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探析

2014-08-15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心理大学生

王 锐

(黑龙江科技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150022)

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依赖于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因此,了解大学生心理状况,剖析促成心理疾病的原因,科学有效的引领大学生远离心理疾病,及时以正确的方式帮助大学生排除心理障碍,走出心理阴影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重大责任。现如今,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由经济压力、人际关系压力、学业压力、就业压力,以及情感问题带来的压力等方面的因素错综复杂的交织而形成。因此,它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必须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一、心理健康的定义及衡量标准

心理健康是指人内心的一种安定、适应的状态。这种状态来源于人对内部环境的安定感和对外部环境的适应能力,即在任何障碍和困难面前,都能以适当的方式去适应和接受,使内心感到安定而不产生心理失衡。心理健康具有相对性,因此,衡量心里是否绝对健康是非常困难的。从普遍意义上来说,衡量心理是否健康具有以下原则:一是心理与环境的统一性。通常情况下,正常的心理活动其心理和环境具有统一性,即心理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与其所处的客观环境相一致。二是心理与行为的统一性。正常情况下个体的心理活动与其行为相互协调相互影响,具有统一性。三是人格的稳定性。个体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随着生活经历的不同会形成独特的个性心理特征,而人格的稳定性即是对个体长期以来形成的独特心理特征的具体体现。

二、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现状

我国现今的大学生基本都是1990年后出生,其生活环境的条件等各方面都比较优越,因此,发生重大身体疾病的比例相对较低。而从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数据来看,整体情况并不乐观,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因心理疾病而导致的辍学人数占高校辍学总人数的30%左右,这个比例还在逐年上升。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学习和生活的压力

很多学生在进入大学后因无法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而使学习压力不断积累,从而产生自卑和焦虑的心理问题;此外,大学生家庭经济状况也参差不齐,据统计,20%的学生由于家庭贫困而产生了心理问题。

(二)人际交往障碍

独生子女的比例在当代大学生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部分独生子女大学生上大学之前一直生活在父母亲人的庇护下,不曾参与过集体生活,不懂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导致了寝室、班级人际关系紧张。

部分农村出身同学,由于家庭环境不好,产生严重的自卑心理,不愿与人交往,也不懂如何去经营人际关系。反之,越想表现自己反而会适得其反,表现出人际关系紧张,交往障碍。

(三)恋爱与性的困惑

大学生生理逐步成熟但其心理还处于向成熟的过渡阶段,两者发育的不同步使得情感不稳定,恋爱观不成熟,极易产生心理问题。据调查,有近35%的大学生存在情感困惑,其中最为突出的现象是由于恋爱失败导致的心理变异,这种心理变异易使学生走极端,产生轻生的念头。

而当代大学生性的心理还不够成熟,对性观念的淡薄,婚前性行为已经不是特例了,而过早的涉足性,对恋爱观还不够成熟的当代大学生们恋爱失败后的打击很大。部分同学对爱情失去信心,直接影响今后的爱情观、婚姻观。

(四)就业与考研的压力

当代大学生中部分学生自我定位比较模糊,常常自视过高,好高骛远,而对未来发展的期望值非常高,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产生极大的就业压力。就业压力使学生产生烦躁、焦虑、恐惧、自我封闭等心理问题,由就业压力产生的心理问题在大三大四学生中较为普遍。

部分考研同学,并不适合继续深造考研,但为了逃避就业的压力选择考研,错失了最好的就业契机。

三、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原因

当代大学生正处于心理向成熟化转换的过渡期,这一时期其心理普遍存在着依赖性、独立性、自觉性等错综复杂的心理状态。这样的心理状态非常不稳定,而此时的他们看事情往往比较主观,独立性不够,抗挫能力也比较弱,在困难和失败面前很容易产生焦虑、烦躁、抑郁等心理问题。

(一)无法适应大学生活环境

1.学习上,高中时期考上大学后就万事大吉的片面观点使得学生在大学没有了老师的指导和家长的催促后,丧失了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使学习压力不断积累,从而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2.生活中,由于学生间的自身条件存在较大差距,比如:学生之间消费水平的差距,个人特长突出等差距,这些差距也极易造成学生心理的不平衡,从而引发自卑、焦虑等心理问题。

