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角妊娠与间质部异位妊娠的超声鉴别体会
2014-08-15王小英陕西省延安市甘泉县人民医院超声科陕西甘泉716100
王小英 (陕西省延安市甘泉县人民医院超声科,陕西 甘泉 716100)
宫角妊娠和间质部异位妊娠的发生率都较低,约占异位妊娠的4.2%左右[1],但其着床部位血管丰富,胚胎绒毛侵蚀病灶,局部肌层及血管受累,突破着床部位,可能引起致命性的大出血,从而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且两者早期的临床症状较为相似而临床处理方法不同[2],因此正确诊断,避免误诊非常关键。笔者对来我院诊治的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75例宫角妊娠及间质部妊娠的术前超声检查结果进行仔细分析,以提高对宫角妊娠、间质部异位妊娠的认识,减少误诊率。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来我院诊治的75例宫角妊娠及间质部妊娠患者,年龄21~43岁,平均28.6岁,停经6~12周,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阳性,主要症状为腹痛,伴或不伴阴道不规则流血。患者后来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宫角妊娠或间质部妊娠,两组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超声检查方法: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在阴道探头端涂抹耦合剂,将避孕套套上探头,避免交叉感染。缓缓插入探头至患者阴道内,使其紧贴宫颈、阴道穹窿处,进行盆腔多切面扫查。观察子宫的大小、内膜的回声及厚度,观察宫内有无妊娠囊、假孕囊征、盆腔有无积液及积液透声是否清亮,观察有无妊娠囊或包块和包块内部的血流情况。
2 结果
2.1 术前超声诊断准确率:39例患者经病理确诊为宫角妊娠,36例患者经病理确诊间质部妊娠。宫角妊娠术前超声诊断的准确率为89.74%(35/39),其中有2例患者被误诊为间质部妊娠。间质部妊娠的术前超声诊断准确率为88.89%(32/36),其中有3例患者被误诊为宫角妊娠。
2.2 共同超声影像特征:宫角妊娠和间质部异位妊娠有一般异位妊娠共有的超声影像特征,比如:子宫内膜增厚,在宫腔内未探及孕囊回声,宫腔外可见异常包块。包块回声类型按照超声检查所处的不同阶段可以分为三种:①包块内可见孕囊,部分可见心管搏动;②包块呈实性结构,均质或不均质;③包块呈混合性结构;④可于盆腔内出现液性暗区,多见于病灶出现流产或破裂。
2.3 宫角妊娠特殊超声影像特征:宫角处有包块突起,与子宫内膜线相连,外上方可见完整肌壁层。
2.4 间质部妊娠的特殊超声影像特征:输卵管近宫角处异位包块,不与子宫内膜线相连,周围仅围绕以间断薄肌层。
3 讨论
严格来讲,宫角妊娠并不算宫外孕,受精卵种植于子宫与输卵管交界的宫角部,当妊娠进一步发展时,孕囊可向宫腔内方向扩展,也可以于宫角处向外方扩展,但胎盘仍然附着在宫角。宫角肌层较薄,有的患者由于滋养层发育不良,很容易发生早期流产。有幸存至妊娠足月者,因为胎盘长于宫角,致使产后形成胎盘滞留。朝宫角和外侧扩展者,宫角膨胀性外突,该处血供丰富,因此很容易引发大出血,常危及患者的生命[3]。宫角妊娠由于既可能向宫角外扩展,也可能向宫腔内扩展,转为正常妊娠。因此,确诊宫角妊娠,对于决定及时终止妊娠或继续妊娠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间质部异位妊娠的患者,因间质部肌肉相对较厚,破裂往往比较迟(约妊娠4个月时发生),但是后果也是很严重的。间质部的血液供应较丰富,破裂后出血很多,往往很快造成致命性失血性休克。间质部异位妊娠确诊后应及时进行手术,与宫角妊娠处理有着明显的不同。
经阴道超声图像显示,宫角妊娠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孕囊型,孕龄40~75 d,子宫侧宫底近肌层能探及孕囊的回声,边界清晰,其内可探及胚芽及心脏搏动,孕囊直径>20 mm者可见明显宫底部膨隆,可与宫腔部分相通,外侧包绕变薄的肌层。第二种为不典型孕囊型,一侧宫底膨隆,探及不规则的无回声区,或者混合回声区,近似于难免流产,界限尚清晰,外周包绕变薄的肌层。此型胚胎已死亡但孕囊未破。第三种为破裂型,宫角可见不均质包块,大小不等,浆膜层全部或部分完整,边界不清晰,大多与宫腔相通。盆腔内伴有液性暗区。此型诊断较为困难,且容易被误诊为间质部异位妊娠。
经阴道超声下,间质部异位妊娠也表现为三种:第一种为孕囊型,此型孕龄均<40 d。紧贴膨隆宫角可探及孕囊,,周围肌层不完全包绕。第二种为不典型孕囊型,与孕囊型类似,但孕囊的形态不太规则,且不与宫腔相通。第三种为破裂型,子宫不对称增大,一侧宫底膨隆,其内可探及不均质包块,边界不清,一般无子宫肌层包绕,不与宫腔相通,血流丰富,伴有盆腔积液。此型间质部异位妊娠易被误诊为宫角部妊娠。
[1] 钟洁愉,张蒂荣.宫角妊娠与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超声诊断与鉴别诊断[J].罕少疾病杂志,2008,15(1):15.
[2] 廖平川,郭雪桃,史小荣,等.孕早期间质部妊娠与宫角部妊娠超声表现特点与鉴别[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6,22(9):709.
[3] 陈 静,龚国芸.宫角妊娠的超声诊断价值[J].华夏医学,2006,19(6):1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