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认知隐喻视角中的一词多义教学模式

2014-08-15陈俊伟

关键词:多义词多义义项

陈俊伟

(广州大学,广东 广州 510006)

一词多义是语言发展的客观需求。一词表达多义,既减轻了人们记忆词汇数量的负担,又满足了人们源源不断的认知需求。与此同时,一词多义也给人们记忆、理解和运用多义词造成一定的障碍。本研究试图挖掘认知隐喻对多义词教学的指导意义,审视多义词义项之间的理据关系,讨论多义词的动因,建立切实可行的教学模式。

一、隐喻理论及其工作机制

隐喻 (metaphor)一词的原意是“carrying across”,“由此及彼”,就是在不用比喻词的条件下将抽象的本体说成具体的喻体。传统修辞学认为,隐喻对语言起修辞作用,是一种辞格现象。自从20 世纪70 年代认知语言学面世以来,人们从认知的角度研究隐喻,发现隐喻在日常语言中俯拾皆是。因为人们在认识一些抽象的客观事物时,会用大脑中熟悉的事物去表达不熟悉的事物,以扩展或深化对新事物的认知。Lakoff 与Johnson 对隐喻的定义是:隐喻的实质就是通过另一类事物来理解和经历某一类事物(束定芳,2000:29)。可见,隐喻是日常生活中理解事物的工具,感知世界的认知手段,为人类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和途径去看待和理解事物的内在联系。

1980 年Lakoff 和Johnson 合著的Metaphor We Live by 一书诠释了隐喻在这个认知科学领域中的认知机制。Lakoff 用“domain”来表达这两个主体:源域(source domain)与目标域(target domain),并对两者的互动提出“映射(mapping)”论,清晰地指出了源域中的部分特征向目标域上转移,促使目标域中某些不易被理解的或未被理解的特征巧妙地呈现出来,而源域的经验意义为大众所熟悉,通过隐喻的方式映射出目标域的词汇意义。Lakoff认为隐喻不是语言的表面现象,而是深层的认知机制,组织我们的思想,形成我们的判断,使语言结构化,从而有巨大的语言生成力(胡壮麟,2004:71)。通过源域向目标域的映射,隐喻概念可以生生不息地衍生出不同的观念和语言表达方式。

二、一词多义与隐喻的关系

词汇意义不是简单地指每个单词所独有的意义,词义也不仅概括地反映了同类事物的某些本质的理性特征,还包括了情感、意志、美感等感性思维的内容(陈建生,2008:145)。从这个意义上,词汇的意义蕴含着无限的“潜能意义”,尚有待激活。随着社会的变化,人类知识的无限增加,人们要用有限的词形或读音去表达无限纷繁复杂的词义,一词多义的现象自然也就应运而生。一个词项的认知领域以原型意义为中心,在人类的认知操作过程中,其概念系统的路径不断扩展,一个词的多种意义通过语言的开放交流和语境的需求得以激活。多义词的构成通常有以下三大类型(侯奕松,2011:107):

1.连锁型语义结构。指的是从一个基本意义出发,一个密切联系下一个,形成链条反应。以“path”一词为例:始原义(primary meaning)为“小径”,再映射出“轨道”,进而映射出“行动步骤”,依次递进产生“人生方法”,形成一环扣一环的连锁链条。

2.辐射型语义结构。指所有派生义都围绕着一个中心义(central meaning)向各个方向拓展发散。以“heart”一词为例:中心义是“心脏”,基于与此中心义的相似性引申出各个义项——“心灵”、“心爱的”、“热心”、“心形物”、“实质”。

3.混合型语义结构。以“dead”为例:原义为“死亡的”,映射出环环相扣的连锁型义项——“过时的”、“无共鸣的”,和另一组连锁型义项——“麻木的”、“无动于衷的”,即连锁型语义结构交织着辐射型语义结构。其中,“无共鸣的”与“无动于衷的”混合形成义项“漠不关心的”。

以上三种多义词类型的语义范畴拓展,前义项与后义项之间都存在着某些相似性。因为人们在认识新事物时,喜欢在新旧事物之间寻找共同或相似的特征,这种相似特征就是隐喻的理由(ground)。Ullmann (张再红,2010:69)认为隐喻是词义产生的主要理据(motivation),是表达的重要机制,是同义和多义的来源,是强烈情感的表达方式,是创造新词,填补词汇空缺(lexical gap)的方法。隐喻义长期被使用而成为词典中的一个义项后,其隐喻痕迹渐渐淡化,当人们对它们也习以为常时,就不再觉得它是隐喻,我们称之为“死隐喻”。

三、运用隐喻思维进行一词多义教学

如上所述,本体与喻体的互动是隐喻产生的基本方式,而两者的相似点就是隐喻的根据(ground)。隐喻的循环往复是多义词的动因。隐喻思维对学生词汇的认知能力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因此,教师可以基于隐喻理论开启以下一词多义教学模式。

1.优先讲解词汇的原义。在连锁型语义结构中,始原义是最早出现的意义,从始原义出发,派生出层层的新词义。后面的意义与前面的意义依次递进发生联系。在辐射型与混合型语义结构中,多义词中有一个是主干意义,在隐喻的营养作用下,逐渐开枝散叶。如“dead”的核心意思是指“no longer alive,死亡”,该核心义项就是语义范畴内最典型的意义,是形成其他义项的基础,是隐喻过程的喻底。词语意义的发展和演化是人类认知范畴化的结果。而每个范畴都有一个最典型的代表,代表着该源域的基本知识,即语义中心。从而映射到各个目标域,构成类似网络的范畴,这个范畴内部的各个成员由“家族相似性”联系在一起。“家庭相似性”意味着在一个集合中,所有成员都由一个相互交叉的相似性网络联结在一起(李福印,2006:231)。