3,人际关系上,进入大学后,随着交际圈的增大,如何处理好同学之间的关系对很多学生来说都是一个挑战。部分学生由于性格内向等原因使人际关系十分紧张,从而产生自卑、焦虑甚至自我封闭等现象。

(二)无法正视同学之间的差距

学生之间存在各方面的差距,主要包括家庭经济条件、家庭背景、个人特长、个体长相等。其中,同学间家庭经济条件的差距和家庭背景差距对同学的心理产生的影响相对较大。尤其是家庭经济比较困难的学生对此极为敏感,比较常见的不当行为主要有:一是出于虚荣心而盲目攀比,不理性的消费给家庭造成极大的经济负担,甚至通过不正当的途径获取财物。二是形成严重的自卑心理而自我封闭,而长期处于自卑状态会严重影响到学生自身的成长与发展。此外,因为同学个人特长和长相会造成学生间产生嫉妒和心理不平衡等现象,严重者也会造成一些严重事故。

(三)无法承担巨大的求职和就业压力

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得大学生承受着巨大的就业压力,在大三、大四学生中表现尤为突出。面对就业的双向选择,很多学生表现出一片茫然,在求职过程中碰壁后,出现失望和逃避心理,如一些校漂族。就业压力如果得不到合理释放也会造成心理问题。尤其是家庭条件相对较差的农村学生,更容易因为就业压力造成心理问题。

(四)无法准确的自我定位

大学生思想逐步走向成熟,开始对自己未来的人生做全面的思考,包括未来的工作和未来的生活。但是很多学生不能结合实际和自身能力去衡量,常常对自身的定位比较模糊,而对未来生活的期望值过高,理想和现实之间的落差就很容易造成心理问题。

四、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应采取的对策

(一)高校应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

心理素质由个人的精神面貌、气质、性格和情绪等心理要素组成,是主体在心理方面比较稳定的内在特点,其它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学生求知和成长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持续不断的心理活动和心理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个体对经历和知识的选择与内化,渗透到个体的人格特征中,实现心理的发展和成熟。这个过程就是学生心理素质提高的过程,而综合素质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受到心理素质的影响。可以说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强弱取决于其心理素质,因此高校应该高度重视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从师资力量、教育方案两方面出发,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改革。首先从心理健康教育的兼职教师自身培养入手,对兼职教师做专业性、系统性的培训,使其系统地了解心理问题的相关原理,全面地掌握科学的心理疏导,心理治疗的方法,从而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有效。其次需要对心理健康教育方案做适当调整,增加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多样性,让学生在形式多样的课程中调整心态,从而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得到高效落实。

(二)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咨询机构的作用

学校的心理咨询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解决学生心理障碍,优化学生心理环境的重要途径。心理咨询可以指导有心理障碍的学生用正确的、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去减轻和消除内心的矛盾和困惑,摆脱心理压力,避免心理疾病的产生。其效果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和认可,也有越来越多的学校设置了心理咨询机构。高校应该充分利用学校心理咨询机构,对其服务形式和服务内容进行不断完善,对咨询方式不断推广,使其真正成为学生心理环境的保洁员。

(三)建立与健全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保健网络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贵在落实,在落实的过程中仅仅依靠高校的心理咨询和辅导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通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来完成。建立和健全“校—院—班—寝”四为一体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体系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环节。通过班级心理委员、寝室心理联络员、年纪观察员来发挥朋辈辅导员的作用,使网络机制更加健全,做到有突发事件第一时间赶到、处理。

当今社会在充满机遇的同时也充满着挑战,对当代大学生而言,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个人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大学这一成长成才的重要时期,加强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全面提高人才质量已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和重大责任。这不仅需要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也需要社会和家庭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共同营造一个积极健康的生活环境,共同培养出能够肩负起社会责任的高素质人才。

[1]黄希庭,郑涌,等.当代中国大学生心理特点与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2]郑日昌.大学生心理诊断[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3]张厚粲.大学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74.

[4]周家华,王金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5]贾晓明,陶恒.大学生心理健康——走向和谐与适应[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6]刘红委,牛殿庆.21世纪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成才教育[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心理大学生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感受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