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党员全过程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4-08-15谢莉莉刘新英
谢莉莉,刘新英
(佳木斯大学a.党委组织部;b.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黑龙江 佳木斯154007)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面向未来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续奋斗。高校学生党员是青年群体中优秀中的优秀,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和党的事业的优秀接班人。不断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党员的教育和培养,建立并实施从时间上的学生预备党员深入教育、学生正式党员继续教育的全过程教育,从方位上的学生党员在学习、生活、科研、实践等过程中的全过程教育,对保证学生党员教育富有成效,从而确保培养出来具备担当历史重任的学生党员,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保证党的新时期奋斗目标的实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成功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目前高校学生党员全过程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根源
(一)重视发展前培养,忽视发展后的教育
从全过程教育时间上看,部分高校对学生入党后的继续教育力度不够,教育工作没有规范的管理制度和考核机制。受到来自国际、国内社会的各种文化思潮的影响和冲击,部分学生入党动机不纯,存在一定的功利化,表现在实际行动上就是入党前热情高涨、积极表现,入党后便热情减退、先进性不突出。一些高校对学生入党后的继续教育主要侧重于具体工作中的管理和使用,而忽略了理想信念和政治信仰的再教育。一些高校很少开展针对学生党员的主题教育活动,即便是开展了活动,也是单一的听报告或读文件,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脱离学生的实际情况,学习效果不好。
(二)重视理论教育,忽视实践教育
从全过程教育方位上看,一些高校对学生党员进行教育培养的方式大多是课堂和会议室的理论教育,很少进行实践教育。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一是开展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的投入和成本差别较大。理论教育可以利用学校的现有资源开展一些课堂教学和讲座,不需要投入太多的成本就能完成。而实践教育要考虑综合多方面因素,投入较高成本才能实现。二是一些学生党务工作者缺乏缺乏开展实践教育的意识和经验,偏重于理论性的课程,应用性的课程较少。由于缺乏在实践中去体会和应用党的理论知识的过程,致使一些学生党员对党组织缺乏依附感和信任感,党性意识逐渐淡薄。
(三)重视工作部署要求,忽视师资力量配置
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工作一般由承担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辅导员、班主任来兼任。在高校学生思想辅导员队伍配备不足的情况下,辅导员日常的业务性工作任务艰巨,不得不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生入党前的教育,而对预备党员和正式党员的继续教育却有些无暇顾及。同时,高校的政治辅导员年轻教师居多,工作经验少,理论基础比较薄弱,业务能力和政治素质还不能完全适应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工作的要求,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全过程教育的效果。另外,受高校扩招、授课方式、学生宿舍公寓化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大部分高校的学生党员教育工作缺乏专门的活动场所,教育阵地缺失,党员活动难以集中,党的日常活动和组织生活正常开展受到了制约,活动质量难以保证。
(四)重视工作开展,忽视保障机制建设
当前,各高校对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尤其是加强学习党员教育工作重视程度较高,但在制定行之有效的长效保障机制上却相对滞后。主要表现为:一是缺乏组织保障。根据学校对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的界定,学生党员的教育工作仅为辅导员或班主任本职工作的一部分内容,且组织上对此项工作一般没有明确的考核标准奖惩措施,导致他们在党员教育工作方面的主观能动性不高,影响了创造力的发挥;二是缺乏制度保障。一些高校没有建立完善的基层党组织的考核评价机制,即便是建立了,执行力也不强,基层党组织工作的积极性很难调动。对于学生党员个人的考核评价也没有建立明确的量化考核标准,学校也无法客观地评价学生党员的素质,加之学生党员自我教育监督体系缺乏,学生自我管理、自我反思、自我批评意识不强,先进性作用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二、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全过程教育的对策
(一)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实现理想信念教育的全过程
针对不同阶段学生的心理需求和思想状态,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实现理想信念教育的全过程。
