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营改增背景下企业办税人员素质现状及提升路径

2014-08-15缪桂英

江苏商论 2014年10期
关键词:人员素质办税纳税

缪桂英

(扬州职业大学,江苏 扬州 225000)

一、引言

随着我国税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企业面临的税务环境日趋复杂,涉税成本与风险逐渐加大,企业迫切需要一批通晓税收政策和财务制度、法规,又精通办税业务的专门人才。企业办税人员正是受纳税人委托,全权负责纳税人的涉税事项,在税收业务上接受主管税务机关指导的专职人员。企业办税人员在日常的税收征纳中,发挥着桥梁纽带作用。

辩证唯物观认为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企业办税人员素质的高低,不仅关系到企业能否诚信纳税,是否依法纳税,体现了纳税人税收法律的遵从度;更关系到国家财政收入能否及时足额入库,地方经济持续发展能否有足够的税源支撑,国家的各项税收政策是否得以有效的贯彻和落实。2012年1月以来施行的“营改增”试点改革,是我国经济向消费服务转型的重要标志。试行过程中一系列税收政策的出台与调整,为营改增的顺利推进提供了政策保证。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技术创新正是产业转型的根本,也是近年来政府税收政策扶持的着力点。转型期每一个企业的办税人员应承担起及时传达税收政策,做好上下内外沟通;精准解读和运用税收政策,依法进行税务处理与筹划等责任,以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然而,在实际的税收征管中,由于各企业办税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不仅影响了企业纳税信息质量,更影响了税企和谐关系的发展。因此,提升企业办税人员素质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营改增背景下企业办税人员的素质要求

企业办税人员素质直接影响企业纳税信息质量和政府财税政策落实的广度与深度。营改增的不断推进,过渡性政策的试行,直接对各企业税务管理工作形成了考量,对企业办税人员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1、良好的职业素养和业务素质

办税人员必须具备基本的职业品德,遵纪守法、吃苦耐劳、爱岗敬业,具备良好的业务素养,熟悉财税法规,掌握基本的会计处理程序、方法和办税流程、方法。2009年5月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指引(试行)》(下称指引)中明确提出“企业涉税人员应具备必要的专业资质、良好的业务素质和职业操守,遵纪守法”,该通知从一个侧面对企业的办税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要求。

2、专业的办税、管税能力

办税是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企业办税人员负责企业所有涉税事项的判断、分析与处理。《指引》要求“企业可结合生产经营特点和内部税务风险管理的要求设立税务管理机构和岗位,明确职责和权限;协同相关职能部门管理日常经营活动中的税务风险”。这就要求办税人员不仅要有专业的计税、报税能力,更要有参与企业经营管理与决策、有效管理企业税务的能力。日常工作中要防范税务违法行为的发生,避免因未遵从税法可能遭受的法律制裁、财产损失或声誉损害。

3、果断的执行能力

随着国家税制改革的不断推进,企业处于变化的政策环境中,新财税政策一旦推行,企业办税人员要正确解读和准确落实。对于促进企业发展的时效性财税政策,如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期间性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政策要果断落实,充分享受政策时效性给企业带来的税收收益。

4、敏锐的应变能力

营改增推进中,企业办税人员一方面要关注财税政策的变化,把握政策的动向;另一方面当税收政策变动时,企业办税人员要把握政策前后变化的差异,作出应变处理。如营改增试点扩围中,一般纳税人购进或销售货物发生的运输费用准予抵扣进项税额政策的变化 (从财税 〔2011〕111号到财税〔2013〕37 号继而财税〔2013〕106 号),每一次新政策的出台,旧政策即废止,相关涉税事项的核算应随之调整。当前逐行业推进的营改增,对各企业的税务管理工作带来新的冲击,办税人员应具备顺应政策变化的能力。

5、有效的协调协税能力

《指引》提出“企业税务岗位人员要与税务机关和其他相关单位保持有效的沟通,及时收集和反馈相关信息”,有效的沟通和协调是促进税企双方良好关系构建的基础。企业办税人员作为政府财税政策的宣传、落实、执行、反馈者和企业纳税信息的报送者,是税企信息传递的枢纽。企业生产经营的变化、新涉税事项的发生、税务检查及可能引发的税收争议等,都要求办税人员与税务专员、税务机关做好沟通与协调,及时上传下达,保证信息的畅通。相对于税收征管机关,办税人员应成为一支重要的社会协税力量。国家税款的及时足额入库,与企业办税人员的积极配合密不可分。在企业内部,企业税务与业务、财务紧密相关,办税人员日常工作中要做好与相关部门及人员的沟通与协调,确保涉税信息的及时传达与处理,促使企业内外形成良好的税收征纳环境。

