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江苏农业机械化水平评价标准的思考

2014-08-15

江苏农机化 2014年3期
关键词:农业机械机械化农业

卓 炜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主要标志和重要内容。客观评价农业机械化水平是分析农业现代化发展形势、制定农业发展政策的重要依据和基础。江苏省自2010年开始试行《江苏省农业机械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对全省农业机械化水平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直接应用于农业基本现代化进程监测,引起了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各地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扶持政策,加大投入力度,推进科技创新,提升服务水平,农业机械化迅速发展。随着发展进程加快、发展阶段升级,农业机械化面临许多新的形势,十八大提出“四化”同步发展的重要理论,省委、省政府修订完善了江苏“两个率先”目标任务,全面调整提升现代农业发展目标内涵,赋予农业机械化更多的任务和更高的要求。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形势,更加科学地评价农业机械化水平,引导农业机械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有必要在前一时期实践的基础上,对江苏农业机械化水平评价的标准进行研究思考。

1 农业机械化水平及其影响因素

1.1 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涵义

农业机械化是指运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装备农业,改善农业生产经营条件,不断提高农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过程。农业机械化水平则是对这一提高程度的反映。在实践中,农业机械化水平主要有两种具体评价方法:一种是农业生产中使用机械设备作业的数量占总作业量的百分数,另一种是农业生产中使用机械设备减少的人畜劳动量占总劳动量的百分数。第一种方法没有有效区分使用简单的低级的农业机械和使用复杂的高级的农业机械的差别;第二种方法可以有效解决这一矛盾,但要充分考虑使用机械设备进行生产在减少原来人畜劳动量的同时增加了使用机械设备新产生的劳动量(如操作、维修农业机械所产生的劳动量)。综合分析比较,还是采取减少人畜劳动量的方法来评价农业机械化水平更为科学合理。同时,制订评价标准时要对那些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虽然不能大幅度地减少劳动量,但可以增加产量、提高品质、节约能源、改善环境的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给予充分的考虑,以体现农业机械化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1.2 影响农业机械化水平的因素

影响农业机械化水平的因素很多,有自然条件也有社会因素,主要有生产规模、地形地貌、产业结构、生产习惯、科技水平、经济发展状况等。江苏苏南、苏中、苏北地区气候、土壤、水资源条件不同,种养作物种类也不尽相同,必将带来机械化水平的差距。同时,各地经济发展状况对农业机械化的影响也较大,苏南地区经济发展情况较好,用于农业机械化的资金较多,农业生产已开始向规模化发展;其他地区农业人口相对较多,机械化程度相对较低。但经济水平较高的苏南地区,农民收入渠道多,农业收入所占比重较低,部分农民对农业生产的重视程度不够。所有这些因素,都将对农业机械化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在制定农业机械化水平评价标准时必须认真研究,区别对待。

2 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农业机械化水平评价工作要坚持以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重要理论为指导,以省委省政府推进农业现代化工程有关部署为依据,以指导农业机械化发展为目的,坚持全面、客观、分类指导和可操作原则,对全省农业机械化发展情况进行科学分析,为制定农业机械化政策提供依据。

2.1 全面性原则

评价不仅要考虑农机装备水平、作业水平,还要从科技创新能力和管理服务水平等方面对农、林、牧、渔及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程度进行全面评价。

2.2 客观性原则

评价要坚持实事求是,不回避薄弱领域和环节,同时要避免其他因素的干扰,要使评价结果能够客观公正地反映农业机械化发展情况,具有可比性。

2.3 分类指导原则

评价要在客观分析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前提下进行,要考虑不同地域、不同农作物品种、不同生产环节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为设定农业机械化发展目标、制定农业机械化发展政策提供依据,指导农业机械化发展。

2.4 可操作性原则

评价标准既要有理论支撑,又要充分考虑数据资料的可得性或可测性。定量分析数据要能够及时、完整、准确地取得,评价方法要简单易行,便于操作。

3 指标设置

评价指标要结合江苏实际,从农业机械装备水平、作业水平、管理服务水平三个方面设置。

3.1 农业机械装备水平

机械装备是农业机械化的基础,农业机械装备水平反映农业生产中农业机械的数量及结构状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动力机械数量:评价种植业、养殖业及农产品初加工等农业生产需要的主要动力机械的数量、结构;

(2)农业机械配套比:评价与动力机械配套的农机具的数量、结构;

(3)农机报废更新情况:评价老旧农业机械的淘汰率以及新机具替代数量、速度等。

3.2 农业机械作业水平

农业机械作业水平反映农业生产中机械设备替代人畜作业的程度。包括粮油生产、林果业生产、畜牧业生产、渔业生产、设施农业及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作业水平等指标。

3.3 农业机械管理服务水平

农业机械管理服务水平反映农业机械公共管理和服务的能力及组织化水平。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农业机械管理情况:评价注册登记、年度检验、驾驶操作人员证件审验和农机保险覆盖率等;

(2)农机从业人员素质情况:评价农机人才培养成效以及从业人员技能水平;

(3)农机公共服务能力情况:评价农机化技术推广、安全监理、教育培训、质量监督、信息服务等机构建设及服务情况;

(4)农机社会化服务情况:评价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农业机械拥有、使用情况。

4 目标值、权重及计算方法

4.1 目标值确定

各指标的目标值应该根据农业机械的技术性能、作业效率确定;同时,要充分考虑各地的自然禀赋和生产规模等因素的影响。

4.2 权重确定

各指标的权重应该根据该生产环节使用机械设备替代人畜劳动的程度来确定。

4.3 计算方法

评价指标采取百分制的方法进行评价。不同权重的指标不能简单相加,总体评价水平为各指标水平加权之和。

猜你喜欢

农业机械机械化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大棚有了机械化 一人管理也不怕
宜宾市农业机械研究所
农业机械自动化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电子信息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
对我国煤矿岩巷掘进机械化配套的探讨
加强农业机械管理与维护保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