1.对新生进行党的理论知识的启蒙教育。新生刚刚迈入大学,对党的认识还不够深刻,很容易被当今社会一些不良思潮所影响,导致入党动机功利化,这一阶段可以通过开设团校或主题团日活动,重点对新生进行党团基础理论知识的普及教育,让学生在学习中尽早对党的发展历史有一个正确和客观的了解,对党的信赖和政治信仰初步形成,从而自动自觉的向党组织靠拢。
2.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党的理论实践教育。这个阶段学生的政治目标进一步明确,但是,意志往往还不够坚定,有的学生存在盲目跟风心理或者带有一定的目的性和功利性。应重点侧重于党的理论在中国实践中的伟大应用方面,通过观看党的教育宣传片、参观教育基地等形式,使学生在活动中深刻的认识党、理解党,对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我党取得的丰功伟绩萌生崇拜感和自豪感,进一步端正入党动机,坚定政治信念。
3.对预备党员和党员进行党的典型示范教育。完成从入党积极分子到预备党员身份的转变,特别是吸收为正式党员后,政治目标得到最终实现,学生会在心理上产生一定的成就感和自豪感,随之也会产生一定的自满、自傲甚至是松懈心理。针对这一阶段的心理特点,教育的重点应该放在党的先进典型示范教育上,通过组织观看“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等节目,开展学生党员先进典型评选、设置学生党员实践岗、学生党员服务周等活动,发挥典型示范的引领作用,使学生的思想境界在实践中得到升华,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和使命感。
(二)将实践教育贯穿在学生党员教育的全过程
1.发挥社团活动在学生实践教育的作用。学生社团是学生实践活动的最基本的一种表现形式,在学生党员发展的教育培养中,学生社团活动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载体。应成立以学生党员为主导的学生社团,带领学生党员、预备党员及积极分子广泛开展学习竞赛、各项技能竞赛、科技创新创业竞赛、志愿者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红色旅行等形式的主题社团活动,使学生党员在参与学习、创新创业、校园文化等各个方面活动的过程中,实现自身价值,增强竞争意识和责任意识,提高自身政治素质。
2.发挥寝室阵地在学生实践教育的作用。受高校扩招、教学体制改革、立体排课等因素影响,传统的学生班级之间的界线越来越模糊,寝室成为学生最基本、最常见和最有效的活动单位。应将寝室做为学生实践教育的重要阵地,按照寝室的分布和学生党员的分布情况及实际工作需要,成立学生党支部,条件成熟的成立学生党总支,定期组织学生党员进行理论学习、研讨和开展组织生活等,实行寝室党员挂牌活动,切实发挥学生党员在寝室生活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三)将监督与考评机制贯穿学生党员教育的全过程
1.建立健全监督评价机制。建立和完善党内外监督机制,是保证学生党员身心的健康发展,保证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关键所在。一是要建立科学的评价标准来规范学生党员的日常行为,把对政治信仰的坚定性,学习成绩的模范性,集体观念、遵纪守法、生活方式等方面的榜样作用等方面进行量化考核,作为衡量学生预备党员是否转正和党员是合格的标准;二是建立公开透明的发展学生党员公示制度,从确定积极分子、确定发展对象、预备党员转正等考核均要面向教师和学生进行公示,接受教师、学生和党组织的监督;三是建立学生党员监督小组,充分发挥各个方面对学生党员的有效监督。
2.建立考核评优的激励机制。制定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对优秀的学生党员进行适时的奖励,能更好地激发他们内在前进动力。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考核评优机制,并结合学生党员的日常学习和生活实际,量化和细化评优项目,并在评选中坚持公平、公开、择优的原则。对于获得奖励的学生党员,在广大学生中宣传他们的事迹,以此激发学生党员更大的荣誉感,更好的发挥典型示范的引领作用。
(四)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为学生党员的全过程教育提供保障
1.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队伍建设提供组织保障。高校基层党务工作的素质和能力决定了学生党建工作的质量和效果。一是加强基层党建工作者进行党建工作的基础知识、现代化的专业知识、心理学的相关知识等方面的培训,进一步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拓宽他们的工作视野,促进学生党建工作队伍的专业化;二是聘任拥有高业务水平、高素质、党性强、意志坚定的专业教师担任专兼职学生党建工作者,提高基层党建工作者的整体素质和整体工作水平;三是建立和完善对基层党务工作者考评和激励机制。考核他们的开展学生党员教育工作数量和质量,将工作开展情况与他们的评优、晋职、晋级相挂钩,充分调动他们工作的主观能动性。
2.拓宽学生党建工作的新途径提供阵地保障。要顺应现代社会信息化、网络化快速发展的新形势,改革和创新学生党建工作的方法和手段,开辟新的途径,要充分发挥网络在学生党员教育过程中的积极作用,通过建立网上团校、网上党校、举办网络培训、网上论坛交流等方式,拓宽学生党员教育的阵地,增强教育的效果。
[1]刘磊.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培养问题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2.
[2]郑志高.接续奋斗教育:高等教育的使命与责任[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6).