三、当前企业办税人员素质现状

通过走访地方税务机关、企业、办税人员,对扬州地区办税人员进行抽样调查,发现当前地区企业办税人员素质呈现出不容乐观的状态,难以顺应过渡性政策变化对税务工作的管理要求。

1、职业素养参差不齐

目前大多数办税人员能依法履行岗位职责,在地方税务专员的业务指导下完成岗位工作任务。大中型企业设立专岗专人负责计税、报税等税务工作,办税人员对税收法律的主动遵从度较好,能够顺应政策的变化,注重内外沟通协调,协税管税意识较强,企业纳税信息质量较高;小微企业多为兼职或税务中介代为计税、报税,办税人员被动遵从税收法律情形占多数,风险意识较薄弱,且由于办税人员兼职单位多、流动性大,纳税信息质量难以保证。

2、业务素质高下不均

从专业背景看,超过70%的企业办税人员为会计专业出身,经过系统的专业学习,取得大专及以上学历,对办税流程、税收法规的认识和掌握有一定的深度,具备基本的职业判断力和税务处理能力,能准确计税报税,参与企业财务管理;近30%的办税人员为短期培训后考证进入会计行业,这部分人员主要服务于长期疏于税务管理的服务业中,对税务流程、税收法规等认识较浅,办税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制约,一旦企业纳入营改增范围,将难以胜任企业办税工作。

3、执业行为能力偏软

部分企业办税人员在涉税事项处理上与税务机关存在争议时,对税务专员唯命是从,明知对方处理失当甚至错误的情况下,缺乏为企业维权、争权的意识和勇气,损害了企业的税收利益,也影响税务机关在纳税人心中的公正形象。另外,个别办税人员法制观念淡薄,基于自身既得利益,听命于企业负责人,沦为偷逃税的操刀者,此类行为在小微企业中尤其严重。

4、职业发展动力不足

目前各地税务机关对纳税人建立了较完善的信用等级考评机制,但对报送纳税信息、传递和落实税务政策的办税人员缺乏必要的考评。报送的纳税信息质量好与差,税企双方法律之外均无奖惩,导致相当一部分办税人员缺乏应有的工作热情。很少有办税人员在企业涉税事项发生及处理上主动谋划,企业税务管理水平难以提升。再者,从职业发展情景考虑,办税人员入职低门槛(由单位指定,凭会计从业资格证或持单位证明等即可到指定部门领取办税员证),其后无专门税务职称晋升机制,必然削弱了办税人员岗位发展的后劲。

四、影响企业办税人员素质的因素剖析

松散的办税人员管理制度、缺少专业人才晋升机制以及企业办税人员自身发展的不确定性等严重遏制了办税人员素质的提升。具体来说,导致企业办税人员素质参差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松散的办税人员管理制度

目前地方税收征管中实行的是主管税务机关税务专员与纳税企业指定办税人员的联络制度。被指定的办税人员持单位证明、从业资格证到指定部门或税务事务所填表后即可领取办税员证,无需培训考核可直接上岗,办税人员日常工作中接受税务专员的业务指导。此种制度下必然使一部分专业不精、业务不熟练的会计人员混入办税岗位,对征纳双方的信息有效传递带来隐患。部分税务专员自身素质低下可能误导办税人员税务处理方法出现偏差甚至错误,如引发争议时疏通关系靠人脉解决问题,此种作风下必然导致企业办税人员能力与素质提升的懈怠。

2、尴尬的办税人员执业环境

企业办税人员工作上接受税务专员的指导,职责是报送与传递受托单位的纳税信息。同时接受税务机构和受托单位的双重管理,客观上要求其执业独立,提供的纳税信息保持中立性。现实中,在国家与受托单位发生税收利益冲突,如税企之间引发税务争议时,处于难以权衡的尴尬境地。办税人员由于经济利益上依附于受聘用企业,通常从维护企业利益的角度处理问题,最终不可避免地给另一方利益带来损害。

3、职业晋升与教育机会少、路径狭窄

办税人员是负责企业涉税事项处理的会计人员,办税能力与办税业绩应该对其职业发展形成良好的期待。但现行的专业职称考评机制下,企业办税人员的能力与业绩与会计人员的职称考评与聘用无直接关系。目前国家对会计人员实行通用的职称晋升制度(从业资格证至初、中、高会计师),但对从事企业涉税事项的会计人员缺乏专门的职称晋升考评路径,办税人员职业发展缺乏前景期待。每年少有的集中培训也仅仅是为了年度税务工作的顺利完成,办税人员缺乏思维碰撞和提升的空间,企业税务管理水平自然难以提升。再者,小微企业的办税人员多为岗位兼职或税务代理,无心也无力在业务提升方面做过多努力。

