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乳腺癌的超声声像图特征与临床应用

2014-08-15刘晓晗赤峰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超声科内蒙古赤峰024000

吉林医学 2014年33期
关键词:浸润性象限乳头

刘晓晗 (赤峰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超声科,内蒙古 赤峰 024000)

乳腺癌是全世界范围内妇女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是导致女性死亡的第二大病因。一般乳腺癌的发病高峰在35~59岁之间,近年有提前的趋势,从20岁左右开始出现,在绝经期即45~50岁之后上升相对缓慢。乳腺癌是女性恶性肿瘤较多见的一种类型,超声检查对于协助临床诊断、治疗有一定帮助[1]。笔者对5年来我院经手术和病理检查证实的84例乳腺癌声像图特征进行深入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共收治84例乳腺癌患者,年龄19~65岁,平均42岁。所有患者均以乳房扪及包块就诊。超声仪器采用GE彩超LogiE9,探头频率设置在11~15 MHz之间。

1.2 方法:患者体位取仰卧位或侧位,尽最大努力使患者双臂上举。在进行超声检查前,宜先进行乳腺视诊触诊,详细、细致了解乳腺病变的部位、大小、活动度。在此基础上使用二维超声对肿块的部位、形态、大小、边界、内部回声和有无钙化等进行密切观察。运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了解病灶内部及周边血流信号形态及分布并记录血流分级。

2 结果

84例乳腺癌中,病灶位置:左侧、右侧、双侧例数分别为30例、51例、3例。外上象限、外下象限例数分别为49例、18例,内上象限13例,内下象限4例。病灶最大约7.9 cm×7.1 cm×6.9 cm,最小约0.9 cm×0.7 cm×0.6 cm。术前超声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符合诊断者74例(符合率88%),包括浸润性导管癌48例,单纯癌16例,髓样癌8例,小叶样癌2例。误诊10例,均误诊为乳腺纤维瘤,病理结果为浸润性导管癌。

3 讨论

3.1 乳腺视诊:直立镜前将上衣脱掉,借助明亮的光线,面对镜子视诊两侧乳房,观察双侧乳房是否对称,对外形进行大概评判,观察有无大小变化,观察其他如乳头溢腋、乳头回缩等的相关异常。

3.2 乳腺触诊:举起患侧上肢,用右手三指指腹仔细触摸乳房,速度宜缓慢稳定,从左乳房开始,作顺向或逆向移动检查,通常进行三圈或三圈以上。范围从乳房外围开始,再慢慢移动至乳头。或者可以采用上下方向或放射状方向检查,当然务必得注意不得遗漏任何部位。同时还需要仔细检查是否存在腋下淋巴结肿大。最后可用拇指和食指对乳头进行轻轻挤压,观察是否存在乳头排液的现象。一旦发现有混浊的,微黄色或血性溢液,应争取第一时间就医。

3.3 超声检查:二维超声检查的目的在于了解乳腺肿块的形态、边缘和回声,乳腺癌具体临床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①肿块形态不规则,没有包膜,边界不清楚,边缘不规整,具体呈蟹足状或菜花样改变,病理学特征表现为肿瘤纵向浸润性生长。②内部多呈弱回声,回声稀少,分布不均。③后壁不光滑,模糊或消失。④侧缘有不规则的强回声晕,边界回声。⑤部分肿瘤内显示点状钙化灶。⑥浅表的肿瘤皮肤弧形回声带出现凹陷,深部肿块的后壁与后方组织有粘连时,观察推动肿块可见胸肌筋膜牵拉征象。⑦肿块的纵径/横径比多数>1。⑧晚期病例,可在腋窝、胸骨旁发现转移淋巴结,其他地方如肝也可出现转移灶[2]。通过彩色多普勒诊断恶性肿瘤血流,以Ⅱ~Ⅲ级为主,乳腺肿块的血流信号丰富程度也是判定乳腺癌的重要指标之一[3]。

3.4 超声诊断乳腺癌局限性:二维及彩色多普勒可用来诊断肿块体积较大、影像学特征比较典型的乳腺癌。但对于诊断体积较小、边界清,边缘尚光滑内部为均匀弱回声,后方回声不衰减,影像学特征不明显的早期乳腺癌则较为困难。根据本组有误诊的情况,在临床进行具体诊断时要结合临床行超声引导下穿刺细胞学和组织活检或结合X线钼钯等,提高诊断率。

综上所述,超声检查乳腺疾病动态、定位准确,避免了X线检查对乳腺的辐射,对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1] 李安华,韩 峰,熊永红,等.乳腺间质内纤维结构改变对乳腺肿瘤诊断的价值[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5,14(4):303.

[2] 贾译清.临床超声鉴别诊断学[M].南京:江苏科技技术出版社,2005:72-96.

[3] 吴祥德,董守义.乳腺疾病诊断[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8-68.

猜你喜欢

浸润性象限乳头
勘 误
复数知识核心考点综合演练
浅识人乳头瘤病毒
常数牵手象限畅游中考
浅识人乳头瘤病毒
浸润性乳腺癌超声及造影表现与P63及Calponin的相关性
新妈妈要预防乳头皲裂
平面直角坐标系典例分析
被宝宝咬住乳头,怎一个“痛”字了得!
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