2.利用相似性进行词义联想。相似性就是本体与喻体互动过程的根据,是隐喻意义产生的基本条件(束定芳,2008:167)。从以上三种类型的多义词结构图中,后义项与前义项的密切联系,基于两两之间的相似性而引申派生。根据义项中的相似性,帮助学生梳理出与相似性有关的几个主要特征:

(1)形状相似:基于两个不同事物之间“形状”的相似。如“neck”原义是“颈、脖子”,“bottle neck”是利用人脖子的形状与瓶子最狭窄部分的相似,生动形象地表达“瓶颈”,又引申为事物发展过程的障碍。

(2)功能相似:利用事物之间“功能、作用”上的相似。如“mother tongue”,舌头(tongue)的功能是用于发音表达言语,母亲通过舌头发音表达言语教授儿女学“母语”。

(3)心理相似:利用某些物理基础与文化、心理感受、心理体验之间的相似。如“admit”的物理基础是“容许进入某一场所”,与心理感受“心理接纳”,极其相似。

3.鼓励学生使用创造相似性的隐喻。事物之间并不存在以上所提到的相似性,而是说话者想象出来的,或者是刻意“寻找”出来的。这样的隐喻因此也被称为创造相似性的隐喻(similarity creating metaphors,束定芳,2008:169)。义项之间并不存在绝对的客观相似,将两类不相关的义项特征并置,主观性地想象出两者之间的联系。

如“gift”一词原指“礼物”,有一种最好的礼物,却是上天赋予人类的,那就是“天赋”(创造的相似性:“天赋”是上天赠予的“礼物”)。如“fine”一词的原义是“very good”(指很好,可接受等),而违法行为是非常不好,让人不可接受的做法,只有通过“罚款,罚金”,使违法之徒受到一定的惩罚后,才能让他变好,因而引申义项“罚款,罚金”成了违法之徒变“fine”的方式了(创造的相似性:“罚款”是“变好”的手段)。又如“patient”的原义是“病人”,病人需要别人的耐心照顾,“有耐心的,能忍耐的”品质也就成了“病人”康复的必要条件(创造的相似性:“病人”需要“耐心”疗养)。

经过以上的相似性的联想创造,帮助其形成多义词义项联系的学习策略。引导学生突破常规的思维方式,将毫不相干的事物联系起来创造相似性的隐喻,以加深词汇意义的理解与记忆。

4.结合语境领悟一词多义的具体运用。传统语义学把句子意义分为字面意义和语境意义。字面意义就是句子中各组成部分意义的相加,而语境意义就是句子在实际语境中所表达的意义(束定芳,2008:221)。社会人类学家Malinowski 通过实地研究,词语意义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其所处的语境的,包括情景语境(context of situation)和社会文化语境(context of culture)。情景语境就是话语产生的周围情况、事件的性质、参与者的关系、时间、地点、话题、方式等。文化语境涉及说话人所在的言语社团的历史文化和风俗人情。之所以隐喻意义具有不可穷尽性和灵活性,正是因为这两种语境的变化。

第一,情景语境下的隐喻意义。词汇在不同情景语境下产生不同的意义,是指原义在上下文中产生语义偏离。也称之“语义冲突”,它是隐喻产生的基本条件,指的是在语言意义组合中违反语义选择限制和常理的现象 (束定芳,2008)。例如:“The wooded hillsides flame red in autumn.”此时flame 的原义为名词“火焰”与此情景语境自相矛盾,原义自我灭亡后,重新诞生出新义——动词“闪耀”。

第二,文化语境下的隐喻意义。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反映,二者密切联系,语言反映本民族的历史渊源、风土人情、传统习惯、思想信念、宗教信仰和价值观念。反之,文化也直接影响语言的表达,在各种不同民族的文化语境下,语义表达的理解方式也就大相径庭。

在英汉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存在语义差异,如果离开了这些文化语境,其意义将不能得到正确理解。如:“He is a lucky dog.”没有理解其文化语境者会误以为这是讽刺人的隐喻,在汉民族的文化语境下,狗是低贱地位的象征,常有“狗皮膏药,狗尾续貂”等贬义的隐喻意义。而英语中的“Love me,love my dog”是爱的表达方式之一。喻体同是dog,在不同的文化语境下却表达不同的意义,西方英语国家常与狗为伴,与狗为友,视狗为忠诚、善解人意的象征。所以“clever dog,big dog,sea dog”等常用于表达赞美之意。

本文透过认知语言学的隐喻理论视角分析一词多义的现象,得出一词产生多义的理据是义项之间的相似性,进而基于多义词的动因启示,提出以下教学模式:通过优先讲解原型意义,引导学生了解多义词的隐喻起点;利用词义之间的相似性加深学生对词汇语义网络的理解,使词汇意义的联想与记忆妙趣横生;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联想和创造义项间的相似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结合语境领悟一词多义的具体运用,提高学生活学巧用词汇的能力。

[1]陈建生.认知词汇学概论[M].浙江: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2]侯奕松.隐喻研究与英语教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胡壮麟.认知隐喻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4]李福印.语义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5]A S Hornby.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四版[Z].北京:商务印书馆,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7.

[6]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7]束定芳.认知语义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8]张再红.词汇文化语义的认知研究[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多义词多义义项
多义词
浅议多义词在语境中的隐喻认知
多义词way的语义认知分析及实证研究
维吾尔语动词“t∫iqmap”多义范畴的语义延伸机制
两用成语中的冷义项
一个所谓多义句式的本来面目
多车道自由流技术在多义路径识别领域的应用
Enhanced Precision
俄语动词隐喻的语义解读*——兼动词多义的分析
多义词研究的崭新视角*——Е. B. Пaдучева词义动态模式系列研究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