4、办税人员职业发展的不确定性

目前在岗的企业办税人员中年轻人占半数以上,办税经验少,在税收政策调整时应变能力较弱,当前频繁的过渡性调整政策下更无招架之力,直接影响了企业办税质量与效率。此外,以年轻人为主力的办税人员流动性较大,转职或跳槽是常态,不利于办税人员队伍的稳定与成长,更不利于办税人员能力及素质的总体提升。

五、营改增背景下提升企业办税人员素质的路径

提升企业办税人员素质是当前税务管理的迫切要求。一方面,从制度入手严格办税人员入职制度,建立科学的选聘机制;另一方面,从关注办税人员职业发展的角度,为其职业晋升铺设一条通道,以促进其外在要求和内在动力的有机结合,促进办税人员素质的全面提升。

1、建立考评与聘用结合机制

税企双方应共同设立柔性化的激励机制,引入办税人员评估机制。对在年度纳税等级评比中评定为A级的纳税企业的办税人员给予星级评定,从物质上和精神上给予一定的奖励。选送星级办税人员到对口院校或机构进行学习和交流,同时通报纳税人,建议纳税人给予同步奖励,借以激励办税人员自觉管税、协税、护税的内在动力。

2、营造良好的执业环境

从保证纳税信息中立的角度出发,税企双方应为企业办税人员依法办税、客观办税营造良好的执业环境。一方面,税务专员要加强自身业务素质的提升,以正确指导办税人员做好企业纳税工作;另一方面,企业负责人要提升依法纳税诚信纳税的意识,减少对办税人员工作的干预,放手办税人员做好纳税工作,在税企双方发生税务争议时,不得以利益胁迫办税人员做出有损国家利益的行为。

3、构建办税人员职称晋升机制

税收是国家经济运行的源泉,是国家机器持续运转的基石。税款的征收和缴纳需要企业办税人员的持续支持。从长远考虑,国家应建立办税员职称晋升机制,建立类似于会计职称的考评机制,形成办税员—初级税务师—中级税务师——高级税务师的递进职称晋升机制,通过以考促进,稳定基层单位税务管理队伍,提升企业的税务管理能力。

4、拓宽办税人员继续教育路径

税企双方应根据经济发展和税收征纳的发展需要,建立多渠道的办税人员培训、学习路径,促进办税人员素质的全面提升,及时对办税人员进行政策指导与业务培训。同时,结合地方院校的办学力量,有计划地、分批次的安排办税人员到院校课堂进行相关专业课程的选修学习,以加深对财税知识的理解和把握,提高职业判断能力。主张由税务机关牵头、企业协助建立“办税员之家”,让其成为办税人员互相学习和交流的场地,定期请进税务专家进行政策剖析和业务指导,通过互助学习,提升办税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办税管税协税能力。

六、结语

税收的征管与办税人员的奉献密切相关,只有建立了完善的办税人员管理机制,严格办税人员准入制度,建立配套的职称晋升和激励考评机制,解决办税人员的现实之忧,才可能激发办税人员自我提升的内在动力,促进其自觉护税、协税,促进税企双方的和谐进步,地方经济的持续发展。经济的转型发展为税收政策的落实营造了良好的外环境,每一个经济实体的转型为税收政策的落实提供了内驱力。作为税收政策落实的具体执行者——企业办税人员,肩负着企业依法纳税、诚信纳税和国家利益维护的双重责任。因而,税企双方都应该为办税人员的成长和素质的提升从制度、机制到管理措施上营造一个良性发展的空间,全面提升办税人员素质。

[1]刘清鑫.纳税人对纳税服务评价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税务研究,2010,(12).

[2]史迎凤.提高纳税服务质量建设和谐征纳关系[J].中国税务,2006,(10).

[3]何建梁.浅谈企业办税员对税收征管的影响[J].经济师,2010,(2).

[4]李传玉.从税法遵从的视角考量纳税服务工作的优化和完善[J].税务研究,2011,(3).

猜你喜欢

人员素质办税纳税
拓展非接触式办税的基层实践与设想
建筑企业实施纳税筹划的几点思考
科技出版高质量发展对校对人员素质提升的要求探析
亿企赢“最牛办税员”活动结束 河北办税员百强榜公布
适应纳税新常态 树立为民新理念
浅谈提高作业人员素质对保证带电作业安全的重要性
河北国税开设“云办税厅”助力“营改增”
加快提高基层畜牧兽医人员素质的思考
浅析文献资源建设与文献采访人员素质的关系
从业人员给企业带来的纳税困扰——以一个火力发电企业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