现得比较突出的问题。学风建设只能有一个正能量的核心价值观,它与学问的高低、精博所呈现出的多样性不同。一方面,个人学风养成中出现的厌学症状初期可以从“知”的认识角度采取道德认知教育,从主体审慎“知”来主动改变其“行”的偏差;另一方面,厌学症后期,可以对主体的“行”强化矫正来逐步提高其对“知”的认识水平。群体学风是个人学风的有机整合,个人学风问题人数的增加,必然导致群体学风的下滑。

由此可见,高校有必要对厌学导致的严重欠学分行为给予严厉警示甚至劝退,否则,“读书无用论”的不良风气将会快速滋生并蔓延。2013年春季学期山东大学对因厌学导致未修满学分的97名大学本科学生,执行了劝退处理的办法。[8]不管采取何种途径对待厌学症者,能做到“知”与“行”的合一,高校教育的求真、求善、求美之风气才能真正养成。

[1]杨玉良.大学绝不能拆掉“精神围墙”[J].中国高等教育,2009,(18):63.

[2]淮南子·道应训.

[3]郭兰.大学生厌学行为的心理学分析[J].社会心理学,1999,(4):56-58.

[4]尚书·说命书.

[5]陈真.苏格拉底为何认为“无人自愿作恶”[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7.

[6]丹婵.大学生道德实践中知行不一现象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9.

[7]李铁映.关于学风问题的思考[J].学术界,2001,(5):9.

[8]htt p://hn.p eo p le.com.cn/n/2013/0321/c338398-18333956.htm l.

猜你喜欢

旷课学风大学
对社会失望,新西兰学生频频旷课
“留白”是个大学问
高职辅导员对旷课学生的管理初探
《大学》
辅导员视角下的“抓学风”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大学生旷课行为及原因的调查分析
大学生旷课现象多因素分析
——以重庆理工大学为例
陈嘉庚精神与“诚毅”学风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